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甲醇三塔精馏质量的优化控制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第9卷第2期 化工生产与技术 Chemical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39 }技措技改: 甲醇三塔精馏质量的优化控制 赵绍民王磊邵立红 (兖矿鲁南化肥厂,山东滕州277527) 精要舟绍三塔精馏影响甲醇产品质量的原因与赴理方法,甲醇精馏的优化操作与主要 技术改造。 关键词甲醇精馏质量技改忱化控制 1 工艺流程简介 我厂的100 kt/a甲醇装置采用国内最为先进 的低压法甲醇台成及节能型三塔精馏流程。精馏系 甲醇产品的KMnO,值 粗甲醇中含有高级醇、烯烃、烷烃和有机醇类 (也称杂醇油或异丁基油馏分)等重组分杂质,这些 统是控制精甲醇质量的关键环节,精馏操作的优劣 与否,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和消耗的高低。 白2000年6月开车以来,针对精馏装置开车后 产品质量波动大,常压塔频繁出现负压及预精馏塔 压力不稳等工艺和设备问题,我们及时组织有关人 员进行技术攻关,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我们在 生产中的主要技改和操作经验总结如下。 物质沸点较高,有些物质如乙醇还易与水形成共沸 物,这些共沸物的沸点与甲醇的沸点相接近,从而随 着甲醇蒸出,造成产品中乙醇超标。加压塔和常压 塔的作用是脱除H 0、乙醇等重组分, 获得高质量 的甲醇产品。 2 影响甲醇产品质量的原因分析 加压塔和常压塔的协调操作是控制水含量的关 键所在。常压塔是靠加压塔顶过来的甲醇蒸汽来加 热其塔底液体,即常压塔的再沸器就是加压塔的冷 凝器,因此加压塔塔底的温度决定着常压塔的热负 荷,这就必须控制好两塔的物料平衡、热量平衡及汽 液平衡。否则容易造成常压塔的负压,导致甲醇产 品的水分升高。 常压塔负压的问题,是影响系统稳定和产品质 量的关键。常压塔形成负压的原因要从工艺和设备 2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设备方面 (1)常压塔塔顶甲醇蒸汽管道有漏点或未保温, 围1 三塔精馏工艺谴程 在冬季尤为容易出现常压塔负压现象; (2)常压塔压力调节阀安装位置不合理,不能实 现压力调节之目的; 1.预蒸馏塔;2 加压精馏塔;3.常压精馏塔; 4.回流槽;5 冷凝器;6.再沸器;7冷凝再沸器; 8回流泵;9 冷却器;10.预热器 (3)常压塔再沸器配管不合理,造成换热面积不 够,从而导致常压塔热负荷过小; (4)预塔不凝气的放空配管不台理,使甲醇合成 的放空气影响预塔的压力,造成整个系统的不稳 定。 2.2工艺方面 在三塔精馏流程中(见图1),预塔的主要作用 是脱除甲酸甲酯、二甲醚、丙酮等轻组分杂质。这类 物质沸点较低,常温下为气态,因此不凝气温度的 高低决定着轻组分的脱除效果,继而影响到精甲醇 质量,即影响甲醇产品的酸度和碱度,尤其是影响 收穑日期:2001—11—07 修订日期:2001—12—1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赵绍民等甲醇三塔精馏质量的优化控制 技措技改 (1)加压塔塔底热负荷不够,造成常压塔热负荷 不够,即热量平衡控制不好; (2)加压塔的采出量过大,回流量过小,造成加 压塔塔底组分甲醇含量低,即物料平衡控制不好; 《3)常压塔的采出量过大,回流量过小,导致常 压塔塔板的汽液平衡遭到破坏而形成负压。 常压塔汽液平衡遭到破坏的标志就是常压塔几 个灵敏温度点的迅速升高,第4、6、8、12块塔板升至 l0o℃以上(常压塔的进料板位置有一个在第l0块 塔板),这标志着重组分开始上移,一旦时间过长,处 理不及时,往往造成塔顶采出精甲醇不合格。 质常会腐蚀塔的内件,降低塔的使用寿命。为避免酸 性腐蚀,我厂是从预塔的第l2块塔板加入1%一 5%稀碱液,以消除甲酸腐蚀 碱液的加入量根据预 塔底的pH值来决定,DH值一般控制在7~9,过高 会导致产品的碱度超标,过低会导致产品的酸度超 标 (6)为了改善常压塔的操作,我们在常压塔的第 五块和第七块采出重组分,但采出量是个关键问 题。采出量过大,往往采出物中甲醇含量高达35% 以上,杂质和水并不多;采出量过小,重组分杂质又 不能完全除去,带人精甲醇,以致影响甲醇产品的质 量。重组分的采出应是连续性的,以不影响产品质量 为准。根据我们的操作经验,采出量一般控制在进料 量的1%左右。 3 处理措施及优化操作 3.1 设备方面采取的措施 (1)常压塔再沸器配管不台理,使再沸器出口的 甲醇形成0.5 m的液封,降低了再沸器的换热面积, 2000年11月整改完,消除了出口液封,增加了换热 面积,常压塔塔底温度提高了3~5℃。 (2)把常压塔调节阔由一楼移至二楼7米平台, 原来我厂的预塔馏分、杂醇油(轻组分、重组分 采出后混合)是由汽提塔处理后回收粗甲醇采到粗 甲醇槽,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轻、重组分的积累,继 而影响到精甲醇的质量。如2000年11月分析粗甲 醇中乙醇含量为0.41%,而粗甲醇中含乙醇的设计 取消了液封,实现了压力调节之目的,取得了较好的 效果。 (3)预塔不凝气管道改为排放槽之后,解决了预 塔压力不稳的问题,为整个精馏系统的稳定运行奠 定了基础。 3.2 工艺方面采取的措施 值为0.11%。正是由于象乙醇这类重组分杂质能与 甲醇形成共沸物,而其共沸物的沸点与甲醇的沸点 相近,所以在精馏甲醇的同时也蒸馏出一些共沸物, 给生产高纯度的精甲醇带来许多困难。 (7)为了达到甲醇产品的设计质量(美国AA 级),我们在现场摸索操作,收集数据,积累经验,终 于找到了常压塔产生负压的原因及其懈决方法。关 (1)提高加压塔底甲醇浓度,增加加压塔回流 量,减少加压塔采出量,使常压塔有“东西”可采(这 是造成常压塔负压主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加压 塔和常压塔的采出分配应控制合理,基本按4:6原 则来采出精甲醇。 (2)提高常压塔回流液温度,由设计的4o℃提 高至50℃,尽可能利用回流液的显热来加快甲醇液 体的蒸发(从这一点说常压塔顶的出口管道应保 温),从而暂时达到提高常压塔塔顶压力的目的 键要控制好加压塔和常压塔的物料平衡、热量平衡、 汽液平衡。由于常压塔塔底温度设计为1 l5℃,而实 际为103~109"C,这样在操作上势必要提高加压塔 塔底的温度,多在129~l33℃,而设计值为127℃, 从而造成加压塔塔顶超压,然后通过加压塔塔顶压 力调节阎去常压塔的冷凝器,冷凝后的甲醇温度设 计为4O℃,通过回流泵再打回塔顶,更造成常压塔 的热负荷不足(冷凝量大于蒸发量)。因此常压塔经 常出现负压,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控制好两塔热负荷 成为优化操作的关键,而控制好两塔的采出比例成 为稳定操作的前提。 从控制加压塔和常压塔的回流量人手,把回流 温度提高至50 ̄C,并以控制加压塔的采出量为突破 (3)通过提高加压塔塔底温度来提高常压塔塔 底温度,以保证常压塔精馏所需热量,以解决常压塔 热负荷不足的问题。 (4)稳定常压塔的压力,操作人员应根据常压塔 第四块塔板灵敏点温度及时调整回流量,应使温度 控翩≤9o。c,减少常压塔采出量,适当增加回流量, 以保证塔的汽液平衡。 (5)我们根据操作实践,将不凝气温度由设计的 <38℃控制在40±2℃,既保证了轻组分杂质的去 除,又尽量避免甲醇蒸汽的流失。粗甲醇中含有一 些酸性物质和胺类物质,在精馏系统中这些酸性物 口,进行技术攻关 首先稳定预塔塔顶的压力,即稳 定塔顶温度 加压塔的塔顶温度控制在119~ 12l℃。控制温度过高,甲醇上升蒸汽量大,易把水分 带人塔顶,影响产品质量。加压塔主要调节回流量, 因为回流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精馏的产品质量。加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第9卷第2期 化工生产与技术 Chemical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塔、常压塔的回流量分别由l2—15 /tl、11 13 1113 /tl增加至l8—23 m /h、15—18 m /h,回流比分 别在3.0和2.0左右,工艺调整应根据塔的压力、塔底 组分及产品质量综合考虑,以保证产品质量为前提。 耗蒸汽由1.2 t降为1.0 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 益。至2001年10月止累计生产精甲醇122 kt,节约 蒸汽20 kt/a,价值110万元,废水含量由l%一2% 降为0.1%以下,增加效益130万元/a,且减少了环 境污染。整个系统稳定时日产精甲醇320—338 t,超 设计能力10%,最高周产2 295 t(平均日产328 t), 最高月产9 466 to其中甲醇精馏装置最高日产378 t, 创造了100 kt精馏装置开车后的最佳水平。 [作者简介]赵绍民.1962年出生,大学毕业,工程师,从事 化工生产技术与管理工作。 4效果与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措旅的实施,从根本上消除了精馏系 统工艺、设备存在的缺陷,精馏系统实现了生产的稳 定高产,使甲醇在投产5个多月就达到设计能力,且 产品质量也由合格品上升为优等品,水分含量由开 车后的0.2%~0.4%降为0.02%一0.05%。吨精醇 l ’等离子体可破坏CFCs 德国Fraur,hofer化工技术学院(IcT)开发出一种在40~ 酚生产BPA。可以取得95%丙酮转化率和90%BpA选择 率。 100 温度下能破坏cFc日(氰氟烃)的等离子体工艺。由于温 度低,所谓“等离体瓶”方法比焚烧等其他方法更具有经济 性。该瓶是一种1 In长的容器,截面为椭圆形。有1根铜棒穿 过2个焦点中的1个,直径为4O mm的石英管经过第二个焦 点,2个焦点均措容器长度方向运行。操作时将含有5%一 Mi Ibiehi称其新型催化帮4PE'r—t,ICC也是由离子交 换树脂所组成的,但是在相似的反应条件下使用寿命是目前 工业催化剂的2倍,活性提高1 5倍。收率和选择性也得到 了改善。使用新型催化剂生产的BPA可用于生产所有级别的 聚碳酸树脂,包括高质量光学级别。 该工艺将在Mit6hubis,hi的K咖出一所1 Mt/a新工厂 中实现工业化。 (译自Chemical Engineering.211111,108(10):23) 1O%(体积)CFCs的空气在20~5O kPa下通过管子,同时将 2 45 Gttz和6 kw的微波导人棒上,散发辐射,然后从瓶体 折射到管子上。微波会在管子中产生等离子体,产生离子和 高能电子。离子和高能电子可破坏CFCs直到检测界线以 下。 ≥瑞士Dynean公司开发专用P1下E 3M’Dy ̄eon氟聚物子公司将和瑞士联邦技术学院 (En4)聚合物技术集团开发出可熔融加工的聚四氟乙烯 (眦)生产工艺。盯H聚合物技术教授Paul Smith称他的合 作伙伴“使这项令人激动的技术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传统观 该工艺只会产生1f20、CO:、ttCI和HF。酸性气体可用洗 涤器中和。目前ICT正和另一家日本工业伙伴试验原型装 置。 (译自Chemical Engineering,2001,108(10):19,21) 点以杜邦公司Teflon商标而闻名认为PTFE不能像大多数塑 料那样被挤压加工,因为其熔融状态粘度很高,但ETH确认 有一狭长粘度范围是可熔融加工的。Smith预计去年可熔融 加工的Pr盯E的销售额在4亿美元。 (译自chenl Eng r,le ̄,s,2001,79(29):12) f 、 /等离子体技术可使脱臭更方便、更廉价 日本l'qissi ̄电子公司开发出一种新的脱臭工艺,该工艺 的关键是在1 O00敬/s的脉冲速度下产生的等离子体脉 冲。 该工艺可用于除去产生臭味的物质如硫化氢、氨气、甲 硫醇和乙醛,比传统活性碳吸附工艺更加有效、廉价。 工艺将负载的有气睐物质的空气通过“等离子体脱臭” 反应器,在此经受由放电所产生的50 kV脉冲。脉冲会激活 目标物质,因此他们容易被催化吸附剂吸附并氧化。氧化通 /Solj, ̄ay扩大新型HFc的生产 Solvay s.A.公司的附属公司Solv ̄Fluor计划建设第一 家工业工厂生产 ̄,lkane 365 mfc一——种对臭氧层无害的新 型的绝缘材料和发泡剂。当谈工厂于20112年后期在法国 Ⅶ1.x开车生产时,它将生产15 kt/a氢氟烃(I-IFC)1,1,1, 3,3一五氟丁烷。 新型ItFC一般在液相反应器中使用氟化氢和专用催化 剂氟化1,1,1,3,3一五氟丁烷来生产的。为避免形成多种氯 氟中间体,该公司开发了一种 复杂的”反应路线,包括直接 过催化剂连同臭氧和由脉冲等离子体辐射所产生的其他活 性原子团而产生作用。Ni ̄in称脱除效率高于话性碳10%。 Nissin称起始投资略微高于传统系统,但运行成本可降 低50%,因为催化剂使用寿命是活性碳的3倍。使用该设备 空气处理速率在10—6O0 /rain。最小设备投资在73 200 美元。 译自Chemical Engineering.2001,108(10):17) 卣索变化和亲电加成到烯烃中以得到高收率和高选择性。 ttFC最终通过蒸馏来纯化。五氟氯丁烷也是solv ̄的产品, 通过选择性偶合(调制)反应生产。 该公司最初于20110年将I-IFC投入市场,是为Tav ̄x一 中试工厂试生产50t/a产品。来自不同组织如'I ̄IV—rq ̄xl (德国技术控制协会)的使用寿命评估表明,Solkane 356 nffe 比其他产品更具有“经济效益”。 (译自Chemical En nee血 2001,11)8(11):30)(寿元昌) /新型催化剂可改善双酚A的生产 日本Mitsubi ̄dai化学公司开发了一种更有效的催化剂, 使用该催化剂改善了双酚A(BPA)的生产工艺。Mitsubishi公 司自1997年起就在K ̄him一套70 kt/a的设备中采用 CT—BISA工艺 该工厂使用一种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 低于l00℃和大气压下,在填充床反应器中用丙酮和过量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