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在感受、体验、实践学习中,了解藏族风土人情,领略藏族民歌风格,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学唱歌曲《巴塘连北京》并能创造性表现藏族民歌。 3.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藏族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
了解藏族风土人情及藏族歌舞风格。 教学难点:
唱好跨小结切分音,连音线,圆滑线 教学方法:
听音跟唱法、练习法、自学与引导相结合、合作式、对比法……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师:同学们好,今天来学习第二课《欢乐的村寨》,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这伟大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首藏族民歌《巴塘连
1
北京》。
(二)教师板书课题,有感情的齐读课题。 二、新课探究 (一)学习乐理知识
1、请同学们欣赏一首藏族歌曲。(播放歌曲)
2、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说一说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是快速的还是慢速的? (慢速的)
3、节拍是几几拍的?() 4、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5、师:歌曲的曲调婉转悠长,歌中把彩虹比作通往北京云间金色的大道。表现了藏族人民向往北京,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深厚情感。优美的旋律,更容易打动我们的内心,波动我们的心弦,下面让我们学习一下这首歌曲。
(二)学唱歌词。
1、首先我们唱旋律部分,老师唱一句,同学们唱一句。 2、歌曲的第一句出现一个特殊的节奏旋,跨小节切分节奏,老师在课件中标出来。注意重音在5上。还有一个常见延音线,听老师再唱一遍,声音要自然连惯。
3、学唱第二句,藏族歌曲一般都带有拖调,因此最后一个音要唱3拍,拖够。
4、最后一句“北京”这里出现4个16分音符,京字是落在最后一个音符上,要唱准确。“紧相连”前16后8节奏,前半拍节奏密
2
24集。听老师再唱一遍。你们试一试 5、第二段自己来。
6、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歌曲中还隐藏着一个小秘密,每句最后一句旋律的句尾音,都是第二句的开头音。
7、学唱。
三、拓展延伸,情感表达
1、同学们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让我们同巴塘的人们一起载歌载舞传颂这美好生活吧! 欣赏弦子舞。
2、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弦子舞,学会了歌曲《巴塘连北京》,让我们用歌声结束这节课吧,一起唱唱。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就学到这里。
板书设计
歌曲的速度 慢速 节拍 2 4旋律 16分音符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