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殷都区第一高级中学 455000 安阳市殷都区第二高级中学 455000
安阳市殷都区洪河屯乡第一初级中学 455000
摘要:现如今,地理一改过去无人问津的状态,从边缘化科目一跃成了热门选考科目,初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新态势的考验。立足新课标,从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街接的视角,试图创建两个阶段教学内容衔接的体系,一并提出了配套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策略
高中地理学习需要学生将初中地理熟悉的表象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分析与运用,从而形成地理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所以,深入开展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就非常有必要。学生由初中步入高中,学习越来越困难,学习兴趣逐渐丢失,成绩越来越下降,课堂教学效果更加不凸显等因素致使高一地理难的问题更加严重。基于以上问题,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问题突出,十分需要找到可操作性强的衔接策略。
一、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初高中地理教材内容部分脱节。
地理教材是地理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方式,所以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关键就是把脉初高中地理教材衔接“症结”。实践证明高一地理教学衔接问题最严重,对初中和高一的教材内容衔接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部分知识点缺乏过渡和衔接;有些地理知识点,在初中阶段学生并未学习,但是高一教材却列为重点和难点,这些内容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如,初中未曾涉及的内容有: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气压带风带、热力环流原理及其应用、常见的天气系统、水循环全过程、全球洋流、地壳
物质循环、地域分异规律等。这些知识点难度高、综合性强。但是这些知识在高一上学期就要学习,学生猛地接受并要应用这么多全新的知识点,确实难度大。所以本文认为如果可以把这些能够用到的基础的简单易学的知识点在初中进行学习,打好基础,这样学生高一学习效果会好很多。
2.学科知识关联性强,衔接困难。
高中教学难,但地理必是其中最难的部分,而且地理的教材内容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了很高的要求,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需要学生调动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储备,就拿高一地理教材与高中物理和数学教材进行交叉比较,不难发现:地理教材内容有比较多的知识点应用了数学、物理的学科知识。如黄赤交角、自转角速度涉及数学面面角,热力环流涉及物理气压、等压面等知识点,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3.高中学业负担重,地理课时量有限
课时少、任务重是高中生面临的又一重要难题。初高中知识内容和难度差异很大,高中以理解探讨知识为主,知识的难度大,系统性强,大量的习题与思考需要消耗更大的精力,学业的压力相对比较大。高中学科众多,地理课时量有限,大部分高一阶段每周只有两节地理正课,每个学期也只是三十多节课,算下来每节课就要讲一节的内容,还不包括考试、练习和阶段性考试。课时少,任务重,学生很在短时间内消化所学的知识,学科素养很难提高。
二、初高中地理教学有效衔接策略
1.培养衔接理念,重视课堂教学衔接。初高中衔接最终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要从思想观念、学科理论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来进行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的培养。一是注重专家引领的理论实效,理论引领实践。学科专家的理论传播应立足于教学实践,以上一阶段的教学为基础,力促任何一个阶段的教师都可以较快地获得理论的支撑。二是学习新课标,提倡在备课、上课、课后等教学环节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激发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衔接的意识,强化对课程标准的本质与内容、意义与价值等的认识,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重视知识衔接也是重视知识发展的过程,所有后续知识都是在前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三是
教育教学的主要管理部门应创造条件,建立常态化机制保障初高中地理教师培训、沟通和交流,积极组织观摩听课等教研教学活动。
2.强化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夯实基础知识。
初中阶段地理的课程设置,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国,知道人类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养成了解地理问题的好习惯,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因此,学校和教师应保障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初中地理教师应根据新课标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增加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需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再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依据学生间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探究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地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为高中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材。
高一地理老师,掌握高中地理教材之外,还要熟悉初中地理教材,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教师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合理增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初中地理主要以区域认知为主,区域认知是高中学习的基础。地理习题是课堂知识巩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学生相对性的练习中应该体现区域认知水平。
4.优化教学方法,增加课堂吸引力。
高中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习能力由“背诵记忆型”向“运用理解型”转变,教师应多采用地图、景观图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思考的欲望。对于选考地理的同学来说,地理高考科目,课程要求程度高。传统地理教学高中部分学习完成之后,进入区域地理的复习,巩固初中地理知识。面对新高考,可以转变教学模式,将初中的复习涵盖到高中课堂,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巩固初中知识,既能为高中的一轮复习节约时间,又能加强学习知识的巩固,提高地理素养。高一地理教学时间有限,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很难较大篇幅地复习初中地理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初高中地理知识的相关性,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兼顾旧知识的复习,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巩固知识实现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关系,从事一线地理教学的教师要建立起地理学科整体发展的观念,遵循初中和高中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统筹分析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探求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衔接方法,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参考文献:
[1]曾春华.新课改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2. [2]万正耀.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2010. [3]罗会知.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地理课程衔接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