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3卷第15期 Vo1.33 No.15 2 0 0 7年5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 URE May.2007 ・21・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 J 15.0021.03 校园建筑设计的核心 崔 苋 摘要:通过一所县级高中新校区的设计,从学校建筑的发展趋势、设计的核心等几方面对学校建筑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概述了行政教研楼、图书馆科技实验楼等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发展趋势,核心设计,开放空间 中图分类号:TU244 文献标识码:A 设计中学校园建筑,建筑师首先应了解现代中学教育建筑的 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这一点而言,影响行为空间的建筑及 发展方向及趋势。多少年以来中学教育多以“教室”为中心,学生 其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是建筑师对于社会的责任。 的立体交往很少,“一切为了分数,一切为了考大学”的教学理念 同时,特定地域、特定人文历史背景下的学校设计,应表现其 与现代仅注重交往,在交往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理念相矛 建筑所拥有的品质和特别的精神;校园建筑在文脉及其地域文化 盾。现代中学教育朝着开放、互动、强调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注重 上的延续和发展,将是建筑师对于历史发展的责任。 培养学生的“课外能力”逐渐在学校中被重视。优秀的校园环境 1 建设背景 设计是营造出“读书”氛围的关键因素,也为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 洛阳市宜阳一高老校区是在县文庙旧址上改建而成的,校舍 0.4 rn,高4.7 rn,从底直通到屋顶,增加了建筑物的高度感。 都督府是阎锡山统治山西期间特定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由于 4都督府的细部装饰 阎锡山本人浓厚的封建性,就决定了他权利到手之后,仍会采取 阎锡山故居的细部装饰非常丰富,而都督府则可以称之为其 购买土地、大兴土木修建官邸的方式来光宗耀祖,他的官邸无疑 细部装饰的典范,这些装饰给建筑注人了新的活力,使原本平淡 是近代官僚中极为显赫的一处大庄园。另外,由于阎锡山曾在日 沉重的建筑鲜活起来,通过壁柱上部雕刻着许多异国情调的人 本留学长达五年之久,而当时的日本正是西方文化盛行的时期, 物、动物、花卉、绥带、钟表等图案,借鉴了外来手法。复杂的线脚 因此,西方文化对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阎锡山身边还有一 和精美的雕刻使建筑立面显得非常丰富和富于变化。另外,立面 些留英、法、德、苏的人才,他们对阎锡山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因 顶部的三角形和宝瓶状的造型,完全不同于当地民居的风格,给 此,阎锡山能够接受西方的思想和建筑新形式也是可以理解的。 阎锡山故居注人异国风格,丰富了都督府的立面造型。 都督府在整体风格上具有坚固、稳重、敦厚的中国传统形象,而细 二进院的建筑立面基本上与一进院相同,只是中部狭窄、幽 部如壁柱、拱券、山花、绥带、雕刻等灵巧的装饰则体现了西方风格。 长的门洞使建筑更具西方色彩。在雕刻方面,二进院与一进院也 据现有资料显示,国内外学者对阎锡山故居内建筑的研究还 基本相同,只是在内容上略有区别。 不多,从建筑学角度对阎锡山故居的研究,尤其以近代建筑视角 通过装饰人们能感受到建筑所体现的艺术氛围、文化气息以 对其研究,据了解,还没有已发表的成果,文中正是从近代建筑的 及与人们情感的融合,它使人和建筑之间形成了文化的互动,使 角度对故居内的典型建筑进行了分析,因为它是处于承上启下、 建筑充满了人情味,人们在欣赏建筑艺术的同时,使建筑带有一 中西交融、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的建筑,交织着中西建筑的文化 种祥和的氛围,让人忘却冰冷的砖石。 碰撞,希望对它的研究能对山西的近代建筑研究有所补充。 都督府的街门上方,前后院过道及东厅顶部,都是罗马教堂 参考文献: 式尖顶前脸,墙壁上都雕刻着许多既有当地传统风格又有异国情 [1]王维东.阎锡山故居[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调的人物、花卉、动物、绥带、钟表等图案,雕刻摆脱了封建社会里 [2]陈应谦.阎锡山与家乡[M]、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 严格的等级限制,匠师们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这些雕刻中 [3]侯春光,浅谈阎锡山旧居的建筑装饰艺术[J].文物世界,2002 人物、花卉、卷草等是中国雕刻常见内容,而钟表、绥带等则是西 (4):89—90. 方雕刻的语汇,所以说无论是欧洲的洋语汇还是中国民族语汇, [4]吴廷秀.阎锡山故居的家训石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它们都能相安无事地融合在一起,而且没有丝毫不适宜的感觉, 2003(1):33—34. 形成中西结合的独特建筑艺术。 [5][美]唐纳得・G・季林,阎锡山研究:一个美国人笔下的阎锡山 5结语 『Ml、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Analysis of typical construction of Yanxishan’S old house WANG Chun-fang Abstract:This article separately form the Dudufu’S construction background,the planar configuration and set up in the surface modeling tO carry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tO the Dudufu,promulgated it tO link the preceding with the followign,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blended modem construction style eharacteristic.revealits unique cultural value and aesthetics value. Key words:Yanxishan’S former msidence,typical architecture,modem architecture,analysis 收稿日期:2007.01.08 作者简介:崔芄(1969 ),男,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3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99.— . ・ 第32 0 3卷篁10 7 5 年5督 月 山 西 建 筑矽 位于校园规划的中轴线上。考虑到学校地处主干道路旁边, 建于20世纪50年代,已成危房。整个校园教学区、生活区、家属 区犬牙交错,不仅给学校管理造成极大困难,同时对教学秩序也 总体规划上主动向城市开放。选型采用“一”形,呈半围合状,面 造成很大的影响。校内没有绿地及活动场地,仅有一个占地 向道路广场。 3 000 m2的操场,也被城市大道与学校隔开。这些因素都严重影 行政教研楼主入口柱两层通高,突出扇形多功能厅(兼作雨 响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 篷)。入口门厅也是两层通高,二层用连廊连接,使门厅的空间感 展,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而学校在旧址上改造困难重 觉通透明亮。 重,且投入资金巨大,因此学校迁址势在必行。 建筑造型上,主体围合的弧形造型给人以亲和力,简洁的三 段式构图再现古典美学的艺术魅力。方正的开窗,弧形檐口与校 2规划理念 宜阳一高新校址位于县规划新区内,南临城乡公路——郑卢 内其他建筑在形式上既统一、协调,又在局部处理上(如:中间体 路,北临规划路,用地方整,南北长约400 m,东西长约390 m。交 部的加高)突出了行政教研楼“核”的地位,从而更加完善和强调 通便利,地形开阔,周边无污染源,空气清新宜人,确实是读书做 学问的理想场所。 新校区规划包括行政教研楼、图书馆、科技实验楼、阶梯教 室、教学楼、室内体育馆、礼堂、学生宿舍楼、单身教工宿舍楼、运 动场地及附属后勤用房。总建筑面积65 000 m2,建筑层数2层 ~6层,为多层建筑。 在规划设计中,建筑师把创造良好的室内外环境作为重点, 旨在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与开放型的现代教育模式。 建筑群的“核”是建筑群组合中最活跃的能量凝聚、扩散、辐 射的中心,也是信息交往、人流集聚最多的地段。“轴”对建筑群 而言是一种发展方向,它起着引导作用。轴具有一种伸展的作 用,又是一种运转中的轴,使建筑群发展、位移,成为一种均衡的 空间布置。 该项目规划设计中,以整个校园建筑群的“核”——行政教研 楼为核心展开设计,南面是入口广场,承担着全校重大仪式活动 的场所;北面是阶梯教室、绿化走廊、礼堂;西面布置科技实验楼、 教学楼、宿舍楼;东面布置图书馆、室内体育馆、运动场。“轴”贯 穿校园南北,入口广场、行政教研楼、阶梯教室、绿化走廊、礼堂, 依次布置在中轴线上,依次为主线,有序展开布置,从而使整个校 园按功能用主次轴线分为四大区域:行政办公区、教学区、运动区 和后勤保障区。四大区域用广场和绿化空间联系起来,而建筑单 体则用主次干道相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广场空间、绿化景观及 道路结构系统。主入口在洛阳至宜阳城乡公路一郑卢路上,行 政教研楼、入口广场、科技实验楼、图书馆依次组成校园面向郑卢 路的建筑群,其起伏错落的轮廓,协调统一的色彩充分体现了宜 阳一高的校园特点,同时也形成了城市环境中文化建筑的标志。 教学楼与宿舍楼这两组不同使用功能而又联系较为紧密的 建筑群,用大面积的绿化带很好地结合起来,既有宜人的小路,又 有绿树成荫。阶梯教室与礼堂之间的绿化走廊是设计的妙处,其 间设置了流水池、花坛、长凳,学生可在这些优美、恬静的环境里 休息、学习、互相交谈、欣赏,从中获得需要的信息,寄托理想。附 属后勤用房靠近宿舍区,在整个规划的西北角,既隐蔽,又能避开 对主要建筑的影响与干扰。 3色彩及造型 老校区建于20世纪50年代,基本上是红墙蓝瓦的色调。在 新校区的色彩设计时,选择目前流行的校园色并结合本地的民俗 特点,以砖红色为主基调,辅以灰、白色。 在造型的界面上,要注重朝向、遮阳、错落有致,把内部空间 与造型紧密结合,使建筑有机而整体。在细部上要刻意表达建筑 的内部和风格。 4功能与空间——单体设计 4.1行政教研楼 中轴对称的艺术构图。 一二层外墙贴灰色仿石材面砖,来体现其校园文脉的可持续 性;主体大面积采用砖红色涂料,突出的扇形多功能厅、弧形檐口 及顶部突出造型部分采用灰色仿铝塑板涂料,使建筑物色调明 快,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4.2图书馆 图书馆是一高学子博览群书,汲取知识的又一场所,同时兼 作对外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按照功能要求设计成既相互独立 又有联系的统一综合体,由两个庭院联系而成,设计有相互不干 扰的出入口。图书馆主入口在西面,毗邻校园主干道,通过一个 过渡的内庭院进入图书馆的主入口,门厅设一部大气宽敞的合上 双分的楼梯,引导人流进入各层。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主入口在 南侧,毗邻郑卢路,入口前有一疏散广场,疏导人流与停车,是宜 阳青少年接受校外教育,汲取课外知识的重要场所。 立面设计上,以采用抽象艺术形式为主,利用疏散楼梯山墙 加高形成大面积实墙,突出强调图书馆的艺术感觉,似乎在召唤 莘莘学子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加强了图书馆的功能气氛,也符 合位于其中学生的环境感受。墙面开3 m大窗,使室内有充足的 阳光,体现了简洁明快的艺术风格。檐口弧形处理,又使图书馆 多了一丝动感和现代气息。 4.3科技实验楼 平面由一矩形和一半圆构成,主入口设在西面,通过由半圆 形平面围合的庭院进入大楼。入口空间的设计努力为学子营造 一种登堂入室的气氛。立面上统一保留弧形檐口,方形开窗,竖 向用壁柱划分,形成一定的韵律,外墙喷涂砖红色涂料和白色涂 料,保持统一的立面特色。 4.4教学楼 采用“一”字型的平面布局,敞开式外廊设置花池与休息座 椅,为师生交流提供一个全开放式空间。其两面采光的设计使得 自然通风良好;东面靠道路采用封闭式的楼梯形式,以达到隔离 道路对教室产生的交通噪音,局部弧形造型使建筑立面更为活 泼。在空间上,四栋教学楼自然围合成供学生活动的庭院。 4.5食堂及礼堂 一层为餐厅,二层为礼堂,是学生就餐和集会的场所,立面设 计力求简洁明快,南立面对称布局,设直跑楼梯直通二层礼堂,从 而更强调了整体规划的中轴线。南立面的柱廊平面弧形布局,使 其多了一丝动感和现代气息。既突出体现了大空间建筑的风格 特点,又统一了整个校园建筑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李文芳.文脉整合下的大学校园环境改造[J].山西建筑, 2005,31(4):14—15、 [2]焦婧、教育理念与校园设计[J].山西建筑,2005,31(8):20— 2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3卷第l5期 2 0 0 7年5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rURE Vo1.33 No.15 May.2007 ・23・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15.0023 02 广西百色革命老区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寻宝花冯 兵 隆胜军 摘 要:介绍了百色地区旅游资源概况,分析了百色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详细地阐述了百色地区 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以使百色成为一个充满活力、个性鲜明、多姿多彩的特色旅游胜地。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TU.859 百色地区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有邓小平同志 文献标识码:A 百色地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自然旅 领导和发动百色起义的相关旧址;有风光秀美的澄碧湖及“小桂 游资源丰富。靖西的通灵大峡谷、乐业的天坑群及澄碧湖是百色 林”之称的靖西风光等。百色地区凭借“红绿双色”旅游资源的优 典型的山水风光旅游资源。这些景区所形成的组合优势,是发展 势在广西乃至全国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j。 自改革开放以来,百色旅游资源一直备受关注。20世纪90 旅游业的重要基础。自然旅游资源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1)水体旅游资源。百色市的澄碧湖水库、福禄河瀑布群、靖 年代之后,百色地区旅游业逐步发展起来。尤其近几年,随着旅 西县通灵瀑布、三叠岭瀑布和爱布瀑布群、水帘洞暗河、鸳鸯潭、 游业的升温,各级政府重视和开发旅游的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性 百兽泉等。 不断提高,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一项经济产业,旅游业已成为许多 2)气候天象旅游资源。百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受地 地方发展对外贸易、振兴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2』,在旅游资源开 形影响,全市年均降雨量为1 050 HⅡn,年均日照时间为1 795 h, 发的实践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在社会迅速发展的新时 无霜期为360 d。 期,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如开发的整体性、效益的兼顾性、基 3)生物旅游资源。百色市气候温润,适宜动植物生长繁衍, 础设施、开发资金和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 野生动植物品种众多。 种情况,文中对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 2百色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析,提出了一些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希望能为百色地区今后的 1)旅游资源缺乏统一规划,整体性不够。 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2)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开发与保护不相协调。 1百色地区旅游资源概况 1.1人文旅游资源 百色地区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珍贵的革命 文景观。人文旅游资源可以归纳为三类: 1)历史文化遗产。龙川古营盘、粤东会馆,西林县的普驮村 碑,田东县有最新发现的右江河谷人类遗址等。 政治部旧址、百色起义纪念碑园、田阳县的烈士陵园等。 3)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落后,景点可进人性差。 4)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严重短缺,旅游事业经费少。 5)旅游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不足,专业人才奇缺。 遗址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这些潜在资源优势造就了百色独特的人 3百色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3.1 明确旅游主题,打造旅游品牌 百色市不仅拥有大量的红色旅游资源,绿色旅游资源也非常 的乐业天坑群、通灵大峡谷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生态旅游资源。 资源的开发建设,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达到以“红” 西汉铜鼓墓葬,田阳县的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和瓦氏夫人墓 丰富,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百色澄碧湖旅游度假风景区、世界级 2)各种纪念馆、纪念地。百色市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 因此,百色地区的旅游应以红色旅游为主导,同时注重绿色旅游 3)民族风情。百色是桂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壮族、瑶族、苗 带“绿”,以“绿”促“红”的目的,真正实现“红”“绿”两种资源的融 族、彝族占总人口90%以上,有壮族的“三月三”歌节、壮锦、五色 合,不断增强百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打造红绿双色旅游的 饭,瑶族的盘王节,苗族的芦笙踩堂,彝族的火把节等,以及丰富 特色品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多彩且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游乐活动【3』。 3.2搞好百色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出台相应的配 1,2 自然旅游资源 套政策、措施 Design kernel of campus architecture CUI Peng Abstract:Taking design practice of the new campus of one county senior high school as example.from development trend of campus architec— ture,desin kergnel and other aspects the desin of schoolg architecture is discussed.Further introduction is also made for the desin of offigce building,library,experimental buildig and sno on,which provide good references for campus architecture design. Key words:development trend,kernel desin,open sgpace 收稿日期:2007.01.15 作者简介:寻宝花(1982.),女,桂林工学院土木系硕士研究生,广西桂林冯隆胜军(1974.),男,桂林市雁山区建设局,广西桂林541002 541004 541004 兵(1967.),男,硕士生导师,副教授,桂林工学院土木系,广西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