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无挥发不饱和聚酯亚胺无溶剂浸渍漆应用研究

无挥发不饱和聚酯亚胺无溶剂浸渍漆应用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无挥发不饱和聚酯亚胺无溶剂浸渍漆应用研究

作者:刘济林 薛长志 陈红生 李燕琴 颜晨悦 来源:《硅谷》2014年第21期

摘 ;要 ;研究了国产TJ13-8与国外某款同类型环保型聚酯亚胺无溶剂浸渍漆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TJ13-8具有很低的固体化挥发份低,与验证用绝缘结构配套相容,其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型产品水平;在经过低温、湿热、冷热冲击试验后,浸TJ13-8漆的模拟结构热态介质损耗同比更优。

关键词 ;聚酯亚胺;环保;无溶剂浸渍漆

中图分类号:TM2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1-0094-02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环保的日趋严格,绝缘漆的环保性能已成为电机制造企业重点关注问题之一[1-3],在要求绝缘漆性能可靠和工艺适应性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无溶剂、低挥发的环保安全方面要求。

近年来,不饱和聚酯体系的绝缘漆在国内外风力发电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活性稀释剂有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和丙烯酸酯类[4]。采用苯乙烯做稀释剂为的绝缘漆VOC排放量在20%上下;采用乙烯基甲苯后VOC排放量降至5%~10%;而采用丙烯酸酯类做稀释剂,可进一步降低VOC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基于绝缘漆的环保化发展需求及应用成本的考虑,采用丙烯酸酯类做活性稀释剂,研制成功TJ13-8聚酯亚胺无溶剂绝缘漆。本文将其与国外某款同类型的漆(以下简称Z款漆)进行对比验证,通过浸渍漆的性能检测、模拟结构的环境试验以及密封管试验,对比研究其应用性能。

1 ;试验部分

1)绝缘漆检测。表1列出了TJ13-8与Z浸渍漆的主要性能指标,两款漆的主要技术指标接近,都具有低粘度、低温固化快、良好的贮存稳定性,常规电气性能优良等特点。 2)试验结构及试验参数。

①环境试验。以在风力发电机(额定电压690V、额定功率1580kW、F级绝缘)有成熟应用的绝缘结构[5]为基础制作试验模型。模型为带铁心绕组结构,含5个有效线圈,经真空压力浸漆(VPI)处理,A结构浸TJ13-8漆,B结构浸Z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验模型依次进行低温试验(-55±3℃、96h),湿热试验(95%~98%、55℃、144h),冷热冲击试验(-55℃/4h+100℃/4h,8个周期)。

②密封管试验。按照UL 1446《绝缘材料的结构——总则》第14章要求,每种试样含3根线棒(绝缘结构同1.2.1),3条NMN(300 mm×15 mm)。 试验参数:180℃/336h。 2 ;结果与讨论

模型结构经VPI处理后,A结构线圈呈淡黄色,B线圈呈浅黄色。表面漆膜均透亮,光滑不粘手,无开裂现象,详见图1。 图1 ;模型结构

1)常、热态介质损耗。表2列出了A、B结构试验前后的常、热态介质损耗测试值。根据风力发电机的实际使用要求,参照JB/T50133-1999《中型高压电机少胶整浸线圈产品质量分等》对模拟结构进行评测。通过分析介损值及介损增量可知,A、B结构的常态介质损耗水平相当,其偏差在制样工艺和检测分散性控制范围之内。试验前,A、B结构的常态介质损耗均为优等品,热态介损均为合格品;试验后,常态介质损耗试均为一等品,A结构的热态介质损耗为合格品,而B结构的tanδ0.6UN超过标准要求,为不合格品。 表2 ;常、热态介质损耗(%) A试验前 A试验后 B试验前 B试验后 Tanδ

(23℃) 0.2UN 1.067 1.922 1.088 1.615 0.4UN 1.092 1.933 1.096 1.634 0.6UN 1.103 1.925 1.103 1.634 0.8UN 1.083 1.969 1.115 1.847 1UN 1.304 2.699 1.704 2.206

tanδ(155℃) 0.2UN 15.518 19.883 15.984 22.807 0.4UN 15.429 19.959 15.921 22.84 0.6UN 15.565 19.9 16.163 23.03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0.8UN 16.167 21.114 17.472 23.942 1UN 17.828 23.202 18.909 26.191

2)工频击穿电压。试验后,A结构击穿电压由33.02 kV变为31.76 kV,B结构由30.46 kV变为30.22 kV,试验后的击穿电压均未显著下降,相对于1000 V的考核电压,具有30倍以上的电气强度设计裕度。 3)密封管试验。

①外观变化。外观变化见图2:A线棒由黄褐色变为深褐色,表面漆膜无粉化,NMN由白变黄,无起泡分层。B线棒由浅黄色变为黄褐色,表面漆膜无粉化,NMN表面遍布黑点,有明显分层。

图2 ;密封管试验前后的线棒和NMN

②性能测试。线棒及NMN的性能变化见表3:A、B线棒的击穿电压保持率均在90%以上且水平相当,按照UL1446标准要求,击穿电压保持率在50%以上者视为配套相容。NMN拉伸强度保持率均大于50%,与A线棒试验的NMN拉伸强度保持率高8%,说明在高温密封的环境下,TJ13-8漆对NMN拉伸强度影响更小。 表3 ;密封管试验前后性能变化 线棒击穿电压(kV) 线棒击穿电压

保持率(%) NMN拉伸强度(MPa) NMN拉伸强度 保持率(%)

A线棒 试验前 34.53 91.97 95.78 60.93 试验后 31.77 58.36

B线棒 试验前 33.29 90.6 95.78 52.72 试验后 30.17 50.49 3 ;结论

1)TJ13-8聚酯亚胺无溶剂绝缘漆脂与国外同类型Z款漆的主要技术指标相当,均具有挥发份低、电气性能优良等特点,能满足F级VPI绝缘处理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与聚酯亚胺少胶云母带的配套绝缘体系在经历低温、湿热、冷热冲击试验考核后,TJ13-8体系与Z漆体系的常态介质损耗与击穿强度水平相当,TJ13-8体系热态介质损耗性能同比更优。

3)密封管试验表明,TJ13-8体系与Z漆均与验证用云母带、槽绝缘配套相容;相对而言,TJ13-8漆对槽绝缘拉伸强度的影响更小。 参考文献

[1]周键,祝晚华,黄孙息,等.国内外大中型高压电机真空压力浸渍树脂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J].绝缘材料,2010,43(5):30-34.

[2]张犇.绝缘浸渍树脂现状和发展方向[J].电机技术,2006(1):3-7.

[3]曹翰清,陈磊,邢国华.环保型聚酯亚胺无溶剂浸渍漆的应用研究[J].绝缘材料,2012,45(3):9-12.

[4]陈红生,李强军,.国内外环保型真空压力浸渍树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绝缘材料,2011,44(2):39-42.

[5]李强军,姜其斌,陈红生,等.1.5MW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绝缘系统的研究[J].绝缘材料,2009,42(3):10-13. 作者简介

刘济林(198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机绝缘 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