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化学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化学Word版含答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高2015级第三期10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

时间:70分钟 分值:100分

I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Cu-6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 化学与环境、工农业生产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光化学烟雾与大量排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有关

B. 为防止臭氧空洞的扩大,联合国环保组织要求各国大量减少CO2的工业排放量

C. 棉花、蚕丝和锦纶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 为了防止中秋月饼等富含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保质期,可以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2.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28 g C2H4和C4H8混合气体中含有氢原子总数为4NA

B.常温常压下,Cu-Zn原电池中,正极产生1.12 L H2时,转移的电子数应小于0.1NA

H:H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C.15g CHD.2.1 g DTO中所含中子数为NA

3.硫酸生产中存在炉气转化反应:2SO2(g) + O2(g)2SO3(g)。研究发现,SO3

的体积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如曲线I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反应达到B点时,2υ正(O2) = υ逆(SO3)

C.曲线I上A、C两点反应速率的关系:υA > υC

D.已知V2O5的催化效果比Fe2O3好,若I表示用V2O5作催化剂时的曲线,则II是Fe2O3作催化剂时的曲线

4. 把3.0 mol M和2.5 mol N混合于2.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3M(g)+N(g) xP(g)+2Q(g),5 min反应达到平衡,已知M的转化率为50%,P的反应速率为0.15 mol·L-1·min-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方程式中x=2

B.达平衡后,容器内压强是反应起始时的2倍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均可作为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向容器中再充入3.0 mol M和2.5 mol N,达新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减小 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4HSO4在稀溶液中反应:

Ba2++2OH-+2H++SO42- = BaSO4↓+2H2O

B. 足量的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O2+2Na++CO32-+H2O = 2NaHCO3↓ 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反应:2MnO4—+8H++3C2O42—= 6CO2↑+2MnO2+4H2O

D.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Ca2++OH-+HCO3- = CaCO3↓+H2O 6.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表示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 2SO2(g)+O2(g)

2SO3(g) △H= -196kJ/mol(反应热)

B. CH4(g)+2O2(g)=CO2(g)+2H2O(g) △H= -890.3kJ/mol(燃烧热)

C. NaOH(aq)+HCl(aq)=NaCl(aq)+H2O(l) △H= +57.3kJ/mol(中和热) D. 2NO2=O2+2NO △H= -116.2kJ/mol(反应热)

7. 已知Ⅰ容器恒压,Ⅱ容器恒容,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3molZ,起始时容积相同,发生反应2X(g)+2Y(s)3Z(g) 并达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Ⅱ A.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Ⅰ>Ⅱ Ⅰ B.平衡时Z的转化率:Ⅰ<Ⅱ

C.平衡后若在Ⅰ中再加入0.1molY,则X的物质的量将减少

D.平衡后若在Ⅱ中再加入2molZ,则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变小 8. t℃时,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如下表:

物质 初始浓度/mol·L—1 2min末浓度/mol·L—1 平衡浓度/mol·L—1 X 0.1 0.08 Y 0.3 Z 0 0.1 2Z(g) △H<0;各组分浓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2min的平均速率v(X)=0.01mol·L—1·min—1 B. 达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50%

C. 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 其它条件不变,增加X的浓度,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9. 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为H2、CO。其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CeO2没有消耗

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C.右图中△H1=△H2+△H3

D.以CO和O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4OH——2e—=

CO32—+2H2O

10.在一定温度下,某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物质,发生如下反应:

A(s)

B(g) +2C(g)下列说法不能说明已达平衡的是( )

①A的质量不变 ②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③容器中压强不变 ④B的体积分数不变 ⑤生成1molC的同时消耗2molB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④⑤

11. 将1 mol H2(g)和2 mol I2(g)置于某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

生反应:H2(g)+I2(g)

2HI(g) ΔH<0 ,并达到平衡。HI的体积

分数w(HI)随时间变化如图(Ⅱ)所示,若改变反应条件,w(HI)的变化曲线如图(Ⅰ)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

A.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B.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C.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D.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12. 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a= 6.00

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 C.b<318.2

D. 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13.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甲图所示[t0~t1阶段c(B)未画出]。图乙为t2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四个阶段各改变一种条件并且改变的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t1=15s,生成物C在t0~t1时间段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04mol·L—1·s—1 B. 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降低反应温度 C. 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 D. t5~t6阶段可能是增大压强

1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A 实验操作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两试管各加入5ml 0.1mol/L B Na2S2O3溶液,同时分别滴入5ml 0.1mol/L硫酸和盐酸 C D A1箔插入稀HNO3中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现象 溶液呈红色 两支试管同时变浑浊 无现象 试纸变蓝色 Fe3+ 其它条件不变时,Cl-一定有催化效果 A1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浓氨水呈碱性 解释或结论 稀HNO3将Fe氧化为15. 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NO2,发生如下反应: 2NO2(g)

N2O4(g) ΔH < 0 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a mol NO2,再次达到平

衡后,与原平衡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相对平均分子质量增大 B.NO2的转化率提高

C.NO2的质量分数增大 D.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大于原来的2倍 16. 将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铜的混合物24g 与600mL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O 6.72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1 NaOH溶液使金属离子恰好沉淀,过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混合物溶解后的溶液中c(Fe3+):c(Fe2+)=1:1 B. 需加入NaOH溶液1000mL C. 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 mol·L—1

D. 最后所得沉淀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可得固体32g

II 卷

二、填空题(共52分)

17. (12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研究并有效地开发新能源在能源紧缺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已知H2与CO反应生成CH3OH的过程如图所示:

CO的燃烧热ΔH2=-b kJ·mol-1,CH3OH的燃烧热

ΔH3=-c kJ·mol-1。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醇是一种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甲醇的官能团的电子式是 。

(2)CH3OH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H2的燃烧热△H= 。

(4)一些化学键键能如下:C=O为d kJ/mol;O=O为ekJ/mol;C=O为fkJ/mol。则由以上数据有b= (用d、e、f的代数式表示)。

(5)H2和CO的混合气体n mol,充分燃烧共放出Q kJ热量,则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6)CO与O2可以组成新型燃料电池,若该电池以Pt为电极,以KOH为电解质

式 。

18.(13分)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定镁与硫酸反应的速率,在锥形瓶中加入0.7克镁带,按右图连接好装置,从A中加入20.0ml0.5mol/LH2SO4。记录注射器活塞的位置和相应的时间。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s 活塞的位置/ml 0 17.3 t 25.6 2t 36.6 ...... ...... (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2)仪器A的名称是 。

(3) 0-t时间段与t-2t时间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原因是 。

(4)用上述装置探究Fe3+、Cu2+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所用试剂:5%H2O2、0.1mol/LFeCl3、0.2mol/LCuCl2,完成下表的实验设计:

①写出本实验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②上表中需要添加的物质是 mlFeCl3溶液。 ③本实验需要测定的数据是 。

(5)为确定MnO2催化双氧水分解的最佳条件,用该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物用量和反应停止的时间数据如下表。

MnO2 0.1g 时间 H2O2 10mL1.5% 10mL3.0% 10mL4.5%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随着MnO2用量的增加而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

②从实验效果和“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双氧水的浓度相同时,加入__________ g的MnO2为较佳选择。

③该小组的某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后认为:“当用相同质量的MnO2时,双氧水的浓度越小,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少,亦即其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H2O2溶液的密度可认为近似相等。)

19.(14分)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式流程图如下:

223s 308s 395s 67s 109s 149s 36s 98s 116s 0.3g 0.8g (1)天然气中的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制氢气的原理如下: ①CH4(g)+H2O(g)②CO(g)+H2O(g)

CO(g)+3H2(g) ΔH=+206.4 kJ·mol-1 CO2(g)+H2(g) ΔH=-41.2 kJ·mol-1

对于反应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的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增大水蒸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压强

利用反应②,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的产量。若1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CO的体积分数为20%)与H2O反应,得到1.18 mol 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3)图(a)表示500℃、60.0 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____________。

(4)依据温度对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在图(b)坐标系中,画出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从通入原料气开始,随温度不断升高,NH3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a) (b)

(5)上述流程图中,使合成氨放出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骤是(填序号)________。简述本流程中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分)碳和氮是动植物体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向大气中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氮氧化物会产生光化学烟雾,目前,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已知2.00g的C2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放出99.6kJ热量,写出表示C2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利用上述反应设计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溶液),写出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C(s)+2NO(g)

(3)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

N2(g)+CO2(g)。某研究小组向一个容器容积为3L且容积不变的密

闭真空容器(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中加入NO和足量的活性炭,在恒温(T1℃)条件下反应,测得不同时间(t)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n)如表:

物质 n/mol t/min 0 10 2.00 1.16 0 0.42 0 0.42 NO N2 CO2 20 30 0.80 0.80 0.60 0.60

0.60 0.60

①10min~20min以v(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②下列各项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字母)。 A.v(NO)(正)=2v(N2)(逆) B.容器内CO2和N2的体积比为1:1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E.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一定温度下,随着NO的起始浓度增大,则NO的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H2(g)+CO2(g)

H2O(g)+CO(g),恒温下c(CO)随反应时间t

变化的曲线Ⅰ如图所示。

①若在t0时改变一个条件,使曲线Ⅰ变成曲线Ⅱ,则改变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

②若在t0时刻将容器体积快速压缩至2L(其他条件不变),请在下图中画出c(CO)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

(5)已知:CO(g) + H2O(g)

H2(g) + CO2(g) ?H =

-41.2kJ/mol,850℃时在一体积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CO和H2O浓度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达到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12mol B.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最终会放出49.44kJ热量 C.第6min时,若升高温度,反应正向移动

D.第8min时,若充入氦气,会导致v正(CO) < v逆(H2O)

(6)下图表示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CO的体 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A、C两点的反应速率A C (填“>”、“=”或“<”,下同),由状态B到状态A,可采用 的方法(填“升温”或“降温”)。

V(CO)%

高2015级第三期10月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5 ADBDB 6-10 ADDCD 11-15 CDADC

二、填空题(共52分)

17.(12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可(1分)

(1分)

16 B

(2) 2CH3OH(l)+3O2(g)=2CO2(g)+4H2O(l) ?H=-2ckJ•mol-1 (3)_ 0.5(a+c-b)kJ•mol—1 (4)2f-d-0.5e

(5)(2bn-2Q) : (bn-an-cn+2Q) (6)O2+4e—+2H2O=4OH—

18. (13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

(1)将装置安装好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然后松

开活塞,若活塞回到原位则气密性良好;或先将活塞位置固定好,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水,若水不能顺利流下,则装置气密性好。其他合理方案也可。(2分) (2)分液漏斗

(3)t-2t 镁与硫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4)①

②4 (2分)

③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时间(或相同时间产生氧气的体积) (5)①加快 ②0.3

③ 不正确 H2O2的浓度扩大2倍(从1.5%-3.0%),但反应所需时间比其2倍小得多

19. (14分,每空2分) (1)2NH4HS+O2=2NH3·H2O+2S? (2)a 90% (3)14.5% (4)如右图

(5)Ⅳ 对原料气加压;分离液氨后,未反应的N2、H2循环使用

20.(13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C2H2(g) +2.5O2(g)=2CO2(g)+H2O(l) ?H=-1294.8kJ•mol-1 (2)C2H2—10e—+14OH—=2CO32—+8H2O (3)①0.012mol/(L·min)(1分) ②ACE (1分) ③不变(1分)

(4)①加入催化剂; (1分)

②见右图 (5)B(1分)

(6)< (1分) 升温(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