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通过激素的调节》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三部分内容。
2、解析:新课标中关于本节内容的规定如下: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描述血糖调节;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这些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是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从教材编写特点来看,本节内容大多是通过实例和资料分析、学生活动等来实现这些目标的,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在能力上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而且在知识方面、情感方面也可以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3)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2、解析
(1)教学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 (2)教学难点: 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与学的过程。通过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还原科学研究的历史面貌,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突出生物学的“实验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对激素类药物及糖尿病等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突出生物学的“生活化”特点;通过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团队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本节内容与社会和个人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相结合。这种结合一方面可体现在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背景,分析挖掘这些问题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体现在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提前设计学案,课前自学,实现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本节的学习内容。在
1 / 14
学案导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教学。首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常识,通过回顾旧知识,引入新问题。然后循着科学探究之路,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再过渡到激素调节的两个实例,在血糖平衡调节的实例中,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剪刀和颜色纸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来理解激素调节中的反馈调节,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通过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机制来加深理解,并总结出激素调节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设计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教师:关于激素调节的知识我们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谁还记得我们人体主要有哪些内分泌腺?能分泌哪些激素吗?请看大屏幕。谁能说出这些腺体的名称?
【多媒体展示人体主要内分泌腺】 学生争先恐后回答。
师:这些腺体能分泌各种激素,这些激素又各自发挥着自己的生理作用,调节着我们的生命活动,当激素分泌异常时,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
【多媒体依次展示甲亢、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巨人症、侏儒症等图片】
甲亢:原因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易激动等特征。 呆小症:原因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生长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脖子肿大,呼吸困难;病因是山区和内陆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碘,使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
巨人症:乌克兰人斯坦尼科现在约253cm左右,14岁时切去脑部肿瘤时损伤了垂体,从此就没停过生长。原因是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侏儒症:侏儒明星弗恩·特罗伊尔身高只有81厘米,他和姚明一起为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向全球推出了最新的产品广告“大东西小东西”,隆重介绍他们的12英寸和17英寸两款高级笔记本电脑。
学生通过这些病例理解激素对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性。
教师总结过渡:通过这些病例,我们可感受到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很轻松的了解许多有关激素的知识。然而在人类认识激素的过程中却充满着许多的波折。下面我们就沿着科学家的足迹简要回顾激素调节的发现历程。
2 / 14
【设计意图】利用旧有知识导入新课,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用实例来展示激素分泌异常时的表现,让学生认识到激素的重要性,并增强了感性认识,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1、激素调节的发现
教师呈现资料:促胰液素的发现
科学家发现:狗进食后,胃便开足马力,把食物磨碎。当食物进入小肠时,胰腺马上会分泌出胰液并立刻送到小肠,和磨碎的食物混合起来,进行消化活动。那么,食物到达小肠的消息,胰腺是怎样得到的呢?对这一问题19世纪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是胃酸刺激了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从而使胰腺分泌胰液。针对这一问题,法国学者沃泰默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多媒体展示沃泰默的实验设计】 ①稀盐酸→上段小肠肠腔→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狗的血液中→不分泌胰液
教师: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中用稀盐酸代替胃酸,请同学们分析这组实验中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各是什么?
学生:自变量是稀盐酸注入的部位,因变量是是否分泌胰液,无关变量有盐酸的浓度,注入的盐酸的量、实验狗的品种、状态等。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这组对照体现了实验设计中的什么原则? 学生:单一变量原则。
教师:对,那通过这组对照实验可以看出,胰腺分泌胰液需要刺激小肠还是血液呢? 学生:刺激小肠。
教师:沃泰默为了进一步的验证胰液的分泌是由小肠的神经来支配的,进而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③稀盐酸→上段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留下血管)
教师启发:同学们,按照19世纪的权威观点,他应该看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呢?
3 / 14
学生:胰腺不分泌胰液。
教师:但真实的实验结果却是胰腺分泌胰液。 教师:根据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实验可以分别和上面的实验①和实验②进行对照,请对照①和③判断小肠神经的有无是否影响胰液的分泌?
学生:不影响。
教师:再来分析实验②和③,根据这组对照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只有刺激小肠才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教师:现在我们可以把以上的结论结合起来,请同学一起来描述。
学生:刺激小肠会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而小肠神经的有无则不影响胰液的分泌。 教师:那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是神经调节的结果吗? 学生:不是。
教师:面对这样的实验结果,你认为沃泰默应该怎样解释呢? 学生:盐酸刺激小肠引起胰液分泌的反应不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的。
教师:然而沃泰默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却是:他认为,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的缘故,所以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你同意他的解释吗?
学生:不同意。
教师:看来沃泰默的解释同学们都不同意,那请同学们思考沃泰默为什么会这样解释? 学生讨论:受19世纪的学术界权威观点的束缚,墨守陈规,囿于定论,不能从客观事实出发下结论,轻易地失去了一个近在眼前的发现真理的机会。真是太可惜了。
教师:受其启发,英国的两位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却另辟蹊径发现了真理。 【多媒体展示斯他林和贝利斯的肖像】
1902年的一天,当时斯他林和贝利斯正在研究小肠的局部运动反射,他们看到了沃泰默新发表的论文,知道了沃泰默所谓的在小肠和胰腺之间存在着的顽固的局部反射。他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
4 / 14
兴趣,立即用狗重复了实验,证实了沃泰默的实验结果。但面对同样的实验现象,斯他林和贝利斯大胆地跳出“神经反射”这个传统概念的框框,大胆的做出了另一种假设。他们认为这种实验现象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了胰液的分泌。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一观点吗?如果要证明斯他林和贝利斯的观点,应该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 学生讨论展示。
【多媒体展示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设计】 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狗静脉。
按照他们的假设,实验预期是胰腺分泌胰液。令人兴奋的是实验结果的确是胰腺分泌了胰液。结果和预期相吻合,这证明他们的假设是正确的。他们把小肠黏膜分泌的这种化学物质称为促胰液素。并得出实验结论:胰液的分泌是促胰液素化学调节的结果。
学生思考讨论:
(1)斯他林和贝利斯获得的科学发现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他们的科学发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发现了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其二是发现了一种新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
(2)是哪些因素使斯他林和贝利斯抓住了成功的机遇呢?促胰液素的发现,带给你什么启迪? 学生:斯他林和贝利斯敢于质疑权威、尊重科学事实、科学严谨的作风等。
教师概述:斯他林和贝利斯敢于质疑权威的气魄,创新求异的思维品质,严谨科学的实验设计,令我们敬佩。对此,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颇有感慨。作为近代消化生理学的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和他的学生们在消化腺的神经调节方面作了大量研究,他们也曾认为小肠中盐酸导致胰液分泌属于神经反射,在重复了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后,巴甫洛夫对学生深表遗憾的说:“自然,人家是对的。我们失去了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
教师:自促胰液素被发现后,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许多种激素。现在“激素”这一名词已广为人知,被广泛用于化妆品、营养品中,有些还作为特殊药物治疗疾病。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激素调节?
5 / 14
学生: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
教师设问过渡:那么激素是怎样调节生命活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两个实例。
【设计意图】关于激素调节发现的这段历史,特别是沃泰默的三个实验学生不好理解,因此在分析时先把前两个实验对照,得出结论,再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引出第三个实验,并两两对照,得出科学的结论。通过重走激素发现的历史之路,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感受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养成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并过渡到本节的重点内容——血糖平衡的调节。 2、激素调节的实例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设计问题情境,进行探究: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的了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呢?
【多媒体展示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6 / 1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并引入活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教师介绍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方法、要求、表演者的职责和注意事项。然后6人一组进行模拟活动。每小组成员自行分配角色任务,其中3人进行角色扮演,1人监督,另2人负责画出血糖调节示意图。
请三位学生上台做示范性表演。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画出血糖调节机制的示意图。另一位同学用语言来描述血糖调节过程。 学生: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抑制糖原分解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结果是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教师组织小组交流构建模型的过程和结果,展示小组绘制的血糖调节机制示意图,小组之间相互点评,最后教师总结讲评。
【多媒体展示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
教师: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像这样,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反馈调节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之分。如果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
7 / 14
生的变化,就是负反馈。如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抑制了胰岛素的进一步分泌。如果反馈的结果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就是正反馈。其中负反馈在日常生活及人体的生理活动中都很常见。
此外,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与神经调节也有关。(联系上节课《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内容) 【设计意图】先创设情境,引入血糖的平衡,再通过构建模型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加强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的理解,从而认识反馈调节。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教师:根据刚才所掌握的血糖平衡的反馈调节机制,阅读课本28页关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请一位同学讲解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其他同学补充。
介绍人在寒冷状况下的体温调节过程,一方面强调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以及甲状腺激素在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注意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之间的协调作用。
学生:从体温调节过程中找出并描述反馈调节机制。
教师设疑: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会增多,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因为天气冷使甲亢病人增多,为什么?
教师总结强调:在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甲状腺,可见这是种分级调节机制,而且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含量时,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就不至于过高,可见甲状腺激
8 / 14
素的这种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设计意图】在实例一的基础上再来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会相对容易,可以直接由学生讲解,教师只做相应总结就可以了。通过两个实例的分析,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激素调节中的反馈调节机制,突破教学难点。 3、激素调节的特点
教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激素对我们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么重要的激素在我们体内的含量有多少呢?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数据:美国学者肯德尔从3 t 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中才提取出0.23 g的甲状腺激素。在人体的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4 mg/mL,而1 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产热增加4200 kJ。据此,你可以总结出激素调节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学生:微量和高效。
教师:回顾激素的发现过程,思考激素是如何运输的? 学生:通过血液运输。
教师:激素除了可以通过血液运输外,还可以通过淋巴和组织液进行传递,因此可以说激素是通过体液进行运输的。而且临床上也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教师提问:众多的激素分子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是不是对所有细胞都起作用呢?什么是靶器官,靶细胞?
【多媒体展示靶细胞和特定激素结合的方式示例】
学生:不是。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
教师总结: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因此有人说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你赞成这一说法吗?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数据资料和以问题的方式指导学生们自己总结出激素调节的特点,水到渠成,加深直观印象,帮助学生理解。 目标检测:
9 / 14
1.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 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雄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
D、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所作用的器官分别是( ) A、性腺、甲状腺、肾上腺 B、垂体、甲状腺、肾上腺 C、垂体、垂体、垂体 D、垂体、垂体、肾上腺
3.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后,血液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大量消耗,此时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A、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胰岛B细胞活动减弱B、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加强 C、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减弱 D、胰岛A细胞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活动加强 4.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C、雌激素和孕激素 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5.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的调节作用密切联系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6.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可注射适量( ) A、甲状腺激素 B、生理盐水 C、性激素 D、葡萄糖 7.下列有关动物激素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有些激素促进动物的发育 B.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
C.有些激素促进动物的生长 D.有些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8.下列包括促进血糖升高的激素最全的一组是:①胰岛素 ②胰高血糖素 ③糖皮质激素 ④肾上腺素 ⑤性激素( )
A.①②③ B.②③⑤ C. ②③④ D.①④⑤
9.皮肤、肠粘膜组织发生炎症时,产生和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大,血浆则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水肿。组织胺对血管的这种调节方式为( )
A、激素调节 B、体液调节 C、高级神经中枢调节 D、植物性神经调节 10.下列每组疾病中,由同一种激素分泌异常所引起的疾病是 ( )
10 / 14
A.糖尿病和坏血病 B.侏儒症和肢端肥大症 C.呆小症和侏儒症 D.巨人症和大脖子病 答案:BCA ABDBCBB
11.右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请用“+”(促进)或“-”(抑制) 表示图中A.B.C.D四处的作用性质。 A. B. C. D.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受 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 分泌的E( )的调节, 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3)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又受血液中 含量多少的调节和控制。
寒 冷.过 度 紧 张 等
(C)
下 丘 脑 ↓ 促 甲 状 腺 激 素 释 放 激 素 ↓ (A) 垂 体 ↓ (E) ↓ (B) 甲 状 腺 ↓ 甲 状 腺 激 素 (D) 答案:(1)+. +. -. - (2)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 (3)甲状腺激素
11 / 14
配餐作业
一、基础题(A组题)
1、人体调节血糖含量的主要激素是
A.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 B.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C.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 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斐林试剂与糖尿病人的尿液混合后,隔水加热煮沸1~2min后呈现的颜色是 A.浅兰色 B. 棕色 C. 砖红色 D. 棕红色 3、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 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 4、糖尿病产生的病因是( )
A.胰岛素分泌过多 B.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 C.胰岛素分泌不足 D.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
5、人们常用注射垂体制备物的方法来促使鱼排卵,这是由于垂体能分泌
A、性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催乳素 D、生长激素 6、甲亢病人情绪易激动,其原因是甲状腺激素能够
A、促进新陈代谢
B、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促进生长发育7、调节性激素分泌的枢纽部位是
12 / 14
D、压迫神经
A. 垂体 B. 睾丸 C. 卵巢 D. 下丘脑 8、在青春期,分泌量不会明显增加的是
A. 甲状腺激素 B. 性激素 C. 生长激素 D. 胰岛素 9、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
A唾液腺、垂体、肠腺 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 C睾丸、汗腺、皮脂腺 D卵巢、胃腺、肝脏
设计意图:以上题目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通过A组题的练习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做,估计完成时间10分钟。 二、巩固题(B组题)
10、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 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 D.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糖尿病人才会出现糖尿
B. 正常人在吃甜食过多引起高血糖时,就会出现糖尿
C. 运动员开始奔跑后,血糖浓度不会下降,所以没有肝糖元分解 D. 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而主要去向是氧化分解放能量 12、吃糖后1个小时内,在胰静脉的血液内
A.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13、激素、CO2、都可对动物体的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其调节过程中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都是化学物质 B、都是细胞产生的 C、都通过体液的传送 D、都能促进机体的生理活动 14、下列化学物质,不参与人体内体液调节的是( ) A、酶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CO2
15、某人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病因是幼年某种激素分泌过 少,缺少的激素和所患疾病是:( )
A、甲状腺激素、呆小症 B、甲状腺激素、侏儒症 C、生长激素、侏儒症 D、生长激素、呆小症
设计意图: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本中的知识。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完成,估计完成时间
13 / 14
10分钟。
三、提高题(C组题)
16、激素、二氧化碳、组织胺都可对动物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其调节过程中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A. 都是化学物质 B. 都是细胞产生的 C. 都通过体液的传送 D. 都能促进机体的生理活动
17、下列激素中,既能促进机体某些部位的活动,又能抑制另外一些部位活动的一组是()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 18、下列与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猪阉割后有利于育肥 B.两只公鸡相斗时,鸡毛会竖起 C.雄鹿到一定年龄后,会长出发达的鹿角
D.给青鱼注射鲤鱼垂体的提取物能促进青鱼卵巢成熟 19、结扎小狗的胰管,正常进食,小狗出现的症状是()
A生长发育立即停止 B血糖浓度明显升高 C消化不良 D尿量减少,体温偏高 20、直接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作用的激素是 A、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和雄性激素 D、甲状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
设计意图:通过上面的练习提高学生应用课本相关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根据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选做,估计完成时间10分钟。
教学反思:
14 /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