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写照——中国古代人物画
适用学段:高一或高二年级 类 型:欣赏课 课 时:45分钟
教学形式:以小组合作为主的活动性教学 教学设备:挂图或多媒体
一、教学目标
a.培养学生全面和细致的观察能力。
b.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独特的艺术传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深入理解的目的,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c.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学习兴趣,通过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表现手法并尝试美术实践活动,同时能运用一定的专业术语表述感受。
d.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a.认识、理解、赏析《韩熙载夜宴图》。
b. 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独特的艺术传统——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三、教学难点
a认识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画面构图,以及对作品传神写照之处的理解。
1
b.如何调动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学习的兴趣。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若干图片和资料,古典音乐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资料:毛笔、纸和自制的笔。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与尝试
同学之间互相观察,用文字、语言描述特征。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用毛笔或自制的笔(树枝、棉签等工具),尝试描绘某位同学的形象,并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同时简要说明该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征。
由自己的绘画作品导入教学,以一系列的设问:这个人物外表有什么特征?他在干什么呢?通过他的形象你能
看出他的身份吗?你能通过外表看出人物的心情吗?等,引起学生对作品中的主人公---韩熙载研究的兴趣。(媒体展示一组韩熙载的头像)
活动二:分析与交流 单元活动(一) “排序”
(准备《韩熙载夜宴图》的5个片断)根据老师给出的五个片断,要求同学们按照一定线索把该画串联成一幅完整
的长卷(把排列顺序的序号写在各组的答题板上),并且给每个片断起一个恰当的标题。
单元活动(二) “他是谁”
找一找,这个人物在长卷的什么位置,他是谁?画家为什么画他
2
呢?画家是谁?等.围绕一组问题师生查阅资料,共同讨论。
单元活动(三) “同赴晚宴” (1)听琵琶演奏
引导学生欣赏画面的第一段“听琵琶演奏”:1、用“心”听听这位演奏者所弹奏的曲子如何?哪些细节能证明?你
能感受到中国古代人物画在对人物的内在性情刻画的独到之处吗?试举例说明。 2、画面除了人物造型上的丰富多样以外,在人物的安排上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有哪些特点,或者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2)击鼓观舞
在画面的第二片段中,作者在人物的刻画上有哪些精彩之笔,同时对人物作了哪些安排,在这一片段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人物?
(3)休息
师生讨论 “休息”这一片段在整幅画的节奏变化上起到怎样的作
用?
(四)听乐、送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在这两个片段中韩熙载的神态举止有什么特点?画家这样塑造,对揭示人物的性格有作用吗?请谈谈各自的看法。画家在构图上又做了哪些处理? D、单元活动“假如我也参加了晚宴……”
请同学想象并表演如果自己也参加了这次宴会,面对这样的场面会有什么样的反映?
E、单元活动“我眼里的《韩熙载夜宴图》……”
以下列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透过作品的表面,深入探究该作品
3
所蕴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从而以点带面,引发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深入认识和研究的兴趣。
A、画面的每个段落是如何做到既独立又连贯的呢?
B、在内容和形式上整幅作品存在着哪些对比?最主要的对比是什么?这些对比对人物的塑造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C、画家把韩熙载设置在一个如此热闹的场景中,人物和场景之间的矛盾在刻划人物性情方面有独道之处吗?你眼中的韩熙载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还有什么看法?
D、画家对韩熙载持何种态度呢?以具体的事例说明?
E、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画家以怎样的笔墨来表达人物情绪的呢?你有困惑的问题吗?
F、你要塑造一个人物,你会抓住哪些特征?运用怎样的手法呢? 活动三:参观,讨论
师生共同讨论完《韩熙载夜宴图》这幅作品后,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录像和张贴在四周墙壁上各个时期不同画家的人物画作品,
(此时在教室四周展示出作品,使教室如同是一个画廊,并播放古典音乐渲染气氛)请大家欣赏并思考交流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时期、哪位画家的哪张作品。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实践角”亲自体验中国画的笔情墨意,尝试人物画。
请每位同学选一幅自己喜欢的中国古代人物画,用一定的专业术语表述自己的见解,并展示作品让同学们欣赏。
4
活动四:拓展与延伸
1、 借鉴前人的画法,有兴趣的同学以“我熟悉的朋友”为主题,画一幅人物画,并在下一堂课把每个人的作品串连成一幅长卷或组成一本肖像集,进行集体展示,互相交流、欣赏。
2、收集不同时期的人物画资料,选一位画家的作品并作深入的认识与了解。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