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矿山压力――由于煤的地下开采,而对井巷、硐室及回采工作面以及其中的支护物
的作用。
2、 原岩应力――岩石中自然条件下存在的应力,包括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 3、 老顶冲击矿压 4、 加权平均工作阻力
5、 冲击矿压――冲击矿压时聚集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岩体中的能量突然释放,在井
巷发生爆炸性事故,产生的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同时发出强烈声响,造成煤岩体振动和煤岩体破坏,支架与设备损坏,人员伤亡,部分巷道垮落破坏的力学现象。
三、 绘图说明双向等压作用下圆形巷道周边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并加以解释
(15分)。
解答:1、在弹性条件下
图2 弹性条件下圆形巷道应力分布图
如图2所示,根据弹性力学可以得到
t1(1r1r222) r1(1r1r222)
即在巷道边缘切向应力
t是所加应力的2倍,径向应力是零。随着距离的增大,切向应
力和径向应力都逐渐接近原岩应力1 。 2、在塑性条件下
如图3所示,由于巷道的开挖,而引起巷道周边的应力重新分布,重新分布的力使围岩
产生了塑性变形,形成了塑性圈。而径向应力r与弹性条件下的一致,但切向应力t由于
塑性变形而使其在巷道边缘不为零,并在巷道边缘到塑性圈是逐渐增大,过了塑性圈,规律与弹性条件下一致。
图3 塑性条件下圆形巷道应力分布图
四、 试述近水平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矿山压力显现的一般规律(10分)。 解答:近水平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矿压显现规律如下:
首先开切眼,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直接顶冒落;工作面再推进,直接顶大面积冒落,老顶产生裂隙,并形成三铰拱式平衡;工作面再推进,老顶平衡失稳,老顶垮落,对工作面形成冲击,这次冲击铰初次来压,此时工作面推进的距离是初次垮落步距。
初次来压后,工作面再推进,老顶又形成三铰拱式平衡,再推进三铰拱式平衡失稳,老顶垮落;周而复始,老顶由稳定-失稳-稳定-失稳的过程就形成了周期来压。两次拉亚之间,工作面推进的距离叫周期来压步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