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方爹7声,矿爹 。手群蘑笫番意, 席露矿之梦 l峦椿 菜豆枯萎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杜永刚 李昶 (吉林省梅河口市双兴农业技术推广站 1 35009) (吉林省农安县种子管理站) 畦种植,灌水频繁,田间湿度大,肥力不足,管理粗放,连作地发 病较重。 4防治方法 菜豆枯萎病俗称萎蔫病、死秧,为真菌性病害。一般发病率 在30%~50%之间,个别重病田病株率高达90%以上。 1发病症状 多在初花期开始发病,结荚盛期植株大量枯死。发病初期 先在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出现不规则形褪绿斑块,似开水烫 伤状,无光泽,后全叶失绿萎蔫,变成黄色至黄褐色,并由下叶 4.1种子处理:用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0.01% 平平加浸种1小时,捞出后种子用清水反复冲洗后催芽播种, 可以杀死种子内外的病原菌。也可以在播种前,用50%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或用36%多・硫悬浮剂 50倍浸种3 4小时,或用40%甲醛300倍液浸种4小时,浸后 用清水洗净再播种。 向上叶发展,3 5天后整株凋萎,叶片变黄脱落。有时仅少数分 枝枯萎,其余分枝仍正常。病株根系不发达,变色腐烂,容易拔 起。根颈处有纵向裂纹。剖视主茎、分枝或叶柄,可见维管束变 褐色至暗褐色,有的荚果腹背合线也呈现黄褐色。严重时,植株 成片枯死。潮湿时茎基部常产生粉红色霉状物。 2病原菌 4.2栽培措施:种植抗病品种。重病田应与非豆科作物轮作3~ 5年以上,或与水稻轮作1年以上。从无病地或无病株上采种。 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并增施磷、钾肥。低洼地可采用高畦或半高 畦地膜覆盖栽培,适当控制浇水,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 病原菌为镰刀菌属尖镰刀菌菜豆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 菌。菌丝白色,棉絮状;大型分生孢子无色,圆筒形至纺锤形或 镰刀形,顶端细胞尖细。该菌生长发育适温28 ̄C,只侵染菜豆。 3发病特点 水,防止田间积水。及时清除病株,可减少病原菌在田间传播。 4.3药剂防治:带药播种,方法是每667平方米用50%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2千克,或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2千克,或50% 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千克,加细土50~100千克拌匀后,均匀 地施在播种沟内,再盖上一层细土,然后播种。田间发现病株 后,立即灌药防治,方法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 液,或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 粉剂1 000倍液,或12.5%增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 液,或12.5%治萎灵水剂200~3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每株灌 药液250毫升,每隔7—1O天防治1次。 病原菌在病残体或带病原菌堆肥中越冬,成为第2年的初 侵染源。病原菌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还可附着在种子上越冬。 在田间,病原菌主要靠流水传播,也可随病土借风吹和粘附在 农具上传到远处。病原菌经伤口或根毛侵入。在潮湿条件下,病 部表面亦产生大量病原菌通过风雨、流水传播。当平均气温达 20℃以上时,田间开始出现病株;日平均气温上升到24~28℃, 发病最多。相对湿度80%以上,病害发展迅速,特别是结荚期 如遇雨后暴晴或时晴时雨天气,病情常迅速发展。地势低洼,平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