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国家图书馆、柏林奥林匹克游泳池和赛车场、电视台新台址竞标……年轻的法国建筑大师多米尼克·佩罗,以他极具震撼力的工程向我们展示其建筑上的精深造诣;以融集了极少主义和理性化的作品成为人们翻看法国建筑史时不可不提的一代巨匠。
多米尼克.佩罗1953年出生于法国的科拉蒙特,1978年,他在巴黎获得了建筑学学位。而后,在1979年,他所做的市镇规划得到了法国国立桥梁大学颁发的证书。1980年,他又获得了高等商业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的历史系研究生学位。
1981年,毕业后的多米尼克.佩罗就在巴黎开了事务所。在那里所做的两项重要工程使他在法国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在巴黎新镇马恩河谷电气及电子工程大学和在巴黎所做的Jean-Baptiste Berlier工业旅馆,这两项工程让他获得了数项大奖。19年,年轻的他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国际竞赛中获胜,1992年,又在柏林的奥林匹克赛车场和游泳池国际竞赛中中标。这两项工程成就了他的国际威望。1996年,卢森堡欧洲共同体项目中,佩罗再次中标。
他做了很多项目,创造了许多新的建筑形式,创造了多项建筑革新。同时,他在各地作讲演,并在多个研究会和评审会中担任委员。佩罗还在多所国外大学任教,其中之一是瑞士苏黎世的联邦技术研究所。
佩罗获得过多项大奖,包括1996年法国国家建筑奖,1997年由于国家图书馆的设计而获得的密斯.凡.德.罗奖。同时,佩罗又是法国荣誉爵士、法国建筑学会的成员、德国建筑师协会的荣誉会员(BDA)和英国皇家建筑学会的成员。从1998年11月到2001年2月期间他还曾是法国建筑师协会的会长。现在,佩罗又成为巴塞罗那市的建筑顾问。
2002年,他参加了电视台新台址的竞标,佩罗开始走人中国这个巨大的建筑市场,
也开始为中国大众所了解。
风格
他推崇极少主义建筑。以减少、否定、净化来摈弃琐碎,去繁从简,以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再生,获得简洁明快的空间,在简洁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复杂精巧的结构。追求的是空间的质量,材料的体现。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觉察出明显的极少主义设计倾向,强调严谨、简洁。
他的作品经常被描述成建筑的简约派。他惯用的手段有:通过一些最基本元素的排列,获得强有力的空间效果,如平行六面体、大体积的圆柱体。震撼力是至关重要的,是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元素。他对“建筑创造风景”的观念很感兴趣,他说\"现在我的目标不是建造楼房,而是创造风景。”在多米尼克·佩罗的建筑中,自然的元素也成为建筑材料,他否定自然与人工元素的不同。
建筑界对佩罗是这样评论的:“多米尼克·佩罗的建筑风格是真正的、非传统的;他利用早期建筑原理中的元素,根据严谨的逻辑概念重新组合它们。从设计到实现的整套程序就这样被他……”他以一位概念派艺术家的姿态对待建筑,而以一位园林艺术家的方法处理城市规划和风景设计。
作品
法国国家图书馆,于西诺尔·萨西勒会议中心,奥林匹克室内赛车场和游泳池,阿普克利斯工厂,电视台新台址竞标,图书技术中心。
于西诺尔-萨西勒会议中心
地上的部分通过玻璃面形成一个反射自己倒像的镜面。从建筑的外观看去,一座金属人行桥横跨在这个透明的表面,然后通向这个城堡式的建筑。桥的末端的中心有通向地下空间的出入口。各种不同功能的空间组织可以分为在城堡内的集会空间和位于底部的交流空间,整个结构是通过一个安设在设备中心的一个楼梯连接起来的。从整个平面上看,一个同心的系统围绕城堡展开,然后在周围设置了交通。
柏林奥林匹克赛车馆—游泳馆
佩罗的柏林奥林匹克赛车馆—游泳馆则更是将建筑体量的简化推至极限。
这个综合项目位于柏林城的一个市区公园中,共包括两个竞赛场馆,赛车馆为圆形平面,游泳馆为方形平面,极其单纯。设计的概念是将整个钢结构屋顶模拟成被周圈苹果树围起的湖泊。为此,整个建筑下沉17m,最高点几乎与地面平行,建筑主体完全隐入地下,在地面上人们仅仅能看到闪闪发光的“湖面”,其实那完全是金属屋顶的反光。整个建筑的屋顶表面和外墙面全部覆以金属板材,并通过金属板材在不同角度对光的反射,创造了一种非凡的表现效果。
阿普克利斯工厂
阿普克利斯工厂作为一个工业建筑,是没有秩序的。该公司的活动被设计成围绕一条内部的街道而进行的,这条街道跨越生产的模块,并以这种方式把所有的元素连接起来。阿普克利斯工厂镜子般的立面有300m长,它是线性的,是无限的,反射着那里的风景。这个工厂的立面即是自然,风景被融合到了它自己的映象之中。
于西诺尔-萨西勒会议中心
地上的部分通过玻璃面形成一个反射自己倒像的镜面。从建筑的外观看去,一座金属人行桥横跨在这个透明的表面,然后通向这个城堡式的建筑。桥的末端的中心有通向地下空间的出入口。各种不同功能的空间组织可以分为在城堡内的集会空间和位于底部的交流空间,整个结构是通过一个安设在设备中心的一个楼梯连接起来的。从整个平面上看,一个同心的系统围绕城堡展开,然后在周围设置了交通。
佩罗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当属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1989~1996)。
法国图书馆新馆即密特朗国家图书馆位于巴黎东南塞纳河边。法国国家图书馆是密特朗时代的十大总统工程之一,他于88年7月14日的法国国庆日宣布“建造世界最大的最现代化的图书馆”计划。法国35岁的青年建筑师多米尼克·佩罗主持的设计方案一举夺标。到工程竣工时,密特朗总统还拖着重病之躯亲自为工程完工剪彩,充分体现了密特朗为此工程所倾注的心血,因此希拉克总统把该图书馆命名为密特朗国家图书馆。 这个方案1997年被授予欧洲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奖。该工程被称为跨世纪宏伟工程。
这座由法国前总统密特郎决定建造于1997年建成的超级图书馆占地7.8公顷,总面积为35万平方米。它以四幢直插云霄相向而立形如打开的书本似的钢化玻璃结构的大厦为主体,四座大厦之间由一块足有八个足球场大的木地板广场相连。是一片苍翠茂盛的树林,围绕着这片浓密的树林是它的两层阅览室,其中有两个主阅览室分别均有二个足球场大小。这座图书馆造价80亿法郎(相当于100多亿人民币),其规模远远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图书馆.
图书馆的四栋玻璃大厦均为书库,大厦之间有玻璃回廊从底部相连,回廊内侧是宽敞明
亮的阅览大厅。在电脑的指令下,图书馆通过几十条累计有8km长的铁轨,在10分钟内将书库的图书送到读者手中。
在室内空间的组合方面,有许多地方采用了先进透气的钢丝纺织墙,使空气流通,没有憋闷感,人们能与外部共呼吸而不能相视。由于大面积采用玻璃和钢化材料,产生许多反射光,但这些从钢化墙壁上反射出的冷色,又似乎与无所不在的木质材料和地毯的暖色相互辉映,实现了这几种材料的光的协调。这类幻觉的场景在多米尼克的设计中意味着虚无和不定。
从塞纳河边先登上52阶木地板台阶,便来到一个有八个足球场大的木地板搭起的广场,广场四角是那四幢高入云端的玻璃大厦。这时你已经到了法国国家图书馆,它没有围墙,没有大门.从木地板广场向下看,是一片绿色的森林,围绕这片绿色森林是二层阅览室,那里便是图书馆的下半身。需要乘露天电梯向下走才能抵达这片阅览区,这可算是阅览区的入口.比河面更高的木制甲板成了一个户外“观景楼”,把塞纳河尽收眼底.
该作品是城市设计中的艺术精品。它是简约的艺术,感情上崇尚宁少勿多的原则。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和表现上,佩罗将木材、钢和金属网与混凝土结合在一起。在双层玻璃外墙上,他重复使用格子窗,使建筑表面在不同光线的折射下产生一种梦幻般富有动感的奇妙效果, 法国国家图书馆建在巴黎塞纳河岸上的一片工业废地上,它构成了塞纳河右岸的绚丽风光,被密特朗称为法兰西最高的建筑艺术珍品。馆内的每一件家具和装饰都非常考究,做工精良,设计独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