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去医院看病》教学设计
磨憨南歪小学 李扎保
学情分析:南歪小组的是一个拉祜族村落,学员们大多不懂汉语,或者能用当地的方言进行交流,也有部分村民会讲一些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总的来说还算是有些基础的,相信通过普通话的推广教学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村民们大多含羞内向,不太愿意与人交流,所以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取得村民们的信任,让他们乐于学习。
教学目标:
能听懂常用的与医生对话的词语,并根据对话场景正确使用表示。并对医生的询问能正确回答,准确陈述自己的病情,语音语调正确。
教学重点、难点:
能听懂常用的,和医生对话的词语,如:挂号、病历本、疼、发冷、咳嗽、量血压、过敏、发烧、感冒、流鼻涕、休息。能根据和医生对话正确使用表示生病时的词语,并对医生的询问的,有关生病的情况告诉医生,语音语调正确。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生病时要上医院,到了医院是不是听不懂医生的话。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怎样和医生交流的句子。(用拉祜族语交流,沟通感情,引发兴趣。)
2、板书课题。《去医院看病》汉语齐读。
二、新课教学
1、教学看病的顺序
(1)组织教学,出示医院的图片,导医台、挂号室等,在教师的启发下,领悟看病的顺序。
首先到导医台,师:请问挂号室在哪儿?(学语句)
挂好号到要找的科室,问问导医台。
(2)到挂号室
师:教学病历本、挂号费。生跟读,听懂挂号室医生的问话。
2、学跟医生的对话。
医生:(师扮演医生)你怎么了,哪里疼?
病人:医生,我头疼、全身都疼。
医生:头晕不晕,咳嗽吗?
病人:头不晕,有点咳嗽。
医生:是不是着凉了?
病人:昨天天变冷,我在田里干活,喝了一点冷水,回来就发冷,流鼻涕。
医生:先检查一下,量量体温和血压,张开嘴,看看你的咽颊炎发了没有。
病人:医生,我得了什么病?
医生:问题不大,只是感冒了,吃吃药就行。注意要多喝水。
病人:谢谢医生。
医生:这是我开的药,到药房去拿,我开了三天的药,一天三次,一次两片,记住要多喝水。你对药物过敏吗?
病人:不过敏,谢谢医生,我记住了。
医生:这是处方,你拿着去收费处交药费,然后再到药房拿药。
病人:好的,谢谢医生,我去了,麻烦你了。
三、巩固练习
1、复习句子,两人相互检查。
2、练习对话。
(1)师扮演医生,找出熟练掌握语句的村民扮演病人,进行示范性表演。
(2)在村民中选出还对语句不熟练人加强纠正练习。
四、再读词语,加深句子。
发冷、咳嗽、量血压、过敏、发烧、感冒、流鼻涕、休息 发炎 喉咙疼
1、抽读(师纠正读音)
2、齐读。
3、开火车读,加强巩固。
四、愉悦结束课堂教学。
加深感情,让村民门在平等的教学中感受普通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村民,所以,在教学中中我抓住重难点,我用平等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整堂教学衔接得当,大部分学生明白了去医院看病的程序,基本学会了见到医生时能向医生陈述病情,能听懂并配合医生的检查,听懂医生的治疗发案的语句。从而达到了教学目地,熟练的掌握了语句。在下节课中,再加强双语教学,用动一动、演一演、说一说的教学方法,利用生活中实际实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