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学习能力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在我国公务员学习能力建设过程中,“学习型机关”理念渐成共识,基本建立了相应的培训学习机制且公务员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学习意识不强、学习方式单一、缺乏长效学习机制等问题。因此,应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学习方式多样化,围绕公务员职业发展建构学习能力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学习长效机制。
标签: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公务员学习能力
一、我国公务员学习能力建设现状
(一)“学习型社会”理念渐成共识
2001年5月15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亚太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了“五点主张”,其中第二点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机关。”党的十六大又把形成“学习型社会”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之一。提出要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要在全社会倡导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风气。
至此,举国上下相继展开了如火如荼的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活动,并把学习教育作为一项制度定下来。通过切实推行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拓展公务员的眼界,洞察大势,了解世界发生的深刻变化,成为公务员适应时代要求的有效途径。
(二)基本建立相应的培训学习机制
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务员法》在第十章专门对公务员培训工作进行比较详细的规定,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也出台了配套的法律规范文件。中央和地方大量行政法律规范的出台, 为我国构建起比较完备的公务员培训法规体系。
另外,我国于1988年筹备、1994年正式成立了国家行政学院, 负责培训副厅局以上公务员,2003年中央政府在原来两所全国性高级官员培训学院的基础上, 又分别在上海、江西和陕西增设了3所全国性的高级官员学院, 使总数达到5所, 国家各部委也普遍设置了培训学院或中心, 负责组织本专业的公务员培训;在地方层面, 加大了地方官员的培训力度,目前全国县级政府以上的专门培训官员行政学院或党校已达到3000多所。除了行政学院或党校外, 还有在教育系统领导或指导下设在普通高校的成人培训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培训机构。这些纵横交错、相互衔接的培训机构有效的完成了我国公务员培训任务, 构成相对完备的公务员培训网络体系。
(三)公务员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
近10年来,随着“凡进必考”制度的建立和实行,我国人事部门严把公务员“进口”关,严格管理,畅通“出口”,严格清理不合格人员,深化培训,不断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我国公务员的学历、素质及专业水平都大幅度提高,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截至2002年底,我国近500万名公务员中大专以上人员占总数的比例已经上升到69%,比1993年的32%提高了近37个百分点。除了学历高以外,我国公务员还呈现另外的一高一低:知识结构水平高—公务员的科技知识、现代行政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以及外语、计算机知识得到了补充;年龄结构趋低—35岁以下年轻公务员占总数的38.8%,36岁—50岁的公务员占总数的51.5%;55岁以上公务员仅占总数的5.5%,队伍的平均年龄趋向年轻。年轻化的公务员队伍,反应快,接受领悟能力强,在学习能力建设中充分彰显优势。
二、我国公务员学习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学习
在学习能力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最明显的表现是公务员的求知欲不强。一些公务员满足于凭经验办事,忙工作、忙事务、忙应酬的时间多,疲于应付各种会议、活动,静下心来学习的时间偏少,不能够妥善处理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一些公务员抓学习有外在压力但没有内在动力,为文凭、为证书、为学历学习者仍然不少;公务员对培训的功利性趋向明显:对党校组织的培训积极性很高, 趋之若鹜, 对行政院校的培训态度冷淡, 置之惘然, 对政治教育类课程无精打采。
(二)学习方式单一
目前,基层公务员培训学习活动,大多数仍以传统的教材、课堂教学为主,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多、实践考察少;理论灌输多、经验传授少;传统手段多、现代化手段少;内部交流多、与外地交流少。实行的是我讲你听、我读你记,上面讲、下面听,死学教室、死啃书本的“灌输式”传统式教学方式。有的培训师讲课长期用一个讲稿、常举一些陈旧案例,一堂课下来培训师筋疲力尽、学员昏昏欲睡,使学员产生厌学心理。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缺乏长效学习机制
在学习能力建设中,一些公共部门领导在学习教育管理上弱化或缺失,把学习当成是公务员个人的行为,没有组织学习、团队学习的概念;有的虽然建立了学习考核制度,但是执行不严格、学习管理不到位;有的虽然有几种学习时间,但经常会因为其他的事情而搁置取消;有的采取学了多少篇文章、写了多少篇心得体会等简单量化的方式来评估学习效果,学习评估机制不全面、不客观、不科学;总之,因为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学习奖惩激励机制,造成学习与不学习一个样,深入学习与应付学习一个样,无法有效调动公务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提高公务员学习能力的思考
(一)树立“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氛围
公务员学习能力建设活动能不能落到实处、长期坚持,关键是要树立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学习理念,营造出一种崇尚学习、注重学习的学习氛围,将学习融入生活,使学习生活化、工作化、日常化,转变为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终身学习的理念“认为生活本身即是不断的学习过程”,可以使得个人处于急剧变迁的社会中,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达到潜能发展和自我的实现。终身学习不是口号,是要落实到行动中的一种意愿。这就要求公务员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说,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根本。
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力度,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氛围,引导公务员把学习看成是完善自我、创新自我的过程,发扬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精神。另一方面,每一位公务员都要自觉地把学习作为一种神圣职责,作为一种精神境界,作为人生永恒的主题,自觉地做到学以明志,学以养性,学以增智,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二)领导以身作则,建立学习长效机制
建立学习长效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健全的组织体系,才能发挥约束力,激发内在学习力。首先要强化领导管理机制。建立学习“第一责任人”制度,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努力成为学习能力建设的推动者、实践者和参与者。
其次,要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具体而言,首先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学习制度,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搭建学习平台,提高学习效果,特别是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围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开展学习讨论,使各级领导在学习中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健全和落实公务员干部学习培训制度,加强日常学习、脱产学习、短期集中培训和岗前培训、任职培训等,使学习培训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建立健全学习考勤、学习档案、学习督查等各项制度,推进公务员学习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三)围绕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建构学习能力
公务员学习能力建设要取得实效,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关注公务员的职业发展,根据期望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公务员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既来自个人的学习态度更来自于工作的需要,应该围绕公务员的职业发展路径来建构学习能力。为公务员绘制清晰的学习地图,即以能力发展路径和职业规划为主轴而设计一系列学习活动,是公务员在组织内学习发展路径的直接体现。
首先,每一个公务员从学习地图的学习发展手册中了解自己的学习发展路径,
经过评价中心分析能力短板,或者通过绩效分析明确重点提升能力。然后,公务员与上级领导、人力资源部一起,从学习地图出发制定当年度的个人学习计划,培训部门汇总后形成组织全年的培训计划。最后,公务员参与学习后,获得必要的能力,同时在学习地图上往前迈进一步,成为下一次学习开始的起点。整个过程不断循环,持续激发公务员对于学习的激情和热情,在公共部门营造终身学习的学习文化。
(四)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学习方式灵活多样
学习方式方法,直接决定学习成效。各公共部门要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点的新方式、新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建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覆盖面和参与度,提高实效性。改变原来集体“大锅饭”的学习方式,分层次、分重点针对性地学习;培训活动要多了解培训对象在新形势下需要什么、想知道什么、通过培训学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选取那些与实际联系紧密实用的东西作为培训内容,使学习理论知识与培训业务技能相结合、传授实用技术与明确政策任务相结合,用丰富实效的培训内容激发公务员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多组织高层次专家作报告、现场参观、专题研讨,多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互动性、体验性强的培训方法开展培训。同时,互联网已走进千家万户,手机日益普及化,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新兴媒体平台信息量大,速度快的优势组织开展学习,也需要深入进行研究和探索等等。
(五)将学习能力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根据期望理论,公务员学习的努力程度和公务员相信自己能够完成培训学习内容(行为期望),学习与更高的工作绩效、加薪、同事的认同等成果有关且公务员本人也认同这些成果的价值呈正向关系。因此,要促进公务员学习能力建设还应该建立约束激励机制,要把学习能力作为民主评议公务员、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科学制定学习型科室、学习型公务员标准,明确评估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公开、公平、公正考核,并不断创新考核评估方式,在条件成熟时,建立网络量化考核平台。考核结果要同目标管理、公务员考核、交流轮岗、竞争上岗、职务升降等挂钩,营造在学习上争先、在工作上创优的环境,形成注重学习能力的用人导向。
〔参考文献〕
〔1〕邬焕庆,沈路涛.500万名近七成公务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EB/OL〕. www.people.com.cn 2003-08-13.
〔2〕陈烨,李智.绘制学习地图有机统合能力模型、职业生涯和学习发展〔J〕.关键逻辑,2008,(02).
〔3〕俞可平.WTO与中国政府能力建设〔J〕. 新华文摘,2005,(03).
〔4〕 雷蒙德·A·诺伊 .雇员培训与开发〔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8.〔责任编辑:杜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