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海撷英 口 口 活动体验・感悟思想・领会策略 对提高“数学广角”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福建莆田市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 刘瑞华 “数学广角”作为人教版数学 实验教材新增的特色板块.其内容 新颖、与生活联系密切。活动性和 有不同的要求 在第一学段要求以“操作实 践”为主题.主要考虑到这一阶段 学生储备的数学知识比较零碎.已 习惯。如第八册的《植树问题》,主 要渗透的是化归思想和数学建模 思想.教学的重心应落在:以植树 问题(两端都栽)为重点,运用化繁 为简、数形结合、一一对应的数学 思想帮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 操作性较强.教与学都有着较大的 探究空间.学生对这块内容的学习 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在教学过程 有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要求我们 在第一学段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 中.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编排意图理 解不准确.教学目标定位发生偏 实践”活动来展开探究.使他们体 验到现实生活中隐含着数学知识. 同时初步培养他们观察、操作及归 纳推理的能力。如:第三册的《简单 的排列:1.2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算一算的过程中建构解决‘ 植树问 题”的数学模型.同时利用逆向思 维.系统地建构解决“植树问题”的 差.将“数学广角”上成“数学综合 实践课”或上成“奥数课”:还有部 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追求 基本解题策略体系。 二、关注过程。注重渗透思想 方法.落实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的结果.教学过程过分 强调直观.数学思考不够.缺少数 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针对上述问 《简单的逻辑推理:猜~猜他们拿 的是什么书》这一主题学习中,渗 透的数学思想是排列组合思想和 “数学广角”内容思维含量高. 因此.在教学“数学广角”时.应该 题.本人对如何提高“数学广角”教 简单推理能力.教学目标应定为: 学的有效性作了一些思考: 一更多地关注数学思考的教学目标 应该如何实现。特别对于数学思考 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 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 、研读课标。准确把握教学 要达到怎样的层次。应该有明确的 要求和准确的判断 目标 组合数。2.初步培养有序地、全面 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 学、探索数学的兴趣。 人教版教材利用“数学广角”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简单组 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 合》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提出问题 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 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 的生活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 第二学段要求以“抽象建模” 的学习.已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 师:下周,小红要去参加秋游。 她有很多漂亮的衣服.该怎样搭配 呢?小红的衣橱里有这样一些衣 生动有趣盼、以解决学生容易接受 为主题.考虑到学生经过第一阶段 |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 解决简单问题的经验.也有了一定 服。图片出示:白色上衣。蓝色上 衣,蓝色裙子,白色长裤。黑色长 裤。提出问题:这些衣服一共有多 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 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 维的训练 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 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使他们增 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第二学段就 要在继续强调实践与经验的基础 上。提出“抽象建模”的要求。不仅 使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一些数学 思想、模型,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用 少种搭配方法? 2.解决问题 强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 现、欣赏数学的美 . 师:想一想.怎样搭配才能不 重复也不遗漏?摆一摆。再想一想。 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 成有序、严密、抽象地思考问题的 “数学广角”在每一个学段都 你能用什么巧妙的方法把搭 50 2010 P舯aⅣ,2.tznoc ̄Teaching Research 小学教学研宄 数学/教海撷英 一口 方法的应用价值 三位数? 3.交流反馈 口 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 配的结果记下来? 师:你能像刚才穿衣服、吃午 餐那样按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 遗漏地写出这些三位数吗?f学生独 立解决后反馈1 师:重点反馈你们是如何用更 简捷的方法记录搭配的结果的。 生:我们利用图片来记录搭配 的结果 要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 浅入深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 教师做一个“过程”的加强者.不断 用数学思想“敲打”学生的思维,让 学生在一次次的“敲打”过程中.不 断地反思、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感 悟、不断地明朗。直到最后能主动 应用 因此.在教学“数学广角”时、 师:如果将其中的数字…9’换 成…6’.~共有几种?如果将数字 …9’换成数字“O”呢.一共有几种? 师:你们觉得他们搭配得怎样?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他们的方法很有规律。但 我们的方法更简捷 在综合应用这个环节巾.我安 排了“午餐问题 ‘游园路线问题” 生:可以用△代表上装,用[]f弋 表下装.来记录 生f迫不及待):我们还可以用 字母来代替,比如:n、b、c…… 生:老师,我们想到了.不管哪 一“组数问题”等情境 每一个问题情 境均有侧重点.有意识地对本节课 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如:“午餐问 题”从原来的“二三搭配”拓展为 “三三搭配”.既是对前面思想方法 的巩固应用.又能起到举一反三的 不管在课上还是课下.都应该注意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 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在问题 解决之后进行反思.在此过程中体 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价值 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五册“数学 种方法.其实就是2个3.一件 上衣可以跟二三件下装搭配.另外一 效果 “游园路线问题”则侧重于 “符号思想”的应用.让学生思考 件上衣也跟三件下装搭配.所以可 广角”《搭配中的学问》时,在应用 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午餐问题r根据课本“练习二 十五第1题’’改造1 以用乘法计算:3x2=6( ̄)。 教学中.教师并不急于提炼方 法、得出结论,而是充分展开过程, 让学生“摆一摆.怎样可以不重复 “如何可以更清楚地表达路线”。组 数问题则突出“有序思考”.教师又 在同一素材中拓展为“百位不能为 O时.有几种方法”.从而实现一个 素材多种功能。可见.在巩固练习 妈妈为小红秋游准备的午餐 食物:饮料有:矿泉水、可乐、雪碧。 点心有:蛋糕、面包、汉堡包。如果 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小红的 不遗漏”“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巧妙 地记录搭配的结果” 由此.培养了 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 时我们需要精选素材.挖掘素材的 内涵.以促进学生实现知识的完整 建构与学习水平的有效提升 “数学广角”包含的内容和思 识.以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 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 午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f反馈略) 2.路线问题f课本“练习二十五 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 考” 同时.学生尝试用符号来表达 自己的想法.有的用文字表示.有的 用图形表示.有的用字母表示…… 想方法.很多都是老师们以前教学 中未曾遇到过的.甚至有些是老师 们自己未曾学习过的 教师们缺乏 对这些内容深层次的认识.就难免 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就要求 第2题”1 从儿童乐园经过百鸟园到猴 山有多少条路线? f出示图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 方法清楚地表示出所有的路线吗? 生:如果给路线标上序号就可 以了.把从儿童乐园到百鸟园的三 学生从用图片摆到使用抽象化的符 号.其思考过程经历了从实物到抽 象的过程.学生数学化的思考过程 我们.不仅要加强学习教育教学理 论方面的知识.还要加强学习有关 的数学学科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 身的数学素养.才能在“数学广角” 这一领域的教学中使得学生学会 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激发学习兴 非常明显!这样就使教学目标不仅 定位于具体的认知目标r连线法、 用乘法计算1.而且在数学思考层 面上有所作为,有序思考、符号感 的培养、优化的思想、数学化的过 程得以彰显 三、梳理提升。领会数学思想 条路标为①②③号,百鸟园到猴山 的两条路标为④⑤号。 师:一共有多少条路线? 生独立解决后反馈交流 3.用9、3、7三个数字组成三 位数.~共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 趣,开阔数学视野。在经历、体验、 感受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数学思 想方法。 20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