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猪育种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
作者:
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7年第12期
暨雏鹰农牧成立种猪育种产学研创新中心在郑州成立
11月29日,由河南省畜牧总站、河南省動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农业大学、四川大学、雏鹰农牧集团等联合筹建的“雏鹰农牧集团种猪育种产学研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成立(图1)。创新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以雏鹰农牧集团为平台核心、在中国种猪育种领域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新一代种猪繁育体系——雏鹰种猪繁育模式,就如雨后春笋在中国生猪产业这块沃土上破土而出,其必将为中国种猪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同时还标志着雏鹰农牧集团的全产业链模式将会因此更加生机盎然,其种猪育种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得到全面的提升。
中国畜牧业协会何新天秘书长,河南省畜牧局王承启局长,畜牧局人事科技处江传杰处长,河南省畜牧总站郑春雷站长、徐泽君书记,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班付国主任,雏鹰农牧集团董事长侯建芳等领导,以及中国工程院陈焕春院士和张改平院士、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瑶生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博士生导师王爱国教授、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勤教授、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兼博士生导师陈代文教授、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李学伟教授、德国Farm concepts GmbH & Co. KG育种专家Ulrich PRESUHN、河南农业大学任广志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雏鹰农牧各下属公司、河南省各市县畜牧站和一级以上养猪企业负责人,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商报、河南日报、大河报、农财宝典杂志社、《今日养猪》、《国外畜牧学—猪与禽》等媒体,约300余人参加了成立仪式。
创新中心成立仪式与主题为“推进产学研创新融合,提升种猪业育种水平”的河南省种猪育种高峰论坛同时召开(图2),徐泽君书记主持了成立仪式和峰会上午的日程(图3)。徐书记首先介绍了到场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媒体和相关单位,随后侯建芳董事长进行了致辞(图3)。他介绍了雏鹰农牧集团布局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同时,介绍了雏鹰农牧集团聚焦生态产业,以“让国人吃上安全肉”为责任,从而实现“发展生态产业 引领时尚生活”的企业使命。侯建芳董事长在致辞中说:雏鹰农牧集团制定了以“生猪养殖为主体,以消费终端和互联网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总体战略,通过布局“粮食贸易、生猪养殖、互联网”三大产业,以供应链金融为抓手,实现产融结合生态链,打造国内生猪养殖全产业链+互联网的现代化企业集团。
侯董事长随后同与会者分享了近年来雏鹰农牧集团对种猪育种的重视和投入,他说:“在生猪养殖板块,雏鹰农牧集团以实现年出栏1 000万头生猪为战略目标,而这一目标体量的达成,需要完善的种猪繁育体系做支撑。”他接着说,雏鹰农牧集团先后从加裕、Cooperl集团旗下的Nucleus公司引进了近2 000头大白、长白、皮特兰和杜洛克等原种猪;从76个地方品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挑选肉质优良的种猪进行杂交,培育出了具有繁殖性能高、肉质好、抗病性能强等特点的三门峡雏鹰黑猪,获得了我国生猪养殖领域首个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并连续三届荣获由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颁发的“福利养殖金猪奖”。与此同时,雏鹰农牧集团利用克隆技术保护濒危地方猪种,目前已成功克隆八眉猪等地方品种。
随后,何新天秘书长代表中国畜牧业协会致辞(图3),他首先对本届峰会的召开和研创新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何秘书长随后说种猪是我们养猪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强中国种猪业的发展,对建设中国现代养猪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后要建设现代畜牧业、现代养猪业,种猪产业、育种产业一定要先起;只有我们建立了先进发达的种猪业,我们才能建成畜牧业的现代强国。生猪产业在我国现代畜牧业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我们要由养猪大国向养猪强国转变,种猪一定要先行。种业强,养猪产业才会强;种业兴,养猪产业才会兴。何秘书长随后说,本次论坛汇聚了我国养猪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可以说是群英荟萃,我们衷心希望他们能以自己的真知灼见,为河南的生猪产业、河南的种猪业更好地谋划未来的发展,特别是为雏鹰农牧集团下一步能够更好地实现种猪发展战略,更好地给他们献计献策!
王承启局长随后发表了致辞(图3),他在致辞中回顾了这几年河南省畜牧业发展情况。王局长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畜牧系统始终把稳增长、保态势、惠民生、控风险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推进工作,着力加快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畜牧产业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畜牧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支柱性产业。2016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696.9万t、422.5万t、336.6万t,分别位居全国第二、第二和第四位;畜牧业产值达到2 611.3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为33.5%,居全国第一位,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王局长接着说,生猪产业是河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全省现代畜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二是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发展。三是良种繁育体系日趋完善。在分析了当前生猪产业存在的问题后,王局长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生猪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以多种形式适应规模经营为引领,按照“稳定生猪存栏、增加生猪出栏、加快淘汰小散落后产能”的思路,积极推动走出去,大力实施优质生猪发展行动,不断提升生猪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水平,推进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
随后,徐泽君书记介绍了雏鹰农牧集团种猪育种产学研创新中心成立的背景。徐书记说:在推动种猪育种创新,强化种猪育种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广最新育种成果,提高种猪育种水平,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背景下,创新中心顺应这一大趋势成立,建立起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实现企业、科研、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各方面的互动、双赢。
接着,王承启局长、侯建芳董事长、郑春雷站长、Ulrich PRESUHN教授、陈焕春院士、张改平院士、陈瑶生教授等领导和专家走到前排,为创新中心成立揭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成立仪式结束后,会议日程进入河南省种猪育种高峰论坛。张改平院士、陈焕春院士、陈瑶生教授、张勤教授、王爱国教授、陈代文教授、李学伟教授以及德国育种专家Ulrich PRESUHN先后围绕生猪疾病防控和新概念疫苗研发、我国养殖业转型升级、种猪育种数字化体系建设与实践、父系种猪选育与利用、猪基因组选择策略与应用、猪营养理念与技术要点、地方猪肉质与品牌化发展、欧洲种猪育种研究进行了交流(图4)。
雏鹰农牧集团董事长助理王爱彦代表公司在论坛上汇报了“雏鹰农牧生猪养殖规划与育种进展”(图5)。王爱彦助理首先向与会代表简要介绍了集团的情况,以使大家能够对随后内容的理解有一个良好的基础,随后他从“雏鹰农牧产业链布局、雏鹰农牧大农业循环养殖、雏鹰农牧养殖3.0模式以及雏鹰农牧3.0模式的体系保障”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展开。
在介绍雏鹰农牧集团的完整产业链时,王爱彦说:雏鹰农牧集团目前发展拥有粮食贸易、安全饲料、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销售终端等全产业链体系,并能做到安全追溯,目前还与沙县小吃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原料供应、产品研发、基地建设、互联网平台合作、市场渠道资源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使雏鹰农牧集团的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在汇报雏鹰农牧集团大农业循环养殖时,王爱彦说,雏鹰农牧集团的绿色循环养殖以“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无害低成本、资源循环、生态利用、全程管理”为原则,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能量多级循环利用发展模式为集团的循环养殖模式。从营养调控的角度控制污染的产生,以实现源头减量。同时利用养殖3.0模式的农户优势,猪舍采用干清粪工艺,实现循环养殖的过程控制。王总还举例说明了循环养殖中粪肥处理方式和资源化利用。
在汇报雏鹰农牧养殖集团3.0模式时,王爱彦说:雏鹰养殖3.0模式的核心是“公司+合作社+农户”,标准的合作社分保育育肥合作社和繁育合作社,实行批次化管理。3.0模式实行自动环境控制,采用自动饲喂系统和半自动干清粪系统。在管理方面,公司负责土地租赁,提供金融、技术、管理支持,支付代养费;合作社负责养殖场建设、日常管理、统筹协调和设施维护;农户则按照雏鹰农牧规范要求,负责猪舍的精细化管理。公司、合作社和农户三方全部采用合同化管理,最终目标是实现三方共赢。
王爱彦说,为了确保雏鹰农牧养殖3.0模式的成功实施,集团建立了负责疾病防控和种猪育种的两个体系。疾病防控体系下设兽医总监,全权负责疾病控制中心的工作,再由疾病控制中心向下落实预防兽医、生物安全和临床兽医等方面的工作,各子公司设立疾控部,配套相关实验室和临床兽医;种猪育种体系由集团总部的种猪育种部负责,组建了专家团队即技术服务体系,全面负责集团下各原种场的种猪育种。
来自河南农业大学的李新建博士代表任广志教授研究团队汇报了“雏鹰黑猪育种进展及初步成果”(图6)。李博士从雏鹰黑猪培育背景、培育过程和取得的进展及下一步计划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介绍雏鹰黑猪培育背景时,李博士说:雏鹰农牧的战略是打造最大的生态、优质猪种基地,并且把产品定位为品种优良、环境生态无污染、养殖环境福利和谐、肉质可追溯;在此战略和目标的规划下,公司在全国寻找种猪资源,结果发现能够符合雏鹰农牧集团要求的品种并不多,因此确立了要培育自己独有的品种——雏鹰黑猪的目标。李博士接着说,在这一背景下,2011年雏鹰从全国引进了13个黑猪品种,包括高产仔数的二花脸、抗病强和产仔高的民猪、肉质较好的莱芜猪,以及适应性较强的南陽黑猪,等等,并以此作为培育雏鹰黑猪的遗传资源基础;2011-2015,研究团队对这些黑猪进行了适应性研究,同时进行杂交筛选,寻找具有最佳配合率、最好肉质、高繁殖性能、高生长速度的杂交组合,以探索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优势。随后对杂交和引进的猪种采用GBS方法进行测定,确定它们是否纯合。
李博士补充说,适应性和杂交筛选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如品种不适应,毛色不均,营养需求不统一,各种性能指标差异大。因此,我们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雏鹰黑猪的培育过程:首先是组群,从48个杂交组合中找出符合雏鹰农牧要求的组合,并确定了育种素材的杂交模式——选择了二花脸猪与南阳黑猪进行杂交,生产雏鹰黑猪的Ⅱ系;以莱芜猪与杜洛克杂交,生产雏鹰黑猪的Ⅰ系;最后用Ⅰ系和Ⅱ系合成雏鹰黑猪新品种,并制定相应的育种目标以及逐渐地组建基础群。
在谈到下一步工作时,李博士说,明年继续进行雏鹰黑猪的三世代选育,在性能测定上延着传统的生长性状、繁殖性状、屠宰性状和肉质性状测定指标进行测定,另外计划开展核心群的全基因组选择和雏鹰黑猪的品种分子鉴定;同时进行配套技术研发(营养、生物安全、管理等),并启动杂交推广。
在完成各项议程后,河南省种猪育种高峰论坛暨雏鹰农牧集团种猪育种产学研创新中心成立仪式圆满落幕!可以预见,创新中心的成立必将对我们种猪育种发展产生巨大的助推力,正如侯建芳董事长在致辞中说的那样:“雏鹰农牧集团种猪育种产学研创新中心正式成立,这对公司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我们将在产学研领域开启新的征程,以推动种猪育种创新,强化种猪育种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广最新育种成果,提高种猪育种水平,提升育种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生猪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新中心在加快我国种猪育种进程、提高种猪品质、推动中国养猪产业的发展上一定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的种猪育种也将因此开启一个新的里程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