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告诉孩子困难不是失败
“任何人做事,一开始都会有困难”,这个是必须要告诉孩子的。父母可以激励孩子坚持到底,不必把尽善尽美看得过重。不要迫不及待地为孩子提供帮助,让他们自己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来迎接挑战。如孩子学写字有困难,可以先让他临摹。
2、学会自我激励
这在心理学上就是一种自我暗示。这种方法很简单却能产生非常好的效果。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所了解。关键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高度的自信和自我激励,能使孩子变得更加勇敢。当然,孩子现在年龄还小,光靠自我激励,达到“把一件事情做到底”的目标还是有难度的。所以,还需要家长及时给他们鼓鼓劲儿。
3、用“同理心”面对孩子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困难和挫折,他所面临的逆境在成人面前也许根本不值一提,但对于孩子却是莫大的打击,父母要用和孩子一样的心理去看待这件事。比如孩子养了许久的宠物突然丢失或死亡,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无法接受的,父母和他一起悲伤的同时要告诉孩子生命的规律,帮他从悲伤中走出来,切忌嘲笑和不屑一顾。
4、利用榜样的作用
父母:最好的榜样就在孩子的身边。比如我们做父母的也许并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巨大成就,但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生活充满勇气,尤其是对孩子更是付出了不懈的爱和帮助。我们就属于能把事情“做到底”的人,面对挫折逆境不屈服的人。
同伴:孩子也可以寻求身边同龄的榜样,大家在一起你追我赶,让竞争变成学习。
故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老师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勇敢、持之以恒的小故事,带领孩子认识一些有毅力、爱坚持的人物,从中获取力量。
5、适当让孩子吃点苦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在物质优裕的环境中长大的,如果能有意让他们吃点苦,磨炼意志,他们会更懂得坚持。
有意吃苦并不是要虐待孩子的身体,应该在保证孩子身体健康不受到损害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孩子担心自己无法坚持,父母可以参与监督,必要的时候可以对孩子“狠”一点,比如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经常不开私家车坐公交车等。
6、教孩子学会等待,不要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
例如:给孩子喝奶时,告诉他奶凉了才能喝;学精细动作时,给孩子一块包着糖纸的糖,告诉他自己耐心剥开才能吃到糖;排队上汽车时,教育孩子遵守规则才能达到目的;想要得到一件玩具需要完成适当的家务等。学会等待,是我们对付逆境的一大能力。要让孩子明白:想得到一个东西,必须自己付出。只有经过自己努力获得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也是最值得珍惜的。
7、给孩子定任务
我们交给孩子一项任务,其实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逆境,我们不但希望孩子能够完成,更希望他有所创造。例如对孩子说:“你今天在幼儿园的剪纸真漂亮,可惜被小朋友看的时候撕坏了,明天我们能剪一个更漂亮的吗?”当然这种要求不能过高,不切实际的要求会打击孩子在应付逆境时的信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