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乳腺癌组织中CD24和雌激素受体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乳腺癌组织中CD24和雌激素受体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Chin J Obstet Gynecol Pedla r r(Electron Ed).April 2010,Vo1.6,No.2 论著 乳腺癌组织中CD24和雌激素受体蛋白 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刘薇娜 鲍培玉 蒋全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D 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 方法 对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在淮南新华医疗集团第二矿T医院被确诊为乳腺癌,并行手术治疗的 43例患者的乳腺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 。和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并对二者检测结果进 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69.8 。其中,雌激素受体表达的阳性强度 (+)、(++)和(++十)分别为32.6 ,20.9 和16.3 ;乳腺癌组织中,CD ,的阳性率为74.4 。其中, CD。 的阳性强度(+)、(++)和(+++)分别为32.6 ,23.3 和18.6 ;雌激素受体表达程度不同的乳 腺癌组织中,CD。。的表达程度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Y 一38.696,P一0.001),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 体和CD .的表达,具有线性趋势关系(Y 一23.258,P一0.001)。结论 乳腺癌中,CD 和雌激素受体表达 有一定的相关性,CD。。的表达随着雌激素受体表达强度增加而逐步增加。联合检测CD。 和雌激素受体对 患者预后评价。可能更具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 CD ; 雌激素受体; 相关性 Study on Correlation of CD24 and Estrogen Receptor in Breast Cancer Tissue J ,U W ,?Ⅱ,BAO Pei—yu, JIANG Q“n .Blood Bank oJ Huainan City,Huainan 232007,Anhui Provim P,China.(( 『Jrr p(J" ”g author:LJU Wei—na,Email:liuweina.52l@1 63.('OIYI)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and correlation of CD2 4 and estrogen receptor (ER)in breast cancer.Methods From July 2007 to August 2009,43 cases who diagnosed as breast cancer were admitted to the Second Miner Hospital of Huainan Xinhua Medical Group.The expression of CD and estrogen receptor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mothod in 43 cases of breast cancer specimens, furthermore,detected results were submitted to correlation analysis.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estrogen receptor were 69.8 in breast cancer tissues,and the rates of(+),(++),(+++)were 32.6 , 20.9 and 16.3%.The positive rates CD were 74.4 in breast cancer tissues with the rates of(+), (++)and(+++)being 32.6 ,23.3 and 18.6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was observed in breast cancer tissues with CD2 d being expressed differently in the tissues with the estrogen receptor expressed differently.The expression of CI) enhanced with expression intensity of estrogen receptor in breast cancer tissues(Y 一23.258,P一0.001).Conclusions There ar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CD2 and estrogen receptor in breast cancer tissues,and the CD2 4 expression increased with the estrogen receptor expression.Additionally,the combination detection of CD2l and estrogen receptor should be helpful in evaluation of cancer prognosis.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CI)2d; estrogen receptor; correlation CD 是一种低分子质量的高度糖化蛋白质,也是 腺癌预后和选择内分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l2]。本研究 P2选择素配体之一。CD 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大量表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43例乳腺癌组织中CD 与 达,是乳腺癌中分离 的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之一,与 ER进行检测,并了解二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 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凋亡和转移相关,可影响患者的 关性。 生存u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与乳腺 1材料和方法 癌的关系已有大量研究报道,ER表达水平对评估乳 1.1 材料 以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在淮南新华医疗集 DOI:10.3877/cma.i-issn.1 673 5250.20 1 0.02.009 作者单位:232007安徽淮南,安徽省淮南市中心血站(刘薇娜);淮 团第二矿工医院经组织病理切片确诊为乳腺癌,并行 南新华医疗集团第二矿工医院检验科(鲍培玉、蒋全) 手术切除的43例患者的乳腺癌新鲜标本为研究对象。 通讯作者刘薇娜(Email:liuweina.52l@l 63.corn) 所有患者术前未经放疗和化疗。43例患者年龄为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l0年4月第6卷第2期 3j~72岁,平均为45.8岁。所有标本取材后经缓冲 液甲醛同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后置于58℃烤 箱中,待检。 1.2 方法 CD: 和ER表达情况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CD! 单克隆抗体购自BioI egend公司(美国),ER单 克隆抗体购自SantaCruz公司(美国)。CD! 和ER免 疫组织化学试剂盒及显色试剂盒均由福州迈新生物有 限公司提供。乳腺癌标本中CD。 和ER表达检测严格 按照试刹盒说明书操作。乳腺癌标本常规脱蜡、逐级 水化后的石蜡切片,采用3 H ()。室温孵育(5~ 10)min,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PBS冲洗 5 minx 3次,5 ~10 JF常山羊血清(PBS稀释)封 闭,室温孵育10 rain,去除血清,勿洗,滴加一抗工作 液,4 u(1l过夜,PBS冲洗5 rain×3次,滴加适量生物素 标记二抗丁作液,37℃孵育(10~30)min,PBS冲洗 5 min×3次,滴加适量的辣根酶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的 链霉卯白素T作液,37℃孵育(1 0~30)min,PBS冲洗 5 rain×3次。每张切片加新鲜配制的DAB显色液, 显色(5~8)min,采用蒸馏水冲洗阻断。苏木素复染, 中性树脂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染色情况,CD 。 在细胞膜或细胞质内 现黄色或棕黄色颗粒,判断为 呈阳性,ER在细胞核内有棕色染色颗粒,判断为呈阳 性。CD: 表达和ER表达结果判定标准 :在400倍 光镜下,随机观察10个高倍镜视野,根据阳性细胞数 目分为:(一),阴性,无阳性细胞数;(+),阳性细胞数 少于25 ;(4-+),阳性细胞数为25 ~50 ; (+++),阳性细胞数为50%~100 。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 学分析处理,对结果采用R x C表行双向有序Y 分 析。以P<O.05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 乳腺癌组织标本中,CD! 表达呈阳性为32例 (74.4 ),其中(+)为14例(32.6 )、(++)为10例 (23.3 ),(+++)为8例(18.6 );ER表达呈阳性 为31例(69.8 ),其中,(+)为14例(32.6 )、 (++)为l例(2O.9 ),(+4-+)为7例(16.3 )。 进一步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标本中,ER不同表达的 癌组织中,CD! 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f 一 38.696,P--0.001),以ER表达强度为(4-)的阳性字 为最高(32.6 )。同时,癌组织中CI): 表达与ER表 达强度之问,存在线性趋势关系(Y --23.258,P一 0.001),即乳腺癌组织【f】,CD:,表达随着ER表达强度 增加而逐步增加。 表1 乳腺癌组织中CD 和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 )] Table 1 Expression of CD!I and estrogen receptor in breast cancer tissues[n( )] ER ————————— ———————————————————————一 Fotal 十—r十 1十 +++ Tota1 相关性分析:X 一38.696,P一0.001;线性分析:X 一23.258,P 0.001 3讨论 近年来,乳腺癌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发病率有 上升趋势,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和城市妇女恶性肿 瘤死因的首位 。Kristiansen等 发现,在201例原 发性乳腺癌组织中,CD: 表达为84.6 。其中, 55.7 表达于细胞膜,76.1 表达于细胞质,且CD 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CD 表达浓度与乳腺癌患 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类型及分级无关。CD。 在ER呈 阳性的乳腺癌株中过度表达,而在ER呈阴性的乳腺 癌细胞株中无表达 。SorBello等[ 发现,在18例 ER呈阳性的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CD mRNA表达水平较低。ER的检测对判断乳腺癌预 后,指导内分泌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研究结果 显示,在43例乳腺癌患者中,CD: 表达呈阳性的32例 患者中,(+)为14例、(++)为1 0例、(+++)为8 例;ER表达呈阳性的31例患者中,(+)为14例、 (++)为1例,(++4-)为7例。进一步分析显示,乳 腺癌组织ER表达不同的癌组织中,CD。 的表达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Y 一38.696,P===0.001),以ER表达 强度为(+)的阳性率为最高(32.6 )。同时,乳腺癌 组织中,CD 的表达与ER表达强度之间,存在线性趋 势关系,即乳腺癌组织中,CD:.的表达随着ER表达的 强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加。由此认为,联合检测CDz 和 ER对患者预后的综合评价更具临床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Zou MM,Wu CY.The progresses in CI)21 and breast cancer and its stem cells[J].Chin J General Surg,2008,1 7(5):480 483.[邹萌 萌,吴诚义.CI) 与乳腺癌及其十细胞的研究进展EJ].中圈普通外 科杂志,2008,1 7(5):480 483.J 2 1 iu Y,I in Q,Zhang TY.The eorrelaqon belween power Doppler imaging and the expression of est rogen receptor,progesteron receptor and CerbB 2 in primary breasl cancer[J].Acta Academ Med Xuzhou,2008,28( t):255 257.[刘洋,林奇,张天艳.乳腺 ・ 1O6・ Chin J()bslet Gynecol Pediatr(Electron Ed),April 2010,Vo1.6,No.2 癌能量多普勒超声与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类癌基因 的相关性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8,28(4):255 257.] 3 Zhang YH,Zeng FQ.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D>I protein 665.] 5 Kristiansen G,WinzerKJ,Mayordomo E,eta1.CD24 expressionis a new prognostic marker in breast cancer[J].Olin Cancer Res, expression in human renal cell carcinoma[J].J Clin Urol,2007,22 2003,9(13):4906—491 3. (3):219 220.[张永红,曾甫清.肾细胞癌中CD21蛋白的表达及其 临床意义E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7,22(3):21 9 220.]4 Han JQ,Wang FM,Ye JI,.Expression of ER,PR,P53,C erbB一 2 and PCNA in breast eanr'er lissues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 6 Lee JH,Kim SH,Lee ES,et d .CD2i overexpression in cance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A meta analysis[J].Oncol Rep, 2009,22(5):1149 11 56. 7 Sorbello V.Fuso I ,Sfiligoi C,el a1.Quantitative real—time RT一 [J].J Fourth Military Med Univ,2008,29(7):663 665.[韩静绮,王丰梅,冶俊玲.乳腺癌I 的ER,PR,P53,(、erbB一2和P('NA PCR analysis of eight novel estrogen—regulated genes in breast cancer[J].1nt J Biol Markers,2003,18(2):1 23—129.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第四 医大学学报,2008,29(7):663 (收稿日期:2009~1 2-27 修回日期:2010—02—26) 刘薇娜,鲍培玉,蒋全.乳腺癌组织中CD 和雌激素受体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CD].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 6(2):104 106. ・病例报告・ 轻度子痫前期并发隐性重度胎盘早剥延迟诊断1例 朱耀魁 肖小敏 高绿芬 患者 女性,29岁。因“2008年3月3日6:00 all1自觉不 规则腹痛,持续数秒,间隔(i0~20)min无阴道流水流血等伴随 症状,未觉明显胎动,1】:40 am超声检查发现胎盘附着子宫后 壁,FHR为(89~ii0)次/rain”,门诊以“胎儿宫内窘迫”急诊收 入院。病史采集:平素月经规则,I MP为2007年6月8 f:1, EDD为2008年3月15日,孕4一个月时自觉胎动,共行产前检 查9次,血、尿生化等检查无异常,BP正常,孕前基础BP为 110 mill Hg/83 ITlm Hg。2008年2月25日产前检查BP为 143 rnln Hg/91 1TI1TI Hg,休息后复测为133 tllITI Hg/ 89 mm Hg,尿常规检查示尿蛋白为0.1 g/1 ,无头痛、头晕、视 物模糊及腹痛等,患者及家属拒绝住院治疗,嘱注意休息,不适 随诊,未予其他特殊处理。入院后立即监测胎心,未闻及,遂急 诊床边超声检查,证实胎死宫内,余无异常。人院查体:T为 36.7℃,HR为98次/min,BP为136 ITlm Hg/92 InlTl Hg,R为 21次/rain,神志清,头颅五官端正,心、肺未闻及异常,腹软,如 孕周大小,偶有宫缩,脊柱、四肢无畸彤。产科检查:腹围为 92 crn,宫高为30 em,未闻及FHR,宫缩间隔为(10~20)min, 持续(8~10)s,中等强度,无阴道流水、流虹,肛查宫口未开。 血常规检查示Hb为l07.0 g/I ,WBC为1.25x 10 /I ,PI T为 23.4×10”/I ;尿常规检企示,尿蛋白为0.3 g/I 。人院诊断: ①G P。,宫内妊娠38 孕周,胎死宫内,原 待查;②妊娠高血 压疾病,轻度子痫前期。立即予心理安抚及镇静等对症支持处 理,生命体征未见明显异常波动,患者亦未诉明 不适。入院 后第2天10:00 am行利凡诺宫内注射引产术,术后30 min出 现剧烈腹痛,急诊床边超声检查证实胎盘早剥,追问病史无腹 部撞击等外伤史,立即行刮宫取胎术,术中取出一死男胎,体重 为3.4 kg,外观无畸形,脐带未见缠绕打结等异常,胎盘早期剥 离面达2/3以上,胎盘母体面与子宫壁间有巨大凝血块 (12 CITIרcrn×5 cm),有子宫胎盘卒中发生。经术中子宫按 摩、输血及术后抗感染等对症支持处理后,未发生产后大出血, 并保全子宫及生育功能,7 d后痊愈 院。最后确诊为: ①G ,宫内妊娠3 。孕周,左枕前位(剖宫取胎术后);②妊 娠晚期胎死宫内;③妊娠高In 疾病:轻度子痫前期;④隐性重 度胎盘早剥;⑤子宫胎盘卒巾。 讨论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孕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胎 盘在胎儿娩出之前与子宫壁部分或完令分离的现象。根据临 床病情严重程度,国外把胎盘早剥分为Sher I度(剥离面小), Sher 1I度(剥离面相当于胎盘面积的1/3左右),SherⅢ度(剥 1)01:10.3877/cma.j.issn.1 673 5250.2010.02.010 离面大于胎盘面积的1/2),而我圈通常以轻、重两型分类,轻型 相当于Sher I度,重型包括Sher II和Sher 111度。根据病理学 特征,胎盘早剥又分为显性、隐性和混合性。胎盘早剥的病因 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子痫前期、免疫排斥、男 性胎儿及外力碰撞等多 素有关 ]。隐性轻度胎盘早剥易漏 诊,且较常见,往往在胎盘娩 后检查胎盘时确诊;而隐性重度 胎盘早剥漏诊或延迟诊断,则十分罕见l2]。胎盘早剥是妊娠晚 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具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通常不难作出诊 断。本例隐性重度胎盘早剥首次诊断时被漏诊,并延迟长达 28 h才明确诊断,究其原冈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临床表现 不典型:患者只有轻度子痫前期l临床表现,并无剧烈腹痛及阴 道流血等其他不适,却 现突发胎死宫内等一般重度子痫前期 才出现的严重产科结局,这也是本例比较特殊罕见之处。②对 轻度子痫前期及隐性重度胎盘早剥认识不足,缺乏相关意识, 人院诊断时未考虑隐性胎盘早剥致急性胎死宫内可能。另外, 过分依赖超声检查结果。⑧超声检查漏诊:产前超声对胎盘早 剥漏诊率高达47.2 口 ,本例隐性重度胎盘早剥超声漏诊原 因,可能是胎盘早剥后 m迅速凝同,并无液性暗区形成,以致 未发现明显异常之故。④入院后给予镇静及预防性抗痉挛等 对症支持治疗缓解病情发展,掩盖真实病情。从本例患者的诊 治中应吸取的教训是:①应加强对轻度子痫前期的认识。对妊 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而言,I临床表现与产科结局并不完全一致, 有时临床表现轻微,却可迅速 现子痫及隐性重度胎盘早剥, 并致急性胎死宫内等严重不良产科结局 J。②应提高对隐性 重度胎盘早剥l临床表现的认识,尤其是对临床表现不典型又出 现突发胎死宫内病例进行I临床诊断时,要优先考虑隐性重度胎 盘早剥可能。③不能完全依赖超声等特殊检查结果,并依据I艋 床表现及时与超声医师沟通,帮助超声医师提高对隐性重度胎 盘 剥的诊断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Lindqvist P( ,Happaeh(、.Risk and risk estimation of placental abruption[J].Eur J Obstet Gyneeol Reprod Biol,2006,126(2): l6O l 64. 2 张熠,田慧琴.胎盈早剥延误诊断9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 志,2008,1 5(2):237-238. 3 陈玲,徐培萱.超声诊断胎盘 剥的体会[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2,4(4):238-239. 4 Alan HD,I.a Llren N.Current()bstetric .Gynecological Diagnosis & Treatment.9 th edI M f.New York:McGraw—Hill,2003,6—16.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510632,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通讯作者朱耀魁(Emai[:tzhuyk@jnu.edu.cn) (收稿日期:20lO 01 2O 修刚日期:2010—02—23) 朱耀魁,肖小敏,高绿芬.轻度子痫前期并发隐性重度胎盘早剥延迟诊断1例[J/CD].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6 (2):1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