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桩码头面层裂缝施工及监理控制措施初探

高桩码头面层裂缝施工及监理控制措施初探

来源:意榕旅游网
高桩码头面层裂缝施工及监理控制措施初探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高桩码头面层产生裂缝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施工及监理控制措施,以达到避免和减少裂缝产生的目的。

关键词:高桩码头;面层裂缝;原因及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cracks in piled wharf surface layer, and aims at these reasons to propose the construction and supervision control measures, in order to avoid the aim of reducing cracks.

keywords: high pile wharf; surface crack; reasons and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656.1+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混凝土产生裂缝在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其材料的选择、混凝土配比、施工环境、养护措施等等都需要进行控制与考虑。高桩码头面层混凝土裂缝是施工质量通病,裂缝过多、过大会影响正常的生产使用,还会增加维修费用和降低耐久性,而且影响码头的工程观感。为此,需要深入了解高桩码头面层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施工控制措施,同时通过规范施工监理活动,混凝土面层裂缝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 1 高桩码头面层裂缝产生原因

混凝土面层裂缝,按照其裂缝外观尺寸大小可以划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两大类。虽然微观裂缝在混凝土面层中存在量较多,但

由于该种裂缝只要码头实际荷载不超过设计允许范围值,便不会对码头混凝土质量带来危害,通常视为无害裂缝。而宏观裂缝则是通过渗水观察法就能直观发现的混凝土裂缝,其在一定水压条件下可以看到压力水从混凝土内部快速渗透出来。宏观裂缝是相对于微观裂缝来说的,其裂缝宽度均在0.05mm以上,但对于宏观裂缝而言,如果其最终宽度在0.3mm以下,则可以认为是无害裂缝;如果裂缝随着混凝土浇筑完不断扩大,进而影响整个高桩码头的混凝土结构性能、使用功能以及耐久性等宏观裂缝,就称为有害裂缝。高桩码头面层裂缝的形成,影响因素比较多,其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 1.1内部质量因素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粗细集料按适当比例拌制,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然而,一些材料的应用不当,一个设计不严谨的混凝土配合比均会造成混凝土硬化时产生裂缝。

⑴水泥。受水泥影响而产生的裂缝一般都是温度应力缝,也有受自身体积膨胀产生的裂缝,而正确合理地选用水泥等级和品种能较大限度地减少这种裂缝的产生。

⑵骨料。骨料造成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是有害杂质和本身的强度以及化学成分。

⑶外加剂。外加剂的应用不当会给混凝土质量造成危害,比如膨胀剂,如果添加过量就会使混凝土在强度增长的过程中快速崩裂,使结构物完全破坏。另外,一些添加剂内碱含量超标诱发骨料中的碱集料反应,引发混凝土体积膨胀产生裂缝。

⑷配合比。配合比是混凝土生产中最基本依据,由试验室根据试验规程经过室内试配获得。但是,一个不严谨的混凝土配合比不仅会浪费材料或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严重时也能造成混凝土的裂缝。 1.2外部因素

⑴施工不足。在高桩码头混凝土面层施工中,由于施工准备不充分,导致底层预制面板上未充分湿润或存在大量积水,就会造成面层混凝土吸收残留水或离析,进而引起混凝土硬化时产生不均匀收缩量,造成裂缝发生。在混凝土摊铺过程中,由于振动器或其他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不当,造成混凝土粗骨料摊铺不均匀,也易在混凝土面层收缩过程中产生裂缝。阴雨、炎热或大风等不利气象条件下,因未采取有效措施致使混凝土顶层砂浆被冲刷、水份过早过快损失等,造成面层发生裂缝。另外,一次浇筑面积过大,浇筑时间过长,浇完后未及时采取合适有效的养护措施,也会造成混凝土面层出现有害裂缝。

⑵施工工序不当。若码头沟槽、板缝等未先进行浇筑,就会造成面层厚度差异过大,在混凝土干缩过程中造成收缩不均匀,产生裂缝。若沟槽、板缝混凝土在浇筑后,未等其混凝土结构完全定型,就盲目进行面层浇筑,也会因沟槽、板缝混凝土在收缩过程中,由于其收缩量较面层要大而引起面层混凝土发生裂缝。

⑶结构因素。混凝土预制面板安装不密实、面板发生松动等均会引起混凝土面层发生裂缝。混凝土面板搁置部位的坐浆若不连续、不饱满,就会造成面层上的荷载不能均匀地传递,进而产生裂缝。

施工过程中配筋量也是引起裂缝的因素之一,配筋量越大,出现裂缝的几率就会越小,但是当配筋率超过3%时,混凝土的收缩空间就会有限,导致混凝土收缩应力不断增大,也会出现裂缝。 2.面层裂缝施工控制措施

针对高桩码头面层裂缝产生原因,提出以下施工控制措施。 2.1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控制

在原材料采购时,要严格控制砂的细度、碎石级配以及石粉含量。在混凝土内加入适量的聚丙烯纤维能够有效防止龟裂。纤维在混凝土中易分散,基本不会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产生影响,纤维对混凝土塑性收缩、干缩、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纹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并可抑制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和发展。

面层混凝土拌制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配合比,控制好坍落度。 2.2混凝土浇筑前准备

面层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期完成沟槽、板缝混凝土,并至少保湿养护10d以上,以减少上下层砼因收缩差异而产生的裂缝。 在码头面层混凝土施工准备阶段,施工技术人员应结合施工图纸确定分隔区,便于合理组织施工。面层混凝土浇筑前可用空压机将杂物、尘土等吹净,并提前24h铺无纺布洒水湿润,减少面板对新浇面层混凝土水份的吸收,防止混凝土水灰比的改变,也可降低预制板顶面的温度,尤其在气温较高时,可有效减小面层现浇混凝土与预制板的温差,确保混凝土均匀干缩,克服面板裂缝的产生。 2.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拌制宜由混凝土搅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搅拌应按配料单配料,不得任意更改。运输工具宜采用搅拌车,在运距较短时可使用自卸汽车,以减少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运输工具在使用前应喷水润湿,但不得有积水。混凝土到达施工场地可采用混凝土泵车接长管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面层与预置面板之间紧密贴合,以减少两者之间出现空鼓的几率。混凝土下料要均匀,下料后不能用振捣棒输赶混凝土,振捣棒振捣时间不宜过长,防治振捣导致骨料下沉、泌水、浮浆现象出现。面层厚度不大于200mm时,可采用表面振动器,其移动间距应能保证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浇筑后的面层混凝土应在接近初凝前完成压面,终凝前完成压光。为保证面层平整度,振捣密实后的混凝土可采用振动梁或振动刮尺进行振动刮平,后续采用磨浆、磨光机收面。抹面前要注意如有施工人员脚踩凹坑应用混凝土进行填补,再进行抹面施工,不可直接用砂浆填补。抹面前有条件的施工场地可以先进行真空吸水处理。

2.4后期养护与锯缝

面层混凝土的养护是裂缝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采用无纺土工布覆盖洒水潮湿养护。尤其是气温较高时,更应该增加洒水次数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面层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满足规范要求。 为防止码头面层混凝土开裂,可采用切缝机切缝,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应力以及码头上部结构细微变形引起的裂缝。混凝土切缝间距

应根据码头结构、施工工艺、水泥品种和气温等情况确定,切缝应设在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宜在面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15mpa时进行切缝,切缝深度不大于20mm,缝内用沥青灌填。对于边角处及锯缝机无法进到的部位可采用手持式小锯缝机进行锯缝,直至锯到边界处。

3 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为避免施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施工监理必须严格督促承包人执行监理程序,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3.1检查承包人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条件

重点检查承包人的施工机具、人员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工序是否合理,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前,承包人要给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技能知识培训,振捣、抹面等关键岗位要安排熟练技术工人操作。混凝土面层抹面、收光宜采用配套机械并辅以人工作业,根据气象条件要准备好防雨、遮荫设施,覆盖养护材料、洒水设备要准备充足,满足实际需要。 3.2原材料质量控制

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实行“承包商自检、监理抽检、业主监督”的方针,其中承包商是责任的主体,直接对材料的采购、使用质量负全部责任;监理是材料检验、审核的主体,对材料的采购、保管和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理;业主对材料质量有全面管理的职能。承包商应按国家、部颁标准及技术规范要求组织材料采购,确保材料质

量满足工程建设需求,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

⑴对水泥等国家实行许可证制度的产品,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必须是取得国家颁发的许可证(或认证证书)的专业生产大厂。 ⑵对砂、石等天然建材,其产品的抗压强度和颗粒级配等自然、加工品质应达到设计、施工技术要求,并经过抽样检验其质量符合要求方可定点采购。

⑶监理在承包商自检的基础上对承包商报检的材料按10%进行平行检验。凡监理工程师审验为不合格的材料,应在72小时内运出工地,并要查明原因,做好记录报业主备查。

⑷经复验、抽检合格的材料,承包商要分类、分批次按不同要求堆放保管。 3.3砼配合比检验

按混凝土设计标号由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配,同时检查水灰比、砂率、最小水泥用量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码头面层混凝土配合比在满足施工强度与坍落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与加水量,并掺加高效减水剂、粉煤灰等。面层混凝土宜采用标准稠度用水量低的中热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取代水泥率按混凝土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指标、水泥品种进行选择,当采用p.ⅰ和p.ⅱ型硅酸盐水泥时不超过30%;当采用p.o型普通硅酸盐水泥时不超过20%;泵送混凝土按泵送和浇筑要求确定最佳掺量。 3.4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⑴检查砼搅拌时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砼运输过程中有无离析、

漏浆、泌水和坍落度损失较大等现象;施工面的木屑、泥水和钢筋预埋件上灰浆、油污是否清除干净。

⑵振捣器应垂直插入砼中,并快插慢拔,上下抽动,以利均匀振实,保证上、下层结合成整体。振捣顺序宜先外后内,移动间距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5倍。每一振点的振动持续时间应能保证砼获得足够的捣实程度(以砼表面呈现水泥浆和不再沉落为度)。 ⑶面层混凝土宜采用二次抹面,如有泌水现象,应予排除。 ⑷每一分隔区的混凝土必须连续进行,不得留有施工缝。 ⑸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督促及时用土工布、麻袋等覆盖,结硬后保湿养护,并及时切缝。保湿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0天。 ⑹按要求旁站监理砼试块取样,必要时进行平行取样抽检。 4 结语

高桩码头面层混凝土裂缝不但影响整体美观还给整个工程埋下隐患,必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切实提高施工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加强过程监理,裂缝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 参考文献:

[1] jts202-2011,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 [2] jts257-200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3]秦飞.高桩码头混凝土面层裂缝的预防措施[j].中国港湾建设,2011,(3):71-72,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