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民币汇率与外资企业直接投资关系概述

来源:意榕旅游网


人民币汇率与外资企业直接投资关系概述

人民币汇率状况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1994 年我国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6 年 12 月实行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人民币正朝着自由兑换方向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频繁发生的货币危机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明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的重要性。汇率——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是宏观经济主要的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它不仅直接影响对外贸易、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平衡,而且对货币流通和通货膨胀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对一国的财政、投资和资源配置发生作用。汇率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都能进行灵活的调节,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利用汇率作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调节货币流通和发展本国经济的主要杠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和价格改革的逐步推进,汇率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现在国际上关于汇率的研究很多,在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许多专家、学者、经济管理人员和涉外工作者都在研究、观察、测算人民币汇率,希望制定合理的人民币汇率和运用这一经济杠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货币的大幅升值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但不利于吸引外来直接投资,这一论点可从日本的情况中得到证实从70年代初开始一直到1995年,日元对美元不断升值.1970年一美元可兑换360日元,但是到了1995年在外汇市场上一美元却只能兑换94日元。日元的升值极大地提高了日元的国际购买力,使日本投资者在国外能较容易地进行企业并购,开公司和建厂。在历史上的一段时期,由于日元价值低估,日本的经济曾长期从产品出口中获利.自从日元大幅升值后,日元的高估削弱了日本国内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日本企业就开始大举对外直接投资,将其一部份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人工成本较低的国家,特别是一些货币处于弱势的亚洲发展中国家,从而使其能继续保持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计量数学模型的测试结果显示,在1977年到1997年时期日元兑美元汇率的变动与日本在国外直接投资的变化

呈正相关(p=0,61),在1977年到1988年这段时期两个变量的相关度非常高(p=0,95).由此可见日元升值是一个可用来解释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加的因素日元的大幅升值促进了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却阻碍了外国在日的直接投资。由于日元的不断升值,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在日的直接投资却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因为日本境内的资产,原材料和人工变得越来越昂贵,令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在工业发达国家中,日本是吸纳外国直接投资最少的国家。者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公布的数据进行了计算,在1998年至2003年期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为3478亿美元,外国在日本的直接投资只有121亿美元,两者之比为28.74~1.然而在这同一时期,美国对外直接投资7096亿美元,外来直接投资达到7633亿美元,两者之比为0.93∶1英国此比为1.52∶1法国为1.43∶1.计算的结果显示,与其他工业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在此期间流人日本的外国直接投资极少.一个国家货币的大幅升值会减少在该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这不仅体现在日本的情况之中,而且也适合其他国家.根据塔卡拓喜依托(Takatoshi Ito)和比德·易萨德(Pe-ter Isard) 2001年的研究结果,在APEC 地区实际汇率升值10% 将造成相当于0.25%的GDP的外国直接投资减少,也就是说,如果某个APEC地区的国家的GDP为10000亿美元,该国的货币升值10%会减少25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