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粗盐提纯的实验技能
2.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并能完成实验报告,主动进行交流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难点:SO42-的检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你能举出几种生活中混合新课导入 物分离和提纯的例子吗?它们是怎么分开的?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 粗盐的提纯,请同学们结 合初中所学知识,想一想: 1.粗盐的提纯实验所用的 仪器有哪些? 思考交流 2.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 应注意哪些问题? 3.每步操作的目的是什 么? 4.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新 几次用到了玻璃棒,其作 用和目的是什么? 实验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 知 你在实验中出现了哪些问 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你的操作符合实验要求学 吗? 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操作不熟练,液体外溅习 现象严重; 实验反思 2.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与烧杯碰撞严重; 3.在蒸发过程中,液体与固体的迸溅现象比较严重; 4.有些学生停止加热过早,导致最后无法将溶液蒸干;有些学生停止加热过晚,致使有固体迸溅现象。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精髓之一!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回答,相互补充。 学生思考、交流,正确把握此实验。 学生做粗盐的提纯实验 通过出现的问题,学生立即纠正,养成良好的习惯。 思考交流 实验验证 新 知 学 习 思考交流 板书 你认为通过上述操作得到 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吗?学生思考交流,探索检验方法. 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呢? 我们推测在提纯后的盐中学生讨论交流,完成实验,并含有SO42-,你能否设计一得出结论。 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此盐中是否含有SO42-? ⑴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应加入什么试剂?可参考相应物质的溶解性。 杂质 加入试反应原剂 理 硫酸盐 MgCl2 CaCl2 ⑵在实际操作中,还要考虑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试剂用量,以及试剂过量后如何处理等。你设计的除去离子的方法中有没有引入其他离子?想一想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除去? 练一练: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 ③放置蒸发皿 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④⑤①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③④⑤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粗盐的提纯 ⑴所需仪器 ⑵操作步骤 ⑶注意事项 ⑷使用玻璃棒的做用和目的 2.SO42-的检验方法 巩固练习
1.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 )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蒸发皿中发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2.某学生使用托盘天平称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托盘,而把砝码放在左托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精髓之一!
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5g(1g以下只能使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放法,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5g B.15.0g C.14.5g D.14.0g 3.将下列某物质加入适量水中,无明显热效应,则该物质是( ) A.固体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氯化钠 D.浓硫酸 4.下列是有关实验操作的步骤和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粗盐提纯操作的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B.实验室制取氧气完毕后,应先取出集气瓶,再取出导管,最后停止加热 C.不慎将浓硫酸洒在桌上,应先用烧碱溶液中和,再用湿布抹净 D.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把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5.实验室进行过滤和蒸发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蒸发皿 D.酒精灯 6.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某溶液+硝酸银溶液生产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某溶液+氯化钡溶液生产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
2+C.某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生产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
D.某溶液+稀硫酸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
7.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用到玻璃棒的实验步骤有 、 、 。 8.过滤操作中如何做到“一贴、、三靠”?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9.蒸发食盐水的操作中,什么时候停止加热?为什么这样做?
10.实验室里如何提纯含有少量CaCl2、MgSO4的固体食盐?简述实验步骤,并写出除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精髓之一!
参考答案: 练一练:1.B
2.①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②倾倒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巩固练习:1.D 2.C 3.C 4.C 5.B 6.C 7.溶解;过滤;蒸发。
8.“一贴”:折好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并用少量蒸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二低”: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倒入的过滤液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倾倒时,盛有过滤液的烧杯嘴应与玻璃棒相靠,使滤液沿玻璃棒流入漏斗;玻璃棒末端应与滤纸三层部分相靠,以防不慎划破滤纸;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以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滤液流下,防止滤液外溅,保证过滤顺利进行。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精髓之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