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FeNO测定在评价小儿支气管哮喘病情控制程度的临床研究

FeNO测定在评价小儿支气管哮喘病情控制程度的临床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104期131

·临床研究·FeNO测定在评价小儿支气管哮喘病情控制程度的临床研究

姜寿元,安宝荣,周莹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130000)

摘要: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在哮喘患儿各期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在本院哮喘门诊就诊的5岁~14岁哮喘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未控制组30例,部分控制组30例,控制组30例,随机选取健康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FeNO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eNO在未控制组(39.25±13.85)ppb,部分控制组(31.34±12.52)ppb,控制组(27.17±10.92)ppb,对照组(13.21±8.55)ppb。FeNO在哮喘未控制组、部分控制期、控制期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患儿FeNO值增高,控制后FeNO下降,FeNO是反应气道炎症敏感指标,可用来评价气道炎症的控制情况和病情轻重程度。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104.106

0 引言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儿科最为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对儿童的健康及生长发育构成严重威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支气管内膜活检是评价哮喘气道炎症的金标准,因操作复杂且创伤性较大使其在哮喘监测中受到明显,尤其不适用儿童哮喘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连续监测[2]。支气管诱导痰液细胞分析虽然无创,但痰液搜集有一定困难,对气道炎症评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亦有局限性。1993年Alving等首次报道了FeNO在哮喘患者中的升高。此后国内外对其临床价值展开了研究,关于其诊断哮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同时研究表明测定结果存在性别、年龄以及人种的差异[3]。为此,本文选择不同控制程度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FeNO测定,并与健康儿童FeNO进行对比,对FeNO监测评价哮喘儿童控制程度的价值进行探讨,现汇报如下。

采用SNK-q检验法;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各组儿童FeNO浓度的对比分析。各哮喘组患儿的FeNO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哮喘未控制组患儿FeNO浓度显著高于控制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哮喘部分控制组患儿FeNO浓度介于未控制组和控制组之间,与未控制组和控制组分别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表1 各组儿童FeNO浓度的对比分析组别对照组哮喘控制组哮喘部分控制组哮喘未控制组

例数90303030

FeNO浓度(ppb)

13.21±8.5527.17±10.9231.34±12.5239.25±13.85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06月在本院哮喘门诊就诊的5~14岁哮喘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FeNO测定,其中哮喘未控制组、部分控制组、控制组各30例。年龄范围6~14岁,平均年龄(9.31±2.72)岁,其中男50例,女40例。另选择6~14岁健康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2例,女38例,平均年龄(9.15±3.26)岁,该组儿童均无感染和过敏性疾病,且过敏源检测均为阴性。对三组不同控制水平的哮喘患儿进行过敏源检测96%有不同水平阳性。四组研究对象之间性别比、平均年龄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FeNO测定方法。本研究参照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2005年在线测定FeNO的推荐标准检测哮喘患儿和健康儿童的FeNO水平[4],采用无锡市尚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纳库仑FeNO测定仪。受试者端坐安静休息10min以上,先将肺内气体尽量呼出后,用口含紧过滤器,快速吸气至最大量,立刻以均匀的气流慢慢呼气,维持10s左右,确保腭咽部闭合以免口腔NO污染。通过计算机反馈,受试者调整压力及呼气流速,保持评均呼气流50ml/s。在系统动画界面提示下,保证稳定在呼气流速限定的上下限范围内,呼出气稳定流速的平台保持时间至少3s。系统自动完成测定和分析计算,测定结果以ppb(Parts Per Billion)计。重复测定,记录3次有效值的均值。参照美国胸科学会2011年FeNO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将儿童FeNO测值低、中、高水平的界值分别定义为<20ppb,20~35ppb和>35ppb。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P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计,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

2.2 哮喘患儿FeNO浓度的分布情况比较。哮喘控制组位于FeNO<20ppb者比例较高,为43.33%(13/30);哮喘部分控制组位于FeNO20~35ppb者比例较高,为40.00%(12/30);哮喘未控制组位于FeNO>35ppb者比例较高,为46.67%(14/30)。经χ2检验后显示不同控制水平的哮喘患儿间FeNO浓度分布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哮喘患儿FeNO浓度的分布情况比较

组别哮喘控制哮喘部分控制哮喘未控制

例数303030

FeNO<20ppbFeNO20~35ppbFeNO>35ppb

1397

11129

6914

3 讨论

研究表明气道内产生NO主要来源于气道上皮细胞,在哮喘慢性气道炎症持续存在的情况下,上皮细胞来源的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增高,使得呼出气中监测到的NO水平明显增高[5]。本研究结果同样证实不同控制水平的哮喘患儿的Fe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哮喘患儿持续存在的气道炎症,导致其FeNO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FeNO浓度测定可以成为哮喘诊断的参考指标。

我国儿童哮喘治疗指南和全球哮喘防治创仪均指出,对应用控制治疗方案的哮喘患者进行定期评价,确定哮喘控制水平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进行长期管理获得哮喘良好控制的主导策略[6]。评估哮喘控制水平包括对过去2~4周内进行如下6

(下转第134页)

134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104

组的77.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自身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稳定,避免造成情绪不稳造成眼球压力升高;三是家属要从外部环境、情感等方面给予患者支持,使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迎接术后康复。

1.3.7 出院前1日:给患者制定家庭护理计划或方案,包括眼球清洁、饮食、运动、用药、自我保健等,叮嘱定期复查。1.4 评价指标及方法。

1.4.1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入院时和干预后(术前1日)评价焦虑情况,焦虑评分标准:50分为临界值,<50分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焦虑,61~70分者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分值越高,表明焦虑状况越严重。1.4.2 满意度评价:于术后(出院前1日)进行患者满意度测评。满意度等级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一般和差。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定量数据采用(χ±s)表示,组间对比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分析。表1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前(入院当日)SAS评分均超过临界值50分,提示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白内障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手术,会使患者在术前产生某种心理应激投射,自然而然地呈现出焦虑、恐惧等反应。对照研究发现,术前患者焦虑评分远甚于正常人群,这符合本文73例患者的测试结果。焦虑属于一种负性情绪,会对后面的手术及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及时评估患者焦虑情况并给予应对,对手术及预后影响不容忽视[3]。

3.2 健康教育路径对改善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疗效的临床价值。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内容和方法单一,未充分遵循患者心理变化及干预规律,随意性强,效果并不如人意。健康教育路径基于临床路径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于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依据每日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某一类特殊患者所制定的住院健康教育模式,从这个角度上说,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更侧重于内容的标准化和精细化,侧重于内容实施的程序化,这更符合心理介入及转变的规律,大大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4]。由表1来看,研究组干预后S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且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焦虑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从术后满意度来看,研究组满意度达到94.7%,而作为对照的对照组仅为77.1%(P<0.05),证实教育健康路径对提升患者术后满意度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海燕,任今善.健康教育在老年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

国当代医药.2012,19(35):131-132.[2] 肖宏,伊兰,赵甜.多媒体式健康教育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7):1372-1374.[3] 许远望,许恒.健康教育路径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疗效满

意度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4,34(6):659-660,663.[4] 陈碧贞,关风光,林昭.健康教育路径对白内障术后患者滴眼液使

用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317-319.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情况。如表1所示,2组干预前SAS

评分无差异,干预后评分均比干预前又不同程度的下降,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不过研究组下降幅度(前后差值)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

表1 2组干预前后焦虑评分比较

指标SAS

研究组

干预前65.41+3.79

干预后42.11+4.*

对照组

干预前66.37+4.06

干预后57.14+3.42*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满意度评价。研究组总体满意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

表2 2组满意度评价(n,%)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

例数3835-满意2213-基本满意

1414-一般27-差01-满意率(%)

94.777.1<0.05

P(上接第131页)

项指标评价:患儿日间哮喘症状、夜间哮喘症状和憋醒情况、应急缓解药的使用频度、活动受限情况、肺功能测定结果和病情急性加重需要全身激素治疗的频度,将评估结果为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共3个级别。可见哮喘控制水平评估主要是基于对症状和气流受限程度的临床评价,尚不能提供直接反映气道慢性炎症的生物学标志[7]。FeNO直接反映了哮喘的气道炎症,更加准确地评价炎症控制程度和治疗反应[8]。本研究结果表明三组不同控制水平哮喘患儿的Fe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哮喘未控制组患儿FeNO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说明哮喘患儿FeNO浓度和哮喘控制水平评估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FeNO水平随着哮喘症状的严重而增高。提示FeNO联合哮喘控制水平评估更有利于哮喘的治疗。

在临床观察过程中,偶见哮喘未控制组患儿FeNO并没有明显升高,考虑的此类患儿哮喘发病原因可能与嗜中性粒细胞炎症有关,与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关系不大。对照组患儿偶可见FeNO升高,嘱其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多有不同程度的过敏性鼻炎。2011年美国胸科协会(ATS)的FeNO指南推荐在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的诊断中使用FeNO测定,FeNO在呼吸系统其他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所致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有待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综上,哮喘患儿FeNO值增高,控制后FeNO下降,FeNO是反应气道炎症敏感指标,可用来评价气道炎症的控制情况和病情轻重程度。

参考文献

[1] 张晗,尚云晓,舒林华,等.6~14岁健康儿童呼出气体一氧化氮

水平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0(11):43-45.[2] 高虹,刘艳琳,陈燊,等.哮喘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与肺功能、激发

试验、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8(2):123-125.[3] 李伟棠,黄兰卿,梁红卫,等.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对支气管哮喘患

者长期管理的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4,12():161-165.[4] 张华,杜建新.呼出气一氧化氮与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关系[J].青岛

大学医学院学报,2015,13(6): 526-528.[5] 聂晖,韦红.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在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中的

应用[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21(11):97-99.[6] 闫春玲.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测定对支气管哮喘诊断和治疗的意

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8(6):136-139.[7] 李树奇,薛青,邓新宇.呼出气一氧化氮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成

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8(4):55-58.[8] 安淑华,田文秋,李金英.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幼儿支气管哮喘

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7(2):57-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