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粤剧新舞台——丁凡谈新剧创作

新粤剧新舞台——丁凡谈新剧创作

来源:意榕旅游网
龙飞凤舞 2t)lf; l : 6}圳 红船梦 当。因为这出戏的背景是抗日战争 时期,在那段艰难岁月中,艺人的 比较合适的,也比较容易突出粤QUA' ̄ 特色。当然,对于我们这一代粤剧演 员来说,对粤剧传统技艺的了解还是 很不够的,近年来我越来越觉得粤剧 传统的东西流失太多。在排这部戏的 过程中,我们请教了很多老叔父,力 图还原传统原貌。 杨:这是您第一次担任导演,从 演员到导演的身份转变,最主要的不 同在哪里? 杨: 《梦・红船》这部戏可以说 生存和发展是很艰难的,但是他们 是近几年粤剧创作中题材最“粤剧” 的一个,因为它是红船弟子演红船故 为了继承传统文化,还是坚持。特 别在最后,几个主要人物为了国家 而牺牲,“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 红船”,这样的理念也是“梦”的 事,当初创作这部戏是出于怎样的原 因? 丁:当时梁郁南与尹洪波合作 重要组成部分。 写了这部戏,认为比较适合我去演, 我看完之后觉得无论从题材、故事情 节还是人物方面都很适合我们的青年 演员去演。而且从粤剧技艺的展示方 面去看,这部戏有许多南派武功的成 分,讲的是我们红船子弟的故事,用 杨:这个故事是一个爱情故 事,也是一个充满家国情怀的故 事,请问您为何选择导演《梦・红 船》? 丁:我一直都认为每个行业、 行当是有着自己的职能的,但我们也 看到现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戏曲导演, 很多是从演员转行的。由演员转为导 丁:其实这也不是我第一次 做导演的工作,我以前也“导”过 一粤剧这种艺术形式去诠释是最好的。 之前我们团也排演过很多戏,但是像 这种以现代戏的题材,融合了很多粤 剧传统的技巧,却是第一次,这给了 些戏,主要是用自己的舞台经验 演,我最大的优势就是熟悉粤剧舞 台,包括粤剧的表演规律、演员的技 以及其他演员的情况,可以根据他们 去指导青年演员排戏。这次创作 我做导演,其实我想请专业的导演 《梦・红船》,一开始有人提议让 巧,特别是我很了解彭庆华、曾小敏 来执导。所以我们请了北京那边的 一我们很大的发挥空间。 杨: 《梦・红船》中间有一 个“梦”字,您认为在这部戏中, “梦”指的是什么? 自身的特点去设计一些精彩的戏份。 相比较演员,导演更多的要有全局 个专业导演,排了将近一年,但 是排出来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后来 重新排的时候,我就接受了导演的 统的东西,所以由我这样有过多年 粤剧舞台经历的人去导演,可能是 观念,要比演员考虑得更多。比如 《梦-红船》的动作设计:怎样在一 个红船的背景下去展现“高台照镜” 等技艺;比如舞美设计,怎样利用红 船的空间,使得这个戏的舞台简明又 丁:我认为这部戏的“梦”主要 工作。因为其中涵盖了太多粤剧传 是指粤剧演员对于艺术的追求,以及 在特殊年月对民族使命的责任感与担 蓐 龙飞凤舞 2tlIt; I.ml;j 腔,传统的南派技 为这类题材要求一定要很专业,很内 艺,传统的戏班红 船生活记录。这里 特别要说一下彭庆 华的武打设计,我 们现在粤剧演员一 进学校就学习的是 北派的动作,南派 行,不然行内人看了会觉得错漏百 出。我也对比了相似题材的其他作 品,比如香港的舞台剧《南海十三 郎》,他们在语言的处理上比我们做 得要好,里面很多运用了戏班的俚语 行话,包括一些广东方言,我认为这 是《梦・红船》这部戏需要提高的地 方。这十几二十年以来,编剧习惯写 书面语言,演员也习惯了去讲,剧本 鲜有人学。这次在 《梦・红船》中, 彭庆华的一招一 式,包括一个简单 的“拉山”动作,都 要求用南派的方式 中间缺少了方言的地方特色,从一定 程度上来说也是削弱了剧本的“粤剧 味”,所以我希望在这部戏以后的演 出中,这个问题可以得到改善。 杨: 《梦-红船》之后,您有什 去做,力图将我们 粤剧自己的特色展 现给观众。现在粤 剧演员的培养,主 要是以北派的技巧 么创作计划? 丁:近期粤剧院准备排演一个新 戏,和《梦・红船》的题材相似,名 叫《八和会馆》。《梦・红船》是以 个“戏中戏”的模式,架构比较吸 一为主,这对粤剧传 统的技艺传承十分 不利。我看到其他 省份的有些剧种, 在身段上还保留有 ■丁凡在粤剧电影《传奇状元伦文叙》中饰演伦文叙 引人。相比之下《八和会馆》这部戏 从现在看到的剧本来看,首先在气势 上要更加恢弘,剧目要展现的历史事 件更复杂、时间跨度更大,要浓缩那 么多的元素在一个戏里面,是一个很 大的挑战。现在省委宣传部和市委宣 传部都非常重视这个戏的前期制作, 希望把这部戏打造成为一个精品。这 是由于大家都看到了八和会馆作为一 个粤剧行业组织机构在粤港澳地区甚 至在海外深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自己的特色,但是 粤剧现在看到的很 不会死板;比如音乐设计,我坚持要 求用现场伴奏,不用录音,这些问题 多动作,与京剧无异。为什么我的演 员出来做“起霸”却不做“跳大架” 呢?我想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也是粤剧人需要一起去改善的问题。 都是作为导演需要去考虑的。在去北 京和西安之前,我们粤剧院的舞台是 旋转舞台,所以舞台调度比较方便。 但是这次去北京和西安,没有了旋转 舞台,需要人工去推动,肯定从呈现 效果上会有些不同,作为导演,我也 在这方面作了一些调整。对于导演来 说,全局意识很重要。 杨:在您看来, 《梦・红船》作 为现代戏,有哪些特点? 在《梦・红船》中,为了更多地展示 粤剧传统的技艺,演员们都付出了很 多努力,下了不少的苦功。比如彭庆 华,他的戏份很重,稍不留神就会受 伤,然而他还是不断给自己的动作增 加难度,这些精神都是很可贵的。 杨:在排演《梦・红船》的过程 中遇到哪些困难,您认为这个戏还有 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 但是对于我们剧院来说,刚排演完 《梦・红船》又要去接这个戏,压力 是很大的。因为《梦・红船》比较受 欢迎,如何把《八和会馆》打造成一 个超越《梦・红船》的作品,是一个 很大的难题。 杨:您会在《八和会馆》这部戏 中担任什么角色?主角还是导演? 丁:我认为这个戏最大的特点 就是有粤剧味 有传统的东西,最大 程度地展示了粤剧的特色。现在很多 人说戏曲的现代戏创作大多是“话剧 加唱”,我认为的确存在这方面的东 丁:作为我们这一代粤剧演员, 对传统排场的东西都知之甚少。排 丁:(笑)这次我不会做导演, 到时将会由专业的导演来执导。不过 编剧希望我去担纲饰演这个戏的主 角。我希望可以把这个机会给年轻 人,毕竟无论从体力还是扮相各方面 来说,年轻人会更好一些。到时候我 会参考各方面的意见,也许会以AB 《梦・红船》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学 习,因为以前说到一些传统排场,或 者南派技艺,我只知道大概,但是自 己也基本上没有演过。这次我请教了 很多老叔父,对这方面的东西也有了 更深入的了解。这次导演一个粤剧戏 班题材的戏,对我来说压力很大。因 西。现代戏由于题材的原因,通常存 在戏曲味不足的问题。在《梦・红 船》中,我们特别注重这个问题, 希望可以融入更多的戏曲特色,所 以这个戏也更有戏曲味:传统的唱 角的形式来排演这部戏,希望《八和 会馆》会是一个超越《梦-红船》的 龙飞风舞 20l6,l:2 f;l踟 佳作。 杨:在您看来,通过排练 《梦・红船》这种有大量粤剧传统元 素的戏,青年演员在艺术上能否得到 提升? 的好评,如果算舞台剧的演出时间, 段,缺失了戏曲的美感,剪辑中间跳 您演这部戏演了多少年?您认为这个 戏的成功之处在哪? 跃的镜头比较多,失去了连贯性;另 一方面,很多年轻观众看到这部电影 丁:我演了二十年了,对这个 反响不错,认为这是一种很吸引人的 戏也很有感情。二十年来我应该演了 几百场,这部戏也是唯一拿了“全国 地方剧种保留剧目”的粤剧剧目,可 表现形式。我认为两种意见都是正常 的,观众有选择的自由,但艺术创作 需要大胆的尝试。 杨:下一步有没有新的粤剧电影 丁:肯定能得到提升。在创作过 程中,我们一直对演员都是高要求, 演员们对自己也要求做到自己最好 的水平。在排戏的时候,演员、编剧 和导演之间经常会因为一些表演上的 细节进行争论。我认为争论是很正常 而且很有益的,很多戏剧的高潮都是 在这种争论中碰撞出来的。彭庆华在 表演“高台照镜”的时候,主动提出 见它的受欢迎程度。《传奇状元伦文 百场,至今依然不断在演出。每年春 班我们都会演,是我们粤剧院的一个 保留剧目。成功的剧目应该是剧本、 演员、导演等等因素共同作用而成, 能可贵之处,是因为它是粤剧少见的 眼前一亮的。 杨:当时拍这部电影最大的挑战 是什幺?  叙》自从排演以来,这么多年上演几 拍摄计划?丁:有,下一步我们准备拍摄 《柳毅传书》,这部电影会请来很多 大老倌加盟,虽然原本的角色并不 多,但是我们也希望给观众呈现一个 故事,里面运用的特效会更多,我们 可观 也会更强,加上这是一部非常 经典的作品,相信会比《传奇状元伦 文叙》更加精彩。 杨:近年来广东粤剧院不断尝试 新颖的题材,比如动漫改编,可以说 一《传奇状元伦文叙》也不例外,最难 全明星阵容。《柳毅传书》作为神话  喜剧剧目,这在粤剧来说是比较让人 会找一个更大的拍摄场地进行拍摄,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加大难度,作为 导演,我认为加大动作难度的首要条 件就是保证安全。演员在表演过程中 会对很多细节有自己的想法,包括一 些高难度动作的展示,道具的安排等 等。在排演《梦一红船》的过程中, 我尊重每个演员的创造力,争取发挥 他们每个人的特长,由此让青年演员 有提高的空间。 杨:现在很多不同形式的艺术作 品都用戏曲作为题材,您是怎样看待 这种现象的? 丁:挑战主要就是演员们对于电 影这种拍摄手法的不适应。因为我们 的主演基本上都没有拍电影的经验, 直走在粤剧新剧目创作的前列。作 戏曲演员的眼神和表情通常都是比较 夸张的,不够细腻自然,上镜之后显 得太夸张,很奇怪。后来经过不断的 调整,包括导演的指导,我们才找准 分寸感。一般来说戏曲演员都会有个 毛病,就是两个人演对手戏的时候, 一为粤剧院的院长,您认为粤剧的发展 方向在何方? 丁:现在这个阶段国家对戏曲 的发展重视了很多,戏曲发展的势头 应该说是越来越好。我认为粤剧的发 展还是要走出去,走出国门,让更多 的人了解属于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 以前戏曲走出国门的很少,多数都是 丁:可能这也是一种趋势,我认 为最重要的还是在题材的基础上表现 不同艺术形式本身的特色。如果说用 个人唱,另一个人就会比较放松。 话剧的形式去演《梦-红船》,因为 有戏中戏,所以话剧中还是要去吸收 但是上镜之后,电影要求的是两个人 都要在表演的状态,你的表情和眼神 歌舞杂技类,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戏 曲走出国门了。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 心。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戏曲 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起到 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采访后记:采访当天,恰逢丁凡 粤剧的身段。比如陈佩斯的话剧《戏 要随时跟对方互动,要表达内心的感 是应该用戏曲呈现的部分,还是要 学习戏曲的东西。但是最主要是,题 台》,他虽然是喜剧性质的话剧,但 受,我觉得这点让我学到了很多。此 的现象,也给了我们戏曲人一种自信 外,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剪辑成片, 它和我们舞台剧不同,有些情节在拍 的过程中是完全断裂的,全靠后期制 作。对舞台剧演员来说,连贯的演出 过程可以保持连贯的情绪,但是电影 则要求我们随时就当下拍摄的段落进 入状态,所以这是个很大的挑战。 杨:您认为电影的特效会不会影 响戏曲原本的味道? 材只是故事内容,形式应该突出自身 的特色。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 《梦-红船》这部戏是最适合用粤剧 展示,包括《八和会馆》也是如此。 之前有人提议用音乐剧去排《八和会 馆》,我认为不是不可以,但是粤剧 表现这个故事必定更有味道,更传神 贴切。 刚刚带队从捷克演出归来.车马劳顿 的他听说约访,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在粤剧行中多年,丁凡已经从舞台上 的潇洒文武生,蜕变成为今天在粤剧 行业中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在访谈 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对粤剧的责 丁:这个问题估计不同人会有 不同的看法,就拿我们在香港的放映 任心和使命感。说到南派武功特色, 他会马上示范身段,睑上写满了骄 光影情 杨: 《传奇状元伦文叙》是粤剧 大电影,可以说一上映就获得了很多 经历来说,我们就收到了两种不同的 观众反馈意见。一方面,很多很传统 的戏迷接受不了电影这种形式,认为 电影中间特写较多,看不见演员的身 傲。正是这样的粤剧人,才配得上那 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愿丁凡 和他的粤剧梦,越走越好。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