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全文化的评价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09年第3期 核安全 NO.3.2009 Nuclear Safety 安全文化的评价 陈徐坤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苏t,I1 215004) 摘要:根据IAEA SCART指南所提出的安全文化评价方法,较全面地介绍了安全 文化评价的背景、基础和方法,并对安全文化评价工作在我国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安全文化:评价 1 引言 安全文化: ・确保组织内部对安全文化主要特征的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 普遍理解; 生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核安全咨询 ・充分考虑人员、技术、组织三者间的 组在事故评审总结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安全 相互作用,对个人和团队安全、成功地执行各 文化”的概念。20多年来,IAEA、成员国监 项任务提供充分的手段; 管当局以及同际核下业界对安全文化的研究、 ・在组织内部各个层面上强化学习和质 实践和推动始终没有停止过,这不仅由于 疑的态度; “安全文化”概念本身所特有的丰富内涵和复 ・建立不断寻求安全文化推进和改进的 杂特性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来深入探索, 机制。 更因为人们对于安全文化重要作用的认识不断 与GS—R一3配套的安全导则《设施和活动 加深,“安全文化”已经逐步成为一种方法、 管理体系的实施》(GS—G一3.1),总结了安全 工具和要求,成为一种值得追求的境界。人们 文化的5项主要特征,并进一步归纳了与这5 普遍认识到:可以通过这种特定组织文化的培 项特征相对应的37种具体表现形式。 育、推广、评价和改进,来推动核设施营运单 至此,IAEA已将多年来在安全文化探索 位和核活动承担单位有效地实现安全目标、预 方面所形成的成果,纳入了设施和活动的管理 防核事故、提升安全业绩。 体系要求,并通过系列出版物,对安全文化的 2007年1 1月,IAEA在与多个国际组织 导人、推进、评价和改进提供了相关的指南。 共同颁发的《基本安全法则》(SF一1)中,强 从“安全文化”概念的诞生,到今天 调“组织的管理体系必须确保对安全文化的 “安全文化”要求的提出,20多年来,安全文 促进”;“体现组织和个人对于安全事务所持 化不断被赋予丰富的内涵,安全文化导人、推 态度和行为的安全文化必须纳入组织的管理体 进、评价、改进的方法基本成熟,安全文化的 系”。 建设日益成为核设施营运单位和核活动承担单 2008年8月,IAEA正式修订了核质保法 位实现安全目标、确保设施和活动安全、有效 规,在新颁发的安全标准《设施和活动的管 提升安全业绩的一个重要手段。人们已经普遍 理体系》(GS—R一3)中,明确提出组织的管理 认识到: 体系必须能通过以下方式来倡导和支持良好的 安全文化是可以导人的:正如一种本土文 一 一 2009年第3期 NO.3.20O9 叠誊量蔓 囊 嚣 。蓦 _¨ 掇安全 Nuclear Saiely 一 鬟 嚣0 化可以被外来文化“入侵”和“同化”,一个 组织可以采用适当的手段和工具来导入安全文 2安全文化评价的基础 任何一种评价,其实质是将评价对象对照 某个标杆、参考标准,或是某种要求进行比 化,并以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或 全部。 安全文化是需要培育的:文化,既可能肤 浅,也可以深奥;既可能短时流行,也可以千 较,从而判断评价对象是否符合标准或满足要 求、是否存在差距和改进余地。 安全文化是无形的,很难用有形的标杆, 或是简单的指标来考衡。但是个人的态度、行 年传承。一旦播下文化的种子,必然需要精心 培育,才能使这种导人的文化生根、开花、结 果,才能传承并发扬光大。 安全文化是可以评价的:尽管文化深深地 植根于人的思想意识中,但往往可以被体会到 种种特有的表现特征。通过这种有形表征,我 为习惯、价值观念和组织的氛围等,这些无形 的特性又往往通过有形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 认为,文化虽是无形的,却可以表现出有形的 结果。安全文化评价的关键就是要通过对有形 表征的判断,来检验无形的文化内涵。 们可以区分安全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判 断安全文化加强或弱化的征兆。开展安全文化 评价的关键是建立一套客观的评价准则,开发 一近年来,随着安全文化研究和实践的不断 深人,关于安全文化的主要特征以及有形表征 的探讨逐步清晰并达成共识。IAEA安全导则 套有效的评价方法。 安全文化是需要改进的:正因为文化有优 GS—G一3.1总结了安全文化的5项主要特 征,即: 劣之分,才需要有文化的改良和革新。可以把 安全文化理解为一种向往的境界,没有最高, A.安全已成为一种公认的价值; B.对安全事务的领导是明确的; 只有更高。唯有持续改进,才能保持安全文化 的活力,实现安全文化的目的。 事实上,随着]AEA对“安全文化”要求 的提出,有关安全文化导人、推进、评价、改 进的方法和工具已经受到更多的重视。我国核 C.承担安全的责任是明确的; D.安全已落实到组织所有的活动; E.安全已成为一种学习的动力。 针对安全文化的每项主要特征,IAEA归 纳了一组对应的有形表征,其中每种具体的有 形表征是对组织内部某种可见行为和结果,或 是可感受氛围的一种简短描述。这些有形表征 也就是“存在于组织和个人中,关于安全事 务的种种特性和态度总和”的表现形式,是 设施营运单位已经在安全文化的导人和推进方 面进行了大量实践,而如何有效地开展安全文 化的评价,为持续改进提供重要的依据,值得 我们深入探索。 作为“安全文化”概念和方法的先行者 和倡导者,IAEA于1996年起,开始向成员国 IAEA对安全文化具体表现形式的归纳。 IAEA对安全文化5项主要特征和37种有 形表征的总结归纳,不仅体现了20多年的研 究和实践成果,深化了对安全文化内涵的认 识,同时也构成了评价安全文化的重要基础。 导则GS G一3.1所归纳的安全文化37种有 形表征包括: 提供安全文化评价的技术服务(ASCOT)。 2008年7月,IAEA在对早期ASCOT指南进行 修订的基础上,正式颁发了SCART指南(ss. 16),系统地提出了安全文化评价的目的、评 价的基础、评价的方法、评价的过程。该指南 可以作为国内核设施营运单位开展安全文化自 我评价和外部独立评价的重要参考。 A.安全已成为一种公认的价值: A1:在文件、沟通,以及决策过程中, 一2~ 2009年第3期 核安全 No.3.2009 Nuclear Safety 处处体现“安全第一”的原则; 括工业安全、环境安全、保安等; A2: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安全已成为最 D3:文件和程序的质量是一流的; 重要的考虑冈素; D4:从策划、实施到审查,组织各个过 A3:组织的业务规划充分反映了安全的 程的质量是完善的; 战略重要性; D5:员工具有所需要的知识,并理解所 A4:员一 坚信安全与生产相互依赖; 从事的工作过程; A5:组织的决策过程充分体现对安全事 D6:影响工作动机和岗位满意度的因素 务所采取的主动、长效管理; 已经充分考虑; A6:对安全的警觉行为受到广泛的接受 D7:时间压力、工作负荷、劳动强度等 和支持(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 方面处于合适的状态; B.对安全事务的领导是明确的: D8:交叉的职能问、不同的学科间存在 B1:最高管理者对安全的承诺是明确的; 良好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B2:各级管理层对安全的承诺是清晰的; D9:环境整治和材料存放体现对卓越的 B3:对安全相关活动的领导是显而易 追求。 见的; E.安全已成为一种学习的动力 B4:具备周密、成熟的领导技巧; E1:质疑的态度流行于组织的各个层面; B5:确保足够的具有相应能力的员工; E2:对偏差和错误的公开报告受到鼓励; B6:寻求员工对改善安全的主动参与; E3:内部和外部的评价,包括自我评价被 B7:在改进管理过程时,充分考虑对安全 广泛地加以应用; 的影响; E4:组织的管理经验,以及运行经验 B8:持续努力,以追求整个组织内部公 (包括内部和外部)不断地得到学习和反馈; 开、坦诚的沟通; E5:学习提升了认识和诊断问题、策划和 B9:具备在必要时解决冲突的能力; 执行解决方案、监督纠正行动有效性的能力; B10:经理和员工之间已经建立相互信任 E6:对安全绩效指标加以跟踪、趋势分 的关系。 析、评估和响应; C.承担安全的责任是明确的: E7:员工的个人技能受到全面的拓展。 cl:与监管当局保持融洽的关系,确保承 担的安全责任始终符合监管要求; 3 安全文化评价的方法 c2:任务和职责已有明确规定,并且为员 在IAEA颁发的SCART指南中,系统地开 工所理解; 发了安全文化评价的方法。 c3:与法规和程序要求高度契合; 评价首先需要进行数据收集,主要采用人 c4:管理层通过适当的授权来落实责任, 员访谈、行为观察和文件查阅这三种工具。 确保安全责任的清晰界定; (1)人员访谈 C5:组织的各个层面及每一个员工对安全 评价者与经理和员工的访谈是数据收集的 事务始终具有“主人翁”的意识。 最主要工具。访谈可以是高度正式的会面,也 D.安全已落实到组织所有的活动: 可以是非常自由的交谈。推荐采用的访谈形式 D1:营造组织内部相互信任的氛围; 可以是一种半正式的对话,既有已经准备好的 D2:全盘考虑各种类型的安全问题,包 提问单,又可根据对话进程和被访者的响应, 一 一 2009年第3期 NO.3.2009 燕 鬻霉 l攀臻 囊攀 檬安全 Nuclear Safety i 。 季 罐 由评价者开启一些新的话题。SCART指南根 据安全文化的37种有形表征,提炼了307个 典型的提问问题。原则上,对组织实施一次完 整的评价,评价者应通过不同层面人员的访谈 安排,就上述307个问题得到全部的答复。 IAEA所提炼的307个典型的提问问题, 常需要查阅以下的文件: ・监管当局,或以监管当局名义颁发的 有关人因、安全管理、安全文化等方面的法 律、法规、导则,以及相关的管理要求和技术 文件; ・阐述组织愿景、使命的文件; ・安全政策的申明; 内容覆盖组织安全文化的各个领域。正是通过 这些问题的答复和澄清,使得评价者能够系统 地得出一幅有关组织安全文化状态的全景图。 ・安全事务,包括责任分配等方面的 安排; 评价者应掌握、理解,并具备拓展运用这些问 题的能力。 (2)行为观察 行为观察主要涉及对安全文化比较敏感的 一・资源分配、人员招聘、人员考核等方 面的程序; ・事件分析和运行经验反馈方面的程序; ・涉及安全领域的培训活动记录,包括 培训教程等; 些特殊活动,例如: ・运行值的交接; ・部门的例会; ・工前的交代; ・工作结束后的审核; ・班组碰头会和工程管理会议; 在人员访谈、行为观察、文件查阅的基础 上,需要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首 先需要每一个评价者(除了评价组组长和副 组长,通常还应包括4—6名独立的评价人员) 形成一份个人的评价表,分别对37个安全文 化的有形表征,给出一个书面的评价意见,在 ・试验和分析结果的介绍; ・培训实施,包括模拟机培训等。 单次行为观察的时间,建议不超过 60rain,对于每次核设施活动的观察,需要评 给出评价意见的同时,审评者应采用9分制, 对每个有形表征给出1—9分中的任何一个分 数值(以5为中值,高分值体现所搜集数据与 安全文化表征更高程度的相符性)。 每一个评价者所形成的评价表(包含对每 个有形表征的书面评价意见和判定的分数 值),汇总到评价组组长处,经适当处理后, 形成评价组的整体评价意见。在此过程中,需 要对评价者之间可能产生的不同意见和结论进 行讨论和协调。原则上对于小组意见分数值为 价者作好记录。记录至少应涵盖以下内容: ・观察的地点和持续时间; ・涉及相关人员的名单,以及对其职责 的简要描述; ・观察的主题; ・观察到的行为方式,特别是与安全相 关的行为; ・对环境氛围的评估。 行为观察主要是使评价者对组织的安全文 化氛围有一种相对切身的了解和体察,并对人 7~9的有形表征,应能识别和归纳其良好的 实践,对于小组意见分数值为1—3的有形表 征,应识别并分别形成安全文化的改进意见, 或是改善薄弱环节的建议。 最后,由评价组长负责起草评价报告,评 价小组审查定稿,从而形成一次安全文化评价 员访谈所形成的初步意见加以验证。 (3)文件查阅 文件查阅应作为数据收集的一种补充形 式。文件查阅主要用于检查相关文件的描述是 否与现实所收集的数据不一致或是有矛盾。通 活动的最终输出(需要关注的是,对安全文 化有形表征所给出的分数值,仅用于开启小组 一 一 2009年第3期 核安全 No.3.2009 Nuclear Safety il i¨¨ 内部讨论和比较,无需也没有必要透露给接受 用有关的改进工具,寻求安全文化的持续 评价的组织)。 改进。 4 我国开展安全文化评价的几点思考 (2)行业组织的独立评价:由独立的评 价机构,在行业的组织下,对营运单位的安全 目前IAEA已经正式开始按照SCART指 文化进行系统化的定期评价,监测各营运单位 南,向成员国提供安全文化评价服务,国内具 安全文化总体状态和趋势变化,促成各营运单 备一定条件的核设施营运单位,可以向IAEA 位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共享。 申请此项服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 (3)监管当局实施的监督评价:当营运 际上宝贵的经验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单位的安全文化总体状况连续出现下降趋势, 然而安全文化的评价对核设施营运单位来 或者安全文化表征中出现监管当局无法接受的 说,应该是一项在线的、常态化的工作,它是 行为和/或结果时,由监管当局实施非例行评 安全文化改进的重要依据。我国必须建立自身 价,敦促营运单位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的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实现安全文化成果的共 针对我国当今特定的人文和发展环境,安 享,最终提升我国核工业界整体的安全文化 全文化的评价必须能够有效地鉴别安全文化建 水平。 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伪文化”、“口号文化” 由于安全文化与人的态度、行为规范、人 和“表面文化”,同时也要避免落人刻板、僵 的价值观,乃至道德观密切相关,在尝试评价 硬、教条的“拿来主义”圈套。我们坚信, 这种具有丰富内涵和复杂特性的组织文化的起 通过监管当局与核工业界的共同努力,我国的 步阶段,我们不仅需要创新管理体系理念、突 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必然能够有效地建立起来, 破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积累对人类行为科学 从而实现IAEA提出的安全文化要求的建立和 知识的了解,致力于对“有中国特色的安全 满足,最终提高我国核设施和核活动的整体安 文化境界”达成共识。同时,我们更需要尽 全水平。 快形成一支高素质的评价队伍,依据系统化的 参考文献 评价指南来规范、客观、有效地开展安全文化 的评价工作。建议现阶段可以参考IAEA颁发 [1]IAEA.SCART Guideline,Reference Report for IAEA Safety 的SCART指南来指导我国的评价工作。经过 Culture Assessment Review Tearn.2008 y Culture,A Repo ̄by the International Nuclear 一个阶段的摸索和尝试,在条件成熟时,由监 [2]IAEA.SafetSafety Advisory Group,IAEA Salty Series No.75一 管当局正式颁发我国的安全文化评价指南。 INSAG4.199l 原则上我国安全文化的评价体系应包括三 [3]IAEA.The Management System for Facilities and Activities, 个不同的层次: IAEA Safety Standards Serious No.GS—R一3.2006 (1)核设施营运单位的自我评价:作为 [4]IAEA.Applic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for Facilities 营运单位,应在安全文化导人、推进的基础 and Aetivities.IAEA Standards Serious No.GS-G-3.1.2006 上,指定安全质保部门(或体系管理部门) (下转第29页) 定期开展组织安全文化的自我评价,并积极利 5一 2009年第3期 核安全 NO.3.2009 Nuclear Safety 途径。 项目(方家山工程)内部资料110V直流配电 本文参考了以下资料:秦山二期核电厂内 系统LBA系统手册2008.05。 部资料6kV交流配电系统LGC系统手册 参考文献 2000.1 1;秦山扩建项目(方家山工程)内部 资料6.6kV交流配电系统LGB系统手册 [1]朱继洲等.核反应堆安全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出版 2008.05;秦山二期核电厂内部资料1 10V直 社,2004 流配电系统LBA系统手册2000.11;秦山扩建 Discussion of Two Issues on the Power System Fault Tree Analysis DENG Wei,ZHAO Bo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Ltd.,Beijing 100840,China) Abstracts:The fault tree analysis is a useful method to give a assessment on the system reliability in NPP design and operation stage.It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system design and find out the weaknesses of the system based on the model and analysis result,and it also provides a means to improve the system reli— ability.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wo issues on power system reliability analysis in Qinshan Phase Two NPP and Fangjiashan NPP,and provides the conclusion from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spects. Key words:PSA;the fault tree analysis;AC power system;DC power system 牛 斗e 斗 (上接第5页) Safety Culture Assessment CHEN Xukun (Suzhou Nuclear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Suzhou 215004,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IAEA SCART guidelin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basis and approach of Safety Culture Assessment.The further actions for Safety Culture As。 sessment in China have been suggested. Key words:safety culture;assessment 一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