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的艺术——礼在文明用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讲文明、懂礼仪是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未来社会创造型人才的必备素养。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懂得一个人,只有讲文明、重礼仪才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
2、通过班会,让学生了解到谈话是一种艺术,好的谈话方式能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教学方法:借助图片、视频、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2010上海世博会中,我们上海人民让全世界人民感受到了一股上海风,上海人民的友好以及礼貌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我们的礼貌用语。就连出租车司机也学习了必要的英文礼貌问候语。可见,礼貌用语对于人际交流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语言的魅力。
二、联系实际,引起共鸣: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逊礼让的文明语,一直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
我们常用的礼貌用语有: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怎样使用好体态礼貌语言?
模拟情景,练习规范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和礼仪动作。
1、模拟同学间互相问好的场面
2、模拟向长辈或客人问好的场面
3、模拟上下楼梯互相礼让的场面
4、讨论礼貌用语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师小结:体态礼貌语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
三、学生交流:
要创建文明城市,我们的市民也应是具有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人。当面临小纠纷的时候,我们的同学怎么处理比较恰当呢,请看一段视频。
内容简介:两位同学在楼道上,不小心碰了一下,然后两个人争得面红而赤,争着争着,又互相抓着衣服,这时上课铃响了,结果两人都迟到了。又有两名学生在楼道上不小
心相撞了,他们互相道歉,一笑而过。
请同学们讨论观后感。请4-5个同学交流
小结:人与人相处总有冲突和矛盾,如果不积极处理矛盾而是恶言相对,那么矛盾只会越演越烈,如果矛盾双方都各退一步,那么就能海阔天空。
四、总结谈话注意点:
1、应善于运用礼貌语言
礼貌是对他人尊重的情感的外露,是谈话双方心心相印的导线。人们对礼貌的感知十分敏锐。有位优秀的售票员,每次出车总是“请“字当先,“谢“字结尾。如:请哪位同志让个座,照顾一下这位抱婴儿的女同志。“有人让座后,他便立即向让座者说;“谢谢。“再如:“请出示月票;“然后说:“谢谢,请您把月票收好。“这样,使整个车厢的乘客都感到温暖,气氛和谐,在他的感染下,无人吵架、抢坐。
2、要耐心地倾听谈话,并表示出兴趣
谈话时,应善于运用自己的姿态、表情、插语和感叹词。诸如:微微的一笑,赞同的点头等,都会使谈话更加融洽。切忌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不时地看手表,伸懒腰等厌烦的表示。
3、应善于反映对方的感受
如果谈话的对方,为某事特别忧愁、烦恼时,就应该首先以体谅的心情说:“我理解
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会这样。“这样,就会使对方感到你对他的感情是尊重的,才能形成一种同情和信任的气氛,从而,使你的劝告也容易奏效。
4、要切忌得理训人
几个小青年上车不买票,油腔滑调地说:“我们是待业青年,没有工资,买什么票?“优秀售票员姜玉琴就对他们说“乘车买票五分、一角是小事情,可是名誉搞坏丁,你出多少钞票也买不回来……“这番话,使得几个小青年面红耳赤,终于补了票。试想,若是来-番针锋相对的争吵,或冷潮热讽,情况会怎样呢?
五、小结:
交谈时要注意:不要使用不易懂的词、已废弃的词句或专业词汇。这些词汇不会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只会使别人感到讨厌。不要做些令人讨厌的举动。如在谈话时从不看着对方眼睛,而是看你身后或你周围是否还有其他更重要的,更值得与其交谈的人物。或是盯着人家的服饰漫不经心地说话。不要用比你年轻得多的人常用的俚语,不要夹杂着外语。一个话题不要谈得太久,话题像房间一样,需要经常通风。不要刚走到某人面前就嘲笑他,“我敢打赌,你忘了我叫什么名字了“。还要在交谈中善于觉察,如果对方急促不安,也许另外有事,只是出于礼貌没打断你的话,那么就应立即停止自己的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