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头道码头的沉思

头道码头的沉思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头道码头的沉思

作者:陈崇刚

来源:《参花·下半月》2016年第01期

当城市的喧嚣声渐渐平息 当夕阳羞红的脸慢慢褪去 我踱步于吉林头道码头 来到康熙大帝的铜像前 久久地凝思 任记忆翻江倒海 任思绪信马由缰 三百多年的往事齐聚心头 面对烟波浩渺的松花江 滚滚江水载着滔天巨浪而来 一张宏伟画卷徐徐展开

康熙东巡吉林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 看,在声势浩大的队伍的簇拥下 他跋涉数千里亲驾吉林 那汹涌澎湃的波涛中 数不清的战舰屯聚江城 一支支浩浩荡荡的水师 声势浩大惊醒蛟龙 听,勇士喊声如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个个血性十足 其忠诚和智勇无敌可挡 他们势如破竹 无坚不摧 望着威武的水师 让帝王信心更加坚定 自豪醉心,龙颜大悦 御笔亲点,题诗赞赏 松花江 江水清 浩浩瀚瀚冲波行 云霞万里开澄泓 仰望苍天 康熙平息“三藩”

金戈铁马的威武场景立马再现 为了保卫大清的江山 清军接受着康熙大帝的校阅 舟辚辚,马啸啸 这些水师将士 聚,犹如巨炮怒吼 磅礴之势,惊天动地 散,势如枪炮出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勇猛之为,如虎下山 康熙大帝难以抑制,衷心感叹 军纪严明旌旗映 训练有素精锐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三百多年,转瞬即逝 刀光剑影时代一去不返 凝重的历史已成过去 忧患的时代早就结束 古老的头道码头难寻踪迹 史书留下的只是昨天的沧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回首望头道码头 如今,整个松花江岸 高楼林立,繁花似锦 灯光璀璨,欣欣向荣 这里和平、安宁、祥和 人民安居乐业

过去帝王的踪影已不再现 神州大地万里如画 十三亿人民幸福安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是历史的改变 更是社会的进步

民族的发展任何人无法阻挡 国家的强盛可以抗拒任何力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聆听历史的回声 人们更多的是感叹 追寻的是历史的记忆 感慨于数千年华夏文明 看到吉林发展的今天 展望美好的未来

吉林,吉祥天佑!林碧水秀 头道码头的铜像只是时代缩影 新的时代召唤着新的未来 它将永远站在新的历史前沿 不断呈现新的精彩 创造新的辉煌 附:松花江放船歌

《松花江放船歌》这首诗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末夏初,清朝圣祖皇帝玄烨松花江所作。玄烨时年29岁。年轻的皇帝亲临边陲,在松花江的惊涛骇浪中视察水师、舰船,鼓舞东北军民反击沙俄侵略者的斗志,即兴写下了反映松花江沿岸的锦绣河山、北国风光的诗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浪花叠锦绣縠明。采帆画鹢随风轻,箫韶小奏中流鸣,苍岩翠壁两岸横。浮云耀日何晶晶?乘流直下蛟龙惊,连樯接舰屯江城。貔貅健甲毕锐精,旌旄映水翻朱缨,我来问俗非观兵。

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 (责任编辑 高生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