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教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教案

(1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稀溶液和浓溶液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重点、难点、疑点和解决方案1重点:(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和“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溶液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2.难点:通过实验与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3.难点:如何判断一瓶蔗糖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1) 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逐步解决问题的同时,建立和分析非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三、教学过程

[讲解]: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出分类。

【板书】:I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有变化吗?水量会变化吗?这个实验显示了什么?[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

加入时摇匀,直到试管中有不再溶解的残余固体。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黑板摘要】:饱和溶液:某种溶质在一定温度下不能溶解在一定量溶剂中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 定性的解决方案。

[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3、7-4。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在观察实验的同时思考问题,分析、讨论和总结实验。【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总结。

[总结板书]: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 正义。 改变温度加水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改变温度蒸发水分加入溶剂

3.当确定温度和溶剂量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代表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稀溶液和浓溶液。

【板书】: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关系【副板书】:20℃时,不同物质在100g水中溶解的质量最多为:

硝酸钾:192克碳酸钙:0.0013克食盐:36克氢氧化钙:0.17克判断正误:1.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2.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含有10ml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G盐和0.1g熟石灰,振荡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总结板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

对于同一溶剂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厚。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4,并提问: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未指定条件下可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正误

① 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必须比不饱和溶液稠。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 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必须比不饱和溶液含有更多的溶质。

④在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⑤在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五.布置作业

1.教科书P134问题2多项选择题(1)取出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后,剩余溶液的浓度()a.变小B.变大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

(2)a克溶质溶于b克水中,取出一半溶液后,余下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a、 a/bb。

(3)将4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在温度变化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 是的()

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c.溶液质量d.溶液浓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