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患者安全目标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

患者安全目标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27卷 第6期(总第157期)2020年11月

患者安全目标: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

———钟林涛 李朋梅 张 镭 芦宏凯 孙 阳*

【摘 要】分析用药和用血安全中常见的风险点,探讨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确保用 阐述用药和用血安全管理的意义,【关键词】用血安全;风险点;患者安全 用药安全;

药和用血安全的具体措施及效果体会,预防意外伤害,保障患者安全。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PatientSafetoalToEnsuretheSafetofMedicationandBloodUseZHONGLintaoLIPenmeiZHANGLeietal.ChineseHealthyGyg,():ualitanaement2020,27605-08QyMg

thesafetfpatients.yo

ointsinmedicationandbloodusewereanalzed.Thesecificmeasuresandeffectstoensurethesafetfmedicationandpypyo

,blooduseintheprocessofclinicaldianosisandtreatmentwerediscussedsoastopreventaccidentalinuriesandensuregj

;;;Keords MedicationSafetSafeUseofBloodRiskPointsPatientSafetywyy

,,First-author'saddress China-JaanFriendshiositalBeiin100029,ChinappHpjg

,Abstract Thesinificanceofthesafetanaementofmedicationandbloodusewaselaboratedthecommonriskgymg

1 用药和用血安全管理的意义

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已成为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2019明确要求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

用药与用血安全是全球性问题。调查发现,医疗失误中用药错误(所占比率在欧美国家为9.ME)1%~24.7%

[1]

可5年内通过多种措施将全球严重、在用血安全方面,2018年英国

用等。分析风险原因,用药错误与人员失误和流程失误以及特殊人群、高警示药品密切相关;而药品不良反应等与个体差异有关,难以预料和防范,应强调询问过敏史以及发生后的及时干预和治疗;而药品质量问题因容易检出,带来的风险相对较小;超说明书用药现象越来越多,这需要严格的循证医学支持;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带来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也给安全用药带来挑。战(详见表1)

鉴于ME在药品使用中风险较

避免的药物相关的伤害减少50%。

年中国医院协会颁布患者安全目标,

)数据显示,输血相关发病风险和sion/差错事件(包括未遂0.8610万人,事件)在上报的输血不良事件中占到

3]

。行严格核对是主要的差错原因[

SHOT(SeriousHazardsofTransfu-/死亡风险分别为4.6710万人和

的医疗花费达4占全球总20亿美元,医疗花费近1%,美国医疗机构每年

2]

。临床同时造成数千例患者死亡[

。全球每年因ME导致

临床输血前未对患者身份进87.3%,

因此,用药与用血安全问题不容

忽视,通过加强用药和用血安全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患者伤害,对确保患者安全意义重大。

因ME增加数十亿美元的医疗成本,用药监测网报道数据显示,2013年至2我国10018年间,07家医疗机月2世界卫生组织(在德9日,WHO)国波恩举行的第2届全球患者安全部级峰会上发布了第3项全球患者——用药安全,安全挑战—呼吁在未来构共上报40873例ME。2017年3

2 用药和用血安全中常见的

风险点

药品使用中风险主要是用药错误、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质量缺陷及超说明书用药、抗生素不合理使

2019年共计92例ME在错误内容、人员失误、流程失误进行分析发现,错误内容方面,发现品种错误占比最高,占全部错误一半以上;其次是剂量、品规、遗漏或过度给药、患。品种错误主者身份等(详见表2)要是药品名称相似、外观相近、位置

高,经对中日友好医院2018年-

:/DOI10.13912.cnki.chm.2020.27.6.02jq

中日友好医院 北京 100029

钟林涛 李朋梅 张 镭 芦宏凯 孙 阳* 通信作者:孙 阳

()5·ChineseHealthQualitanaement Vol.27No.6SN157 NOV.2020 · yMg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27卷 第6期(总第157期)2020年11月

——钟林涛 李朋梅 张 镭等患者安全目标: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

相邻等易混淆因素引起。剂量错误方面,主要是医师开具医嘱错误所致,其次是护土给药和药品调剂错误;而遗漏或过度给药主要是因为医嘱变化而护士未及时核对;人员失误方面,药剂人员导致的差错明显高于。流程失误护士和医师(详见表3)方面,药品调剂环节发生的差错最高,其次是执行给药环节,主要为遗留或者过度给药,其他还涉及溶媒、患者身份错误、剂量、配制、给药途径等多个方面,而医嘱开具错误方面占比较小,也未发现上架错误导致用药。错误情况(详见表4)

进一步分析用药错误的原因,主

药和用血主要风险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针对相关风险多措并举,该院建立了用药和用血安全保障体系。该体系主要从建立患者安全组织构机构,加强教育与培训,构建患者安全文化,优化用药和用血流程,完善岗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加强不良事件报告监测与反馈,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高警示药品管理,发挥临床药师作用等方面着手,最大程度地保

障广大患者的用药和用血安全,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高。

3.1 建立患者安全组织构机构

成立医疗委员会(医疗质量与

,安全管理委员会)由主管院长任主任,大外科、大内科、中医、护理、医技主任任副主任,相关临床医技科室及部分职能处室负责人任委员,医疗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在医务处。

表1 药品使用中的风险列表用药安全问题示例用药错误 品种错误品规错误剂量错误溶媒错误给药途径错误配伍禁忌遗漏给药药品过期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质量 超说明书用药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 主要风险点流程失误医嘱医嘱审核医嘱接受摆药领药配药发药输注人员失误医师护士药剂人员药师患者高危因素特殊人群孕妇儿童老人高警示药品化疗药品抗凝药物高渗高毒性药品(要与以下因素有关:管理因素。1)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未建立安全用药文化等。(流2)程因素。医疗机构内部缺乏有效沟通,用药环节衔接不畅等。(人员3)因素。不遵守规章制度或标准操作规程,培训缺失或培训内容欠妥,知识陈旧甚至错误,人力资源不足等。(设备因素。信息系统落后,用药4)

错误识别和防范功能弱以及设备老化,易出故障等。(药品因素。药5)品包装等外观相似或药品名称读音相近,特定剂型、特殊用法,药品储存条件特殊等。(环境因素。工作环6)境欠佳,工作空间狭小,药品或给药装置等摆放混乱等

[4]

内容品种剂量品规遗漏或过度患者身份合计例数(例)541088925表2 ME错误内容及占比占比(%)587.0108.787.087.01000.054.2内容溶媒给药途径药品过期配制其他例数(例)21112占比(%)21.710.910.910.921.7临床用血的主要风险来自于输血安全和供血安全。输血安全中包括输血错误(包括配型错误、发血错、误、输血错误)输血不良反应(包括、溶血反应和非溶血反应)用血不良事件(包括不及时备血、临时用血、急、救用血备血不足等)输血感染相关疾病等。供血安全包括了献血者的招募、血液采集、检测、制备、储存、运输等多个环节,总之用血安全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失误人员护士药剂医师合计表3 ME人员失误及占比例数(例)2460928占比(%)260.9652.21000.0占比(%)652.2250.01000.0097.887.0失误环节药品调剂医嘱开具与审核表4 ME流程失误占比例数(例)602392093 保障用药和用血安全具体措施

通过梳理和分析医疗机构中用

执行给药药品接收与上架合计· ()6· ChineseHealthQualitanaement Vol.27No.6SN157 NOV.2020yMg

——钟林涛 李朋梅 张 镭等患者安全目标: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27卷 第6期(总第157期)2020年11月

医疗委员会旨在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提升和改进医疗技术服务水平,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具体职责包括:审议1)医疗质量与安全相关的重大方针和制度,并形成意见。(审议医疗新2)技术、新项目并形成意见。(审议3)医疗安全事件的性质和责任,对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责任人的相关处理建议并形成意见等。

进流程,并评价改进效果,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在完善和优化流程方面,例如,血液标本运送,要求运送标本时使用“。该院输血科及密封容器,贴封条”时改进相关工作和流程,输血科使用运血箱运输标本并使用一次性塑料封条对箱体进行密封,保障运送标本安全。

在完善岗位职责和强化责任意识方面,例如用药安全环节,针对医师、护士、药剂人员等,要求医师须严格按照规定的适应证、适用人群及用法用量开具处方;要求护士要严格核对药品和患者信息,发药执行“三查;七对”要求药剂人员严格执行调剂与复核等查对制度,并引入临床药师审核制度,杜绝用药错误和不合理用药。同时,将上述工作纳入质控考核,强化岗位职责和责任意识。

展,对保障用药和用血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该院近年来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力度,如用药方面:条码技1)术。该院采用药品条码及PDA扫码,每个药品均可通过扫码识别,降低用药差错,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前置审方系统。为减少用药2)错误,该院2018年上线了前置审方系统,日常工作中通过提供用药风险提示、临床药师审核和系统自动拦截三种工作模式,确保用药安全。系统上线以来,无论是自动拦截数量还是药师审核数量都逐年上升。(打包3)配送。医院购置了口服药自动打包机,为患者提供安全、准确的口服药打包服务,避免人为差错,并在包装上贴有明细和条码标识,在给药各个环节P做到全程可追溯,确DA扫码,保用药安全。(执行给药。临床护4)士在接收药房配送的药品后,需要扫码确认药品。在给患者用药前,需扫描药品上的二维码和患者的腕带进行

5]。确认[

构建患者安3.2 加强教育与培训,全文化

积极构建以人为本(包括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文化,由“以患,者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强调(患者职工双满意。具体体现在:1)加强质量与安全培训。利用周例会在全院进行长达3个月的医疗核心制度的培训,在院内开展麻醉插管等各项操作的“三基三严”技能培训。制作医院基本药物处方集,加强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与学习。(鼓励向2)错误学习,鼓励积极上报患者安全不良事件,加强整改,落实闭环管理,定期组织不良事件分析讨论会,典型事例全院分享学习,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在多学科会诊、手术适应3)症掌握、疑难危重患者救治、临床用药、用血等诊疗环节,加强团队协作精神,确保医务人员之间顺畅协作、有效沟通。遇到患者安全问题深究到底,互相协助并层层把关。(鼓4)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设立门诊用药咨询,鼓励患方主动参与身份识别、手术操作部位确认、输液输血、药物使用等诊疗过程,举办各种医学科普与患者安全宣教。

3.4 加强不良事件报告监测

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损害事件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也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建立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

该院建立了包括药品和输血不良事件在内的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院内网络直报系统,鼓励临床医务人员积极上报用药和用血安全不良事件,报告不处罚。药学部、输血科及时收集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用药和用血安全不良事件,加强监测和分析,发现系统问题,及时改进,并反馈给临床,进一步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三十五

在输血方面,输血信息系统与麻

醉系统信息互联互通,血液制品一袋一码,护士取血时扫码识别患者身份与血液制品信息,确保术中患者用血安全。通过各个环节扫码系统准确记录取血时间、运输时间、核对时间、输注时间等,保障全过程可追溯。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用药与用血安全闭环管理,通过扫描药品条码,以P将整个用DA或扫描枪为工具,药和用血全程管理起来,实现了患者用药与用血的可追溯、可追踪,保障患者安全。

3.6 加强高警示药品管理

高警示药品用药错误的危害性

完善岗3.3 优化用药和用血流程,位职责强化责任意识

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根因分析、品管圈等质量管理工具,分析用药和用血流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风险的环节,强化岗位职责,完善和改

远甚于一般药品。因此,高警示药品的使用与监督管理已成为医疗机构确保用药安的重点工作。按照《中国高警示药品临床使用与管理》专家共识(2完成高警示药017)从认知缺陷、处方错误、储存与调剂

3.5 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用药与用血安全水平

当前,医院信息化水平快速发

品的风险评估、分级与分类管理。

()7·ChineseHealthQualitanaement Vol.27No.6SN157 NOV.2020 · yMg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27卷 第6期(总第157期)2020年11月

——钟林涛 李朋梅 张 镭等患者安全目标: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

不当、用法错误、辅助措施(如软硬、件缺陷)缺乏患者教育和随访等主要风险环节,建立风险评估档案,根据临床使用中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严重程度,将高警示药品分为A、B、C三级。同时,将高警示药品分为((以下几类:剂量限制类;药1)2)

中实行网格化责任区模式,形成临床

7]

。各专业全覆盖[

全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过程管理,做好人员培训和流程设计,利用信息化技术,必须要持续改进,多措并举,才能筑牢患者用药和用血的安全防线。

参考文献

voidinndfixinedicalerrorsingeneralgagm:racticereventionstrateiesreortedintheppgp[]nationalStudfMedicalErrorsJ.NZMedyo

[]中2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LinnaeusCollaboration'sPrimarareInter-yC [1] TilardM,DoveallK.A-yyS,H

医患之间3.8 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很多差错的发生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在安全用药方面,在门诊加强处方前置审核,对于提交药师审核的临床处方,加强医师和药师的沟通,杜绝不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在住院医嘱用药过程中,临床药师参与病房工作,与临床医师一起做好药物诊疗工作,确保用药安全。在医患沟通方面,在门诊设立药物咨询室,对于患者遇到的各种用药疑问及时进行分析解答,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避免用药差错,保障用药安全。

临床用血过程中,输血科与临床各科室间有许多交集,从用血申请、审查、危急值报告、输血不良反应病例的会诊处理等,医务人员之间保持密切的沟通。在献血制度、用血知识宣教,用血审查,输血风险告知等过程中,医患之间同样要加强沟通,这也是确保用血安全的重

8]

。要举措[

((限制适应证和适用人群类;4)5)理化性质不稳定类。另外,建立高警示药品管理体系,例如建立高警示药品质量管理组织,建立高警示药品目录,制定高警示药品管理制

(物相互作用类;3)给药途径类;

度,规范高警示药品的储存、调配、使用等环节,建立标准操作规程,确定管理要点和风险点等,确保高警示药品的用药安全

[6]

,():J2005,11812081264.

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国家麻醉质控中心,]等.围术期用药安全专家共识(麻2018)[J.():醉安全与质控,2019,311-6.

[3] SHOT.SHOT2018年年度报告[]4 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

此外,该院还建立了易混淆药品管理办法与易混淆药品动态目录,将该标识推广至全院药房、药库和病区药柜使用。

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因其特殊的生理和病理特征,用药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医疗机构在制定患者用药安全风险管理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的特殊性,通过明确患者特殊身份、医务人员权限管理、信息系统警示功能及独立双核对等措施防范用药安全风险。

[英国:英国皇家病理学院,R].2019.

床安全用药组,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等.中国用药错误管理专家共识[药物J.():不良反应杂志,2014,166321-325.

[]杨建苗,周 鹏,等.用药5 蒋正立,

]安全的信息化应用与探讨[医院管理论J.():坛,2019,36566-68.

[]6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警示药品管

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高警示药品临床使用与管理专家共():6409-413.

[]识(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7)J.2017,19

[]赵淑娟,孙 俊.新医改背7 马培志,

4 效果与体会

通过上述多项措施的实施,该

3.7 发挥临床药师作用

院在用药和用血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用药错误的例数近3年来呈下降趋势,处方合格率3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输血错误多年来鲜有发生。但是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药房和输血科人员配备不足,空间有限,医院投入不足,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制约着进一步提高用药和用血安全水平。未来还应该运用人工智能、物流配送、芯片技术等,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将临床用药和用血提升到更高的安全水平。总之,用药安全和用血安全工作在患者安

我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景下临床药师工作方式探索[中华医院管J.():理杂志,2019,35346-48.

[]朱 驰,吴文娟,等。人、8 赵晓明,

“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临床,药师”同时第3医疗机构6条规定“会诊、病例讨论和疑难、危重患者的医疗救治,协同医师做好药物使用遴选,对临床药物治疗提出意见或调整建议,与医师共同对药物治疗负责”等,对临床药师的职责和作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该院围绕上述规定开展相关工作,已培养专业临床药师涉及呼吸、心血管、血液、内分17人,

泌、肿瘤等1在实际工作0余个专业,药师工作职责应当包括:参加查房、

]机、料、法、环在输血管理中的运用[检验J.():医学与临床,2019,164572-574.

163 收稿日期:2019-12-06修回日期:2020-01-22责任编辑:刘兰辉

· ()8· ChineseHealthQualitanaement Vol.27No.6SN157 NOV.2020yM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