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1. 分享自己在小学六年生活中养成的提高学习效率,让人终身受益的良好学习 习惯。 2. 能够借助在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等 词语的意思。
3. 能联系课文内容,品读语句,体会引用的好处,与同学交流引用在习作中的 运用。 4. 了解赵孟頫字体的特点,感受赵孟頫字体的秀丽柔美,稳健大方的特点。 5. 理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句子的含义,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 :
1. 能够借助在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等 词语的意思。
2. 能联系课文内容,品读语句,体会引用的好处,与同学交流引用在习作中的 运用。 教学难点 : 理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句子的含义,并能背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 分享自己在小学六年生活中养成的提高学习效率,让人终身受益的良好学习 习惯。 2. 能够借助在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等 词语的意思。
3. 能联系课文内容,品读语句,体会引用的好处,与同学交流引用在习作中的 运用。 教学过程 : 一、直接导入
1.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单元的语文园地。 2. 板书课题。 交流平台
通过六年的学习,我们养成了很多良好的习惯,这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使我们 终身受益。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好的学习习惯吧!
学生交流。 出示好习惯儿歌: 勤学习,爱思考, 好奇心, 不可少。 看世界,多奇妙, 善读书, 贵生疑。 为什么,追根由, 是什么, 要弄清。 问同学,问老师, 问父母, 问兄长, 问词典,问自然, 学学问, 问是宝。 有问题,是聪慧, 敢提问, 见勇气。
词句段运用 你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文字,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赴汤蹈火 走:跑(古文中表示慢走可以用“步” ,
“行”如行百里者半九十 , 快走的可 以用“趋” ,如趋之若鹜,快跑就是“走” ,如走马观花 ,不胫而走。) 弗:不 俱:全;都 然:对 及:比得上 赴:奔向
2. 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你在习作中是否也有过这样 的引用?
①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②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 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的。 学生交流。
预设 1:数学家华罗庚的话,让我知道了想要获得科学的灵感,就必须要有所 行动,如果放进我的文章中,那么我就可以更有利地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预设 2:我还知道司马迁《史记》里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 还把这句话用到了写作中 .................
预设 3:我还知道这些名言: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一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一陈寿《三国志》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一一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一朱熹 总结引用作用
习作中引用名言的好处: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 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为了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权威性,增强文采美、文化含量,常常会引用一些名 一般来说,文章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可以达到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 为整篇文章奠定基调等作用。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使论据确凿充分,说明问 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启发性、使语言精炼等作用 课堂总结 1. 这一节课,我们分享了好的学习习惯,还一起分享了阅读的好处,希望在以 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能用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帮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自己。用阅读 丰富自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赵孟頫字体的特点,感受赵孟頫字体的秀丽柔美,稳健大方的特点。
2. 理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句子的含义,并能背诵。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 检查,指名学生下列成语的含义。 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过犹不及赴汤蹈火 二、 书写提示
1.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 的笔意;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三门 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2. 欣赏赵孟頫书法作品
3. 一起走进书法世界,感受书写的魅力 4. 学生交流感受。
预设 1:小学生应该写楷体字,楷体字应该一笔一画地书写,做到横平竖直, 撇捺舒展。
预设 2:看到赵孟頫的字,我觉得很舒服,感觉就像看到他本人一样,我想他 肯定和他的字一样方正大气。 三、日积月累
1. 过渡: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习作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为我们的习作争 光添彩,欣赏了赵孟頫的书法作品,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书法的无穷魅力,知道 了写好字的秘诀,接下来,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些古人的名言警句,看看这些句 子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板书句子)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板书) 【释义】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 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 进行变革和革命。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周易》 【释义】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释义】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 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 过前人。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淮南子》 【释义】如果能使百姓获益,不必效法古代的规定,如果能把事作得完美,就 不必遵循旧的法则。 2. 学生读句子。
3. 教师引导思考:怎么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达(翻译)。 4. 即翻译。
二、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 总结:古人的话往往包含大智慧,希望同学们不要这些哲理话语只当做学习务,更要当做人生的道理来践行。 2. 作业:背诵日积月累。
的任
板书内容:
语文园地五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一一《周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一一《周易》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淮南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