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难点及控制对策探讨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难点及控制对策探讨

来源:意榕旅游网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难点及控制

对策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难点及控制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难点;控制对策 一、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具有建设周期长、施工规模大、所采用的技术复杂以及人力、财力消耗大的特点。当前,伴随着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创造效益的难度越来越大,机会空间越来越狭窄。因此,在建项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高度重视成本管理是在严峻现实环境下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难点及控制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难点问题分析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点多面广、战线长,劳务成本、材料成本、机械使用成本、其他直接费用成本、间接费用成本等管理难度大。当前有的建筑工程项目前期策划不够科学、施工组织设计不够合理,过程中又疏于进度计划管理,工期严重滞后,成本控制和进度不够匹配,造成人员窝工、材料堆积、设备闲置,甚至占用资金,影响公司整体效益;为了片面抢工期,盲目增加投入,造成成本增加。另外,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人工成本增大,给成本控制带来了挑战。

(2)成本核算难度大。成本核算对企业有重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决策方面,准确和真实的成本核算结果能够倒逼企业的成本控制,从而进一步降低企业的风险决策概率。不少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成本核算时,核算方式

仍采用比较陈旧的核算方式,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忽略了人工成本环境成本以及科技成本,核算范围比较单一,仅仅是简单的物资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建筑企业承接的项目都是需要通过持续的建设动作完成的,在此过程中需要经过很多环节才能达成最终目的,而建筑项目必然会产生污染,所以建筑企业的成本核算需要兼顾到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采用的核算方法必须兼具科学性、先进性和全面性。

三、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相关对策

(1)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建立科学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是成本控制实施的主要措施。首先,企业应明确成本核算的内容与范围,在原有核算范围有所保障的前提下,拓展核算范围以覆盖企业的各项成本,例如,如环境质量成本和无形资产等。当前,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企业应充分考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对环境成本的计量与核算,精准地通过各项费用支出,评估企业在治理环境、环保设施的投入,显示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举措。其次,应建立健全多种保障机制的成本核算体系,这是适应建筑企业的结构特征与战略方向的重要手段,也是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重要方式,通过这一成本核算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并修正核算失误,用真实的成本信息,为企业制定精准的战略决策提供更真实、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方面的支持。

(2)制定项目部目标责任成本,落实成本预算。项目开工前,造价编制与管理人员应指导项目部确定工程的目标责任成本,项目部应根据目标责任成本编制控制计划。预算成本是项目部成本的最高限额,严防突破。根据本工程的合同承诺、工程所处环境、人才机的配备及市场发展趋势分别控制定出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及数量比较大的材料单价控制表,并制定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责任预算。项目部以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物量为基础,按照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分工进行分解,形成各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责任成本,为以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项目经理对各工长签订以考核工期、质量、安全、成本为主要指标的分项工程承包合同,各工长将承包指标以施工任务书形式落实到施工队组,各施工队组以企业定额为依据,对施工小组逐日下达施工任务。

(3)加强人工、用料与机械的控制与管理。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比例较大,一般都在10%左右,对一些特殊的项目,人工费甚至高达40%;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要从用工数量控制,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到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55%~75%,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对材料用量的控制,首先是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其次是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主要是由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首先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其次是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再就是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对于机械费的控制,应尽理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4)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减少施工质量成本。对施工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会逐渐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它们互相交叉作用,必须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应正确对待和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预算成本、质量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的技术方案,最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质量成本。项目经理部也不能盲目地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现质量过剩现象,从而导致施工产值很高,经济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

(5)加强施工进度控制,减少施工成本。施工进度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使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正常工期而采取的所有措施费用;另一方面是因为工期拖延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各种施工环境及自然条件等引起的,也可能是内部因素造成的,如停工、窝工、返工等,因此所引起的工期费用,称其为工期损失。相对来说,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小;但当工期缩短至一定限度时,工期措施成本则会急剧增加。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工期成本这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工期措施成本和工期损失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或者盲目地按照业主的要求,抢工期、赶进度,增大工期成本。

四、结 语

综上所述,严格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是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项目成本控制也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以及控制方式,彻底改变传统的经验管理方式,消除这种管理方式的弊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平,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彭武.建筑工程成本影响因素及降低成本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21):192-193.

[2]赵军.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8(13):145-146.

[3]陈洁.工程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相结合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2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