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鞍山二中创新人才实验班招生试卷(化学)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3年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创新人才实验班招生考试

化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总分100分,答题时长90分钟,请掌握好时间。 2.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应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3.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注意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 Cl─35.5, Na—23, Mg—24,Al—27,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40分。其中1至10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11至15小题有一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

1.马鞍山市今年进行“四城同创”,其中与我们化学密切相关的是 ( ) A.提高市民的交通法规意识 B.垃圾分类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 C.实现均衡教育,保护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D.拥军爱民,提高国防意识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 A.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溶液

+

C.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H 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3. 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Y2O3 、BaCO3等化合物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Ba2Cu3O7,其中Cu的化合价为 ( ) A.1 B.2 C.2.33 D.2.5 4.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人类在应用分子上的又一次进步 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看不见的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2222

5.若a×10个物质A分子里共含有2a×10个原子,那么关于A的组成推测合理的是( ) ..A.不能断定 B.肯定是化合物 C.肯定是混合物 D.肯定是单质 6.小明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方案,其中方案不合理的是 ( ) ...选 项 实验要求 方 案 A 区分羊毛线 和棉线 灼烧闻气味 B 区分黄金 和铜锌合金 观察颜色 C 区分硝酸铵粉末 和氧化钙粉末 加 水 D 区分聚乙烯 和聚氯乙烯 灼烧闻气味 化学试卷 第 1 页 共 7 页

7.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明火或氧化剂会引起爆炸,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氯化氢,与水接触可产生雾状盐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甲基一氯硅可敞口放置 B .三甲基一氯硅水溶液pH一定大于7

C.扑灭三甲基一氯硅引发的着火,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并用弱碱性水处理 D.三甲基一氯硅由碳、氢、硅、氯四个原子构成

8.两支试管中各注入5毫升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都通入CO2气体后,给一支试管加热,另一支试管撒入少量活性炭,其颜色变化分别为:①红—紫—无 ②紫—红—紫 ③紫—红—无 ④无—红—无,其中正确的是 ( )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9.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 ..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无关 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的结合状况不同

10.如图所示:一端封闭的U型管,封闭着的一端有一段CH4和Cl2的混合气体,

在水平部分有一段气柱,其他两段为液柱,已知液体与气体不反应,使CH4和Cl2在稍暗的光线下缓慢反应,若反应方程式为:CH4+4Cl2=CCl4+4HCl,且CCl4与乙醇类似,是常用的有机溶剂,则中间气柱的长度如何变化(假设中间气柱未移出U型管的水平部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难以确定 1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

A.用氯化钠消除公路上的积雪 B.在食品袋里充入氧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C.被蚊虫叮咬后,可涂一些氨水 D.电器因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12.已知KNO3、Cu(NO3)2、AgNO3三种硝酸盐热分解化学方程式如下:① 2 KNO3 2 KNO2 + O2↑;②2 Cu(NO3)2

加热加热

2 CuO + 4 NO2↑ + O2↑;③ 2 AgNO3

加热2 Ag + 2 NO2↑

+ O2↑;又知NO2与O2在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④ 4 NO2 + O2 + 2 H2O == 4 HNO3 某固体可能由上述三种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适量该固体充分加热,得到一定

量的气体,将这些气体通入水中,结果全部被吸收,没有剩余,那么该固体是 ( ) A.KNO3 B. Cu(NO3)2 C. AgNO3 D.难以确定

13. 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中生成KHCO3,然后利用K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CO2的性质,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再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绿色自由”构想的技术流程如下:

化学试卷 第 2 页 共 7 页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吸收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O2+K2CO3+H2O=2KHCO3

B.分解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KHCO3====K2CO3+CO2↑+H2O

C.由分解池分解后所得溶液X可通入吸收池再利用,其主要成分是KHCO3

D.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CO2====================CH4O(甲醇) 14.喜树中含有一种被称为喜树碱的生物碱,这种碱的相对分子质量在300~400之间,实验分析得知其元素组成为:C占69.0%、O占18.4%,N占8%,其余为H,则一个喜树碱分子中含有的C原子个数为 ( ) A.18 B.20 C. 24 D.26

15.将Na、Mg、Al分别放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反应完成后,放出的氢气质量相同,其可能原因是(提示:钠跟水反应产生氢气) ( ) A.放入的三种金属质量相同,盐酸足量

B.放入的Na、Mg、Al的质量比为23∶12∶9,盐酸足量

C.盐酸的质量关系为mNa<mMg==mAl,相对于盐酸,三种金属过量 D.放入的盐酸质量比为3∶2∶1,反应后无盐酸剩余

2×105Pa、300℃,铬锌触媒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16.(8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如:Al2S3+6H2O=2Al(OH)3↓+3H2S↑。 根据上述观点,CaO2的水解反应方程式为 。

(2)硅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 制备粗硅的反应为置换反应,且并生成的气体具有还原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提示: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 。

② 物质A的化学式为 。

(3)三氯化铁溶液可溶解铜,常用于蚀刻铜板,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8分)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知道它们是5.8%的NaCl溶液、4.0%的NaOH溶液,

3.6%的盐酸和0.1%的酚酞试液中的各一种(设它们的密度都为1g/mL)。某同学不用其他试剂,就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其实验步骤如下:

(1)将四瓶溶液编为1、2、3、4号,并各取少许两两混合,将四瓶溶液分成两组; (2)取一组混合液,不断滴入另一组的一种未知溶液,可鉴别出1号和2号溶液; (3)再取已鉴别出的1号未知溶液1mL,滴入3号未知溶液3滴(每滴0.05mL),再加入4号未知溶液4mL, 在这个过程中无明显实验现象。综合以上实验,可以确认:

1号是__________,2号是__________,3号是__________,4号是_______。

18.(18分)镁将成为2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

(1)占地球表面积7O%的海洋是天然的镁元素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下:

化学试卷 第 3 页 共 7 页

其中在进行过滤操作时除用到玻璃棒,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金属镁是一种较活泼金属,在氮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氮化镁,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氮化镁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

金属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该黑色固体不溶于水和盐酸,但能在氧气中燃烧而成为气体,该黑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金属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反应类型属于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若白色固体为纯净物,其成分有两种可能,你的猜想是:①_______, ② 。 请你设计一种证明白色固体成分的最简单易行的得实验方法: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19.(16分)某学习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锌铜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A中盛有稀硫

酸,方法是利用产生气体使C中液面下降来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通过计算达到目的。请你与小组的同学一起参与探究。

(1)检查右图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2)实验前,先将锌铜合金在稀硫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 。

(3)实验操作步骤有: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再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③由A向B滴加足量试剂。上述再进行的操作的顺序是 (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 。

(4)若实验用锌铜合金的质量为a g,与足量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氢气体积为V L,为求出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 。

A.反应前加入稀酸的体积 B.反应前加入稀酸的质量分数 C.实验前反应装置中空气的体积 D.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

(5)用此方法测得实验结果是锌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偏小,请你帮助他分析原因(至少写二种)① ;② 。

(6)除上述方法外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请简要写出。 。

三、计算题(本题10分,(1)、(2)小题各3分,(3)小题4分) 20.初三(1)化学兴趣小组到马钢新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中,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人员

的指导下对钢铁厂的铁矿石样品和钢样进行实验、分析、计算,了解该钢铁厂生产原料、产品的相关信息。下面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数据计算回答(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取该厂的某钢样粉末56.72 g(假设只含Fe和C),在氧气流中充分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 g白色沉淀。 (1)计算此钢样粉末中铁和碳的质量之比。

(2)再取三份不同质量的钢样粉末分别加到100 g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充分反

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标准状况下,2 g H2的体积为22.4 L)

实 验 序 号 Ⅰ Ⅱ Ⅲ 加入钢样粉末的质量 / g 5.672 11.344 17.016 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L 2.24 4.48 5.60 请计算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

化学试卷 第 4 页 共 7 页

(3)若在实验Ⅱ中继续加入m g钢样粉末,计算反应结束后剩余的固体质量为多少?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011年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创新人才实验班招生考试

化学答题卷

题号 得分 一 16 17 二 18 19 三 20 总分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9 2 10 3 11 4 12 5 13 6 14 7 15 8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16.(1)

(2)① ; ② 。 (3) 。

17.1号 ,2号 ,3号 ,4号 。 18.(1)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 ②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 论

19.(1) 。 (2) 。 (3) ; 。 (4) 。

(5)① ;② 。(合理均得分) (6) 。 三、计算题

20.(1) (2)

化学试卷 第 5 页 共 7 页

化学试卷第 6 页 共 7 页

(3)

2013年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创新人才实验班招生考试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40分。其中1至10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11至15小题有一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 2 C 3 C 4 B 5 A 6 B 7 C 8 C 9 B 10 A 11 A C 12 B 13 C D 14 B 15 B 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16.(1) CaO2+2H2O==Ca(OH)2+H2O2

高温

(2) ① SiO2+2C===Si+2CO↑ ② HCl (3) 2FeCl3+Cu==CuCl2+2FeCl2

17. 3.6%HCl 5.8%NaCl 4.0%NaOH 0.1%酚酞试液 18.(1) 烧杯、普通漏斗

(2) Mg3N2 C C MgO MgCO3 实验操作 取少许白色固体于试管中, 滴加少量稀盐酸。

实验现象 若有气泡冒出 若无气泡冒出 结 论 则白色固体为MgCO3 则白色固体为MgO 19. (1)向漏斗A中加水,打开活塞,若C液面下降,证明装置检查气密性好 (答案

合理均得分)

(2)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

(3)①③②;使D和C的液面相平 (4)D (5)①装置漏气 ②C和D液面没有相平,C处低于D处 (答案合理均得分) (6)称量反应后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再计算。 三、计算题(本题10分,(1)、(2)小题各3分,(3)小题4分) 20.(1)700 : 9 (2)24.5%

(3)当m>2.836 g, 剩余固体质量为:(m―2.656) g 当 m≤2.836 g, 剩余固体质量为:(11.344+ m)×9/709 g

化学试卷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