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语文第16课飞向太空的航程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90

高中语文第16课飞向太空的航程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90

来源:意榕旅游网
高中语文第16课飞向太空的航程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2020.03

1,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造两个句子,形成一个排比句。 你是白帆,你必渴望大海的风浪,不愿厮守寂寞的港湾;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五选四)

① ,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② 苟无恒心, , 。 ③ 天地也! , ?

④ , 。 ?总是离人泪。

⑤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夕阳古道无人话, 。

3,根据下列句子表达的意思,概括成短语(含成语)。

①形容非常空虚渺茫( ) ②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 ) ③高高地升向空中( ) ④形容隐隐约约( ) ⑤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

4,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①.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②我看见过波澜壮阔妁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③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④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⑤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⑥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⑦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

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觉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⑧ 1.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文段顺序分析正确的-项是

A.按空间顺序:写漓江水,由远及近;写桂林的山, 由低到高。 B.按分类顺序:从全局看,按类别先写水,后写山;从局部看,按不同特点写,如写水,写它的静、清、绿等。

C.按游踪顺序:乘着木船、船在前进、走进了。 D.按观察顺序:从不同角度写水的静、清、绿等。 3.从修辞角度,不同类的一项是

A.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B.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C.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

D.这样的山围绕着选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 4.C阐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文段的结构可说是总分总式的。 B.文中先写水,后写山,用的都是衬托写法。

C.文中写水的顺序安排:由静到动。 D.文中写山的奇、险都用了比喻修辞写法。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suí 随笔 隋朝 骨髓 天遂人愿 B. jìng 劲敌 遒劲 劲草 刚劲挺拔 C. yá 崖刻 天涯 难捱 睚眦必报 D. yīn g 应届 应允 应酬 应接不暇

6,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辉映 B.翌年

朝晖 翠绿

挥舞 淬火

浑蛋 诨号 憔悴 精粹

C.漫步 D.响彻

漫骂 清澈

藤蔓 坼裂

烂漫 帐幔 撤走 掣肘

7,《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小屋在不同树的映衬下,显出哪些不同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耸入云天 静侯 直刺九宵 扭转乾坤 B.慢慢征途 酝酿 经济实力 反复论证 C.连名上报 苛克 借签经验 摘星览月 D.最高致意 配置 预订轨道 辉煌时刻

9,下文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标新立异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B.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C.正是这8000米的距离,为中国后来的卫星上天开辟了通路,使中国在走出地球、奔向太空的漫漫远征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D.“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从这一年开始,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

10,航天飞机在布放卫星、发射航天器、观天测地、进行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实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航天飞机是由轨道器、固体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三大部分组成的。由于航天飞机是以发射火箭的方式发射,又以轨道器绕道运行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再以飞机的方式降落的,因此航天飞机不仅需要大型的设施,还需要有约4000~5000个工作人员来为其服务;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之前,又必须把火箭助推器和外贮燃料箱抛掉,抛掉的费用约占发射费用的42%;而且,它的发射准备工作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由此可见,要大幅度降低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就必须研制性能更加理想的航天运输工具。

人们从普通的航空飞机那里得到了启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飞机不携带氧化剂,充分利用空气中的氧,这样可以大大减轻飞机重量。能不能把航天飞机与航空飞机的飞行技术结合在一起呢?于是一种新的设想即航空航天飞机(简称空天飞机)出现了:它既能在大气层中像航空飞机那样利用大气层中的氧飞行,又能像航天飞机那样在大气层外利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飞行。

空天飞机是一种可以在普通机场水平起降、可以重复太空与地面之间往返的飞行器。这是一种将航空航天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新型飞行器。它能像普通飞机那样从地面起飞,以高超音速在大气层内飞行,在30~100千米高空飞机速度可达12~25倍音速,并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成为航天器。它可以完全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费用。据估计,其费用可能降到目前航天飞机的十分之一。

现在,美、英、德、法、日等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研制空天飞机。英国航空及航天公司与著名的罗依斯--罗尔斯公司正在加紧研制一种名为“霍托尔”的空天飞机。目前已进入包括风洞试验和发动机鉴定在内的概念论证阶段。按设想,“霍托尔”起飞后靠吸气发动机加速至5倍音速,升至2.6万米高空时,再开动火箭发动机,将其推入地球轨道作太空飞行。“霍托尔”的研究费用预计达50亿美元。

1. 下列对航天飞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需要大型的设施和大量的工作人员为其发射服务。 B. 发射准备时间长,每月最多只能发射两次。 C. 发射费用高,耗费人力多,准备时间长。 D. 抛掉的部分的费用过高,增加了发射成本。

2. 下列对空天飞机特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空天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时,不需要消耗氧化剂,所以可以轻装上

阵。

B. 空天飞机可以完整地重复使用,这就大大降低了发射成本和使用费用。

C. 空天飞机能以高超音速飞行,并利用吸气发动机直接加速进入地球轨道。

D. 空天飞机也需使用火箭发动机和氧化剂,但不需要外挂助推器和燃料箱。

3. 下列对航天飞机与空天飞机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 ) A. 航天飞机与空天飞机的发射方式不相同,降落方式也不相同。

B. 空天飞机与航天飞机一样,以轨道器绕道运行方式在空间执行任务。 C. 空天飞机也像航天飞机一样,在大气层外要使用自行携带的氧化剂。 D. 发射一架空天飞机的费用只有发射一架航天飞机费用的十分之一。 4.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空天飞机升空不需要火箭助推,所以不需要发射架,而对机场跑道有要求。

B. 空天飞机可以让我们以比航空飞机快得多的速度在大气层内作远距离飞行。

C. 由于空天飞机不再抛弃用过的器件,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会大幅度减少。

D. 空天飞机目前已进入了研究、制造阶段,用它取代航天飞机飞行已指日可待。

11,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中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

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刻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么? 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

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

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 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丁丑腊月二十一日寒夜

1. 北宋天王木雕像保存了哪些“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 ? 答:

2. 从下文中找出与第三段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并请分析“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这句话的含义。 答:呼应的句子: 。 句子的含义: 。

3. 文中第四--第九段是作者在烛光里以北宋天王木雕像为出发点而展开的一系列联想,请问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1) 。 (2) 。 (3) 。

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本文紧扣“思考”,以时间为序,先写停电燃烛,引发思考,接着写自己对时光的思考与感悟,最后写来电打断思考。

B. 第三段用“从……到……”领起的一组排比句,铺陈有致,叙说流畅,写出了一年里自己的忙碌充实。

C. 第四段作者在烛光散布的尽头看到北宋天王木雕像,凝视它陷入深思,运用反问,表现了作者的感悟,又将读者带入凝思境界。

D.“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艺术家艺术生命的大小取决于他所造的艺术形象价值的大小。

E. 本文表达了作者要珍惜时光多参加社会活动来进行文学创作,继而实现一个文学家再造生命奇迹的宏愿。

答案

1, 你是雄鹰,你必向往那蔚蓝的天宇,不愿固守平平静静的草丛;你是青松,你必倾心于漫天的风雪,不愿留恋舒适安逸的温室。 2, ① 鸡豚狗彘之离,无失其时。 ② 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③ 只会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④ 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⑤ 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

3, ①虚无缥缈 ②游目骋怀 ⑧凌空而起 ④若隐若现 ⑤空中楼阁

4, 1.C;①②总括。③--⑦分述;⑧总括。2. B3.D(D项为顶真; ABC均为衬托。)4.D(文中写山的险时,“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不是比喻,“好像”在此不是喻词,而是表示一种揣度和推测。)

5, B

6, D(A.huī huī huī hún hùn B.yì cuì cuì cuì cuì C.màn màn wàn màn man D均为chè)

7, ①无花树衬出小屋的静、小巧、别致出色。②后面高过屋顶的大树显出小屋的含蓄而有风度。⑧小屋前的树显出小屋的轻灵而自由 8, C(A候,霄;B漫;C联,刻,鉴,揽;D定。)

9, A(“标新立异”多用作贬义场合) 10, 1. C

2. C(从最后一段看,吸气发动机是在大气层内加速的,进入轨道使用的是火箭发动机)

3. B(轨道器是原航天飞机的组成部分,航天飞机是完整地进入轨道) 4. D(研究和制造不是一个阶段。从文中不能推出此结论)

11, 1. 无名雕工的传神的本领和非凡的才气、阳刚之气和直逼的精神。

2. 呼应的句子: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器,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句子的含义:艺术家只有抛弃世俗和虚荣,才能专心致志地进行艺术创作,才能可能创造出不朽的典型,他的艺术生命才有可能达到永恒。 3.(1)使作者顿悟,时光的流逝“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

(2)使作者觉醒,时光将“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或答为我将时光安顿在文学创作里)。 (3)既回答了自己,又深化了本文主题。 4. A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