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讨推拿手法治疗内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探讨推拿手法治疗内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来源:意榕旅游网
探讨推拿手法治疗内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在当前的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推拿手法有一定的成效,因此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本文建立在文献研究以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整合了推拿手法在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产生效果的相关数据,可以证明推拿手法正确应用在肠胃道消化疾病、精神类及神经类疾病、血液循环类疾病、泌尿类疾病以及妇科类疾病等领域有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推拿手法;腹部推拿;内科疾病 引言

推拿主要指的是利用科学的手法,针对人体体表的经络、特定部位以及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起到调节人体生理以及病理状况的作用,是当前中医外治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当前现代推拿治疗骨伤类疾病疗效逐步被临床认可,推拿手法在内科疾病中的治疗有效性却被忽视。尤其是大部分的内科中医治疗体系中,中药以及针灸应用较多,但是推拿手法的相关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建立在提升推拿手法内科疾病治疗效率的基础上,结合既有文献资料进行整合,以此进行研究。

一、既有临床疗效研究 (一)胃肠道消化类疾病

在当前大部分的肠胃道消化类疾病治疗过程中,利用腹部推拿可以起到显著疗效,比如有学者结合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采取腹部推拿,开展了临床试验,主要的推拿手法涉及到了揉腹、摩腹、运腹、推腹、按腹,从结果来看,经过20天的治疗后,总体有效率高达93.3%,由此证明推拿手法在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方面有一定的应用疗效。为了进一步提升该论证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有学者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进行了研究,采取疏肝健脾推拿手法,以一指禅推法、摩法、按揉法为主,主要作用在患者的背部、腹部以及下肢。经过为期四周

的治疗之后,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综合表中数据可知,利用推拿手法能够有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推拿手法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治疗成效

小组 n 天数w 痊愈 显效

有效

痊愈成功率

治疗组

5

4

4 40 4 1 88.8%

观察组

5

4

4 32 10 3 71.1%

P值

<0.05

除此之外,推拿手法在部分疾病的继发性肠胃疾病领域也有一定的治疗效率,例如针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对其四肢脾、胃、大肠、三焦经进行针对性地推拿,利用一指禅作用于上脘、天枢、气海、梁门等穴,在为期28天的治疗之后,总治疗有效率高达87.04%。

由此可以证明推拿手法在当前的大部分肠胃道消化类疾病中有一定的应用疗效。

(二)神经及精神类疾病

针对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进行刺激,能够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这是中医治疗过程中秉承的核心理念,因此将推拿手法直接作用于精神以及神经类疾病患者中,可以起到一定的成效。有学者建立在顽固性失眠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展开实验,通过振腹法治疗,右手劳宫穴对准神阙穴,掌根置于关元穴,作放松振腹法,频率控制在每分钟400~600次,经过30天的治疗,患者的总痊愈率高达87.5%,与其他方式治疗结果的62.5%有显著差异。

另外,通过推拿手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利用经筋推拿疗法治疗,从操作手法角度来讲,近端取穴主要包括攒竹、太阳、地仓、印堂、丝竹空等,利用一指禅的方式进行推拿;远端取穴主要包括健侧阳陵泉、风市及小腿部位胆经经筋循行线上的筋节点,采用点按、弹拨法。详细的治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推拿疗法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中的应用成效

小组 n 天数d 痊愈 显效

有效

痊愈成功率

治疗组

0

3

30 22 7 1 73.3%

观察组

0

3

30 15 10 5 50%

P值

<0.05

说明经筋推拿疗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三)血液循环类疾病

从应用效果角度来讲,推拿手法可以有效放松人体肌肉,缓解局部紧张,促使血管扩张,对于降低心肺压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当前的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利用推拿手法也有一定的成效。例如,有研究人员利用脏腑推拿方法,针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从操作手法上来讲,旋按阑门穴,旋推中脘穴,按揉石关、梁门穴,摩腹,掌振神阙穴等。在40天的治疗结束之后,整体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1.16%,远高于其他治疗方案的78.33%。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为了验证这一治疗真实性,也有学者通过通阳散结推拿法,针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心功能变化情况。在为期12周的治疗结束之后,观察组患者本身的心电图T波和ST段状态、心功能改善情况、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推拿手法在当前的血液循环性疾病治疗过程中有一定的应用成效,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可以强化患者预后质量。

(四)泌尿及生殖妇科类疾病

通过既有文献可知,在男性功能障碍以及女性妇科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推拿手法也能够显著提升有效性。比如有学者针对女性患者的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进行治疗,采取的推拿方式为耳穴贴压配合推拿,从操作手法上来看,以顺时针的方式按摩小腹,通过一指禅或者揉法直接作用在患者的气海和关元等穴位上,配合耳穴贴压。经过12天的治疗,经过疼痛评分对比之后,可以发现治疗组的痛经情况影响得到改善。而通过经络推拿和穴位点穴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症状。

二、治疗机制分析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推拿是利用适宜的器械对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进行刺激,能够促使该位置,深层组织感受器和皮肤出现变化,这种刺激将会转化成电信号,利用神经冲动的方式传入到纤维以及中枢神经,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化学变化以及电学变化,能够影响人的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因此,对某些内科疾病有着较大的调节以及治疗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实验结果可知,推拿疗法在当前的大部分内科疾病中都有一定的应用疗效,同时推拿手法本身安全性较高,在保健、康复以及医疗中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相对研究还较为薄弱,推拿手法的作用机制还有部分不明问题,因此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还需要进行多角度

以及多方面的研究,不断地进行深层次探索,进一步加大临床试验的样本基数,同时从标准化、客观化、规范化的角度来打造完善的推拿内科治疗体系,这样可以为当前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冯伟.推拿手法治疗内科疾病的研究进展[J].国医论坛,2021,36(05):72-75.

[2]雷洋,王玉霞,周运峰.推拿治疗疼痛的研究进展及其机制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03):1530-1532.

[3]王宾. 振腹推拿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及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

[4]维加. 古典文献中柔性推拿手法的整理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20. [5]印明玉. 基于筋骨辨证理论的推拿整复配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20.

[6]徐翔宇. 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20.

[7]周帅. 腹部推拿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20.

作者简介:李新建(1968.06-)男,汉族,山东枣庄人,大专,医师,研究方向:临床推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