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直接碘量法)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直接碘量法)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维生素C含量测定

维生素C片含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如:(直接/(直接/间接)碘量法;2,6-间接)碘量法;2,6-二氯靛酚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2,6-二氯靛酚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采用碘量法测含量 ,此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因制剂中常有还原性物质存在,对此法干扰明显,且由于碘具有挥发性,碘离子易被空气所氧化而使滴定产生误差。常见的其他滴定法存在滴定终点难以准确判断,如2,6-二氯靛酚法:6-二氯靛酚法:2二氯靛酚法:2,6-二氯靛酚是一种染料,其氧化型在酸性介质中为红色,碱性介质中6-二氯靛酚是一种染料,其氧化型在酸性介质中为红色,碱性介质中为蓝色,与维生素C反应后,生成无色的还原型酚亚胺,因此,在酸性条件下,用2,6-二氯靛酚滴定至溶液显玫瑰红色,即为终点;无6-二氯靛酚滴定至溶液显玫瑰红色,即为终点;无需另加指示剂。

分光光度法运用维生素C的旋光性能进行含量测定,但操作费时,而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是一个准确高效的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我们主要介绍的是直接碘量法。 直接碘量法。 直接碘量法 一.实验原理 一.实验原理

维生素C是人体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影响胶元蛋白的形成,参与人体多种氧化-与人体多种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反应,并且有解毒作用。人体不能自身制造维生素C,所以人体必须不断地从食物中摄入维生素C,通常还需储藏能维持一个月左右的维生素C。缺乏时会产生坏血病,故又称抗坏血酸。 血酸。

维生素C属水溶性维生素,分子式C6H8O6。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还原性,能被I2定量地氧化成二酮基,因而可用I2标准溶液直接测定。 测定。

简写为:C简写为:C6H8O6+I2= C6H6O6+2HI

使用淀粉作为指示剂,用直接碘量法可测定药片、注射液、饮料、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的含量。

由于维生素C的还原性很强,较容易被溶液和空气中的氧氧化,在碱性介质中这种氧化作用更强,因此滴定宜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考虑到I - 在强酸性中也易被氧化,故一般选在pH为3~4的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滴定。 的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滴定。

由于碘具有挥发性,碘离子易被空气所氧化而使滴定产生误差;又由于碘的挥发性和腐蚀性,使碘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比较麻烦。根据维生素C 在稀盐酸溶液中,酸度小于C 在稀盐酸溶液中,酸度小于pH3.8时,Vc时,Vc吸收曲线比较稳定,在243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的特性,可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 片含量的方法。C 片含量的方法。 片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用品 二.实验用品

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50ml)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50ml)、锥形瓶(50ml)、锥形瓶(250ml)、锥形瓶(250ml)、(250ml)、

I2标准碘溶液(0.05mol/L)标准碘溶液(0.05mol/L)、(0.05mol/L)、HAc(2mol/HAc(2mol/L);淀粉指示剂溶液L);淀粉指示剂溶液(10g/L),10g/L), ),

紫外分光光度计;容量瓶(50ml)紫外分光光度计;容量瓶(50ml),吸量管(50ml),吸量管, ,吸量管,

维生素C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维生素C 0.0500g,加0.0500g,加10mL3molL盐酸溶解,盐酸溶解,并以蒸馏水定容到500mL。500mL。

HCl( 3mol/L)

样品维生素C片(100mg/片(100mg/片)。100mg/片)。 片)。 三.实验步骤 三.实验步骤

(一) (一) 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的含量:

1. 测定1. 测定 测定

准确称取约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C 0.2g)研成粉末的维生素C 0.2g)研成粉末的维生素C药片,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新煮沸过并冷却的蒸馏水,加入10mL2mol·L-1HAc和1mL淀粉指示剂(10g/L淀粉指示剂(10g/L),立即10g/L),立即0.05mol/L I2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稳定的浅蓝色,30s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稳定的浅蓝色,30s 内不褪色即30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每1mL碘单质滴定液(0.05mol/L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0.05mol/L)相当于8.806mg的维生素C。

平行测定三次。 平行测定三次。

2. 计算2. 计算 计算

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数值以%的质量分数,数值以%表示,按下式计算: 表示,按下式计算: 标示量%=标示量%=

VTFW´10mS标-3´100%

2,6-二氯靛酚法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它可分为还原型和脱氢型(氧化型)。根据它具有的还原性质可测定其含量。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Dichlorophenolindo phenol,简写 DCPIP),本身则氧化成脱氢型。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酚靛酚呈红色,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在抗坏血酸尚未被全部氧化前,则滴下的染料立即被还原成为无色。一旦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已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变成粉红色。所以,当溶液从无色转变成微红色时即表示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刚刚被全部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从滴定时2,6-二氯酚靛酚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物质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该法简便易行,但有下列缺点:1。在生物组织内和组织提取液中,抗坏血酸能以脱氢抗坏血酸及结合抗坏血酸的形式存在。它们同样具有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但不能将2,6-二氯酚靛酚还原脱色。(总抗坏血酸的量常用2,4-二硝基苯肼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2.生物组织提取物和生物体液中常含有其它还原性物质,其中有些在同样的条件下也可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脱色。3.在生物组织中,常有色素类物质存在,给滴定终点的观察造成困难。 2,6-二氯靛酚法 2,6-二氯靛酚是一种染料,其氧化型在酸性介质中为红色,碱性介6-二氯靛酚是一种染料,其氧化型在酸性介质中为红色,碱性介质中为蓝色,与维生素C反应后,生成无色的还原型酚亚胺,因此,在酸性条件下,用2,6-二氯靛酚滴定至溶液显玫瑰红色,即为终点;6-二氯靛酚滴定至溶液显玫瑰红色,即为终点;无需另加指示剂。 无需另加指示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