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HIV蛋白酶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6年1月第27卷第1期 ・9・ 文章编号:1001—8751(2006)0l-0009-07 HIV蛋白酶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邓万俊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衡阳421002) 摘要: 治疗HIV感染时,由于用药种类及数量众多,常不可避免的发生药物相互作用。HIV蛋白酶抑制剂 (Pls)的药动学特点,使其易与其他药物发生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并正确处理PIs的药物相互 作用。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PIs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常见PIs药物相互作用及其机制,讨论预防及减少不 良相互作用的方法。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损病毒;HIV;蛋白酶抑制剂;药物相互作用;药动学;药效学 中图分类号: R978.7 文献标识码:A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包括3类药 应用时,则可能发生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这种相 物,即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逆转录 互作用可以是单相的,即只引起其中一种药物的血 酶抑制剂(NNRTIs)、HIV蛋白酶抑制剂(PIs)。 药浓度升高或下降;也可以是双相的,即联用的两种 HAART改变了HIV感染的自然病史,对HIV感染 药物均有血药浓度的升高或下降。其后果是,某种 的治疗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使AIDS发病率及病死 药物血药浓度升高时,药效增强,同时也.有中毒的危 率明显下降,极大地改善了预后。PIs是HAART的 险;某种药物血药浓度降低时,药效减弱,有治疗失 重要组成部分,其药动学特点使之易与其他药物发 败的危险。例如,将CYP3A4抑制剂利托那韦与另 生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其中一部分是有利的,多数 一个PIs如沙奎那韦联用,利托那韦使沙奎那韦血 是有害的。不利的药物相互作用限制了PIs的应 浆浓度明显升高,是一种有利的相互作用。将 用。近年来,有关PIs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取得了 CYP3A4诱导剂奈韦拉平与茚地那韦或安泼那韦联 较大进展。 用,导致茚地那韦或安泼那韦AUC下降,甚至使二 1 PIs的药物相互作用机制 者血浆谷浓度降至最低的抑制病毒浓度,即抑制 一般地说,药物相互作用分为药效学相互作用 50%病毒复制所需浓度之下,以致治疗失败 。 及药动学相互作用。药效学相互作用是指两种药物 1.1.2 影响药物的胃吸收 某些PIs的生物利用 作用于同一受体或同一生化过程,发生了相互作用 度是pH依赖性的,即pH偏低时药物吸收多。许多 后,产生“相加”、“协同”或“拮抗”效应。常无血药浓 抗酸剂、H 受体拈抗剂及质子泵抑制剂使胃中pH 度的变化。药动学相互作用使药物的吸收、转运、分 升高,减少PIs的吸收,导致PIs血浆浓度下降,甚至 布、代谢及排泄发生改变,导致体内血药浓度上升或 抗HIV失败 J。 下降,药效增强或减弱。PIs与其他药物多发生药动 1.1.3 P.糖蛋白的影响P.糖蛋白是一种膜结合 学相互作用。 的细胞转运蛋白,肠粘膜的上皮细胞是P一糖蛋白的 1.1 PIs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主要表达部位,它使药物自细胞内的溢出增加,可看 根据其发生机制,又可进一步分为以下3种。 作是某些口服药的吸收屏障。P一糖蛋白的抑制或诱 1.1.1 影响药物代谢 目前应用的所有PIs均通 导主要影响药物的吸收率,对药物的相互作用有相 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系统主要是CYP3A4 当大的影响。某些PIs是P一糖蛋白的底物及/或抑 酶代谢,即它们是CYP3A4的作用底物。此外,某些 制剂,利托那韦是最强大的P一糖蛋白抑制剂。酮康 PIs,如利托那韦、那非那韦等也是CYP3A4的抑制 唑是中等P一糖蛋白抑制剂,与沙奎那韦联用后,使沙 剂及/或诱导剂,如表1…。因此,当PIs与其他也经 奎那韦AUC上升150%…。体内其他许多部位也存 CYP3A4代谢的药物、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同时 在P一糖蛋白。例如,肝细胞中P一糖蛋白使药物自胆 收稿日期:2005一O8—25 作者简介:邓万俊,男,生于1943年,教授,主要从事心内科临床及电生理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O・ HIV蛋白酶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邓万俊 s药物相互作用 系的排出增加,肾小管细胞中的P一糖蛋白使药物自 2常见的PI尿中的排出增加,血脑屏障内皮细胞上的P一糖蛋白 所有PIs均抑制CYP3A4酶。其中,利托那韦的 是某些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人V-I。例如,酮康 抑制能力最强,因此最有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 安泼那韦、那非那韦、洛匹 唑抑制P 糖蛋白,使沙奎那韦及利托那韦的脑脊液 作用。其次是茚地那韦、浓度大大升高,甚至高于血浆浓度,因此可用于中枢 那韦,沙奎那韦的抑制能力最弱 。除抑制 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治疗。 表1 影响CYF3A4酶的PIs及其他用于治疗 HIV感染的药物 应当指出,虽然CYP3A4调节药物代谢的主要 部位在肝脏,但CYP3A4也存在于小肠上皮细胞中。 利托那韦可抑制上述二个部位的CYP3A4活性,使 沙奎那韦血浆浓度上升2O倍;而葡萄柚汁主要选择 性抑制小肠中的CYP3A4,使沙奎那韦血浆浓度上 升50%~150%。由于肠壁上CYP3A4及P一糖蛋白 的组织分布及底物特异性错综复杂,明确某些药物 相互作用的机制有时是很困难的,并且难以预i见4联 t n ; 《 # .《, 《{合用药后的血浆浓度。而且,药物相互作用中涉及 ;的CYP3A4与P一糖蛋白的作用并不总是互补的。例 如,饮用葡萄柚汁后,血浆茚地那韦浓度有时下降, 有时不变,表明P 糖蛋白的活性抵消了CYP3A4的 抑制。而P一糖蛋白对沙奎那韦吸收的影响则甚 微 ¨。 1.2 PIs的药效学相互作用 HAART中PIs、NRTIs及NNRTIs联合应用,产 生协同及/相加的药效,使HIV感染患者得到长期 的临床与免疫学改善,是PIs的药效学相互作用的 最好例证。此外,在体外已经证实,大剂量茚地那韦 与沙奎那韦联用时可发生拈抗作用,但临床意义未 明。 CYP3A4酶外,某些PIs尚有诱导酶的特性。例如, 应用利托那韦的2周内,它甚至能诱导CP ̄3A4酶, 从而影响其自身的代谢。利托那韦通过诱导 CYP1 A2酶,使氨茶碱血浆浓度降低。利托那韦、那 非那韦通过提高葡萄糖苷酸转移酶活性,使乙炔雌 二醇血浆浓度减低,导致妇女避孕失败。能抑制或 诱导P450酶活性的其他药物也影响PIs的代谢。 强力的酶诱导剂能明显减少PIs血浆浓度。例如, 利福平使沙奎那韦血浆浓度下降70%~80%,甚至 治疗失败。 2.1 PIs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 单个PI药物有某些药动学的局限性:血浆清除 半衰期相对较短,口服生物利用度不高,且变异较 大,某些PIs易受食物影响,需空腹给药等,使患者 对PIs的药物依从性降低。将一种小剂量、强力抑 制CYP3A4酶的PI(通常是利托那韦),与另一种治 疗剂量的PI联合应用,二者发生药动学相互作用, 使后一种PI的血浆浓度明显升高,起到“增效” (boosting)作用 j。例如,沙奎那韦的生物利用度 较低(<20%),需每日给予l8粒胶囊才能达到有 效血浆浓度。但当同时给予利托那韦400mg,一日2 次时,沙奎那韦剂量可从1200rag,一日3次减至 400rag一日2次,即沙奎那韦从每日18粒减至4粒 (每粒200mg)。将二者制成复方制剂后,较少受食 物的影响,减小了药丸体积,减少了药物剂量,简化 了给药方案及给药次数,增加了治疗药物的稳态血 《浆浓度。因而, ;《 j{# 这种有利的药物相互作用在临床实 l 践中已被广泛采用 J,并被治疗指南推荐见表2。 洛匹那韦是新上市的PI,研究表明,洛匹那韦与利托 那韦联用耐受性好,抗病毒活性超过那非那韦-6川。 当然,应用利托那韦使其他PIs增效不是没有代价 的,突出的是血脂异常,以及随之而来的心血管事件 的危险性增加,其次为胃肠道不适-8 J。 鉴于应用单个PI作为增效剂所积累的经验,最 近提出了应用两种PIs的增效方案(double—boos— ted)。例如,沙奎那韦/N托那韦与atazanavir联用, atazanavir使沙奎那韦谷浓度、c…及AUC分别上升 112%、42%、60%,使利托那韦c…及AUC分别上 升34%、41%,除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外,无其他不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6年1月第27卷第l期 反应 。另一方面,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与atazana. 次后,安泼那韦血浆浓度可升高,而增加利托那韦剂 vir联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使atazanavir血浆浓度 量却不能克服安泼那韦血浆浓度的降低。表明洛匹 明显升高 …。然而,替拉那韦/利托那韦复方制剂不 那韦/利托那韦与福沙那韦联用后,出现复杂的双向 能与其他PIs联合应用,已经证实,替拉那韦/利托 相互作用。此外,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 那韦明显减少沙奎那韦、安泼那韦、洛匹那韦的血浆 atazanavir/沙奎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福沙那 浓度,因此,上述联合应予避免。福沙那韦是一磷酸 韦/利托那韦等方案也进行了研究,结果令人鼓舞。 酯药物前体.吸收后快速而广泛地水解为安泼那韦。 总之,双增效方案能维持足够的药物浓度,抑制多重 当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联用时,与应用福沙那韦/ 耐药变异的HIV病毒,从而增强疗效。但是,鉴于3 利托那韦比较,安泼那韦血浆浓度明显偏低。将福 个PIs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其最终结果难以预料, 沙那韦剂量由700mg,一日2次增至1400mg,一日2 应进一步研究哪些PIs的联用是最好的…J。 表2 能达到理想血浆浓度的PIs增效作用 bid:一13 2次;tld:一13 3次 2.2 PIs与NNRTIs的相互作用 NNRTIs地拉韦定(Delavirdine)也是CYP3A4抑 NNRTIs依法韦仑(efavirenz)使安泼那韦及沙奎 制剂,与PIs联用,可使Pls血浆浓度上升。已经证 那韦等血浆浓度降低,给予利托那韦200mg,一日2 实,地拉韦定使茚地那韦及沙奎那韦的AUC升高, 次后,不仅能防止依法韦仑引起的安泼那韦及沙奎 最近的研究表明,地拉韦定200mg,一日2次,可能 那韦AUC下降,而且使安泼那韦AUC及谷浓度升 替代利托那韦作为升高PIs血浆浓度的手段。 高。当利托那韦剂量达200rag,一日2次时,沙奎那 2.3消化系统药物 韦血浆浓度再不受依法韦仑的影响。依法韦仑也使 如前所述,抗酸剂、H:受体拮抗剂及质子抑制 茚地那韦、洛匹那韦AUC或谷浓度降低,联用时,必 剂通过减少胃酸,升高胃内pH,使某些生物利用度 须增加茚地那韦、洛匹那韦剂量或加用利托那韦。 为pH依赖性的PIs吸收率下降,血浆浓度减低。 最近,Bergshoef等研究发现,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与 研究表明,福沙那韦的溶解性是pH依赖性的, 依法韦仑联用时,在成人,必须将洛匹那韦/利托那 pH 3.3时溶解性最大。福沙那韦的磷酸基可与抗 韦剂量上调30%;在儿童,必须将洛匹那韦/利托那 酸剂中的金属阳离子结合,或改变其溶解性,或阻止 韦剂量上调至每平方米体表面积口服洛匹那韦 福沙那韦转变为安泼那韦。一项研究应用福沙那韦 300mg/利托那韦75rag,以抵消依法韦仑的影响 12]。 1400mg与MAALOX TC 30mL(含氢氧化镁1800mg NNRTIs奈韦拉平(Nevirapine)是CYP3A4诱导 +氢氧化铝3600mg)联用,仅使安泼那韦AUC下降 剂,与沙奎那韦联用时,可使沙奎那韦血浆浓度下降 18%;而福沙那韦1400mg与雷尼替丁300mg联用, 62%。因此,除非再加用利托那韦,否则,应避免奈 则使安泼那韦AUC下降30%,表明福沙那韦与抗酸 韦拉平与沙奎那韦联用。 剂联用是安全的,但与H 受体拮抗剂联用,则应小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2・ HIV蛋白酶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邓万俊 心 。一项研究中,福沙那韦与雷尼替丁或艾美拉 CYP3A4诱导剂,与PIs之间发生不良相互作用的危 唑(esomeprazole)联用,血浆中福沙那韦的分解产物 险很大。主要表现为:(1)不能预期的严重肝毒性: 安泼那韦浓度下降30%,另一项研究未发现艾美拉 例如各种剂量的沙奎那韦/利托那韦与利福平联用, 唑对血浆安泼那韦浓度的影响。总的来说,福沙那 使肝毒性的危险增加;(2)减少PIs血浆浓度:通过 韦与质子抑制剂联用是安全的。茚地那韦与奥美拉 诱导肝脏及肠壁中的C ̄P3A4,使PIs血浆浓度明显 唑2O或40rag联用,茚地那韦血浆浓度几乎下降1/ 减低,导致治疗失败。因此,PIs应避免与利福平联 2。atazanavir与奥美拉唑40rag联用,atazanavir血浆 用。 浓度下降79%。此外,未发现洛匹那位与奥美拉唑 与利福平不同,利福布汀诱导CYP3A4的强度 的明显药物相互作用。 最小,大多数PIs可安全地与利福布汀联用。然而, 目前认为,对已知能与PIs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利福布汀也是CYP3A4的底物,PIs能使利福布汀及 的消化系统药物,特别是作用持续时间较长的质子 其活性代谢产物的血浆浓度升高,导致不良反应。 泵抑制剂,应避免与PIs同时应用。PIs与抗酸剂或 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有时须适当减低利福布汀剂 H:受体拮抗剂必须联用时,应尽可能分开给药,二 量。例如,利托那韦增效的PIs与利福布汀联用时, 者间隔12h J。 后者剂量应减至150mg,一日1次或300rag,每周3 2.4抗结核药物 次。如表3治疗HIV指南中提出,在同时治疗HIV HIV感染不但是发生结核的重要危险因素,也 及结核感染时,为减少不良相互作用的发生,可选择 能加速结核的自然进程;反过来,结核也加速HIV 一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代替PIs,这在因资源 的复制。因此,为改善临床结果,常需同时治疗HIV 匮乏、无力应用利福布汀的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但 感染及结核。 这一方案对不能耐受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者并 利福平是常用的抗结核药物之一,是强力 不实用 。 袭3 主要PIs与利福平或利福布汀的相互作用 bid:一日2次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国外医药抗生索分册2006年1月第27卷第1期 ・l3・ 2.5 3一羟基-3一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 其临床意义未明。反过来,PIs也对抗癫痫药产生影 酶抑制剂(他汀类)  .响。PIs,特别是经利托那韦增效的Pls,即诱导又抑 由于HAART可引起代谢并发症,因此,Pls与 制苯妥英钠的代谢,对苯妥英纳的影响是不可预测 调脂药物常同时应用,并可能发生重要的药物相互 的。有时使之血浆浓度升高,有时使之降低,取决于 作用。他汀类中,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利托那韦治疗时间的长短等因素。一般地说,卡马 是通过CYP3A4代谢的,其代谢明显受PIs在内的 西平及苯妥英纳与PIs联用时,需减小剂量。但苯 CYP3A4抑制剂,尤其是利托那韦的影响,导致血浆 妥英纳与那非那韦联用时需增加苯妥英纳剂量,因 浓度升高,出现他汀类毒性,包括肝毒性及横纹肌溶 为那非那韦通过诱导CYP2C9调节的苯妥英钠的代 解,甚至死亡_】 。有关HIV阳性志愿者的临床试验 谢,使苯妥英钠血浆浓度下降。利托那韦通过抑制 结果表明,沙奎那韦/利托那韦与辛伐他汀联用后, 或诱导P450酶,分别减少拉莫三嗪(1amotrigine)及 辛伐他汀血浆浓度上升3000%,沙奎那韦/利托那 丙戊酸(valproic acid)血浆浓度,增加卡马西平血浆 韦与阿托伐他汀联用后,阿托伐他汀血浆浓度上升 浓度。 343%¨ 。因此,PIs避免与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 由于PIs与抗癫痫药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 托伐他汀联用。 用,因此,最好避免二种药物的联用,必须使用时,应 氟伐他汀主要由CYP2c9代谢,小部分由 密切监测PIs及抗癫痫药的血浆浓度 J。 CYP3A4及CYP2C8代谢,罗苏伐他汀通过cYP2c9 2.8 抗真菌药 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只有普伐他汀是例外, 吡咯类抗真菌药酮康唑及伊曲康唑是强力 它被肝脏胞浆中的酶所转化。新上市的匹伐他汀轻 CYP3A4抑制剂,中度P一糖蛋白抑制剂,与PIs联用, 度由CYP系统代谢,其内酯型对CYP3A4无抑制作 使PIs血浆浓度升高。例如,酮康唑使沙奎那韦 用。因此,对服用蛋白酶抑制剂的HIV感染者,如果 AUC上升150%。但这种联合可能使酮康唑毒性反 需要调脂治疗,最好选择普伐他汀、氟伐他汀或罗苏 应增加,或发生耐药性霉菌感染。应用洛匹那韦/利 伐他汀。服用利托那韦、沙奎那韦时,普伐他汀需调 托那韦时,使酮康唑血浆浓度明显增加,因此,联用 整剂量。普伐他汀不改变那非那韦药动学,同时服 时需减小酮康唑剂量 l引。虽然氟康唑也是CYP3A4 用是安全的。茚地那韦(indinavir)对CYP3A4的抑 抑制剂,但与PIs的相互作用是剂量依赖性的,氟康 制作用较弱,与通过CYP3A4代谢的他汀类合用时 唑<200mg/d时无较大相互作用,大剂量时使 可供选择 。 CYP3A4底物,包括PIs的血浆浓度升高,因此,氟康 2.6镇痛药 唑与PIs的相互作用程度有限,是应用PIs时抗真菌 美沙酮主要由CYP3A4代谢,因此,CYP诱导剂 治疗的最好选择 。。。 通过降低血浆美沙酮水平而缩短美沙酮作用时间, 2.9草药 引起戒断综合征。与此相反,CYP抑制剂通过减缓 往往认为,某些草药及营养品是天然的、无害 美沙酮代谢,延长其作用时问,甚至出现美沙酮毒性 的,事实上,它们与PIs也可发生相互作用。瑞典及 反应,引起过度镇静或呼吸抑制。然而,临床试验结 英国应用的圣约翰草(St.John’swort)诱导CYP3A4 果表明,尽管美沙酮与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或那非那 或P.糖蛋白,使正常人茚地那韦血浆浓度减少50% 韦联用时,美沙那韦血浆浓度下降53%及4O%;美 以上,因此,应用PIs时禁用圣约翰草,以免HIV耐 沙酮与沙奎那韦/利托那韦或安泼那韦联用,美沙那 药 2 。在体外,生蒜及大蒜注射液抑制CYP3A4活 韦的R异构体血浆浓度下降13%及14%,但被研究 性。曾报道2例应用利托那韦时食用生蒜,引起严 对象并未出现阿片戒断症状或需要改变美沙酮剂 重胃肠道毒性。其他能抑制P450系统的尚有紫锥 量。然而,在已经应用美沙酮并病情已平稳者,开始 花、黄芩、人参及其提取物山萘酚(kaempfero1)、大蓟 服用PIs后可出现戒断综合征Ll引。 及其提取物蓟奶,其他草药提取物橡黄素(querce— 2.7 抗惊厥药 tin)、金丝桃素(hypericin)、贯叶金丝桃素(hyperfor- 抗癫痫药与PIs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理论 in)等,均不能与由CYP3A4及P一糖蛋白代谢的PIs 上,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均为强力 联用 。 CYP3A4诱导剂,与PIs联用,可使PIs血浆浓度降 2.10 抗癌药 低。但临床试验中,可使PIs血浆浓度升高或减低, Cruciani等报道,应用CHOP方案(含多柔比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4・ HIV蛋白酶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邓万俊 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龙)治疗HIV感染 CYP2C9代谢,利托那韦及那非那韦可诱导 从而使磺脲类疗效降低 。易蒙停与沙 患者并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时,CHOP使茚地那韦 CYP2C9.使沙奎那韦血浆浓度下降54%,抗HIV AUC上升38%。因此,应用PIs者接受化疗药物时 奎那韦联用,需监测PIs血浆浓度 。最近证实,对非雄激素依 疗效减低 。Cvetkovic等提出,洛匹那韦/利托那 赖型前列腺癌患者,利托那韦增强多西他奇(do— 韦不能与高度依赖CYP3A4或CYP2D6代谢的药物 cetaxe1)抗癌作用,给晚期、耐药的前列腺癌患者带 如氟卡胺、普罗帕酮、阿司咪唑、特非那定、麦角衍生 来新的希望 24 。 2.11 口服避孕药 物、西沙必利、匹莫齐特、三唑仑、咪达唑仑等联用, 因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甚或致命 。抗精神病药 口服避孕药者,应用PIs时,可引起血浆雌激素 改变。例如,那托那韦使血浆炔雌醇AUC下降 41%,C 下降32%。那非那韦、洛匹那韦/711 ̄托那 韦也可引起类似的结果。相反,茚地那韦使炔雌醇 及炔诺酮AUC上升。因此,服用那托那韦、那非那 韦、洛匹那韦/711 ̄托那韦的妇女,应选择其他方法避 孕,以免避孕失败。 2.12 地高辛 对健康志愿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利托那韦 通过抑制P.糖蛋白,使地高辛的AUC上升86%,分 布容积上升77%,肾及肾外清除率分别下降48%及 35%。因此,联用时有地高辛中毒的危险 。 2.13细胞因子 某些致炎细胞因子如白介素一1、白介素-2、白介 素 、肿瘤坏死因子(TNF一 )等影响P450酶代谢, 与PIs发生相互作用。一项研究表明,HIV患者输 注白介素.2,5d后茚地那韦AUC上升75%。 2.14 环胞素 Vogel等报道,3例HIV感染患者肝移植后应用 环胞素,需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剂量减至标准剂量 的5%~20%[26]。 2.15精神依赖药物 滥用某些精神依赖性药物,包括酒精、大麻、甲 基苯丙胺、海洛因、苯二氮托、类婴粟碱、苯环乙哌啶 等,通过药物相互作用减轻PIs的作用,导致治疗失 败[27,28】。 2.16其他药物 回顾性分析发现,强力CYP3A4抑制剂PIs与红 霉素联用,使红霉素血浆浓度异常升高,增加心脏性 猝死的危险。茚地那韦具有肾毒性,包括肾石病、结 晶尿及间质性肾炎等,动物实验表明,复方新诺明使 茚地那韦的肾毒性增强,而并不影响那非那韦的肾 毒性 】。利托那韦及那非那韦可诱导CYP2C9,使 洛沙坦疗效增强[2引,据报道维生素c可减少稳态 茚地那韦血浆浓度,治疗剂量维生素C可导致治疗 失败 】。磺脲类降糖药如糖适平、优降糖等主要经 物利哌酮是CYP3A4及CYP2D6底物,又是CYP2D6 弱抑制剂,与利托那韦及茚地那韦联用,使利哌酮血 浆浓度上升,甚至发生可逆性深度昏迷。对健康志 愿者的研究表明,饮用塞维利亚桔汁使茚地那韦血 浆浓度明显升高。利托那韦诱导CYP1A2、CYP1A4、 CYP2C9、VYP2C19,导致口服抗凝剂硝苄香豆素过 度代谢,国际标准化比率下降。虽然增加硝苄香豆 素剂量,也不能恢复应用利托那韦前的抗凝效果,因 此,应避免二者同时应用。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患 者同时应用茚地那韦及左旋甲状腺素时,因血浆甲 状腺素水平异常升高,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 参考文献 [1]Piscitelli SC,Gallicano KD,Interactions among drugs for HIV and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J].N Engl J IVied,2001, 344(13):984 [2]Winston A,Bot] ̄to M.The management of HIV一1 protease inhibitor pharmacokinetic interactions[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5,56(1):1 [3]Gallant JE.Protease inhibitor boosting in the treatment expe- rienced patients[J].AIDS Rev,2004,6(4):226 [4]Zeldin RK,Peturschke RA.Pharmacological and therapeutic properties of ritonavir—boosted protease inhibitor therapy in HIV—infected patients[J].JAntimicrob Chemother,2004, 53(1):4 [5]Plosker GL,Scott IJ.Saquinavir:a review of its use in boos— ted regiments for terating HIV infection[J].Drugs,2003,63 (12):1299 [6]Walmsley S,Bemstein B,King M,et o2.Lopinavir—ritonavir versus nalifnavir for the iniifal treatment of HIV infection [J].N J Med,2002,346(26):2039 [7]Qazi NA,Moflese JF,Pozniak AL.Lopinavir/ritonavir(ABT 一378/r)[J].Expert opin eharmacother,2002,3(3):315 [8]Becker SL.The role of pharmacological enhancement in pro- tease inhibitor—based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J].Exeprt opin lnvestig Drugs,2003,12(3):401 [9]Malta B,Michael K,Guido K,et口f.Atazanavir enhances 8a- quinavir hard——gel concentrations in a fitonavir——boosted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幽外医药抗生索分册2006年1月第27卷第1期 once—daily regimen[J].A1DS,2004,18(9):1291 [1O]Winston A,Bloch M,Can"A,et al,Atazanavir trough plas— ma concentration monitoring in a cohort of HIV一1 positive individuals receiving highly active retroviral therapy[J].-, Amindcrob Chemother,2005,56(2):380 [1 1]Boifto M,Maitland I),Samarasinghe Y et a1.The pharma- cokinetics of HIV protease int6bitor combinations[J].Curr 印in h!fect Dis,2005,18(1):1 [1 2]Bergshoeff AS,Fraaij PL,Ndagijimana J,et a1.Increased dose of lopinavir/ritonavir compensates for efavirenz~in- dueed drug—-drug interaction in HIV—-1 infected children [J].-,Acquir Immune D ̄ifc S37tdr,2005,39(1):63 [13]Ford SL,Wire MB,Lou Y,et a1.Effect of antacids and rani— tidine on the single——dose pharmacokinetics of fosamprena- vir[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5,49(1):467 [14]Pozniak A,Gazzard B,Anderson J,et a1.British HIV Asso— elation(BHIVA)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HIV—in- feeted adults with antiretroviral therapy[J].H1V Med, 2003,4(Suppl 1):1 [15]Hare cB,Vu MP,Grunfeld C,et a1.Simvastatin—nalifnavir interaction implicated in rhabdomyolysis and death[J].Clin Infect Dis,2002,35(10):el1I [1 6]Fichtenbaum CJ,Gerber JG,Rosenkranz SL,et a1.Pharma- coklnetie interactions between protease inhibitors and st— atins in HIV seronegative vohmteers:ACTG study A5047 [J].AIDS,2002,16(4):569 [1 7]Fiehtenbaum CJ,Gerber JG.Interactions between antlretro- viral drugs and drugs used for the therapy of the metabolic complications encountered during HIV infection[J].Clin Pharmacokinet,2002,41(14):1195 [1 8]Antoniou T,Tseng AI.Interactions between recreatronal drug and antiretroviral agents[J].Ann Pharm ̄cother,2002, 36(10):1598 [19]CrommentuynKM,Mulder JW,Spafidans Rw,et a1.Drug— drug interaction between itraeonazole and the antiretroviral drug lopinavi#ritonavir in an HIV—I infected patients with disseminated histoplasmosis[J].Clin Infect Dis,2004,38 (3):e73 [20]Casolari C,Rossi T,Baggio G,et a1.Interaction between sa— quinavir and antimycotic drugs on C.albicans and C.neofor- mm strain[J].Pharmacol Res,2004,50(6):605 [2I]Henderson L,Yue QY,Borgquist C,et a1.St john wort (Hyperlcum perforatum):drug interactions and clinical outcomes[J]. r J Clin Pharmacol,2002,54(4):349 [22]Patel J,Buddha B,Dey S,et a1.In vitro interaction of the ・15・ HIV protease inhibitor rltonavir with herbal constiuents: changes in P—gP and CYP3A4 activity[J].Am J Ther, 2004,1 1(4):262 [23]Cruciani M,Gatti G,Vaccher E,et a1.Pharmacokinetic in— teraction between chemotherapy fo,-non—Hodgkin lym— phona and protease intifbitors in HIV——1 infected patients [J].-,Antimicrob Chemother,2005,55(4):546 [24]lkezoe T,ttisatake Y,Takeuchi T,et a1.I-flY一1 protease inhibitor ritonavir:a potent inhibitor of CYP3A4.enhenced the anticancer effects of docetaxel in androgen—-independ— ent prostater cancer cell/n vitro and in vivo[J].Cal,cer Res,21)04,64(20):7426 [25]Substantial pharmacokinetic interaction between digoxin and ritonavir in healthy volunteers[J].Clin Pharmacol Ther, 2004,76(1):73 [26]Vogel M,Voigt E,Michaelis Hc,et a1.Management of drug—-to—-drug interactions between cyclosporine A and the protease inhibitor lopinavir/ritonavir in liver—-trans— planted HIV—ifnected patients[J].Liver Transpl,2004,10 (7):939 [27]Shibata N,Kageyama M,Kinmra K,et a1.Evaluation offac— tors to decreas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an HIV protease in— hibitor,saquinavir in ethanol treated rats[J].Biol尸^。 Bulf,2004,27(2):203 [28]Kosel BW,Aweeka FT,Benowitz RL,et a1.The effects of eannabinoids on the pharmaconetics of indinavir and neffi, navir[J].AIDS,2002,16(4):543 [29]DeAraujo M,Seguro AC.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TMP/SMZ)potentiates indinavir nephrotoxicity[J].Anti一 咖Ther,2002,7(3):181 [30]Slain D,Amsden JR,Khakoo RA,et a1.Effect of high dose vitamin C on the steady・ state phamacokinetics of the pro— tease inhibitor indinavir in heahhy volunteers[J].Pharma— cotherapy,2005,25(2):165 [31]MikusG,Schmidt L,Burhenne J,et a1.Reduction of saquin avir exposure by eoadministration of loperamide:a two— way pharmacokinetic interaction[J].Clin Pharmacokinet, 21)04,43(14):l015 [32]Cvetkovic RS,Goa KL.Lopinavir/ritonavir:a review of its use in the management of HIV infection[J].Drugs,2003, 63(8):769 [33]Lanzafame M,Trevenzol M,Faggian F,et a1.Interaction be— tween levothyroxine and indinzvir in a patient with HIC in— fec[J].Infection,2002,30(I):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