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
4.对下面的作品冠以“第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本试卷分第Ⅰ部分(选择题)和第Ⅱ部分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卷 号 第Ⅰ卷 第Ⅱ卷 总 分 得 分 第Ⅰ部分(选择题 共27分)
注意:将第Ⅰ部分选择题正确答案写在第三页的答题框内,题号与答案要相对应。
一、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峥嵘 金钢石 泥淖.(náo) 彤.云密布(tóng) B.渺远 万户侯 阔绰.(chuò) 自惭形秽.(suì) C.情致 协奏曲 眼睑.(jiǎn) 乌烟瘴.气(zhàng) D.剥蚀 渡假村 粗犷.(guǎng) 面面相觑.(qū)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 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 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 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 何况 而且 B. 况且 而且 况且 C.何况 而且 何况 D. 何况 况且 而且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穿上时装的弟弟,容光焕发,趾高气扬....
,愈发让人喜爱。 B.在这次行动中,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而出....
,一举端掉了十几个赌博窝点。 C.他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但用法律衡量,还是罪不容诛....的,我们还得给他改过的机会。 D.老张这个人绵里藏针....
,别看他笑呵呵的,对人其实非常刻薄。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2页)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D.《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5.填入下文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秦代军队分中央常备军和地方军两种。 ,地方军由都尉掌管。估计当时全国军队的人数至少在百万人以上。
A.皇帝委派的大将直接统率中央常备军 B.由皇帝直接委派大将统率中央常备军 C.中央常备军的统率是皇帝直接委派的大将 D.中央常备军是由皇帝直接委派的大将统率
二、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唐临,京兆长安人。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出为万泉丞。 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令因请假 ,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集诣狱 ,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累转黄门侍郎。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童自归家取白衫,家童误将余衣,惧未敢进。临察知之,使召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谓曰:“阴暗不宜服药,宜即弃之。”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
高宗即位,检校吏部侍郎。其年,迁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囚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为国之要,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务令折中,称朕意焉。 ”高宗又尝亲录死囚,前卿所断都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帝怪问状,囚曰:“罪实自犯,唐卿
所断,既非冤滥,所以绝意耳。”帝叹息良久曰:“ 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明年,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制付群官集议。及议奏,帝怒,令于朝堂处置。临奏曰:“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非是憎恶前人,止欲自为身计。今议萧龄之事,有轻有重,重者流死,轻者请除名。以龄之
语文试卷 第2页(共12页)
受大藩,赃罪狼籍,原情取事,死有余辜。然既遗详议,终须近法。窃惟议事群官,未尽识议刑本意。今既许议,而加重刑,是与尧舜相反,不可为万代法。” 高宗从其奏,龄之竟得流放岭外。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囚等皆感恩贷. 贷:宽恕 B.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狱:监狱 C.叙.
勋必须刻削 叙:奖励 D.龄之竟.
得流放岭外 竟:终于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
集诣狱,临因是知名 毕:全都,副词。 B.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 向:曾经,副词。 C.华州刺史萧龄之以.前任广州都督赃事发 以:因为,介词。 D.今既.
许议,而加重刑 既:已经,副词。 8.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唐临“公正执法”的一组是 ① 临召囚悉令归家耕种 ②务令折中,称朕意焉 ③临所入者独无言 ④为狱者不当如此耶
⑤今议萧龄之事,有轻有重 ⑥今既许议,而加重刑,是与尧舜相反,不可为万代法 A.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③④⑥ D. ①③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临任万泉县丞,能够体谅民情,让轻罪囚犯春末回家种地,而后囚犯全都按约定同到狱中。
B.唐临任高官,生活节俭,不建第宅,尤其能宽谅人,他的宽广胸怀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C.唐临任主管刑法的高官,执法宽严适度,他判处案件,使罪犯心服而无怨。
D.在华州刺史萧龄之犯罪量刑之事上,皇帝对唐临的见解不满而怒,唐临直言奏告,力排众议,终于依法判处。
注:第Ⅰ卷选择题答题框 1 2 3 4 5 6 7 8 9 得分
语文试卷 第3页(共12页) 第Ⅱ部分(共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用斜线(/)给下面划线句断句。(5分)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勉学篇》)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②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洒杯。(杜甫《登高》) ③盖余所至, ,然视其左右,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④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陆游《书愤》)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3题。(17分)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南宋 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①
。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
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②
,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③
。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螺红:红色的螺杯。②河洛:黄河与洛水之间的地区。此处泛指沦陷于金兵之手的土地,故词人有遗恨在焉。③两仙翁:指欧阳修与苏东坡。 12.(7分)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秋雨一何碧”四句,写雨后秋山在晴空的映衬下更显青翠,词人面对如此美景却愁肠百结,只能借酒浇愁。
B.“苹洲外”三句,词人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在长满苹草的洲渚之外,远山渐渐消失在苍茫暮色中的景象。
语文试卷 第4页(共12页)
C.“人间俯仰陈迹”五句,写欧阳修和苏轼两位仙翁感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英雄业绩在俯仰之间化为陈迹。
D.在这首词中,词人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入景物的变迁中,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兼用典故,意境深远。
②在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哪几种愁?请简要概括。(4分)
答: 13.从这首词的结尾两句“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
结合这首词的内容,对这一形象进行评价。(200字左右)(10分)
100 200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4—15题。
居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所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实施基于居民健康
语文试卷 第5页(共12页) 的社会发展战略已成为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可以促进全社会的参与,统筹优先配置社会资源,而且可以协调政府和社会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与发展目标,还可以规范居民个人的生活行为,从而体现了与其他社会公共政策的互补性。
基于个人健康——健康社区——健康城市——健康国家的理念,建立由“个人健康”发展到“健康国家”的战略思想,这不仅构建了新的社会健康价值理念,而且立足于国家层面,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也使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传统模式得以创新。
基于居民健康的国家发展战略,其核心是研究影响居民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所需要的政策及环境。这一战略是一个跨部门,与各项社会政策相关的发展战略,也是一种将健康决定因素与其相关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的发展战略。它不仅建立了具体而明确的指标体系,而且具有比较准确可信的实证数据支持,并有与之配套的完整的评价与监督指标
体系,这样不仅能够随时了解战略的实际进程,也能够不断纠正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
每个国家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结合其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特点,以及居民健康状况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其战略,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各国的“健康国家”战略计划均为分阶段、逐步提升的发展进程,一般以10年为一个阶段。
“健康国家”战略是一个具有坚实科学背景的发展战略,它是基于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卫生经济与卫生政策的学科,针对居民健康问题进行广泛研究,对居民健康发展高度关注的发展战略,也是不同政府部门和不同学科之间相互配合、共同研究、合作实施的高层次社会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以其充分的协调潜力而有助于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 1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
的一项是(3分) A.以居民健康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战略,要求从个人层面来考虑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方向。
B.建设“健康国家”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逐层递进、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C.推行基于居民健康的社会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健康意识,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D.我们必须根据国情,从实际出发,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国家”发展战略。 15.根据文意,概括对“健康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6分)
答:
语文试卷 第6页(共12页)
五、本大题共4道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6-19题。
兄弟情深
圣诞节快到了,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一辆崭新的轿车。圣诞节那天,那个保罗离开办公室来到停车场时,一个男孩正绕着那辆闪闪发光的新车,仔细端详着,小心地抚摸着,不停地赞叹着。看到保罗走过来,十分羡慕地问道:“先生,这是您的车吗?”
保罗微微地点点头,自豪地说:“这是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男孩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看着保罗,半信半疑地说:“您是说这是您哥哥送给您的圣诞礼物,没花您一分钱?”
看到那男孩羡慕的眼神,保罗骄傲地点点头。 “天啊,我真希望也能……”
听到男孩这么一说,保罗以为他也希望能有一个像自己哥哥那样的兄长。但是那个男孩接下来说的话却完全出乎保罗的意料。“我真希望自己也是一个能送车给弟弟的哥哥。”男孩不无遗憾地说。
保罗吃惊地看着那男孩,脱口而出问道:“你想不想坐我的车去兜兜风?” “哦,是真的吗,先生?”他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要是那样的话,可真是太好了。我太想坐坐您的新车了!”
保罗驾驶着车开了一小段路之后,那男孩转过头来,眼睛闪闪发亮,恳切地问保罗:“先生,您能不能把车子开到我的家门前?”
保罗微微笑了笑。他知道那男孩想干什么。他一定是想要向邻居炫耀炫耀,让大家知道他坐了一辆崭新的大轿车回家。但是这次保罗又猜错了。
“先生,您能不能把车子停在那两个台阶的前面?”男孩恳求道。
保罗在台阶前面停好车,那男孩飞快地跑上了阶梯。不一会,保罗听到他回来的声音,但动作似平有些缓慢和笨重。
正在犹疑之间,保罗看到那男孩扶着一个破脚的小孩缓慢地走了出来。保罗立刻明白了:“他应该就是那个男孩的弟弟吧!”
这时,那男孩已经来到了车前,他紧紧地抱着那跛脚的弟弟,指着保罗的新车,兴奋地说:“你看,这就是我刚才在楼上对你说过的那辆新车。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哦!将来我也会送给你一辆像这样的车。到那时候,你就能自己开着车去看那些在圣诞节时挂在窗口上的漂亮饰品了,就像以前我对你说过的那样。”
面对此情此景,保罗的心里陡然涌起一股暖流,他感到眼眶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帮那男孩把跛脚弟弟抱到车子的前座。那男孩高兴极了,飞快地爬上了车子,坐在弟弟的身旁。他满怀感激地看着保罗,激动地说:“谢谢您,先生!”
保罗看着他们,还是微微笑了笑,说:“小心,坐好!”然后,他发动了汽车。就这样,他们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兜风。
就在那个圣诞夜,保罗才真正体会到耶稣所说的“施比爱更有福”的道理。
16.小说的情节共出现了几次转折?表明转折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安排这样的转折有什么表
达效果?(6分)
语文试卷 第7页(共12页) 答: 17.文中哪些细节直接表现了兄弟情深?“那男孩”具有哪些性格特征?(4分)
答: 18.小说在后面写“保罗的心里陡然涌起一股暖流,他感到眼眶湿润了”有什么作用?(4
分)
答: 19.联系原文,并结合你个人的理解与体验,谈谈怎样理解文末的“施比爱更有福”。(200
字左右)(10分) 100 200 语文试卷 第8页(共12页)
六、本大题共1道小题,共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父亲在儿子即将远行之际,对儿子说:“孩子,你将要远行,将有一生的岁月等着你去走,我送你三句话: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快乐能够传染;不要为一朵花停留太久,因为前面还有千万朵花在等你;为帮助过你的人准备一份礼物,因为只有这样,你的这次远行才没有白走。”
阅读此材料后,请写一篇议论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字数800-1000。
语文试卷 第9页(共12页)
语文试卷 第10页(共12页)
密云县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共27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C D D C D B B C D 第Ⅱ卷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共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1分。
10.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
评分标准:5分,每断对两处得1分,不倒扣分。 11.默写。
①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 ②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③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来而记之者已少 ④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评分标准:共8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2.(7分) ①C。(3分)
②孤独漂泊,思念家乡;中原未复,山河破碎;时光易逝,世事无常;怀才不遇,功业难成。评分标准:4分,共四个要点,每点1分。 13.略。
评分标准:共10分。①把握词人形象特点,2分;②观点明确,2分;③能结合诗句进行评价,4分;④语言,2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 14.A。(3分) 15.(6分)
语文试卷 第11页(共12页) ①“健康国家”发展战略不仅构建了新的社会健康价值理念,而且立足于国家层面,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也使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传统模式得以创新。②基于居民健康的国家发展战略,其核心是研究影响居民健康的决定因素以及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所需要的政策及环境。③“健康国家”战略是依据每个国家的国情,结合其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特点,以及居民健康状况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战略,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各国的“健康国家”战略计划均为分阶段、逐步提升的发展进程。 评分标准:共6分。共三点,答出一点给2分。 五(24分)
16.主要有两次转折。转折的语句:①但是那个男孩接下来说的话却完全出乎保罗的意料。②但是这次保罗又猜错了。(4分)文中的两次转折使情节产生了波澜,更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心;对表现“那男孩”对弟弟的一片深情效果更佳。(2分) 评分标准:共6分。第一问和第二问共4分;第三问,2分。
17.“那男孩飞快地跑上了阶梯”;“那男孩扶着一个跛脚的小孩缓慢地走了出来”;“那男孩高兴极了,飞快地爬上了车子,坐在弟弟身旁”;“他满怀感激地看着保罗”。(2分)——那男孩具有纯朴、无私、真挚和诚恳等性格特征。(2分) 评分标准:共4分。第一问2分;第二问,2分。 18.侧面表现了那男孩爱弟弟的情真意挚。 评分标准:共4分。 19.略。
提示:本文是通过一个男孩,小小年纪就立志要送给他跛脚弟弟一辆新车,好让跛脚的弟弟能驾车出游的故事来表现主旨的。人与人之间,都应该施爱和被爱。一个人,能“被爱”是幸福的;但一个人不应该光想到被爱,更应该想到施爱,去感受施爱的幸福。
评分标准:共10分。结合文本,2分;自己观点明确,2分,结合实际谈,4分;语言表达,2分。
六、(60分)20.作文。请参照北京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语文试卷 第12页(共1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