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团九十周年
——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三周年和中国共青团建团九十周年
艰难困苦,应运而生。
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是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共产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青团是在中国共产党及其三代领导集体的关怀下发展的一个青年团体。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首先在上海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之后,于其他地方的共产主义小组在筹备建党的同时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要求加入中国共青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奋斗。共青团青团的主要社会职能包括三个方面:
(一)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为党的事业教育、团结和带领好青年。引导青年坚定信念,刻苦学习,奋发成才,使广大青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锻炼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发挥好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积极协助政府管理好青年事务。参与社会协商对话、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承担政府委托的有关青年工作事务,指导和帮助青联、学联、少先队等青少年组织开展工作。
(三)发挥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依法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反映青年的意愿和呼声。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前提下,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全心全意为青年服务,发挥青年利益的社会代表作用。
如同春雷响彻寰宇 ,如同烈火穿透黑暗。
1919年的5月4日,在北京、天津、济南……青少年学生冲出校门,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率先点燃了反帝爱国的火焰,如燎原之火,迅速燃遍了全中国。五四,像一股急流,穿越八十八年的长河,仍然撞击着我们的心胸。那是一个青年人的年代,青春像燧石迸发出的火花在夜幕下闪烁。正如我党早期革命家、亲自参与五四运动的高君宇所说:\"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疾。\"
这是冠以学生的骄傲,是诠释青春的无限荣光。 从此,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如逐日的夸父、填海的精卫,共赴国难,谱写壮歌。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探求真理,投身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经过30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9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反帝爱国群众运动中,成群热血青年面对破碎的山河痛彻肝胆,对卖国行径义愤填膺,终于化作北京赵家楼冲天火光,燃烧成了光耀千秋的“五四”精神,从此,一批批优秀青年在党的领导下踏上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
“五四”精神的本质是爱国主义,是一种为了民族振兴而不断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的精神,是一种为国家兴旺而不断追求科学、追求民主的精神,是一种为祖国繁荣而勇于创新、知难而进的精神。 中国革命先驱李大钊曾大声疾呼: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从“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无不充分印证:青年的命运只有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需要只有与祖国的需要有机结合才会展现生命的辉煌与灿烂。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彻底告别了积贫积弱的历史,中华民族正在伟大
复兴的征程上阔步前进。纪念“五四”运动,就应该有“五四”青年那样的长远目光和理想,为不断追求科学、追求民主的“五四”精神赋予新的内涵,更好地服务祖国。唯有这样,“五四”精神才会永不衰竭。
铭记历史,前赴后继!
1950年9月,潘梓年、赵君陶等著名革命教育家创建我校前身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先辈创业,筚路蓝缕。建校伊始,条件非常简陋,但那时从打天下的队伍中选出的学员都是十分优秀的同志,他们抱着为祖国而学,为新中国建设而学的信念,学习精神不亚于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传说。他们拼搏的精神沉淀为华师一精神。
在艺术中心一楼有一组红墙,记忆着华师一的历史和精神。每每从红墙经过,灵魂就受到一次洗礼,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动力催人奋进,励人斗志。 一批又一批华师一人带着华师一的骄傲走向社会,又不断地为母校带来自豪与荣耀。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华师一“追求卓越,勇争第一”的精神内涵,他们用青春承载理想,用奋斗成就未来,为国家的各项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与榜样同行,力量无穷;与模范同步,信心百倍。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优秀学子为母校传来佳音和捷报,我们也期望我们在校的每一位同学肩扛责任,践行青春,正如带妹求学12年的洪战辉所说:“只要脊梁不弯,没有扛不起的山”。 以青春的名义,我们铭记使命。
温家宝总理寄语青少年:“要像雄鹰一样展翅飞翔。”鲁迅有一句名言:“石在,火是不会绝种的。”青年在,民族复兴的火种生生不息。
同学们,到今年为止我们可爱可敬的共青团已经在风雨飘摇的荆棘的道路上走过了九十个年头,回首一路成长的道路,我们要说的太多太多,我们要感激的太多太多,我们要铭记的太多太多,我们要继承的更多!多少年来从有多少先进优秀的党员在她的怀抱里慢成长,这一路走来又有多少人从这里光荣的走出去。投入其“母亲”共产党的伟大的怀抱,他们为人民做又做了多少贡献啊。所以我们一定要秉承共青团的优良传统,将其精神发扬光大。让她训导更多的祖国的青年,这无疑是很重要和很有战略意义的。近代伟大史学家改革家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无疑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而共青团作为青少年的教师,其作用和意义无疑是重大无比的。
在这共青团成立九十周年迹——同学们,让我们高举五四精神的火炬,以青春的名义,铭记血泪,牢记嘱托;让我们用勤劳和智慧去描绘21世纪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让21世纪成为中国的世纪;让我们豪气干云、振臂高呼:“未来是我们的,振兴华师一,舍我其谁?振兴中华,舍我其谁?”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把满腔的学习热情、创造热情、奉献热情发挥出来、汇集起来,凝聚成岗位奉献的滚滚洪流,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自觉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判断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创造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 听从祖国的召唤,顺应时代的要求,为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不懈奋斗,这就是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