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母沛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620500 四川省仁寿县妇幼保健院
通讯作者:刘桂容
目的 探讨欣母沛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68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常规应用缩宫素宫体注射的基础上加用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并与仅在剖宫产术中常规应用缩宫素宫体注射的对照组进行了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出血4例,出血发生率为11.76%;经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 h和24 h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欣母沛在预防和治疗由宫缩乏力所致的剖宫产术后出血由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 欣母沛; 预防; 剖宫产; 术后出血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年9月~2010年9月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常规应用缩宫素宫体注射的基础上加用欣母沛在预防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9月~2010年9月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接受剖宫产且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68例,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9.3±6.5)岁;孕周34~42周;高危因素包括:多胎妊娠6例,羊水过多15例,巨大儿12例,前置胎盘11例,原发或继发宫缩乏力10例,妊娠合并贫血14例。入选的产妇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与产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68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及高危因素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入选的所有产妇均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打开子宫下段,吸尽羊水,娩出胎儿后立即用药[1]。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缩官素针20 U;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宫体注射欣母沛250 μg。
1.3 观察指标 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严格测量产后出血量。术前于产妇臀下放置一次性防水纸垫,术中羊水吸净后记录瓶中羊水量,用吸引器收集术中出血量,于有刻度的采集瓶内测量术中出血量,以10 cm×10 cm纱布浸透不滴血为10 ml失血量,术毕离开手术室前挤压子宫底使排出积血,纸垫称重,并给产妇更换一次性防水纸垫,于术后2h称重,按1.05 g相当于1 ml血液的标准,将两块纸垫相加累计为术后2 h总出血量[2]。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出血4例,出血发生率为11.76%;经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可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产后出血量比较 由表2可知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 h和24 h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中恶心11例,轻微腹泻3例,血压一过性升高6例,但持续时间短,症状轻微,常规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
表2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x±s,m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生率大约占分娩总数的2%~3%[3]。治疗产后出血的传统方法是使用缩宫素,在使用缩宫素不佳的情况下则需要宫腔填塞、髂内动脉结扎、子宫动脉结扎,甚至有的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
欣母沛为甲基前列腺素可对抗15羟脱氢酶对其灭活作用,延长半衰期,生物活性增强,从而使药物剂量明显减少,胃肠道反应显著减轻[4]。欣母沛在体内与平滑肌细胞上的PGs受体结合,在子宫肌上可作为Ca2+载体,以增加Ca2+通过肌细胞膜的返流量及促进肌质网库存Ca2+的释放,提高细胞内Ca2+浓度;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阻断cAMP的形成,从而使肌质网膜蛋白磷酸化下降,减少与Ca2+的结合,导致细胞浆内Ca2+增加触发肌纤维的收缩[5]。同时可刺激缝隙连接形成,促进子宫协调收缩,具有强而持久的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的能力,提高官腔内的压力,使官腔开放的血窦和血管迅速闭合,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另外在内源性前列腺素的作用下,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凝血块,有效堵塞胎盘剥离面血管,故欣母沛还可在胎盘部位发挥止血作用。本文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常规应用缩宫素宫体注射的基础上加用欣母沛在预防产后出血,并与仅在剖宫产术中常规应用缩宫素宫体注射的对照组进行了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发现观察组中出血4例,出血发生率为11.76%;经统计分析发现观
察组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 h和24 h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欣母沛在预防和治疗由宫缩乏力所致的剖宫产术后出血由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世秀,王秀荣.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50例临床分析.海南医学,2010,21(6):45-46.
[2] 张丽霞.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河北医药,2010,32(1):94.
[3] 穆雪燕.卡前列腺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31(8):990-991.
[4] 邹倾阳,徐德海.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科学,2011,6:59.
[5] 朱小玉,姚益冰,董建风.欣母沛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36-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