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
1、少先队员佩带红领巾,队干部戴好职别标志。
2、上学前检查书包,带齐当天的课本及学习用品。 3、不在上学路上逗留,主动与亲戚长辈打招呼。 4、按时到校上课,有事、有病向班主任老师请假。 5、值日生到校后,打开窗户,清理室内灰尘,打扫卫生区。 6、遇到老师有礼貌招呼“老师早!”或“老师好!”。 7、进校后不得随便离开学校,有事进出学校必须得到老师允许。
8、举行升旗仪式时,以庄严的态度立正、行队礼,双目凝视国旗,唱国歌,右手抚心,声音洪亮,符合音律。
9、认真做好广播操,积极锻炼身体,队列做到“快、静、齐”,遵守早操秩序,精神饱满。
10、保护视力,眼保健操一天一次,穴位和动作要准确,符合节拍。
11、上课前按课程表安排的科目准备好课本和学习用品。 12、上课铃响,立即安静地走进教室,静候老师上课,迟到者经老师问明原因,同意后方可入座。
13、老师进教室宣布“上课”,班长喊“起立”师生互相问好。下课时,老师宣布“下课”。师生互说“再见”后,学生方可离开座位。
14、上课时精神饱满,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15、要发言先举手,发言时站立端正,一律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发言完毕,待老师示意后方可坐下。
16、没有听懂的内容不能装懂,有疑问时能合理发问,并敢于发表评论意见。
17、要按时、认真、独立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拖拉,不抄袭、不潦草、不粗心、卷面整洁、行款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18、对老师批过的作业本,有不同意的地方,可以及时与老师一起商讨,不得擅自涂改老师的批改。
19、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较狭窄的地方与老师相遇,请老师先走。
20、尊敬老师,不直呼老师姓名,听取老师的教诲。 21、爱护、关心同学,不随便给同学、朋友取外号。 22、课间活动时,同学间要团结友爱,以礼待人,学校内禁止追逐乱跑,不打架、不骂人、不说粗话。
23、遵守课外活动课程秩序,按时到指定地点,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的参加活动课程。
24、课外活动时间里,不得在教室里做作业或其它与活动课程无关的事。自觉遵守纪律,不妨碍别人、别班的活动。
25、在校内学习、课外活动时要爱护公物,损坏东西主动承认并赔偿损失。
26、参加各项体育比赛活动,要服从裁判员、评判员的决定,
发扬拼搏精神,增进团结友谊。
27、学校组织的文艺活动,作为观众应尊重同学劳动果实,热情鼓掌。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方能起立,并有秩序地离场。 28、不得随便走进教师办公室和别的教室,如有事要进老师办公室去,要先敲门或报告,得到老师允许后再进办公室。
29、尊重别人隐私,不随意翻动他们的书包、书刊、日记本等。 30、课间活动服从值日生的指导,在规定的活动区进行合理的课间活动。
31、保护校园绿化,不攀折树木,不采摘花果,不爬树。 32、注意校园环境卫生,遵守厕所使用的规定,纸屑果壳入篓、不随地吐痰、不在墙壁、地面、黑板上乱涂乱画,不吃零食、不喝生水,遇到有违反卫生制度的同学要劝告。 33、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和成绩。
34、学生要按时回家,不得在学校和放学路上逗留,不与陌生人交谈、不在街边买零食吃。注意交通安全。
35、值日生做好值日工作,打扫卫生区卫生,整理清洁用具,关锁门窗。
在家中
1、早晨起床后漱洗,整理卧室。
2、第一次遇到长辈,应招呼一声,表示问候。 3、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有规律。
4、用餐时要注意礼节,不挑食、不浪费、有美味、大家享。
5、用餐以后漱口,一小时内不进行大运动量的活动。 6、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换衣,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要洗手。
7、不挑吃穿,不乱花钱,爱惜粮食和生活学习用品、节约水电。
8、晚上休息时,枕头不宜太高,不宜盖得过厚,也不宜趴着或用被子蒙头睡。
9、对于家里老人的丧失生活能力的其他成员,要格外尊敬,对待自己的弟妹要关心、爱护。
10、父母或长辈身体不舒服时,应主动问候,并自觉为他们做一些个人力所能及的事情。
11、会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准备药物或保健箱,应付家庭突发事情。
12、与周围邻居和睦相处,以诚待人。不应私用邻居日用品,有急事在征的同意后方可使用。
13、开收录机、电视机、音响时要照顾邻居,音量适中,晚间不要高声谈笑。
14、遇到邻居小孩之间争吵时,应先教育他们,问明情况后,心平气和地帮助他们交换意见。
15、不要用红笔写信(红笔书信表示绝交),遇见他人读、看、信时,不要凑近旁看。也不要打听谁来信。不私自撕下他们信件上的邮票。私拆别人的信件是不道德的违法行为。
16、多看健康的少年儿童读物,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新闻,了解社会信息、知识。
17、学习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并逐步培养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
18、平时、节假日不吸烟、不喝酒,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19、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争做父母的小帮手。
20、有客来访应起身相迎,让座、敬茶(双手端送,放在客人近旁),热情相待,送客时,主动开门送至大门外,分别时,应招呼“再见”。
在社会上
1、在公共场所活动要遵守“七不”规范。
2、乘公交车、船时要主动购票,不抢座、对老年人、残病人、孕妇、怀抱婴儿者要主动让座。
3、观看电影或戏剧节目时,要做文明观众。
4、出门访问亲友,要先敲门,主人未请,不要擅自乱闯。 5、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损坏了物品,需要赔偿。 6、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上交,不应占为己有。
7、不应对别人残病、生理缺陷开玩笑或以此乱起绰号、损伤他们的自尊心。
8、给别人指路时要热情大方,向别人询问时,应主动讲“请问”,别人回答后要道谢。
9、不要歧视和嘲笑外来的人,对外地人的风俗习惯要尊重。 10、游览名胜古迹要爱护文物,不要乱涂乱画。
11、外出参观工厂、农村、博物馆、展览会要遵守参观单位的有关规定。
12、遇见外宾、名人不围观,要文明有礼,不卑不亢。 13、不私自到河边洗澡,游泳时应有大人带领,不做危险的游戏。
14、遇到坏人坏事要向家长,老师或公安部门报告,并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
15、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走路靠右行,横穿马路要当心,尽量独立上学、放学。不在马路上玩耍、追打,不爬查、追车。 16、遇到意外情况不慌张,学会保护、营救自己或他人。 17、了解我国传统佳节,过节时,不放鞭炮、不狂欢。 18、平时不乱玩火,不玩电,发现电线掉下来不触摸,应立即报告。
19、拥军拥属,继承中华民族好传统。
20、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立志做祖国的栋梁,有社会小主人翁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