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7年7月第18卷第7期CJITWN,July 2017,Vo1.18。No.7 ・633・ 13(3):246—247. (43):234—243. 2.严功辉,符业.肾衰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中国冶 6.谢红浪,季大玺.On—line hemodiafihration技术和临床应用. 金工业医学杂志,2005,22(5):531—532.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5,14(4):380. 3.Goldsmith D,Ritz E,Covic A,et a1.Vascular calciifeation.a stif 7.刘俊,刘志强.血液净化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全段甲状旁 腺激素的影响.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2):234—235. 8.李锋,王胜春,王新,等.大黄泻下效应的药理学新解释.中国 中药杂志,2008,33(4):481—484. challenge for the nephrologists.Kidney Int,2004(66):1315. 4.Moranne O,Fmissart M,Rossert J,et a1.Timing of onset of CKD Related metabolic complications.J Am Soc Nephrol,2009(20): 164—171. 9.毕增祺.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防治与理论基础.jE京,中国 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206—208. (收稿:2016—12—25修回:2017—03一O1) 5.Hujairi NM.Mzlai B.Goldsmith D.Cardiac clciaifcation in renal patients:What we do and don 1 know.Am J Kidney Dis.2004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显效l例及文献复习 王 琦① 曲晓璐① 上海市浦东新区名中医、中西医结合肾病专家曲晓璐主任 2013年1月患者当时出现发热、咳嗽,出现双下肢水肿加 医师,曾师从多名全国及沪上名老中医,在辨治膜性肾病方面 重,小便量少,伴食欲差,乏力,血压控制不佳等情况第3次入 积累了一定经验。特发性膜性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肾脏疾 住上述医院治疗,查血肌酐197 la,moL/L,尿素氮l5.7 mmol/L,胆 病,部分病例对激素、免疫抑制剂不敏感,西医治疗较为棘手, 固醇8.63 mmol/L,三酯甘油2.8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1.79 曲师以中药方剂辨证治疗,疗效独特,笔者作为名中医继承人 mmol/L,低密度脂蛋白4.6 mmol/L,24 h尿蛋白定量5.27 g,血 有幸侍诊于侧,受益匪浅,兹撷取曲师辨治特发性膜性肾病典 常规示血红蛋白84 L;予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ACEI联合 型病例1例,作病例报告,以飨同道。 病 例 ARB降压、他汀类药物降脂,托拉塞米利尿消肿、人血白蛋白营 养支持,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等治疗。积极对症治疗后多 次复查各项生化指标无好转,全身水肿加重,伴胸腹水,气促难 以平卧,每日尿量约500 ml,MDRD公式估算GFR为2O ml・ 瞿某,女,81岁,退休,2013年3月15日初诊。 患者2012年3月12日体检发现尿常规红细胞(+++ min~・1.73 m 左右,诊断为“肾病综合征MN lI期,CKD4 2013年3月15 13患者因不愿行血透治疗来我院曲师处就 +),尿蛋白(++),潜血(++),无明显不适主诉及症状,体 期”,该医院建议行血液透析超滤治疗。 格检查无明显异常,既往仅高血压病史,服用“氨氯地平”,血压 控制尚可;3月2O日复查尿常规示红细胞30~35/HP,尿蛋白 诊,主诉:反复下肢水肿5月余,泡沫尿、神疲乏力、间有尿量减 (++),潜血(++),血常规、肾功能正常;曾予抗生素等治 少,伴纳差欲吐,寐欠安,大便艰。舌红苔白腻,脉细沉。患者 疗,后多次复查尿常规红细胞在(+)~(+++),尿蛋自在 病属水肿,曲师辨为脾肾两虚,湿热内蕴。治宜健脾补肾,清热 (+)一(++++),未见好转。患者5月8 13于本市某三级 利湿。处方:黄芪30 g、白术15 g、茯苓15 g、山药20 g、玉米须 医院住院治疗,血肌酐95 bLmol/L,尿素氮14.6 mmol/L,胆固醇 30 g、六月雪15 g、苍术15 g、猪苓12 g、白茯苓12 g、半枝莲 4.39 mmol/L,三酰甘油1.05 mmol/L,24 h尿蛋白定量: 12 g、蛇舌草30 g、僵蚕15 g、当归15 g、木芙蓉叶30 g、白术 5 g、薏苡仁30 g、蝉衣10 g、薏苡根15 g、莲子15 g×7剂。水 3.12 g,住院期间排除继发性膜性肾病,检查结果示:HBV 1分2次El服,同时配合西医对症治疗(具体治疗同前)。 (一),骨髓瘤等肿瘤标志物正常。行肾穿刺活检提示:膜性肾 煎1剂,病Ⅱ期。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予低盐低蛋白饮食,ACEI 降压等治疗。其后5月一11月随访尿常规红细胞在(+)~ (++++)间,尿蛋白在(++)~(+++)间。 二诊:1周后复诊,双下肢浮肿较前略好转,神疲乏力好 转,腰酸症状同前,恶心呕吐症状仍有,大便得行,尿量增加,舌 红苔白腻,脉细沉。予守方再进14剂,配合复方o【酮酸补充必 2012年11月13日起患者因双下肢轻度水肿,第二次入该 需氨基酸,余治疗不变。 三级医院治疗,查血肌酐101 ̄mol/L,尿素氮8.7 mmol/L,胆固 三诊:小便量增多明显,双下肢浮肿较前明显好转,自诉精 腰酸乏力症状明显改善。舌红苔稍腻,脉细。根据舌 醇5.9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59 mmol/L,尿常规红细胞 神好转,去玉米须,加知母、黄柏各10 g,再进7剂。嘱避风寒,调饮 (++++),尿蛋白(+++);治疗上予以低盐低脂饮食, 脉,避免感冒。随诊,患者依从性较好,于我院长期服用中药 ACEI降压、他汀类药物降脂,托拉塞米利尿消肿等,水肿症状 食,好转后患者出院。 至今。 ①△本课题为上海市浦东名中医继承人项目(No.PDZYXK一5—2014031);曲晓璐名中医及名中医工作室项目(No.PDZYXK一3—2014006)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 (上海200125) 通讯作者 ・634・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7年7月第18卷第7期CJITWN,July 2017,Vo1.18,No.7 2014年9月复查血肌酐79 Ixmol/L,尿素氮10.33 mmol/L, 尿常规红细胞4—7/HP,尿蛋白(+);血红蛋白123 g/L。 本例患者,主诉反复下肢水肿,病属水肿;泡沫尿、神疲乏 力、小便量少、伴纳差欲吐,当证属脾肾气虚,湿热内蕴。肾主 水,。 虚则水液气化不利,脾主运化,脾虚则水湿运化不能,故 2015年6月复查血肌酐67.78 tunol/L,尿素氮7.69 mmol/L, 胆固醇3.86 mmol/L,三酰甘油2.00 mmol/L,高密度脂蛋白 症见反复水肿,迁延不愈;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 1.86 mmol/L,尿常规红细胞1—3/HP,尿蛋白(一);血红蛋白 源,脾肾两虚,水湿内蕴,故见神疲乏力,纳差欲吐,大便艰;舌 118 g/L。 红苔白腻,脉细沉,为脾肾气虚、湿热内蕴之象。《读医随笔虚 实补泻论》曰:“天工谓久病必治络,其所谓病久气血推行不利, 2016年3月复查尿常规,红细胞3~5/HP,尿蛋白(一), 必有瘀凝,故致病气缠绵,疏其血络而病气可尽也”。 症情基本稳定,水肿不显,泡沫尿及乏力明显改善,寐纳可,二 血络之中,便调。疗程中未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未行肾脏替代 故治本病宜健脾补。肾、清热利湿为主,兼以活血化瘀。曲师以 治疗 讨 论 膜性肾病是一个病理形态学诊断名词,是以肾小球基底膜 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组 疾病…。膜性肾病可为特发性,亦可继发于多种疾病,常见于 感染(乙、丙型肝炎病毒),系统性疾病(如红斑狼疮)、药物治 疗(如金、青霉胺等)以及恶性肿瘤 。该患者通过详细询问 病史、体格检查及数次住院的实验室检查资料,排除了继发性 膜性肾病可能,故考虑为特发性膜性肾病。该病是成人原发性 肾病综合征中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属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 目前膜性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代医学仍缺乏较为有 效的治疗方案,临床上可以有约1/3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 病 ,本例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肾功能损 伤。此外,病程中出现中度贫血,可能与其年老、发病后纳食 差、加之肾功能损伤、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等综合因素有关, 给予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及中药健脾补气等 治疗后,贫血逐步得以纠正。 经文献复习,一些临床研究显示:免疫球蛋白、ACEI类药 物、单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加用环孢素、烷化剂等疗效均 欠理想 。现代医家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与研究,在国内肾病 学界目前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即“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膜性肾 病一种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 J。 中医无膜性肾病一词,可归属于中医的“水肿”、“尿浊”、 “虚劳”“癃闭”等病症。《金匮要略》以表里上下为纲,将水肿 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汉代张景岳在此基 础上,又根据五脏发病机制及证候将其分为心水、肝水、脾水、 肺水、肾水 。 中医治疗方面,陈以平 将膜性肾病分为早、中、后期,根 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早期证属脾虚湿热,症见下 肢浮肺,口干口苦明燥,纳差,乏力,大便于,舌质红苔薄黄,脉 濡或濡数,治宜清热利湿、益气活血;中后期证属脾肾阳虚,湿 热已去,表现可见下肢浮脾,腰酸乏力,畏寒肢冷,面色少华,纳 呆腹胀,小便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腻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 力,治宜健脾补肾、益气活血。根据多年诊治经验,逐步形成对 本病的系统认识,提出了“湿热胶着成疲”的微观辨证理论,并 确立了以“益气活血化湿法”为主的治疗大法。 曲师在学习陈师学术思想基础上,多年潜心实践膜性肾病 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不断总结自身经验,根据患者症状及证 型,多加予健脾益肾,清利湿热,兼以活血等治疗方法。 自己的浦东新区名方“肾芪1号”为底,重用黄芪益气补’肾为 君,苍术、白术、山药健脾燥湿,猪苓、茯苓、玉米须、薏苡仁、薏 苡根利湿消肿为臣;半枝莲、蛇舌草清热解毒,木芙蓉叶、知母、 黄柏清利下焦湿热,六月雪、桃仁、红花、鬼箭羽活血化瘀,同为 佐;蝉衣、僵蚕引药直通肾络,为使药。全方共奏补。肾健脾、清 热祛湿、活血化瘀之功。 曲师善用活血化瘀药物,因《素问痹论》谓“久病人深,营 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叶天士将其概括为“久病入 络”。《读医随笔虚实补泻论》曰:“天工谓久病必治络,其所谓 病久气血推行不利,血络之中,必有瘀凝,故致病气缠绵,疏其 血络而病气可尽也。”肾所藏精气,必须随血气不断流通,方能 充养五脏六腑,故临床常用六月雪、桃仁、红花、鬼箭羽活血化 瘀。有报道指出 J,蝉蜕具有免疫抑制及抗过敏作用,尿蛋白 增高者加入蝉蜕,并辅以宣肺利水药,可增强祛蛋白力,并能在 一定程度上缩短疗程。另特发性膜性肾病病程较长,演变缓 慢,疗程应相应延长,只有辨证准确,守方治疗,并持之以恒,方 能获取良效。 参考文献 1.谌贻璞.肾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 2.林珊.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思路及特发性和继发性膜性肾病的 鉴别诊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 年会论文集,2012.130—131. 3.陈以平,邓跃毅.特发性膜性。肾病.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 志,2007,8(8):435—437. 4.Cattran DC.Idiopathic 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Kidney Int,2001,59(5):1983—1994. 5.Bomback AS,Derebail VK,Me Gregor JG,et a1.Rituximab thera— PY for membranous nephropathy:a systematic review.Clin J Am— Soc Nephrol,2009,4(4):734—744. 6.王琳.陈以平教授“微观辨证”学术思想在膜性肾病中的应 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3):29—30. 7.王鹏,赵连玉.膜性。肾病中医治疗概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 杂志,2014,15(10):932. 8.高志卿,邓跃毅,王琳.陈以平教授分期论治膜性。肾病.上海 中医药杂志,2004,38(2):35. 9.张驰,杨届.蝉蜕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湖南中医 杂志,2014,30(11):194. (收稿:2016—12—18修回:201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