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实行数年,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有效方式,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具有综合能力人才的需要。
1 多方需求促进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创新
中职院校和普通高校最大的区别就是其职业性、专业性和连续性,也就决定了其校企联合办学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首先是企业有需求。我们引入的联合办学单位,如,金夫人公司、北方影视、富士康集团等,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又具有相当的技术含量,对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
其次是学院有需求。这是形势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对教育的依赖度不断上升,旧的模式已经明显不适应,难以担当重任。
最后是学生有需求。经济形势的不明朗,就业形势的不乐观,不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专业,中职学生的求职通道就会堵塞。
2 联合办学模式在实践中的运作 2.1 双向交流取长补短
联合办学要以双方的需求互利为原则,不可偏颇。富士康是我国著名的外资企业,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样面临着科技人才不足,特别是企业职工素质不高的问题。联合办学促成了企业和学院从招生选才开始,便有针对性地展开职业教育和实践,补上学院缺乏实践教育基地的短板。同时,学院也培训了职教师资,企业也得到了职业技能高,专业性强的综合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无疑,这是双赢。
2.2 联合办学优化人才竞争
中职学院面向企业,企业间的人才竞争越演越烈,没有高素质的技术骨干企业难谈发展。只有合格的毕业生圆满就职,并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自身价值得到实现,才能使学院威望提高,从而招到更加优质的生源。企业投入期待回报,生源质量的优化又会提升毕业生的潜质,企业进一步储备更加高值的后备人才,又是双赢。
2.3 定向培养衔接就业
根据我院的专业设置,我们和雾都酒店校企联合办学。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随时进行实训锻炼,甚至是顶岗上岗,把理论尽快的付诸于实践。这样的毕业生在就业时短时间内便能成为企业骨干,学院渠道顺畅,企业乐于接收,学生有了就业保证,更是三赢。
3 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仍需创新
职业教育是需要实际操作来支持的,教育教学不能与当地的企业接轨,毕业生求职就很难适应企业短时间上岗的要求,就会连锁造成就业与招生的相对困难。院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就职受到制约,直接关系到中职教育的信任度,很难实现培养优质职场人才的目标。避免这些弊端,建设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 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在实践中创新 4.1 根据经济形势和企业状况调整课程
我们在联合办学中,抓住经济建设中的主导行业,针对不同的企业调整学科重点。在当地,通讯行业的西部声谷,服装行业的雅戈尔等单位,有着不小的影响力,适应他们也就是适应市场需求。我们及时掌握企业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以社会需求的,企业所需的课程为主导,力求最大限度的和企业接轨,达到所学必是所用,使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相统一。
4.2 用合约的形式锁定资源使用
联合办学的难点之一就是资源不足。如何让企业强化办学理念,在办学资金和场地上提供支持,为学校的教学、实习、就业提供方便,关键在院校。这就需要院校调动企业积极参与从教学到实践的整个过程,激发双方的积极性,并用合约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模式。在输送企业急需的电子人才时,企业就参与了培训和工厂实训,并且在初期就签订了培养合约。这样,资金和场地迎刃而解,并为办学的持续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4.3 校企联合办学的样式创新
根据实际量体裁衣。校企联合办学不可强求一致,重点放在就职方向上。可以进行普遍的实践实习和一定规模的实训,却不可脱离联合办学的实质。
(1)把学生送进工厂,职工进校培训。比如雅戈尔服装,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技能产业,工厂实际操作就能接触到行业的全貌和直观岗位,具有普遍性实践教学效果。而工作一段时间后,又能返回学校培训提高,跟上市场的节奏。
(2)把工厂搬进学校,如同身临其境。如金大公司属于摄像、图片处理的行业,所需场地有限,我们设立了工作室,便捷了学生的学习和实际操作,也是不错的选择。
(3)最关键的还是实现真正的校企联合办学。紧密依托企业,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既能完成教学任务,为企业培养人才,又能创造效益,形成良性循环。学校既是教学单位,又是经济实体,既培养人才,又创造产品,达到自身的高度的统一。
4.4 校企联合办学的内容创新
(1)校企联合办学有别于学院单独教学,双方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理论和实践优势,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授课内容,和经济形势和企业市场定位紧密地结合起来,开发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和岗位。
(2)校企双方联合组建科研机构和实验基地,使科研成果尽快地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资源、信息、成果共享,在培养科研人才的同时,为企业解决生产难题。
(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我们为服装、电子企业定制的人才,直接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统一招生和培养,毕业后定岗定职,成为本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一大特色。
5 综述
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在实施中逐步完善,在市场中经受考验。可以说,校企联合办学是中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关系到中职的未来和学生的将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杨金土.加强校企合作,办出高职特色[J].职教通讯,2002(1):27-28. [2] 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