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寿县古城
四月天,怀着一份隐忍的心情,背上背包,坐上公车,又一次踏上了寿县古城之行。十年前,那时的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孩子,随着父母第一次踏上了寿县古城的土地。孩童时代,当时的记忆早已模糊,残存的只是支离破碎的回忆,拼不起一幅完整的画面。十年后的今天,重游故地,我深刻地感受到心中隐忍的那份思念,这份思念经过时间的洗涤更加强烈!
虽说今天天气有些阴沉,但似乎并不妨碍我踏青的心情。车窗外的一切都是春的影衬,让人们从中感受到春的气息。忽然想起顾城的那首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今天我用我这双眼睛去寻找春的点点滴滴。感受到了春的脉搏,很快就会迷恋上它,喜欢春的这种感觉,喜欢车窗外春的意境。是春带来了隐隐生机,预示着生命的开始;是春让人们浮躁的心随之收敛,变得祥和安逸。春色尽收眼底,看淡繁华,放下心中所有的包袱,用平静的心面对世俗的纷扰,我只需品味身边春的一抹绿,用自己的这份执着,这份潇洒,去等待目的地的惊喜。
公车继续开向前方,依稀可见寿县古城墙的轮廓。车窗外展现的,是一处环城的河流,河岸边含羞垂首的柳树似乎正在向我招手。满眼是柳树的绿,不,是春的绿,仿佛整个世界都已经被绿包裹了起来。在这片绿下隐藏着的是青春,是激情,是无尽的活力!绿在春风中舞动着,延展着,幻化着,畅想着,这是多么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啊,
人早已沉浸在春的画卷中,只希望时间能够停止,让我好好享受这幸福的瞬间。水中柳树的倒影是春的另一种生活形态,看似朦胧,却又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每次外出旅游,总是刻意地去寻找一条河流,体味水与影的融合,这是一种相得益彰的感觉,因为真实,所以美好。柳树用倒影把自己的心情告诉水,当水听到柳树的快乐时,就会透露出一种活泼的气息,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水面即是明证;当水感受到柳树的忧伤时,就会以一种落日飞鸟般的姿态游走,黄昏时的水面可以诉说。想必今日的柳树是快乐的,它正用天、水、影的融合向我展现着春的生机。
下了车,一缕清风迎面吹来,其中夹杂着那似有若无的泥土的气息。清凉的空气,芳香的花草,一切都是美丽的,心中所有的忧愁得到了清风的抚慰,消散到了遥远的地方。我爱这清风,默默路过,却又不着痕迹。抬头,正面即是寿县南城门——“通淝门”,相传是纪念淝水之战而命名。城墙经历无数岁月的沧桑,城墙上一处处的裂痕便是它生命的年轮,让生命的脉络清晰可见。我用手轻轻抚摸着它的裂痕,心中感受着岁月的痛。地衣早已爬满了城墙的两侧,为城墙的“两鬓”增添了许多皱纹。曾经的年轻已不再,现在只能以一种摇摆式的抗争抖落皱纹的侵袭,显出英雄末路的无奈。只因岁月老去,珠流碧转,太多的现实纠缠着心灵,太多的无奈鞭挞着身体,古城墙只能呆呆的望着时间,穿过一个季节,又去追赶下一个季节,去熟悉陌生又去寻找陌生,像一张褪了色的旧相片,缺少了生机,相框包裹着古城墙的生活,成为它无力逃脱的牢笼。每一张旧相片都是一段美丽
的情节,诉说着古城墙的故事。太多的人,太多的事与古城墙在生命的长河中缓缓擦肩,慢慢离去,或许终其一生,永不再见,但在擦肩而过的那个瞬间,已经被时间悄无声息的记录下来,那是一种生的永恒,朴素却迷人,虽然回不到最初的原点,但因为永恒更显珍贵。
走进寿县城中,小城的生活虽然朴素却处处充满了生的气息。并不宽敞的马路偶尔有几辆汽车开过,少了大城市的喧嚣;街道两旁,商店星罗棋布,店面虽不大,商品的种类却很齐全;人们聊天、品茶,过着闲适的生活。小城的这份安逸正是我这个熟悉忙碌的城市人所不曾体会过的。径直走出北城门——“靖淮门”,城外是一片乡村的景象。成片的油菜花早已为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黄色的外衣,让大地生机盎然,这是春之生的力量!走进了油菜地,油菜花几乎延伸到我的腰间,处处都是生命的气息。我凑到花前,闻到的是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淅淅沥沥的春雨打破了这份宁静,寿县城的一切都沉浸在丝雨之中,这是一种朦胧的美,让我想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那种意境。所有的景物都被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如梦如幻。可能因为自己是一个习惯了寂寞忧伤的人吧,从小就喜欢听雨,感觉只有在雨中才能忘记一切忧伤的过往,得到一份生的宁静。这是专属于我和雨的二人世界,不会有别人来打扰。春雨的细和柔像极了我青涩的青春,我用心倾听着雨声,接受者春雨的洗礼,让自己的青春得到一种净化和升华。我无心去寻找春雨中的浪漫,只想在春雨中认真地品读着寿县城的一草一木。我从古城每一片叶子的脉络中体味着古
城春的生机,看一看在春雨的呵护下,叶子如何幸福地舞蹈。因为每一片叶子都是遗落在人间的翅膀,它是春的信使,虽然不能自由飞翔,却能给人带来生的希望。叶子唯一一次飞翔是它生命最灿烂的时刻,它飘落大地,归于尘土,但并不是生命的终结,因为下一个春天还会因循着落叶的足迹完成生的启示!
我把忧伤抛洒在春风里,痛苦遗忘在春雨中,在结束寿县古城之行的同时,体味到的是真正的春之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