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分子和原子经典习题

来源:意榕旅游网
分子和原子经典习题

初三化学 分子和原子经典习题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 致的选项是 选操作或现象 项分子的特 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 间隙 B lOOmL酒精和lOOmL水混 分子是有 合在一起,体积小于 200mL 质量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与宏 观现象的联系。宏观现象或操作可以反映分子的 某些性质,同时分子的某些性质又可以解释宏观 现象,二者是相互对应的。“lOOmL酒精和 lOO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对应 分子的基本性质是:分子间有间隙。

【答案】B

例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运 动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 和分子是可 以再分的 氧气 A.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 分子大,原子小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则 不

能再分

【解析】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氧气, 也有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硅;故A 错。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原子构成的物 质,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故B错。分子 由原子构成,分子肯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是, 毫无联系的分子和原子没有可比性,如汞原子比 氢分子大,故C错。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要改变, 而原子则不能再分,只是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 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的物质。

【答案】D 例3:微观模拟题:通过下图反应示意图回答 下列问题:

@0 0

乙M

(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 ____________

(填物质分类)。

(2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 的实质 ______________ -

【解析】试题通过模拟图示较为直观、形象 地将有

关粒子的构成情况展示出来,使本来很抽

象的微观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甲是由同种 分子构成的纯净物,甲的分子又是由不同种原子 构成的,发生化学变化后,观察分子和原子的变 化情况以及生成物的分子构成。

【答案】(1)单质(2)分解(3)在化学 变化

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 新组合形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例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C 时仅有

0.1%的分子分裂。在o°c常压下,向密 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 (不超过3000C,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 体积增大了一倍,则 M内分子变

化的示意图合 理的是

【解析】温度升高后气体的体积增大了一倍, 并不是分子的数目增多了,也不是分子的种类改 变了,而是分子在温度升高时运动速率加快,分 子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并没有破裂,数目、大 小都没有改变。A表示分子变大了,C、D表示 分子都破裂了, B表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了。

【答案】B

例5:下列图示中,表示纯净物的 ________________ , 表示混合物的是 ___________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是 ___________ , 表示单质的是 ____________ , 表示 化合物的是 ______________ 。

I

B ------------------- C --------------- &

【解析】纯净物宏观上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的,微观

上如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只由一种分 子构成的是纯净物;如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的,只由一种原子构成的是

A、C、D 都是纯净物。B图中的物质由三种分子构成,B 是混合物。从图中看出只有 C是由原子构成的。 单质、化合物

纯净物。

都属于纯净物,在纯净物中只由一 种原子构成的是单质,由2种或2种以上原子构 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所以

C、D属于单质,A 属于化合物。

【答案】纯净物:ACD 混合物:B C 由原子构成 单质:CD 化合物:A

例6:国家游泳中心一“水立方”的设计灵感 源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 分子”。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

B、 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 构成 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构成 D、水分子不能再分

【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都是肉眼看不到 的,需要

借助专门仪器放大几十万倍才能感知, 每滴水都是由许许

多多肉眼看不到的水分子聚 集而成,故A错;分子由原子构成,每个分子 中的某种原子的个数在分子符号中用 “角码”表 示,且分子中不能含有分子,故 B错,C对;发 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只是改变分子间的间隔 或运动速率,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故D错。

【答案】C

例7:已知在相同的温度下,气体分子的运动 速度与分子的质量有关,分子质量越大,运动速 度越慢。在图中,容器A (器壁能允许气体分子 通过)里充满了空气,当烧杯中充满氢气,并连 续地通入氢气时,导管 B处发生的现象是 ___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岂三_水

【解析】题中给出的信息“气体分子的运动 速度与

分子的质量有关,分子质量越大,运动速 度越慢”。结合分子运动论知识,分子是在永不 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 A器壁允许气体分子 通过,氢气比空气的分子质量小,运动速度快, 那么单位时间内进入 A内的氢气分子比逸出的 空气分子多,使 A中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因此,B管中有水喷出。

【答案】有水喷出;进入 A中的氢气分子 数比逸

出的空气分子数多,使 A中的气压大于 外界大气压,从而将广口瓶里的水从 B管处压 出,故看到B管有水喷出。

知识点2:原子的构成 一)构成原子的粒子

席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傥的正电荷

严子楼{ 康子

t I中子:不带电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原子的种 类 氢 碳

核电荷数 原 子核 核外电 子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氧 1 6 8 1 6 8 0 6 8 1 6 8 12 11 铁 30 26 在原子里: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元素序号,原

钠 子不显电性。

二)相对原子质量

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碳 12,其原子核 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质量的1/12作为 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的实际质量 碳原子的实际质量咕

11 26 11 26 1、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 际质量。

原子种 类 氢 碳 氧 钠 铁 数+中子数

【典型例题】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 子质量 1 6 8 11 26 0 6 8 12 30 1 6 8 11 26 1 12 16 23 56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 子质量~质子

例1:下列是对原子的叙述(1)原子是最小 的粒子;(2)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3)原子不显电性 ;( 4)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着。说法

正确的是 ( )

A.(1) B.(3) D. (3)和(4)

C.( 2)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对原子及原子构成 知识是否真正理解。 对于知识要掌握准确, 不能 模棱两可。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但原 子还可再分。 科学实验证明,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 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 成的。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 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因此答案 ( 3)正确。原子核内一定含有质子,但不是任 何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中子。 如一种氢原子的 核内只有一个质子, 而不含中子。 原子和分子一 样,不是静止不动的。答案( 4)正确。

【答案】D 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不能再分

B.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 D.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解析】原子不能再分是指在化学反应中, 但在其

它变化 (原子核裂变) 中,原子可以再分, 故 A 不正确 .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故 B 不正确。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碳 12, 其原子核内有 6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的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 的数值,故 C 也不正确. 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等 粒子构

成,而分子则是由原子构成,故 D 正确 .

【答案】D

例 3:科学上发现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1、 2、 3 的三种氢原子,你认为这三种氢原子在结构上 有什么异同?

【解析】因为这三种原子都属氢元素的原子 核电荷

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又据相对 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这三种氢原子 的核内中子数不等,分别为 0、

1、2.

【答案】见分析 .

例 4:现代战争中曾经使用过贫铀弹,造成了 严重的后果 . 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 236( 236为 相对原子质量) 是一种放射性元素, 其质子数为 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清原子中下列 粒子间

的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序号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从而推导:中子数=236— 92= 144 电子数=92

中子数—电子数= 144—92=52 【答案】 52 四、 应考锦囊

本讲所涉及的知识点通常以选择题及填空 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分子原子 概念的理解,掌握

它们的性质、区别与联系,理 解自然界的一切物理、化学变化都是分子、原子 等粒子运动(变化)的结果,掌握化学反应的实 质。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中各种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式。 五、 本讲小结:

J (

1

「组成*物质由元盍组成

金属、稀有气悴、金刚石尊・

■构成f分子:如氯化氢由更化氢分子构成.H2. 6、N鈔狂、Ha0. C6等° 离子;11曲1等离

子化■合物-

注意用比较的方式认识分子与原子

1、相似性:①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② 都很小,都在不停地运动,都有一定的质 量,都有间隔。

③ 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 同;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④ 都可计种类和个数

2、分子与原子的不同:

分子 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 的最小粒子 (2)在化学变化中原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 学(1)原子是化学变化 中(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 能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均改变 不改变 (3)由分子构成的物 质(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中中原子不保持物质 的化学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 性质。由原子直 接构成的物质中,原子 才保持物质的化学性 质 (4)用化学式表示。如 (4)用兀素符号表示。 H2、02、C02等 如 H、 He、 Ne等 (5)分子由同种或不同 种(5)由质子、中子、 核的原子构成 (6)可以独立存在 分子与原子的联系: 卜子舞警亠原子 外电子构成 (6)多数情况下相互 结合存在于分子中 3、 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

有的原子先构成分子(单质分子是由同种原 子构成,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再由分子构成物质(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不同 种分子构成混合物),如:氧气、氮气、二氧化 碳等;有的原子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金刚 石、石墨、稀有气体等。

4、 原子的构成:

(t海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2>tB对质量为1 质子'

(刘黄子的数畳决定元素的科英

原子核

b)中子不带电荷 中子冷

湘对质■为I

匕缺定同种元第不同的原子原子质量

b

f(i驷子核做高速运渤

(2海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核外电子, (幼8对质量为1门8迢可組&

(町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烷柞布与变化•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六、超前思维:(物质的宏观组成 兀素)

1、元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不同元素之间的区别

2

、 二氧化碳是由碳 和氧 成的。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兀素是

,其次是:

,其

次是: _______________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4、 元素符号:用

来表示。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 如0表示 ;(2)表示该元素的一 个原子,如0表示

5、 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 _________ 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同类原子总称

原子、分子: ______ 概念,既讲种类,又讲 个数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 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有质量 B、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体积小 2. 对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惟一粒子

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性质的是 分子 C、 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都相 同 D、 分子的大小会随着物质体积的增大而变 大 3. 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 化的是 A 、 糖 溶 于 水 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C、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D、红磷燃烧

4. 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变大了 B.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 D.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5、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 汤姆生 B. 道尔顿 C. 拉 瓦 锡 D. 阿伏加德罗

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 物质的微

B. 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

C. 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 的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 应中不能

再分

7.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氢原子 B. 氧分子 C. 氢 分 子 D. 水分子 8、下列关于物质的构成,叙述错误的是

A. 氯酸钾分子由钾原子、氯原子、氧原子 构成 B.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由原子核 和核外电

子构成

C. 氧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中子和不带电荷 的质子构

D.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9. 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由一种分子(或原子) 构成的

物质是

A、水

B、纯净物 C、混合物

D、糖水

10. 已知某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为 A, 该原子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 个电子,则

A. A=B=C B. B=C=D C. A=C=D D. A=B=D

11. 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 12和24, 则碳和镁

的原子的真实质量之比为

A. 1:1 B.1:6 C.

2:1 D. 1:2

12.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含有原子数目最多 的是 A.水银 B.硫磺 C.铁 粉 D.镁条

13. 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 维尔开

15

创了 “飞秒(10- S)化学”的新领域, 使运用激光谱

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 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A.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

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

B.氧 D.氧

C.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

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

14.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A. 02 B. 20 C. 20“

D.

202

1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02 B. H2O C. CO 2 D・ SO2

16. 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翟志刚进 行了首

次太空行走。在此次活动中需要“人造空 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 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

20%以上的氧气、还 有二氧化碳。下列关于“人造空气”

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B. “人造空气”中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是氧 气 C. “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 化学性

质相同

D. 氮气对航天员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

“人造空气”可以不需要氮气

17. 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

“O”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 则图中表示

单质的是

ABC D

18. 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 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 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 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

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 所不同

二、填空题:

1. 从分子观点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

物由 ____ 构成,混合物由 _______ 构成。

2.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

子由

构成。同种分子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同分子的性质

3. 在电解水的化学变化中,水分子 改变。在冰融化成

水的变化中,只是分子间的 发生了改变,所以没有新物质

生成,是一种 变化。

4. 把分子的几种基本性质(A—D)的序号填 在相应内容

的横线上。

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 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同种物质的分子性 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

分子性质不同。

(1) 打开酒瓶就可以闻到酒味 (2) 可将大量的氧气压入钢瓶中

(3) —滴水中大约含有 1. 67 X 10个水分 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4 )有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有的不能 5. 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

点。对原油加热,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有液体汽 化而出,经冷凝后被分离出来,这种操作叫分馏, 用此法可分别得到各种馏分:溶剂油、汽油、航 空煤油、柴油等。因此可判断,石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 纯净物或混合物)

6. 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入试 管中,试

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 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

上。胶头滴管的用途是 _______________ 。

(2)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是

(3) 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

白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4) 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

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 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 是

构成。原子核是由 _______ 和 ________ 构成

。这一实

8. 碳原子由碳原子核和核外 6个 ______________ 构 成。碳原子核由6个中子和 __________ 个 ______ 子构

成。由于碳原子核带 __________ 单位正电荷,核外 电子带 _________ 单位负电荷,因此碳原子

电性。

9. 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 子等粒子

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 应的横线上:

(1)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 ________________ 。

(2)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________________ 。

(3) 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 (6) 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 ________________ 。 二、简答题:

二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是红棕色的、有毒 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图,抽去中间的玻 璃片,上下瓶口对准,过一会儿,可以看到什么 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试题答案】

,、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7 D 13 D 2 C 8 C 14 B 3 D 9 AB 15 A 4 C 10 D 16 D 5 A 11 D 17 A 6 D 12 D 18 D :、填空题:

1、一种分子 多种分子 2、原子 相同 不相同 3、发生 间隔 物理

4、(1) B (2) C (3) A (4) D 5、混合物

6、( 1)吸取少量液体(2)滤纸由右向左慢

慢变红;氨分子不断运动(3)增加对比度,便 于观察颜色的变化(4)两种试剂放反了或两种

试剂都放到了脱脂棉上;浓氨水 7、原子核 电子 质子 中子 8电子 6 质 6个 6个 不 显

9、(1)分子、原子( 2)原子(3)原子核 质 子( 4)分子 原子 中子( 5)电子( 6)质子 和电子

( 7)质子和中子 三、简答题:

上面的集气瓶中颜色逐渐加深, 下面的集气 瓶中的颜色逐渐变浅, 这是因为二氧化氮分子和 空气中的气体分子都在运动, 二氧化氮分子运动 到上面的集气瓶中, 空气中的氧分子、 氮分子运 动到下面的集气瓶中,混合均匀, 两瓶中颜 色相同。分子继续运动。

最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