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效果评价--基于31个省域的宏观数据研究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效果评价--基于31个省域的宏观数据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西部学刊XIBUXUEKAN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效果评价 ——基于31个省域的宏观数据研究 梁雅莉,张开云 (华南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摘要:我国自2007年开始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农村低保制度在我国取得一定的成效,农村低保制度研究已 成为社会保障领域研究的一大主题,各省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效果情况引起了学者们的思考。本文基于面板数 据,通过构建模型与评估维度,建立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市、区)进行测算,研究结果发现农村低保制度实 施整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且省域差异明显;背景、路径、目标差异性与协调性会影响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绩效; 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绩效不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农村低保;实施效果;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C913.7 一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4)02.0014.04 方法的使用也不够客观。 为了这一重大问题研究的合理性,本文拟在构建农 、引言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1993年开始在上海试点, 1999年颁布《城市居民低保条例》,2007年在全国建立 村低保制度绩效评估维度与分析模型的基础上,试运用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制度至今已在我国实施 TOPSIS研究方法,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确定各指标重要 20年了,作为“最后的安全网”,农村低保制度实施取得 性的位序,然后用组合确权法,即主观确权法(AHP法) 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我国农村基本上都实施了这一制度, 和客观确权法(熵值法)的组合确定指标的权重,对我 制度的覆盖人数不断扩大,且实现了跳跃式增长,2007 国农村低保制度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年农村低保人数更是达到了123.86%的快速增长,至今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已覆盖5305.7万农村人口。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仍 (2008--2012)、《中国统计年鉴》(2008--2012)、《中国 然能看到较多的农村贫困家庭。那么我国农村低保制度 民政统计年鉴)x 2008--2012)、《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的实施效果如何? (2007—2012)。 二、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三、评估维度与模型构建 我国学者关于社会保障领域方面的绩效研究在社会 根据郑功成对社会保障体系评估的三维模型,笔者认 目前农村低保制度实施面 保障和社会保险方面较多,关于农村低保制度的绩效研 为,如果要构建农村低保制度实施效果评价的分析模型,必 究很少。何晖(2010)等人关于农村低保制度绩效评价 须要回答一系列的逻辑问题一的研究具有代表性,他指出了农村低保制度运行的研究 临怎样的背景,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如何——发 特点:“从研究方法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实地 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变化过程 调查数据对某一地区农村低保制度运行的绩效进行评价 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使这些变化往好的方向发展即优 (谢东梅,郑传芳,2009),另一类是从整体层面上对制 化农村低保制度以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度绩效的定性分析(汪柱旺,2009)。”何晖运用AHP 从社会整体的角度看,对农村低保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价是 方法对制度运行绩效各指标分配权重进行研究,给我们 一个需要全方位考虑的过程,即由于我国各省农村情况不 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但是相关学者对制度实施的绩 同,面对贫困人口的数量、城乡差距等背景不一样,在制度 效评价缺乏系统的绩效评估理论模型,关注整体的、绝对 实施过程中的方法、目标各省之间存在差异,需要从制度实 意义上绩效评价多,却没有关注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相 施的背景维度、目标维度与实施路径维度进行分析。为此, 互作用关系,对于评价子系统关注不足,另外,数据分析 本文拟构建背景(Background)——路径(Way)——目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亚贫困问题与相关政策调整研究》(项目编号:B11025)。 本文曾在2013年8月25日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韩国比较社会政策研究会、日本日中韩社会保障交流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 社会保障国际论坛青年圆桌作主题发言。 一14— 三农问题研究 标(Target)三维模型,简称BWT模型,对我国农村低保制 路径3个子系统协调状况的好坏。 度实施效果进行精细评价。 (一)模型建构 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q:{ 、fc‘’。+c‘。。+cI 其中:Ci为第i个评价单元的协调度指数;Cip,C;。,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其 基本原理为,在基于标准的原始矩阵中,找出有限方案中 C; 分别为第i个评价单元的背景、路劲、目标3个子系  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别用最优向量和最劣向量表 统的评价值。示),然后分别计算出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 (二)指标设计 的距离,获得该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 根据BWT模型,本文对农村低保制度绩效评估指 此作为评价对象优劣的依据。 协调度是度量系统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 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体现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 趋势,是协调状况好坏程度的定量指标。 运用TOPSIS法进行评价只能反映评价对象的优劣 程度,不能反映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农 村低保制度实施效果评价是对农村低保制度实施中的背 景一路径一目标3个子系统运行协调性的评价,任何一子 系统的偏离都会影响到该制度实施效果。所以,基于对 TOPSIS法和协调度的理解,本文模型建构的整体思路借 鉴了吴泽斌等(2009年)的研究思路,分为两大步:一是 基于TOPSIS法分别计算出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背景、路 径和目标3个子系统的评价值,用其评价值来表征3个子 系统的优劣;二是根据背景、路径和目标3个子系统的评 价值,引入协调度函数来度量低保制度实施中的背景~路 径一目标整个系统的协调状况的好坏。具体步骤如下: 1.对背景系统下的11个评价单元选择P个评价指标 进行综合评价 2.对背景系统下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3.构成加权的规范矩阵z, 其中:Zii=G ×(^)j(i=l,2,…,n;j=l,2,…,P); 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 其中权重的确定步骤如下: (1)采用德尔非法得到主观权重ai (2)采用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 (3)组合赋权 4.由背景系统下的各项指标最优值和最劣值分别构 成最优值向量z+和最劣值向量z.。 5.计算背景系统下的n个评价单元与最优值和最劣 值的距离。 6.计算背景系统下的n个评价单元与最优值的相对 接近度(评价值)。 同理,目标系统、路径系统下的各评价单元与最优值 的相对接近度(评价值)的计算也按照步骤(1)~(6) 可求得。 7.利用协调度函数来判断评价单元的背景一目标一 标体系分为三类一级评价指标,六个评价因子,九个具体 评价指标。具体考察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背景、制度实 施的成本支出情况、制度实施的公平性、制度实施的目标 实现程度见表1。 表1 BWT模型下的我国各省市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评价项目 一级 二级指标 具体内容 权重 指标 背景 城乡居民收入差 城乡居民收入比 距 (X1) O.1 O9242801 制度的成本支出 人均低保支出年变 O情况 化率(x2) .14l609357 路径 低保财政支出占地 制度实施公平性 方财政支出比重 0.069870242 (x3) 农村低保标准 农村低保月标准 (x4) 0.075538007 (2008年一201 lff)农 村低保家庭数年变 0.03868856 化率(x5) 农村低保覆盖率 农村低保人数增 (x6)(农村低保人口 O.197748578 长情况 数侬村人口数) 农村贫困残疾人低 目标 农村低保残疾人/保覆盖变化率(x7)低 ( 0.14O56O784 保人数1 农村生活救助系数 (x8)(农村名义低保 0农村低保家庭生 标准/农村人均食品 .18000l135 活水平的改善 消费支出) 农村家庭恩格尔系 O数变化率(x9) .O4674O536 四、结果与分析 (一)模型测算结果 根据上述的评价模型与运算方法,笔者对全国3 1个 省(市、区)(2008--2011年)的农村低保绩效进行了 总体测算。背景系统、路径系统、目标系统评价值分别为 三个系统的各省农村低保绩效的评价情况,为了研究的 方便,我们将综合协调度转换为协调度效用值(v)计算 出31个省(市、区)的得分见表2。 表2 2008—201 1年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实施效果评价运算结果 (注:vi-[(ci—Cmin)/(Cmax—Cmin)]*100。其中Vi为 第i省份的协调度效用值,Ci为第i个省份的系统综合 协调度,Cmax为31个省市中的最大系统综合协调度, 一15— 西部学刊XIBUXUEKAN Cmin为31个省市中的最小系统综合协调度) 省份 背景子系 路径系统 目标系统评 ci综合协 协调度效 排 统评价值 评价值 价值 调度 用值 序 北京 0 561793l679 0.255l86894,1: 0 550356270l l 341 8054l7 63 24938658 7 天津 0.3379280234 0 2202037504 0 4274940l37 l 265006l16 38.8889l343 27 河北 0 3984l08332 0 253O649436 O.4248852902 l 268494663 39 99546869 25 山西 0 4297458474 0 1473l07133 0 4626039529 l 302087697 50 65l06279 20 内蒙 0 464686ll75 0 2557276634 0 53999977i9 1 3l4915037 54 7l985l l7 古 辽宁 0.4452447688 0 3194131448 0 6737708365 l 457666l15 l00 l 吉林 0 4525(H9643 0.3032330296 0 5l44035878 l 38535l365 77 0620l077 3 黑龙 0_]90o00582l 0 2197l8712O 0 39l9508857 1 28544316I 45 37l47369 23 江 上海 0 5250387394 0 2018148247 0 501747350l l 32395l604 57 58621 867 15 江苏 0.3987494832 O l546305463 0 5321086905 l 324631234 57 801795l8 13 浙江 O.3679234267 0 2474222584 0 5513965076 1 26l26660l 37 70275218 28 安徽 0.5582087212 0.2530252oo0 0 5807940522 l 302739856 50 85792563 l9 福建 0 44727I1000 0 3l85982492 0 3935383693 1 422262652 88 770l4374 2 江西 0 3680167933 0 l58602l683 0 4914467804 1 32397726 57 59435664 l4 山东 0.3536594l99 0 1384689464 0 3887293627 1 344693073 64 l6534109 5 河南 0 37673251l3 0 1960743505 0 5121986486 l 277908877 42 98162485 24 湖北 0 4l32004607 0 l235969636 0 4934757581 1 31009347 53 19046646 l 8 湖南 0 41 10345974 0 o021592639 0 4357128885 1 142404171 0 31 广东 0 3755730959 0 2236847657 0 5207861085 1 314930373 54 72471552 l6 广西 0 399391O913 0 1320665809 0 4747361245 1 343745433 63 86475283 6 海南 0 575o982929 0.252538O945 0 4555148836 l 348421584 65 34801188 4 重庆 0 5I1564l356 0 2513768l74 0 414124O657 l 336802043 6l 66233371 1l 四川 0 3801681349 0 l499397393 049l3766555 l 341721767 63 22285295 8 贵州 0 4772094538 0 24532l5553 0 6O774954OO l 337302173 61 82O97328 l0 云南 0 408l586578 0 2521620406 0.50979l4148 1 2676l9359 39 71782528 26 西藏 0 6934426297 O.2977862454 0 6026026643 l 181097829 l2 2734945l 30 陕西 0 3956023719 0 0l89l72459 0 5055646163 1 200429392 18 4053996 29 甘肃 0.5068607100 0 2501766947 0 5416931717 l 290326158 46 92034335 22 青海 0 379258l553 0 25040604l8 0 5254237063 1 2908l 5512 47 07556473 2】 宁夏 0 5098491538 0 2558956818 0 59I16746l8 I 34064l6l5 62 88023267 9 新疆 0 4992578015 O 1005420464 0 48026865l4 1 327572932 58 73489154 l2 (二)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省域差异分析 1.农村低保制度实施效果的整体水平及省域差异 为了研究需要,根据数轴法,笔者对全国31个省 (市、区)样本的农村低保制度实施效果进行分等定级, 具体结果见表3。 在31个样本中,23个样本的效用值集中在 [37.703 65.348]范围内,表明农村低保制度的BWT系 统整绩效中等,并且省域差异明显。BWT系统协调度最 好为辽宁(1.457666115),最低为湖南(1.142404171 o高 分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辽宁、福建、海南地区,说明这些省份 的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绩效好,辽宁的路径系统运行和目标 系统运行绩效都最好,制度的运行与目标实现程度最好, 直接影响辽宁省的农村低保制度整体绩效最好。经济强 省(市、区)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福建省、上海市、北 京市、天津市等得分属于中等级别。低分值有浙江、陕西、 西藏、湖南等地区,其中作为经济强省的浙江,它的背景子 系统评价较低,即城乡差距较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最 终的效用值得分。由于湖南的农村生活救助系数较低、恩 格尔系数较低等导致湖南的目标子系统反应较弱。低分 值区域的农村低保制度实施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 表3基于数轴法的全国农村低保制度实施效果的等级划分 效用区间 BWT系统协调等级 省(市、区)名称 65.348~l00 优 辽宁、福建、海南 山东、广西、北京、四川I、 宁夏、吉林、贵州、重庆、新 37.703~65.348 中 东疆、江苏、汀西、上海、广 、内蒙古、湖北、安徽、山 西、青海、甘肃、河南、河 北、云南、天津 O~37.7O3 差 浙江、黑龙江、上海、陕西、西藏 、湖南 2.城市发展的外在背景差异性会影响农村低保制度 实施的绩效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上海、四川、湖北都是 经济强省,城市发展水平较高,这些省份的城乡差距较大 的外在背景系统影响了其农村地方低保实施BWT系统 协调度,影响了当地农村低保实施绩效。经济发展水平 不同,带来的农村低保实施背景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较 高的省份,城市的发展较农村发展快,城乡差距大。 3.各省(市、区1)农村低保制度实施路径系统差异 较为明显 路径运行绩效得分最好的是辽宁省,明显优于其他 省份,主要表现为人均低保支出年变化率、低保支出占财 政支出比重指标得分最高,表面上辽宁在制度实施的路 径上运行较为规范,主要表现为保持人均低保支出年稳 步增长,波动水平不大。上海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其路径 子系统绩效得分较低,主要表现为上海市制度实施公平 性不足,农村低保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比重较低,农村 低保支出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上海市路径子系统绩效低, 最终影响上海市的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综合绩效。 4.目标子系统的实现程度不平衡 目标子系统绩效各省差异明显。其中辽宁省得分最 高,目标子系统绩效明显高于其他省(市、区),主要表现 为农村低保月标准逐年稳步增长。农村低保覆盖率高且 逐年稳步增长,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低且总体呈递减趋 势。福建省的综合实施绩效排名第二,但是其目标子系 统绩效得分较低,影响了福建省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的综 合绩效,主要表现为其农村低保覆盖率较低且提高水平 缓慢,农村生活救助力度不足。 5.背景、路径、目标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会影响农村 低保制度实施绩效 各省的各个子系统的绩效好,其综合绩效也好。但 是,子系统绩效低,不代表综合绩效就低。如,山东、广西 三农问题研究 等省域其各单个子系统绩效较差,但是由于其系统协调 经济同时有效实施农村低保制度。 性好,导致其综合绩效好;西藏的各单个子系统绩效较 好,但是其系统内部系统性差,导致其综合绩效差。 参考文献: 6.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绩效不呈正相 …1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农村低保制度研究”课题组.农 关关系 村低保制度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15). 绩效水平最好的三个省份:辽宁、福建、海南,这些省 [2]戴卫东.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责任的思考[J].安徽 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非是全国前三名省份。广东、江苏、 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6). 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等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 [3】关信平,黄晓燕.中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运行 机制[J】.北京:社会保障研究,2006,(01). 省(市、区),其综合绩效排名处于中等位置,另外,上海、 [4]何晖,邓大松.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绩效评 浙江这两个经济强省,其综合绩效处于偏低水平,各省 价——基于中国31个省区的AHP法研究[J1.江西社会 (市、区)综合绩效极不均衡,从中不能体现经济性差异, 科学,2010,(11). 因此,各省(市、区)的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绩效与经济发 [5】卫松.我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研究 展水平不呈正相关关系。 述评[J】.安徽农业科学,201 1,(14). 五、结语 [6]汪柱旺.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绩效分析[J].金融与 经济,2009,(1). 本文通过构建BWT系统评价模型,通过运用该模 [7】谢东梅,郑传芳.福建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机制 型对我国31个省(市、区)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绩效进行 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4). 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绩效整 【8]杨燕绥,王进财.农村低保制度建设与政府责任研究[J]. 体处于中等水平且省域差异明显;各省(市、区)的背景、 中国民政,2011,(11). 路径、目标子系统的差异性与协调性直接影响各省的农 [9】虞晓芬,傅玳.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综述[J].统计与决 村低保制度的综合绩效水平;各省的经济发展程度与农 策,2004,(11). 村低保制度实施绩效没有相关关系,经济发展程度好的 [10]孙睿,史建民.农村低保基金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J]. 经济问题探究,2011,(O9). 省域不代表其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绩效好。因此,对于各 [11】郑功成.社会保障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省而言,城乡差距、制度的成本支出、制度实施的公平性、 [12]谌立平.构建城乡一体居民低保制度的探讨[J].东岳论 制度的实施目标的实现程度等,都是各省在提高农村低 丛,2006,(O6). 保制度实施绩效过程中需要详细规划与探讨的。 [13]吴泽斌.我国耕地保护的绩效评价及其省际差异分析[J]. 第一,应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加大农村发展力 自然资源学报,2009,(10). 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第二,注意农村低保制度实施绩效子系统及其系统 作者简介:梁雅莉,女,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 内部协调性。政府在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过程中,不仅 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要关注各个子系统的实施,如缩小城乡差距、加大农村低 张开云,男,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保支出比重、提高农村低保覆盖率、提高低保残疾人比重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社会保障硕士生导 等,还有关注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只有各个子系统的 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 协调运行,农村低保制度综合绩效水平才会好。 政策、社会管理。 第三,经济强省要加大农村低保制度实施力度,发展 (责任编辑:陈合营) (上接第7页) 效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6】齐善鸿,孟奕爽,曹振杰.管理异化的消解:基于新人性 劳动经济学院,2009. 观的道本管理理论价值解读[J].现代管理科学,201 l,(7). [13]张宏如.基于EAP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J1.中国人力 资源开发,201 0,(3). [14】忻海然,李玲.基于员工帮助计划(EAP)的我国公务 作者简介:何红光(1978一),男,湖北通城人,讲师,硕士。 员激励机制的构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研究方向: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管理。 版),2012,(1). 曹振杰(1971一),男,内蒙古赤峰人,副教授, 【15】何红光,陆施予.员X-帮助计划(EAP):中小企业和谐劳 博士。研究方向:国学与管壶哲学,服务管理。 动关系构建的新视角『c]//中小企业创业、集群与发展研 究——第三届东j匕亚区域合作与管理论坛论文集.北京: (责任编辑:陈合营)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一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