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科技 浅析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现状和管理措施 赵浩君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1100) 摘要:电力资源是生产、生活离不开的基础资源。且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电力资源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自动化在许多行业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我国对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晚,自动化在我国配电间和用电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以此为出发,提出我国电力系统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现状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现状;管理措施 企业输配电工程的自动化有不仅能保证企业输配电的安全性,提高输配电的效率,还能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而用电工程的自动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输配电工程的自动化,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强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自动化,提高电力系统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自动化程度。 1 我国电力系统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资源作为一种环保的可再生资源在我国的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这就给我国的输配电和用电工程带来一定得挑战,由于我国前期生产力水平低,造成我国许多电力技术的滞后,影响了我国输配电工程和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发展。 (1)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输配电和电力工程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但是,在我国生产力低下的阶段,我国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经济效益快的重工业,致使我国的电力行业技术缺乏,更不用说专业的技术人员,到现在为止,我国的电力系统中输配电仍然沿用以前管理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落后,管理结构滞后,根本无法满足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行业的发展,而且,在我国输配电专业的人才流动性大,无法满足我国输配电工作的需要与发展。 (2)缺乏复合型人才为了保证居民日益用电量的需求,电力企业必须能够持续稳定的供电,而且,电力系统中输配电工作稳定高效的完成时需要复合型人才,既能完成基本的输配电工作,又能完成输配电的开发工作。但是,由于我国前期生产力和生产技术落后的问题,电力系统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 (3)电力资源的浪费。由于我国的配电和用电工程技术落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以及我国电力企业管理落后等原因,造成我国的电力资源浪费。 2 运用电气工程自动化解决配电和用电工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2.1 保障生产安全 在以往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年代,生产的环境并不能尽人如意,很多企业的重心放在提高生产率,以攫取更大利润,大部分的企业不重视设立安全生产制度,也忽视了对工人的培训。然而,机械的实际操作需要人工进行,而人为的操作总是存在误差或者是疏忽的,难免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各种安全问题,不仅对工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潜在的危险还影响着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尤其是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极大的解决了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操作系统会对不规范的操作发出警报或者自动的切断电源停止电器的运转,以此及时的杜绝不安全生产的情况出现加强生产的安全性。 2.2 保障生产高效率运行 在使用自动化技术时,自动化运行系统发出的信息指令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误差,由此相应的设备在运行的时候就减少了错误的出现,各环节的工作人员不必对出现的错误进行检修,也节省了当错误出现时与上级进行沟通的时间;除此之外,电气自动化系统对人的依赖程度也较低,当机器设备的操作情况和系统发出的指令不相匹配的话,系统将自行的对各个指令进行校对以验证问题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就提高了配电和用电设备的生产效率,促进系统的高效运作。 2.3 保障生产精确运行 人工操作避免不了疏忽与错误,尤其是在实时的监控方面,通常来讲,晚上是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情况比较多的时候,然而,夜晚恰恰是工人数量较少的时候,若同时有多个设备在运转,操作人员则不可能做到细致地对每个机器进行排查,。因此,错误与疏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些失误是可以减少的。实际上,数据很少说话,机器与人的作用在对数据的处理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要获得精准的数据,保障生产精确地运行,就要依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过实时监控,获得动态数据,方便操作人员做接下来的工作,也为管理人员更快做决策提供了可能。 3 电力系统配电和用电工程管理措施 3.1 加大对电力系统配电和用电工程的技术投入 由于之前我国生产力低下的原因,导致我国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的技术比较落后,而电力系统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的技术比较严格,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加大对电力系统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的研发投入,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的技术水平,为此,电力企业可以加强与大中专院校该类专业的合作,利用大中专院校的专业性与企业的实践性需求相结合,不断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配电和用电自动化的程度。 3.2 加强和完善电力企业自身的体制改革 作为人口大国,相比之下,电量的消耗也要很多。而且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绿色发展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电力资源以其安全、无污染、可再生等特点,赢得了社会的青睐,成为国家推广的一个新型资源,而电力行业也意识到了目前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电的必要性,意识到了必须保证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电,所以,国家电网也在积极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居民的生活生产用电供给,但是,随着近年来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应用,需要自动化技术的人才也逐年增加,出现了自动化技术人才短缺的现象,之前我们说过,输配电的自动化需要的是既懂电力专业知识又懂输配电开发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虽然具有电力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在电力配电开发方面专业知识欠缺,出现毕业后不能尽快适应岗位需求,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现在大多数大中专院校都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空有一肚专业知识却无从下手的局面,造成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对称的现象,为此,学校应该从电力企业的需求出发,加强学校与电力行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也能了解电力行业目前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培养电力系统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当前我国电力系统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的需求。 3.3 提高创新意识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进步的源泉,由于我国的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落后,我们必须发挥创新意识,加大对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从而制造出适合我国电力系统的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技术,提高我国的电力资源的利用率。为此,电力企业可以加大对创新技术的投入,以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3.4 采取合理有效的应急预案 电力资源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便捷,但是,电也具有危险性,我们时常看到由于某些不合理的用电造成火灾等一系列事故,因此,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须注意用电安全,虽然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极大的解决了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操作系统会对不规范的操作发出警报或者自动的切断电源停止电器的运转,以此及时的杜绝不安全生产的情况出现加强生产的安全性。但是,过度使用也会带来许多隐患,因此为了将自动化技术发挥到极致,也应该做好应急预案。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资源的广泛应用,如何电力系统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管理,措施是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加大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的技术投入,提高创新意识,加强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提高电力系统配电和用电工程自动化水平。促进我国电力行业和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婷.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12):202-204. 《华东科技》 2020·1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