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认真备课
教师应做到周前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重视备课的重要性,要认真钻研大纲(课程标准)、教材,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灵活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辅助手段,做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材处理恰当,教案设计层次清楚,讲究备课实效。其基本要求为:
1、认真钻研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大纲(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大纲(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了解所教学生的“双基”掌握情况、“短板”所在、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认真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其内容应包括⑴教学内容、⑵教学目标、⑶教学重难点、⑷教具学具准备、⑸课时分配、⑹授课时间、⑺教学过程、⑻板书设计、⑼作业设计、⑽课后反思。
4、认真写好课后反思。课后反思重点写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把改进措施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与体会写于教案后,以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5、各科任教师要做到周前备课,不得上无准备、无教案之课。 二、认真上课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1
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主体 ”的思想,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所学知识,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其基本要求为:
1、上课必须有教案,认真作好课前准备,遵守学校教学常规,至少提前1分钟进入课堂。
2、衣着整洁大方、教态亲切,不穿背心、拖鞋进课堂,严禁在校园、集体办公室、教室、学生宿舍等场所吸烟,严禁坐着给学生上课。
3、教学语言文明、规范、使用普通话教学。 4、不得随意提前下课。
5、关心爱护学生,不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剥夺学生的上课时间,不随意给学生停课。
6、体育活动、实验、综合实践、大课间活动等课,科任老师和班主任要严密组织、加强指导、保障学生安全,严禁“放羊式”教学。
7、不随意带通信工具进课堂,上课时不准接打电话、玩微信、聊QQ、打游戏,严禁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活动。
8、上课时间不会客,不擅自离开课堂,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 9、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私自调课、占课,因病因事请假调课需自行安排顶课并报教导处备案,顶课人员必须按时进入课堂,负责好所顶班级学生的安全、纪律、学习。
10、认真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不得挤占该时间。 11、科学(自然)教师做好演示和分组实验。
12、精讲多练(一节课教师纯讲课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学生各种练习不得少于15分钟),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学习。
三、认真辅导
2
辅导是教学的重要补充环节,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辅导工作。要求做到 :
1、认真拟定优生、后进生辅导计划,并做好辅导记载和成绩跟踪。 2、平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要及时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3、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辅导内容,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对后进生要热情关怀、重点辅导,对优等生要加强培养,发展其特长。
4、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分类辅导,使后进生的成绩有明显进步,使优等生的爱好特长得到发展。
5、早、午、晚自习辅导按课表安排进行,辅导老师要及时到岗。 四、精心布置和认真批改作业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课堂和课外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布置和批改作业的基本要求为:
1、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可分口头、书面、思考、实验、操作、制作、测量、观察、调查等,中高年级学生适当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力求能开拓学生知识面,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2、作业的内容要精选,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课堂作业必须当堂完成,课后作业要当天收交、当天批改,家庭作业要适量、有针对性,并有批阅痕迹。
3、作业的规格要统一,三至六年级数学本每页必须有中竖线,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步骤清楚、书面整洁。
4、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作文必须在下次习作前批改结束,作文批改要有总批和眉批,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字迹要工整。
5、对每天的作业要全收全改(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两种练习
3
册要指导学生及时认真练习,有判定批改的痕迹),批改时三至六年级一律用“A、B、C、D”作为综合评价;一、二年级一律用“哭脸和笑脸”作为综合评价。
6、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
五、认真进行检测调研考试
1、每学期进行的期中、期末检测调研考试,按上级文件要求执行。 2、单元测试随堂进行,综合性检查每次不超过90分钟。 3、严肃考试纪律,学生诚信考试,杜绝弄虚作假和作弊现象。 4、评分标准客观、统一,阅卷做到公正、公平、合理,及时做好成绩统计,成绩评定继续实行等级制。
5、鼓励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对学生学习、发展过程的评价。
6、做好学生综合性评价工作,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基础发展目标为依据,全面反应学生的发展状况。
7、学期期中、期末检测结束后,教师及时填写卷面分析总结,认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教研组要做好全校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教导处要按规定时间按要求做好全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分析。
六、听课
听课是取长补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每次听课时,听课人员必须提前进入教室,以示对讲课者的尊重),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听课要做好听课笔记,听课笔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
(一)、教学实录
4
(1)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
(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4)学生活动情况; (5)教学效果。
(二)、教学评点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
(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3)课堂结构设计; (4)教学方法的选择; (5)教学手段的运用; (6)教学基本功; (7)教学思想。
全体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常规要求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紧盯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先进为榜样,以专业为标杆,充分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育人内涵。学校也将不定期开展各类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将视情节严重情况给予相应整改建议和经济处罚。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