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

来源:意榕旅游网
体育课单元教学计划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1~2年级的体育课时为每周4学时,按每学期20周计算,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三项原则,结合教学实际,制订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指导,建立符合\"树德广才\"办学指导思想的、有我校特色的体育教育课程,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开发学生的体育潜质,以美育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加上体育室、外课干扰因素多,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比如情景教学、模仿教学、分组讨论教学等)来进行教学。还有好奇性强;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新鲜感,但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小学二年级学生年龄都在10岁左右,存在体质一般、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所以,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因此我运用如下措施: 1.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引导要求学生先从自身行为做起,再到怎样学习,最后到提高技术技能。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2.大力鼓励和奖励学生,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引导他们把学习和生活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3.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所学的各项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发展体育的运动能力,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能自觉地锻炼身体 三.教材分析

1. 从儿童的需要出发。二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本,选择以游戏和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在基本活动中有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也大都以游戏作为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包括排队活动、基本体操(徒手的和使用轻器械的)、奔跑游戏(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游戏(各种跳跃等)、投掷游戏(各种挥动、抛掷等)和小球类游戏等。

2. 以小学生身体锻炼实践活动为主。二年级体育基础知识只有 3个题目:正确的身体姿势;学会测量身高和体重;认真上好体育课。这些知识不强调在室内专门进行教学,而是结合实践活动、结合学校对学生的身体检查等活动进行。 3. 加强教材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在教材中选编的内容都是示例性的。这些示例都没有硬性的规定。对同一个教材内容,尽可能给教师提供多种思路,以便于教师创造性地选用、改用。这对教师来说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4. 二年级教材内容儿童化、生活化。教材内容符合儿童特点,内容贴近他们的生活,教给他们的动作是他们平时熟悉的,游戏的方法是他们喜欢的,主要是让孩子们积极地参与,玩得起来,在玩和活动中受到教育。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目标: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每节课进行一定时间的队列练习,进行增强组织纪律性的教育。 3.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

4.视学生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体育技能的学习、掌握情况,让每位学生能掌握二门以上基本的终身锻炼的体育技能。 重难点:侧重于跑、跳和投的练习,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的进行跑步、跳跃和投掷项目方面的练习,譬如跑直跑远、投准投远和跳上跳下等练习。难点在于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协调方面练习接受比较慢。 五.课时安排 田径 体操 球类 必选学 项 走跳 投小 队基本技巧单杠小计 小 小 小 学课时 和跃 掷 计 列体操支撑双杠 篮 排 计 课(校目 跑 队攀爬跳跃 球 球 时 本象二 年 级 8 5 4 17 形 7 平衡 7 5 19 5 4 9 总 课 时 棋) 45 16 61 六.教学内容 项目 田 径 体 操 走和跑 跳 跃 投 掷 队列队形 基本体操 滚翻平衡 球 类 小篮球 小排球 时 教学内容 要求 8 直线走、跑(各种方式的走与跑练习) 上体正直、抬头挺胸、直腰行走 5 单、双脚多个水平方向的跳跃 前脚掌起跳,落地屈膝缓冲 4 多种方式持轻物投掷 出手快 7 1.四列横队(集合、向右向前看齐、立正、稍息、报数)2.解散3.原地踏步、立停4.注意力练习 1. 第三套全国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 2. 立、行平衡:独脚立,走独木桥 1. 坐位体前屈 2. 左右前后滚动 3. 各种滚翻 1. 自抛自接 2. 原地拍球 1. 步法 2. 向上垫球 7 5 动作有力,优美 团身紧 5 4 运球时按球部位 2臂夹紧 七.教学进度表

二 2、21~2、25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2、26~3、2 3、5~3.9 3.12~3.16 3.19~3. 23 3.26~3.30 4.2~4.6 4.9~4.13 4.16~4.20 4.23~4.27 4.30~5.4 5.7~5.11 5.14~5.18 5.21~5.25 5.28~6.1 6.4~6.8 引导课 体育常识:做早操的好处 1、队列队形;2、游戏;块块集合 1、基本体操:2、队列:排纵队,横队; 1、基本体操;2、游戏:块块集合; 1、基本体操;2、游戏:一切行动听指挥 1、韵律活动;2、走:各种姿势的走; 1、用各种正确姿势的走;2、游戏:迎面接力; 1、技巧;前后滚动;2、游戏:障碍赛跑; 游戏课:1、端水平衡;2、障碍赛跑; 1、技巧:复习前后滚动;2、游戏:绕木棒接力; 1、复习基本体操;2、游戏:挑战应战 1、队列;原地转法;2、复习基本体操; 1、队列:报数;2、复习,各种姿势的走; 1、韵律活动;2、队列:报数; 1、技巧:前滚翻;2、游戏:跳垫子游戏; 1、技巧:前滚翻;2、游戏:换物接力; 1、劳动模仿操;2、游戏:迎面接力; 1、劳动模仿操;2、游戏:换物接力; 1、队列:齐步走-立定;2、复习劳动模仿操; 游戏课:1、蹦蹦跳跳;2、猎人猎枪老虎; 1、队列:走圆形;2、小篮球抛接球; 1、技巧:立卧撑;2、小足球带球; 1、基本体操;2、游戏:“8”字接力; 1、徒手操;2、游戏:赶小猪(小篮球); 1、跳小绳;2、小篮球原地运球; 1、走跑交替;2、复习跳小绳; 1、走跑练习;2、游戏:抛接球; 1、韵律活动;2、游戏:看谁反应快(步法); 1、跳小绳;2、向上垫球; 1、跳双绳;2、游戏:迎面接力 1、走跑交替;2、游戏:单脚跳接力; 1、30秒跳小绳;2、期末总结 八.具体工作安排

1.认真抓好排球周活动,以游戏、比赛激发兴趣;

2.于每周星期1—5早晚两个时间段组织学校学生排球队,田径队的训练及进行边选拔边训练的原则;在4月份的区田径运动会中取得好成绩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水平,进行一课一案一得的实践课汇报。

4.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家常课的内容,做好课课有内容,有创新。

5.开展学校体育比赛活动。

6.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精神、管理好现有的体育器材和使用。并作好器材登记入册

7.上课、重在培养兴趣,重在全面提高 (1).进一步加强思想进修学习,不出现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 (2).熟悉课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底有收获。 (3).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不上无准备的课。 (4).课堂中启发学生求知求真敢于提问,敢于探究。教师加强巡视,一激励表扬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使学生喜欢教师,喜欢体育这门学科。 8.听课、互相听课并做到及时反馈、交流 九.考核内容 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项目 立定跳1分钟跳座位体前屈 仰卧起坐 25*8往返立定跳成绩 远 绳 跑 远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优秀 148 145 9592 10CM 11CM 38 35 1:15 1:17 149 146 CM CM 次 次 次 次 秒 秒 CM CM 良好 132 130 84 82 6CM 7CM 32 31 1:45 1:52 133 131 CM CM 次 次 次 次 秒 秒 CM CM 及格 124 121 72 70 2CM 3CM 25 23 2:15 2:17 125 122 CM CM 次 次 次 次 秒 秒 CM CM 不及格

水平一(二年级)田径项目:第一单元走和跑教学计划 教 1. 让学生积极参与走和跑的练习,乐于开展走和跑的游戏。 课 学 2. 学会简单的直线跑,具有一定的奔跑能力。 时 8 目 3. 形成良好的走和跑的姿势,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数 标 4. 能积极主动地与小伙伴进行练习,在互动中体验快乐。 教走:各种姿势的自然走。 学跑:30米自然加速跑、各种姿势的接力跑、25米*2往返教学重点:掌握内跑、迎面接力跑、 重点正确的跑步容 30米直线跑、400-600米走跑交替 和难姿势。 游戏:“两人三足”、“大渔网”、“抓尾巴”、“黄河长江”、点 难点:跑的“套圈赛跑” 直 课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教学策略 时 点 1.体验各种姿势自 1.各种动物的模仿 然走,发展下肢力 走、手臂放在不同第 1.各种姿势的自量。 重点:上体正直 部位的走等。 1 然走 2.提高自然走能力,难点:手脚协调 2.引导学生进行讨课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论,尝试走的方式 时 2.游戏“两人三的走的身体姿势 3.分组进行“两人足”。 3.培养学生的交流三足”游戏。 能力,加强同伴间友好交往与合作能力 1.提高步频和快速 1.跑前的准备活 摆臂动作,发展学生 动,充分活动各个第 1.30米自然加速的速度素质。 重点:上体正关节。 2 跑。 2.通过游戏提高学直。 2.分组进行30米课 2.游戏“长江黄生快速跑的反应速难点:快速摆快速跑练习。 时 河”。 度。 臂,前脚掌着3.组织学生进行 3.通过练习使学生地。 “长江黄河”游戏,树立信心,积极上学生记录分数。 进,促进身心健康。 1.学会迎面接力跑 1.组织跑步前的准 的基本方法,掌握正 备活动。 第 确的交接棒方法。 重点:前脚掌着2.学生分组讨论快3 1.迎面接力跑。 2.在游戏中提高快地。 速启动的动作和身课 2.游戏“红黄旗” 速奔跑的能力和协难点:双臂前后体姿势。 时 调能力。 摆动有力,身体3.分组进行迎面接3.通过游戏提高学前倾。 力跑。 生快速奔跑的反应4组织学生进行“红速度。 黄旗”游戏,谁反应快。 1.通过短距离的接 第 力跑,巩固学生快速 1.跑前准备活动,41.20-30米接力直线跑的技能。 重点:前脚掌着高抬腿跑训练。 课跑 2.促进学生途中跑时 2.游戏“套圈赛技术的掌握。 跑” 3.通过练习使学生树立信心,积极上进,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1.积极参与往返跑 练习,养成正确的跑第 步姿势。 51.25×2往返跑。 2.通过往返跑的练课2.游戏“大渔习体验跑的速度和时 网”。 节奏的变换,特别是折返点的速度变化。 3.通过练习使学生培养积极上进品质,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1.学生积极运用所 学的快速跑技术,提第 高自己快速跑能力。 61.游戏“抓尾2.提高步频与快速课巴”。 摆臂动作,提高跑步时 2.50米直线跑。 的速度。 3.通过练习培养友好合作、团结向上的精神,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1.提高走和跑的动 作协调性,呼吸自然第 有节奏,发展走和跑7400-600米走跑的耐久力。 课交替。 2.通过练习,学生掌时 握耐久跑中常出现的身体状态及克服方法。 3.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1.积极参与50米直第 线跑测试,争取有所8考核:25*2米往进步,进一步提高奔课返跑。 跑能力。 时 2.使学生树立信心,积极上进,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地。 2.分组进行20-30难点:双臂前后米接力跑,评价。 摆动有力。 3.组织“套圈赛跑”游戏。 重点:快速摆臂。 难点:折返跑的变速。 1.跑前主办活动,了解折返跑基本技术。 2.分组进行25米×2往返跑练习。 3.组织学生进行“大渔网”游戏。 重点:上体正直,快速摆臂。 难点:蹬地有力。 1.组织学生进行“抓尾巴”游戏。 2.跑前准备活动,高抬腿跑训练。 3.学生分组进行30米直线跑练习。 重点:身体稍前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 难点:呼吸有节奏,两至三步一吸,两至三步一呼。 1.准备活动充分,有不适宜参加耐久跑的同学要换项或减量。 2.每跑两至三步一吸,两至三步一呼。并用口鼻同时呼吸。 3.围绕田径场走跑交替。 4.组织放松、讲解。 1. 做好准备活动。 2. 介绍考核标准 重点:摆臂积3. 分组测试 极。 4. 记录学生成绩 难点:蹬地有力。

第二单元 跳跃教学计划 1.让学生认识多个方向跳跃的基本动作,使之能积极参与到跳跃相 关的游戏活动中来。 教 2.通过各种跳跃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直跑屈腿跳、跑几步单跳双课 学 落等跳跃动作的基本方法和要领,使之能灵活地在游戏过程中运用时 5 目 多种跳跃动作技术。 数 标 3.在各种跳跃练习和游戏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柔韧、力量、反应和协调等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教 蹲跳起、单双脚连续向前跳、跑几步单跳双落、教学重点:起跳有力,学 直跑屈腿跳、跳绳。 重点落地平稳。 内 游戏“跳进去拍人”、“跳圈比赛”、“接力比赛”、和难难点:身体的协调容 “快快跳起来”。 点 性和动作的连贯性。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积极参 与跳跃和相关游戏 的兴趣。 重点:蹬1.课前准备活动,快乐蹦第 1.蹲跳起。 2.通过练习,让学生地有力、蹦跳。 1 2.游戏“跳进去掌握蹲跳起的动作迅速。 2.讲解示范,组织学生进课 拍人”。 方法,发展学生下肢难点:保行蹲跳起练习。 时 力量。 持身体3.分组进行“跳进去拍人”3.培养学生的快速平衡。 游戏。 反应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1.提高学生单双脚 连续跳跃的能力。 重点:前 2.通过教学,使学生脚掌蹬1.进行各种动物模仿跳和第 1.单双脚连续掌握单双脚连续跳地有力调短绳的练习。 2 向前跳。 的动作要领,提高学动作正2.分组进行单双脚连续跳课 2.游戏“跳圈比生灵敏、协调和力量确。 练习。 时 赛”。 等素质。 难点:动3.分组进行游戏“跳圈比 3.使学生能积极参作连贯、赛”。 与练习,培养学生不协调。 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1.让学生初步学会 助跑几步后单脚起重点:掌 跳、双脚落地的动握单脚1.模仿动物跳的动作和跳 作。 起跳双短绳练习。 第 1.跑几步单跳2.发展学生的灵活、脚落地2.学习上一步单脚起跳、3 双落。 协调、弹跳等能力,的方法。 双脚落地的动作。 课 2.游戏“接力比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难点:起3.教师讲解示范单脚起时 赛”。 第 4 课 时 第 5 课 时 量。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优良品质及合作创新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1.组织学生积极参 与“快快跳起来”游 戏,发展学生的腿部1.游戏“快快跳力量。 起来”。 2.通过练习,让学生2.直跑屈腿跳。 初步掌握直跑屈腿跳高的动作要求,发展学生柔韧、协调等素质。 3.培养学生坚强、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1.使学生能积极参 加考核活动,并在考 核中勇于表现自我。 2.通过考核,进一步考核:跳绳。 巩固跳绳的动作方法和技术动作。 3.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跳与落地的连贯、协调性。 跳、双脚落地的动作,学生分组练习。 4.进行接力比赛。 重点:掌握直跑屈腿跳高的方法。 难点:屈腿收腹,动作连贯协调。 1.在做跳短绳练习后进行“快快跳起来”游戏。 2.进行直跑屈腿跳高动作的学习与练习。 3.相互评价。 重点:掌握跳绳的技术动作。 难点跳与摇的协调配合。 1.做准备活动。 2.讲解考核规则与要求。 3.分组进行测试。 4.登记成绩。

第三单元 投掷教学计划 1.能积极参与投掷练习,提高对投掷活动的兴趣。 教 2.初步掌握正确的原地正面投掷姿势,体验肩部带动手臂的甩臂动课 学 作,提高学生的投掷能力。 时 4 目 3.以发展学生上下肢、肩带和腰腹等大肌肉群力量为主,提高其判数 标 断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4.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友爱、协同合作的作风。 教 教学 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学 原地正面投掷轻物 重点 连贯完成正面投掷动作。 内 和难点 难点:肩后过肩、手脚协容 调。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教学策略 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持 1.自主探索持轻物 轻物掷远的技术动作。 重点:手臂上举投远的练习方法。 第 2.使学生初步掌握手后引,上下肢协2.通过比赛得分形1 持轻物向有臂上举后引技术动作,调配合。 式激励学生练习动课 标志物的方身体协调配合。 难点:连贯完成作。 时 向投远 3.通过比赛、游戏等培后引挥臂。 3.通过游戏来激发养学生相互合作、奋勇学生的学习兴趣。 拼搏的良好品质。 1.使学生初步了解近 1.根据教师的动作 距离对准目标投掷的 讲解,学生自主练第 近距离对准技术动作。 习对准目标投掷。 2 目标投掷 2.使学生基本掌握投重点:上下肢身2.分小组进行投准课 准的技术动作,80%的体协调配合。 目标比赛。 时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击难点:击中目3.利用示范、讲解 中目标。 标。 进行投准练习。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 4.通过投准得分激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1.使学生掌握持轻物 1.利用挂图和教师 投远的技术动作。 重点:持轻物投示范让学生初步了第 1.持轻物投2.通过持轻物投远练过一定高度时解这个动作。 3 过3米远、3习使绝大部分学生能手脚协调配合。 2.分组练习,讨论课 米高的横线。 够完成投掷动作,部分难点:手臂上举学习持轻物投远的时 2.正面持小学生能投远时取得好后引,身体协调基本动作。 沙包等投远。 成绩。 配合。 3.通过比赛激发学3.培养学生奋勇拼搏、生的学习兴趣。 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第 1.正面持轻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重点:自我调节1.用定性(动作质4 物投掷各种小沙包掷远的考核,争出手时机、角量)和定量(远度)课 目标。 取发挥自身潜能。 度、远度。 两种尺度对学生进时 2.考核:小沙2.形成学生之间相互难点:动作协行综合评价。 包投远。 鼓励的考试氛围。 调,爆发用力。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体操项目:第一单元 队列队形教学计划 1.让学生知道报数的口令及不同的报数方法,知道原地一(二)路 纵队变二(四)路纵队以及还原动作要求,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游课 教 戏活动,并懂得必须遵守游戏的规则。 时 7 学 2.通过多种形式的队列体验,学生能迅速完成报数。初步体验向后数 目 转的要领。 标 3.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 4.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及有序参与活动的习惯,使其在集体行动中迅速、整齐,遵守纪律。 教 1.1至N报数。 教学重点:连贯学 2.原地一(二)路纵队变二(四)路纵队及其还原。 重点和有节奏地内 3.绕场行进、对角线行进。 和难完成练习。 容 4.向后转 点 难点:听口令迅速完成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教学策略 点 1.初步学会报数的 1.连续1至N报数、 动作要领,明确方 1-2报数、1-3报第 1.一至N报数。 法。 重点:报数连贯数。 1 2.游戏“叫号起2.学习多种报数的有节奏。 2.由右向左报数、课 跑”。 方法。 难点:报数的衔由左向右报数。 时 3.培养学生听从指接。 3.小组报数比赛。 挥的好习惯。 4.小组纵队报数、叫号起跑。 1.横队到纵队的变 1.初步学会原地原 换。 地一(二)路纵队变 2.复习纵队报数、 1.原地一(二)二(四)路纵队及其 1-2报数。 第 路纵队变二还原的动作要领和重点:动作要领3.学习原地一(二)2 (四)路纵队及方法。 的掌握。 路纵队变二(四)课 其还原。 2.体育队列练习中难点:听口令队路纵队及其还原。 时 2.游戏“找朋动作的连贯性。 伍整齐。 4.变换左右顺序练 友”。 3.培养学生相互协习。 作的团队精神。 5.比比那组最整齐。 6.游戏:“找朋友”。 第 3 课 时 复习: 1. 1至N报数。 2.原地原地一(二)路纵队变二(四)路纵队及其还原 1.学会队列与队形的基本动作和方法。 2.强化学生在练习中的身体姿态。 3.培养学生有序进行活动的好习惯。 重点:听到口令迅速完成。 难点:队伍整齐。 第 4 课 时 1.绕场行进。 2.游戏“喊数抱团”。 第 5 课 时 第 6 课 时 1.初步学会眼看前方以及沿着标志物行进的动作要领。 2.感受正确的行走姿势和节奏感,通过游戏提高反应速度。 3.培养学生正确的行走姿势。 1.初步学会眼看前 方、沿着对角线行1.对角线行进。 进。 2.游戏“蚂蚁搬2.在游戏中强化对家”。 角线走的动作技术。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培养规则意识。 1.学会向后转走的 动作要领和方法。 1.向后转。 2.在游戏中强化半2.游戏“反口令面转法的动作技术,练习”。 提高反应速度。 3.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点:队伍有序行进。 难点:后面同学紧跟前面同学的行进路线。 重点:正确沿对角线路线行进。 难点:走直线。 1.听哨声集合成横队,然后报数。 2.横队变纵队。 3.一(二)路纵队变二(四)路纵队及其还原。四路纵队报数。 4.游戏“手脚并用接力赛”。 1.听口令绕篮球场齐步走——停。 2.绕篮球场齐步走——跑步走。 3.齐步走或跑步走中不同点着地。 4.游戏“喊号抱团”。 1.对角线踏步走。 2.对角线接力赛。 3.游戏“蚂蚁搬家”。 重点:向后转方向、脚上动作正确。 难点:听到口令向右方向转体180度。 第 7 课 时 综合练习。 1.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掌握队列与队形的动作方法。 2.培养学生正确的站、立、行的身体姿势及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 1.复习向左向右。 2.学习向后转动作。 3.一对一学习向后转。 4小组比赛半面转法 5.游戏“反口令练习”。 6.游戏“看手势、听口令抓与逃”。 1.整队报数。 重点:掌管队列2. 原地一(二)路练习动作。 纵队变二(四)路难点:听口令正纵队及其还原。 确完成各种动3.游戏“石头、剪作。 刀、布”。 4.“过障碍”游戏(各路线跑的)。 第二单元 基本体操、攀爬教学计划 教 1.能够积极参与到基本体操的练习中来,主动、大胆地展示自己学 学 会的动作。 课 目 2.能有正确掌握第三套广播操的基本动作,形象化地完成整套运动时 7 标 模仿操;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发展上肢的支撑力量。 数 3.体验成功与失败,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 教 1.复习第三套广播操。 教学重点:掌握广播操和模学 2学习整套运动模仿操。 重点仿操。 内 3.爬行:爬过“铁丝网”。 和难难点:动作正确,跟上容 点 音乐节奏。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教学策略 点 1.通过复习能够迅 1.视频欣赏《七彩 速掌握《七彩阳光》 阳光》。 基本动作。 重点:掌握动作2.听音乐,看镜面第 复习广播体操2.养成身体正确的要领。 示范,集体练习。 1 《七彩阳光》。 姿势,做广播操时能难点:动作正3.听音乐练习。 课 有跟上音乐节奏,发确,跟上音乐节4.小组比赛那组做时 展灵敏性和协调性。 奏。 的正确。 3.培养学生听从指5.游戏“猜猜谁是挥、遵守游戏规则的领头人”。 好习惯。 1.通过学习初步掌 1.学习武术、打排 握运动模仿操1—5 球、拍皮球、游泳、第 节基本动作。 重点:模仿到滑雪动作,并伴有2 学习运动模仿2.能够跟上节奏,动位。 口令。 课 操。 作到位,发展学生灵难点:动作有节2.教师口令指挥,时 敏性、协调性。 奏。 学生跟练。 3.培养学生认真积 3.小组练习展示。 极向上的性格。 4.游戏“找朋友” 1.通过学习初步掌 握运动操模仿6—8 1.复习运动模仿操第 节基本操。 重点:模仿到1—5节。 3 学习运动模仿2.能够跟上节奏,动位。 2.优生示范。 课 操。 作到位,发展学生灵难点:动作有节3.模仿举重、拳击、时 敏性、协调性。 奏。 跳绳基本动作。 3.培养学生认真积4.相互纠错。 极向上的性格。 1.通过学习,使学生 能够形象掌握运动 1.听口令完成整套 模仿操的基本动作。 重点:掌握模仿动作。 第 2.发展身体的协调操整套基本动2.寻找最佳模仿4 复习运动模仿性和模仿能力,培养作。 者。 课 操。 身体正确的姿势和难点:动作形3.最佳模仿者展时 第 5 课 时 第 6 课 时 第 7 课 时 接触感。 3.能够 欣赏同学的形象模仿,培养刻苦练习的优良品质。 1.尝试爬行的各种 动作方法。掌握简单 的爬行技能,发展身 体的灵敏性,提高模 仿能力和身体协调垫上爬行。 性。 2.激发学生模仿动物爬行的兴趣,使之体验不同姿势的感受,并创想出新的动作。 3.培养合作、克服困难的品质能力 1.体验手脚依次配 合爬障碍物的方法, 发展攀爬能力。 2.通过练习发展学爬过障碍物。 生的上下肢体力量和身体的灵敏协调性。 3.养成仔细观察、相互鼓励的好习惯。 1.尝试爬行的各种 动作方法。掌握简单模仿动物爬行。 的爬行技能,发展身 体灵敏性,提高模仿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2.激发学生模仿动物爬行的兴趣,使之体验不同姿势的感受,并创想出新的动作。 3.培养合作互助、克服困难的品质。 象、逼真。 示。 4.游戏“草原小骑兵”。 1.比比那组爬行方法多。 2.选一种最佳方法,比比谁爬的快。 3.双人合作爬行比赛。 4.游戏“突破防线炸碉堡”。 重点:学会手脚并用爬行。 难点:动作协调,速度快。 重点:手脚并用爬过障碍物。 难点:手脚配合协调能力。 1.学习大象走路。 2.爬越60厘米高的障碍物。 3.叫号爬越。 4.比赛那组先完成。 5.游戏“走独木桥”。 1.设置情境。 2.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爬行动作。 3.让学生展示,之后相互评价、总结、归纳。 4.模仿一种动物进行教学比赛。 5.学生间相互评价。 重点:激发爬行创想意识。 难点:协调爬行,模仿逼真。

第三单元 技巧教学计划 教 1.能够积极参与各项练习,并能安全地完成。 学 2.初步掌握前滚翻成坐撑、前滚翻成蹲撑及攀爬等动作。通过多种课 目 滚翻教学,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协调等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提时 5 标 高学生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时空感。 数 3.培养学生合作、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教 教学重点:单个前滚翻团身学 1.前滚翻 重点紧、滚动圆滑。 内 2.成“桥” 和难难点:两个前滚翻之间容 点 的衔接。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教学策略 点 1.使学生学会团身 1.双手抱膝前后滚 滚动的方法,体验身 动。 姿势和动作方向变 2.两臂伸直左右滚第 1.以各种姿势化的感觉。 重点:提高滚动动。 1 滚动。 2.、发展学生柔韧、动作的协调性。 3.定时比谁滚动次课 2.游戏“踏石过灵敏、协调素质和基难点:滚动圆数多。 时 河”。 本活动能力。 滑、速度快。 4.尝试练习侧滚3.培养学生的安全翻。 意识。 5.游戏“踏石过河”。 1.使学生初步掌握 前滚翻时两脚蹬地 1.学习前滚翻。 伸腿、团身的基本动 2.比较木块与球类第 1.前滚翻成坐作,体会滚翻时身体重点:滚动圆滚翻时的区别。 2 撑。 各部位依次着地的滑。 3.前滚翻成坐撑课 2.仰卧起坐。 正确方法。 难点:方向正。 (直腿、分腿、屈时 2.发展滚翻能力和腿坐)。 灵敏、协调素质以及4.尝试前滚翻起腰腹肌力量。 立,展示。 3.培养学生吃苦耐5.仰卧起坐。 劳、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 1.复习提高滚动、滚 1.以一定倾斜弧度 翻动作熟练程度,在 前滚翻。 前滚翻屈腿坐撑的 2.不同预备姿势的 基础上,逐步过渡到 前滚翻(兔跳、持第 1.前滚翻成蹲前滚翻撑蹲撑。 重点:掌握完整球等)。 3 撑。 2.通过练习,进一步动作过程,不断3.前滚翻成蹲撑。 课 2.游戏“赶小提高学生灵敏、柔提高协调性、连4.抱球前滚翻,前时 猪”。 韧、协调素质,提高贯性。 滚翻接球。 身体平衡能力,促进难点:滚翻起5比赛那组完成前 第 4 课 时 第 5 课 时 学生身体的协调发展。 3.培养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指挥的学习态度。 1.通过学习,在完成 单个前滚翻的基础 上逐步过渡到连续1.连续前滚翻。 前滚翻。 2.过障碍接力。 2.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素质,提高身体平衡能力,促进学生身体的协调发展。 1.使学生了解“桥” 的动作概念,学会一 头翘动作。 2.使学生能有在保1.做“桥”。 护帮助下完成“桥”2.一头翘。 的动作,发展学生脊柱部位的柔韧性和手臂支撑力量。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立。 滚翻的成功人数多。 6.游戏“赶小猪”。 1.复习前滚翻。 2.保护帮助下完成2个前滚翻。 3.蹲撑开始的连续2—3个前滚翻。 4.游戏比赛“过障碍接力”。 重点:团身紧,滚动圆滑,滚翻后能起立。 难点:两个前滚翻之间的衔接。 重点:手脚撑地成“桥”。 难点:双臂两腿能够推蹬,挺髋。 1.游戏“炒黄豆”“互背”。 2.垫上练习:俯卧手扶脚、俯卧挺身、双脚跪地上体后倒。 3.在保护下背靠墙下腰。 4.在帮助下完成“桥”的动作。 5.一头翘,游戏“双人划船”。

球类项目:第一单元小篮球教学计划 1.通过分组和合作学习,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在活动中表现出较 教 强的自信心。 课 学 2.掌握直线运球时击球部位、球的落点和球的反弹高度等动作要时 5 目 点,做到中速走直线运球时能够熟练控制球。 数 标 3.通过控制球练习提高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快速起动加速跑的能力。 重点:触球部位和触球教 教学点,以及控制球的能学 小篮球直线运球 重点力。 内 和难难点:全身的协调性和容 点 上肢控制球的力量和方向。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教学策略 点 第 通过复习原地运球,重点:按球正上 1 1.熟悉球性。 改进学生原地运球方:五指自然分1.计时运球。 课 2.复习原地运的基本动作,进一步开、弯曲。 2.看谁运得快。 时 球。 熟悉球性,体验成难点:上下按3.原地运球游戏。 功。 压。 1.通过边走边运球, 1.自主尝试边走边 让学生知道行进间 运球。 第 运球的拍球部位和重点:拍球部2.分组集体练习慢2 边走边运球。 反弹高度。 位。 速运球。 课 2.通过控制球练习,难点:运球力3.看教师信号慢速时 提高学生的手指灵度。 运球。 活性,发展学生上肢4.游戏:队长球。 力量。 1.复习边走边运第 进一步掌握直线运重点:把球反弹球。 3 1.边走边运球。 球时击球部位、球的高度控制在腰2.自主练习中速直课 2.保龄球比赛。 落点和球的反弹高腹之间。 线运球。 时 度等动作要点,做到难点:运球的力3.集体分组练习直中速走直线运球时度。 线运球。 能够熟练控制球。 4.直线运球:看谁不失误。 第 重点:运球成直1.分组直线运球。 4 1.沿直线运球 进一步巩固直线运线。 2.看谁运球速度课 2.队长球。 球的动作要点和控难点:人和球的快。 时 制球的能力。 协调。 3.比比谁是运球冠军。 第 1.考核:直线运1.进一步巩固直线重点:使球有节1.做好准备活动。 5 球。 运球的动作要点和奏地直线向前2.介绍考核标准与课 时 2.保龄球比赛。 控制球的能力。 运行。 要求。 2.通过考核,了解学难点:手脚协调3.分组测试。 生的运球能力。 配合。 4.记录学生成绩。 第二单元排球教学计划 年级 一、二年级 教材内容 排球 课时预计 4.5 课次 8 1.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排球运动的兴趣。 单元 2.熟悉球性,学习和了解排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安全地进行排球运动。 学习 3.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心身健康。 目标 4.在排球活动中形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具有进取精神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课次 教学内容 13 1.拍球游戏 学习目标 1、悉球性练习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2、提高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意识。 14 1.抛接球游戏 1、熟悉球性,提高学生接球的能力。 2、提高学生接球的判断能力。 15 1. 抛垫球 1.基本掌握自抛自垫排球的能力。 2、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向上垫球的欲望。 16 1.准备姿势 A、稍蹲 B、半蹲 C、全蹲 17 1. 通过步伐练习,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2.初步掌握打排球的基本姿势。 1. 重心稍前倾,后脚跟离地。 2.难点:站立脚前后左右分开。 1.动作正确; 重点:向上抛球准确 难点: 击球直线向上 1. 先分解徒手教学; 2. 集体练习; 3. 散点练习。 抛球的方向、力量 接球的出手时机 徒手 游戏 重点和难点 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控制球。 教学策略 游戏法。 比赛法。 1. 教师先示范; 2. 学生模仿; 3. 二人一组对练。 1.教师示范; 1.步法移动 1、 1.进一步提高移动反应能A、并步 B、滑步 C、跨步 力. 2. 结合排球垫球动作,2.学生集体模仿练习; 3.看信号练习; 2、 2.初步掌握排球基本步伐。 做到反应灵敏,步法到位。 18 1. 向上垫球 初步掌握垫球的基本手型,重点:垫球的正确手型。 通过游戏等形式,掌A、 手型模仿 了解垫球技术的动作方法,难点准确的击球部位。: 握垫球的手型、击球B、 向上垫球体验参加排球运动的乐趣。 时间等等。 练习 19 强化向上垫球 20 考核:向上垫球 对正确部位的认识。 学会连续自垫球,体验下肢蹬地协调用力的感觉。 重点:垫球的部位 自垫计数法。 建立正确的自垫时身体用力的概念。 重点:上下肢协调用力。 比赛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