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逍遥游 知识点梳理及巩固提升

逍遥游 知识点梳理及巩固提升

来源:意榕旅游网
《逍遥游》知识点梳理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鲲( )鹏 齐谐( ) 迁徙( ) 抟( )扶摇 坳( )堂 夭阏( ) 蜩.......( ) 学鸠( ) 决( )起 榆枋( ) 舂( )米 晦朔( )......蟪蛄( ) 穷发( ) 斥鴳( ) 数仞( ) 翱( )翔 蓬蒿.......( ) 沮( )丧 数数( )然 泠( )然 恶( )乎待哉 .....3、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4、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5、 野马也,尘埃也 6、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五、一词多义。

以 ①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以八千岁为春 ..

③奚以知其然也 ④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

二、写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北冥.有鱼 2、旬有.五日而后反. 3、小知.不及大知 4、汤之问棘也是已. 5、此小大之辩.也 6、故夫知.效一官 7、而.征一国者 8、而御六气之辩. 三、解释加点的词语。

1、怒.而飞 2、志.怪者也 3、水击.三千里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置杯焉则胶.

6、而后乃今培.风 7、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8、适.莽苍者 9、乃今以久特.

闻 10、众人匹.之 11、未有知其修.者 12、绝.

云气 13、知效.一官 14、行比.一乡 15、德合.一君 16、而征.一国者 17、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18、未数数然...也 19、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20、彼于致.

福者 四、 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 虽然..

,犹有未树也 之 ①鹏之.徙于南冥也 ②之.二虫又何知 ③穷发之.北 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⑤蜩与学鸠笑之.曰 六、指出文言句式并加以翻译。

(1)南冥者,天池也。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4)之二虫又何知! (5)奚以知其然也?

(6)彼且奚适也? (7)彼且恶乎待哉?

(8)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巩固与提升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鲲鹏展翅 莽莽沧沧 食不果腹 晦朔 B.驭风而行 扶摇直上 胶柱鼓瑟 遨翔 C.饮鸩止渴 雀巢鸠占 载舟覆舟 芥蒂 D.逍遥自在 颓废沮丧 荣辱毁誉 匹敌 2、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一致的是( ) 例句:适百里者,宿.

舂粮 A、而后乃今将图南. B、《齐谐》者,志怪.者也 C、彼于致.福者 D、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为代词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之.二虫又何如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4、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小知不及大知 \\ 此小大之辩也 B.旬有五日而后反 \\ 北冥有鱼

C.知效一官 \\ 而征一国者 D.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 而后乃今培风 5、下列各句“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去以.

六月息者也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奚以.

知其然也 C.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D.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6、下列句子与其他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彼且奚适也 B.奚以知其然也 C.莫之夭阏者 D.翱翔蓬蒿之间 7、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它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 B.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庄子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自由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庄子的逍遥游不是简单的行动自如,无拘无束,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 C.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学特色在历史上影响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艺术家。 D.《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篇章,但没有《逍遥游》著名。很多成语如“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都源于此篇。 8、下列各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 ①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②奚以知其然.也 C. ①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②且.适南冥也 D. ①怒而.飞 ②夫列子御风而.行 9、下列各组实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B.①小知.不及大知与 ②则知.

明行无过矣 C.①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①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请息.交以绝游 二、翻译划线语句。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也?’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地,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1)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2)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