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语文第一次周测

高中语文第一次周测

来源:意榕旅游网
二、默写题:(6分) 1、乘骐骥以驰骋兮, ! 2、盈盈一水间, 。 3、 ,洵美且异。 4、月明星稀, 。 5、久在樊笼里, 。 6、余霞散成绮, 。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眷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日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日:“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1 / 5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节) 【注】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曹丕字子桓。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若获戾 戾:凶暴 B.兴举义兵 举:发动 C.妄相忖度 度:猜测 D.昔乐毅走赵 走:投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胡亥之杀蒙恬也 鹏之徙于南冥也 B.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 身死国灭,为天下人笑 C.夫能以大事小也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D.而遭值董卓之难 青,取于之蓝而青于蓝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曹操的志向高洁的一组是( )(3分) ①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②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 ③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④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⑥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4.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曹操叙述自己起初只想做一个好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读书射猎;后兴兵讨伐董卓,并且得到了很多兵马。 B.在文中曹操历数自己的功绩,历陈古人行事,并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元代汉自立之心。 C.在文中,整理提到每次阅读有关乐毅和蒙恬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很真切地表明了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 D.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毫不矫情作态,故读来亲切感人。充分显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的过人胆识和非凡气概。 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恬 曰 自 吾 先 人 及 至子 孙 积 信 于 秦 三 世 矣 今 臣 将 兵 三 十 余 万其 势 足 以 背 叛 然 自 知 必 死 而 守 义 者 不 敢 辱 先 人 之 教 以 忘先 王 也 2 / 5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3分)

②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3分)

周测答案

1

B

ch

ē

n/cheng,qi/yi,cha/ci;A.fu,chan/xian,qu/qu;C.chi,ji/qi,mi/mi;D.qian,qi,he)

2、C (李代桃僵: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此处宜为“推搪”。A.打肿脸充胖子:比喻本没有什么能耐或没有什么钱财却硬装做有能耐或有钱财的样子。B: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D。肆无忌惮:任其妄为,没有一点儿顾忌。)

3、A (B项,成分残缺,“楼市调查”后面应添加“发现”;C项,句式杂糅或成分赘余,应删去“为主轴”;D项,搭配不当,应在“运动持续时间”前加“延长”,并将“和”改为“以”

。)

4、B(从“运动”到“四月青年”。到“我”从小到大排序。) 三、古文答案: 1.A(戾:罪)

2.C(C项介词,表处置,“用”/连词,表目的,“来”;A项是助词,取消句子性;B项是介词,表被动;D项是连词,表转折关系,“然而”)

3.D(①是说自己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是属于自己平素的行为高洁。③是说自己遇上董卓叛乱时不扩充的原因。⑤是表达自己不称雄的后果。⑥虽然是讲整理自己读乐毅、蒙恬书后的感受,但是同样也从侧面表现了自己志向高洁的情怀)

4.A(文中第三自然段整理提到他不想多拥有也没有拥有很多兵马,汴水之战后到扬州再去招募,也仍不过三千人,如此再三说明自己的志向本不高)

5.(1)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2)①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 ②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以说是被信任的。

3 / 5

【参考译文】 让县自明本志令

我被举为孝廉时,年纪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入都清楚地了解我。所以我在济南任国相时,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这就触犯了那些朝廷的权贵。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我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

辞官之后,年纪还轻,回头看看与我同年被荐举的人当中,有的年纪已五十多岁了,还没有被人称作年老。自己内心盘算,从现在起,往后再过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所以返回家乡,整年不出,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精致的书房,打算在秋夏读书,冬春打猎,只希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想老于荒野、不被人知,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但是这个愿望没有能实现。

后来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然而遇上董卓犯上叛乱,各地纷纷起兵讨伐。这时我完全可以招集更多的兵马,然而我却常常裁减,不愿扩充;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兵多了意气骄盛,要与强敌抗争,就可能重新引起祸端。所以汴水之战时,我部下只有几千人,后到扬州再去招募,也仍不过三千人,这是因为我本来的志向就很有限。

后来我担任兖州刺吏,击败了黄巾农民军,收编了三十多万人。再有袁术在九江盗用皇帝称号,部下都向他称臣,改称城门为建号门。衣冠服饰都按照皇帝的制度,两个老婆预先抢著当皇后。计划已定,有人劝说袁术立即登基,向天下人公开宣布。袁术回答说:“曹公尚在,还不能这样做。”此后我出兵讨伐,擒拿了他的四员大将,抓获了大量部属,致使袁术势穷力尽,瓦解崩溃,最后得病而死。待到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势强盛,我估计自己的力量,实在不能和他匹敌;但想到我这是为国献身,为正义而牺牲,这样也足以留名后世。幸而打败了袁绍,还斩了他的两个儿子。还有刘表自以为是皇室的同族,包藏奸心,忽进忽退,观察形势,占据荆州,我又平息了他,才使天下太平。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今天我说这些,好像很自大,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议,所以才无所隐讳罢了。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可能有的人看到我的势力强大,又生性不相信天命之事,恐怕会私下议论,说我有夺取帝位的野心,这种胡乱猜测,常使我心中不得安宁。齐桓公、晋文公所以名声被传颂至今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兵势强大,仍能够尊重周朝天子啊。《论语》说:“周文王虽已取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仍能尊奉殷王朝,他的道德可说是最崇高的了。”因为他能以强大的诸侯来侍奉弱小的天子啊。从前燕国的乐毅投奔赵国,赵王想与他图谋攻打燕国。乐毅跪伏在地上哭泣,回答说:“我侍奉燕昭王,就像侍奉大王您,我如果获

4 / 5

罪,被放逐到别国,直到死了为止,也不会忍心谋害赵国的普通百姓,何况是燕国的后代呢?”秦二世胡亥要杀蒙恬的时候,蒙恬说:“从我的祖父、父亲到我,长期受到秦国的信用,已经三代了。现在我领兵三十多万,按势力足够可以背叛朝廷,但是我自知就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义,不敢辱没先辈的教诲,而忘记先王的恩德。”我每次阅读有关这两个人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从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可以说是被信任的,到了曾丕兄弟,已经超过三代了。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