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皇帝的新装 教案 2012.12.17

皇帝的新装 教案 2012.12.17

来源:意榕旅游网
 课文 教材 分析 26、皇帝的新装 课时 2课时 《皇帝的新装》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六单元,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本文是在一个皇帝、几个大臣、两个骗子之间上演了一场骗与被骗的滑稽喜剧,借助极度的夸张和想象营造了一个异乎寻常的世界,通过荒诞的情节和幽默的语言讽刺时弊。学习本文要让学生学会在欣赏安徒生极尽夸张想象之能事的故事演绎中品味精妙含蓄的语言,接受文章情感、人格的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及能力。 学生 分析 教学目标 阅读这篇文章,学生容易把思维停留在故事情节而忽略其深刻意义和夸张幽默式的语言。 本文想象力丰富,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1、理清故事情节,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把握课文的深刻主题。 2、了解本文语言描写的精妙,品析人物形象。 3、在分角色朗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 4、联培养系生活,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联想和想象力。 2、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 3、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体悟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童话的想象和夸张手法。 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拓展法。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美人鱼的传说也一直令人心酸。因此,在欧洲的美丽国度丹麦,有这样一句话:人们可能不知道丹麦的国王是谁,但是,没有人不知道伟大的的童话家——安徒生。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他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1、安徒生及其作品简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出生于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160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2、关于童话: 本文的体裁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自然界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3、字词学习。 生字注音:炫耀、滑稽、陛下、头衔、骇人听闻、钦差、附和、赏赐、妥当、裙子、呈报、御聘、勋章 多音字辨析:称职、称赞 漂流、漂亮、漂白 词语解释:呈报、精致、称职、不可救药、骇人听闻、随声附和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朗读课文。 2、自由朗读,复述课文。 (请一、两个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教师评点后归纳: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揭新装 3、请用一个字概括本文中心内容,这个字既能适用于文中每个人物,又符合本文中心思想内容。 明确: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尾。围绕一个“骗”字展开情节,涉及:两个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四、研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 这个骗术看似荒诞,但是却成功地骗了几乎整个王国的人,为什么呢?现在我们来探讨这个原因。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在朗读和听读中,要关注角色的语言和心理等细节描写,把握住角色的性格特点。我们大概就能够明白为什么骗子为什么能行骗成功,上演这样一场荒诞剧了。 (分配角色,旁白一人,皇帝一人,老大臣一人,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人做百姓) 2、爱新衣: ①、皇帝最大的癖好是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从穿衣费用:不惜倾其所有 从心思兴趣:不关心国事,最爱炫耀新衣 从换衣次数:每一小时就要换一套衣服,永远在更衣室 ②、皇帝爱新装的癖好,说明了什么? 明确:写皇帝爱穿着的癖好,突出他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写出了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 3、做新衣: ①、骗子在行骗中使用了什么伎俩取得了皇帝的信任,让所有人都愿意“自欺欺人”? 明确: A、投皇帝所好: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 B、奇特的新装:骗子还说,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是最合皇帝心意的。因为皇帝不仅喜欢穿得漂亮,不问国家大事,而且对他的臣下也极不信任的。所以,这新装一举两得的功能,很快骗取了皇帝的信任。 C、假装工作,在空织布机上忙碌。 4、看新衣: ①、老大臣看到两个骗子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是什么反应?为什么他最后还是被骗了? 明确: A、老大臣很恐慌,虽然他自信自己是个聪明人,但害怕被人看穿他他什么也看不见。 B、老大臣正慌张着,怕被人看穿而不知所措,两个骗子不停地咄咄逼人似地向他问新衣的花纹,他为了掩饰所以应和了骗子的提问,直说“美极了了”,回去在皇帝面前赞美了一番新装。老大臣就这样就沦为两个骗子的“助骗”。 ②皇帝又派了另外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织布,这位诚实的官员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讨论并归纳:他什么东西也看不出来。这位诚实的官员不敢说真话也是为了保住他的乌纱帽。课文语句:“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他害怕说真话会失去官职。 ③、皇帝看新衣之前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找出文中的相关句子。这表现了皇帝怎样的特点? 明确: a、“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心虚,不自信) b、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给自己壮胆,强装镇定) 这些句子描写出皇帝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有狡猾的性格特点准确描绘出来,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深化了中心思想。 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明确: 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 ⑤皇帝亲自来看织布,那两位诚实的官员为什么要抢先介绍? 讨论并归纳: 怕皇帝责怪他们欺骗皇上,以先人为主的方法,极口称赞骗子织的衣料之美,使皇帝相信他们的汇报是真的,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⑥跟着皇帝来的全体随员怎样评价骗子织的衣料?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议? 讨论并归纳: 他们说:“哎呀!真是美极了!”“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他们建议皇帝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5、穿新衣。 ①、游行大典的前一天,骗子为什么要连夜“制衣服”? ②、课文怎样写两个骗子献上新衣的? 明确:用动作描写,“各举起一只手”;用语言描写,用比喻夸新衣服的特点。 ③、皇帝穿衣时,明明什么也没有穿,为什么要在镜子面前转转身子,扭扭腰肢,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一下? 明确:皇帝穿衣时的丑态,来表现皇帝的自欺欺人。 6、展新装: ①、为什么最后小孩子说出了真话? 明确:小孩天真浪漫,无私无畏。 ②、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为什么有点发抖?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行大典举行 完毕? 明确: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感到恐慌。但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恐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五、总结: 1、综合上面的分析,骗子之所以能行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抓住了皇帝、大臣等害怕暴露愚蠢,利益受损而不敢说真话的心理弱点。 2、这个一个怎样的皇帝? 明确:昏庸、愚蠢、穷奢极靡、腐朽、丑陋的皇帝。 3、本文的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以骗开始,以骗结束。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之前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腐朽本质。 六、作业 1、字词识记。 2、发挥想象力,续写《皇帝的新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