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5届九年级阶段性测试(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5届九年级阶段性测试(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15年槐荫区九年级阶段性(一模)

语文测试 (2015.4)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狩猎(shǒu) 颓唐(tuí) 绮丽(qǐ) 锲而不舍(qiè) .... B.拂晓(fú) 气氛(fēn) 酷肖(xiào) 长吁短叹(yū) ....渎(xiè) 憎恨(zèng) 给予(jí) ..

廓然无累(lèi) .

D.商酌(zhuó) 矩形 (jǔ) 畸形(jī) 奄奄一息(yǎn) .....

解析:A、狩猎(shòu) B、 长吁短叹(xū) C、 廓然无累(lěi)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布署 大相径庭 锋芒毕露 一触既发

B. 峻工 黯然失色 五彩斑斓 获益匪浅 C. 元霄 无济于世 相辅相成 咬文嚼字 D. 荣膺 措手不及 销声匿迹 因地制宜

解析:A、一触即发 B、竣工C、元宵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2014年十大流行语揭晓,“顶层设计”“打虎拍蝇”“你懂的”等脱颖而出。 B. 学校元旦文艺晚会上,他们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 C. 李磊别出心裁,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

D.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地表示赞成。 ....解析:A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多用于优秀的人才。

B绘声绘色:指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C 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D 随声附和: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C.亵.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滑稽的神情让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 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我看见一株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C. 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D. 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开阔心胸,这对一个人的成长大有裨益。

解析:A词语重复,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与后面的笑重复。B、搭配不当。不能是看见与幽香C、心理素质与后面的一致好评搭配不当。 5. 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是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B.“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徐庶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的难题,实际上是为火烧战船做准备。

C.“官渡之战”曹操扫除北方最强劲的对手袁绍;“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胜曹操;“夷陵之战”蜀国元气大伤。

D.“有诗赞二人曰: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其中“二人”指的是张飞和关羽。

解析: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

二、(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每小题2分,共6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奇山异水/渔人甚异之 ..B. 急湍甚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 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 ..D. 望峰息心/北山愚公长息曰 ..

解析:A、奇异/对、、、、、、感到诧异。B、超过、比的意思C 、凭借/背D、平息/叹息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反通返,返回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简洁生动地描写了富春江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情感。

B.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篇,赞美了富春江的山水风光。

C.第二段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势湍急的特点。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对偶和叠词,构成音韵和谐的画面。

解析:C、第二段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之清与水势湍急的特点。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唐时,太宗问许敬宗①曰:“朕观群臣之中,惟卿最贤,有言非者,何也?”

敬宗对曰:“春雨如酥,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恨其光辉。天地之大,犹有憾焉,何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众人之口;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戮,朋友听之别,乡邻听之疏。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帝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

(选自《贞观政

要》)

【注释】①许敬宗:唐太宗的文学馆学士,深得太宗赏识。 9.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 .... 朋 友 听 之 别

解析:朋 友 听 之 / 别 可根据句意断句,句意:朋友听信谗言,可能会断交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春雨如酥,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

解析:春雨像乳汁一样,农夫喜爱它润泽万物,走路的人厌恶它让道路泥泞。 本题2分。重点词语“恶”“泥泞”解释正确,译句通顺得满分。重点词语

解释有误扣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

11.本文讲述唐太宗与许敬宗的君臣对话,许敬宗运用 的方式,意在向

唐太宗阐明 的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

解析:类比(设喻)。人无完人;一个人若想取悦于每个人是不可能的;无须理会别

人说长道短;不要听信是非;要谨言慎行。

本题2分。每空1分,阐明的道理意思对即可。

(三)诗歌阅读理解(6分)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①促织②,夜深篱落③一灯明。

【注释】①挑:逗趣。②促织:蟋蟀。③篱落:篱笆。

1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的画面。(3分)

解析:江上秋风吹过,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寒意,触动了异乡人的思乡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3分。两句画面描绘各1分,语句生动1分。

13.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3分)

解析: ①烘托,江上秋风烘托了寒凉的气氛和作者客居的孤寂情怀。

②以乐景写哀情,用儿童挑促织的欢乐反衬作者客居的孤独和愁思。 ③首句运用叠词,“萧萧”一词表现了秋夜的寒凉与萧索。 ④以动衬静,用秋风瑟瑟反衬出秋夜的寂静。

评分意见:本题3分。答出手法1分,结合内容赏析2分。答出任意一种即

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

14.补写出下面句子的上句或下句。(每小题1分,共7分)

①岁寒, 。 (《论语》)

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③闲来垂钓碧溪上, 。 (李白《行路难》)

④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⑦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解析:①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 ③忽复乘舟梦日边 ④烟笼寒水月笼沙 ⑤千树万树梨花开 ⑥庭下如积水空明 ⑦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本题共7分。每小题1分,句子填写时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

三、(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3分)

(一)自行车,人类的最佳发明

①清晨,成群结队的汽车在路上缓慢地前行,远远望去就像一群蠕动的蜗牛;排气管冒出的黑烟,污染了我们头顶上的这片天空;喇叭发出的噪音,刺痛了我们本已不堪重负的神经„„以至于有学者说:汽车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②对曾经是自行车大国的中国来说,每个人似乎都有过骑自行车的经历,如今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拥堵和污染等问题,人们越发怀念起自行车来了。

③自行车又叫人力脚踏驱动两轮车,无噪声,无污染,自重轻,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维修方便,广泛用于交通代步、运载货物、体育锻炼和竞赛。自行车是代步工具中的最佳发明,民间研制百年,普及全球百年,几乎被汽车挤出现代化城市,如今又凭借其生态文明之魅力高调归来。

④自行车不是哪个专业研究所设计的,其聪明才智来自民间。相传最早的自行车出现在意大利画家笔下。1790年法国西夫拉克伯爵在狭窄的街道遇上堵车,被马车溅了一身泥水,他没生气,而是突发奇想:如果把马车从中间切成两半,会车时不就容易通过了吗?于是他给木马前后各装一个木车轮,骑着它脚踏地面前行,旁观者觉得很有趣,称之为“木马轮”。冯德赖斯男爵又在“木马轮”上加装车把,成为可控制方向的木质两轮车,并于1818年在英国申请了发明专利。1839年,苏格兰铁匠麦克米伦在此基础上制成了由曲柄连杆结构驱动后轮的铁制两轮自行车,骑上去,两脚离地,蹬踏曲柄前行。但他不知摔了多少跤,遭受多少讥笑。围观者说,这个两轮单车本身就站不住,人骑上去还有不摔跤的?而麦克米伦认为,两轮单车在静止状态会倒,在动态中随时调整方向就可以不倒。他坚持练习,熟能生巧,终于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跑了。

⑤此后还有许多热心发明创造的聪明人不断完善自行车,法国人米肖给它装上能转动的脚踏板,爱尔兰兽医邓洛普加装充气橡胶轮胎,直到188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斯塔利这位集大成者,才制作出“前叉把握方向、链条驱动后轮”的第一辆现代自行车,并且获得批量生产,迅速普及全球。

⑥两个车轮前后纵向配置,动力来自乘车人自身,自行车的这两个设计特点都是“前无古人”的创举。因为马车、汽车等各种车辆,两轮四轮或多轮,都是左右横向配置,车身较宽,占用道路的面积较大,而自行车又名单车,占用道路的宽度最小,羊肠小道也能通行。再者,马车靠畜力,汽车火车耗油耗煤耗电,人力车也靠车夫拉,骑自行车用的则是自身力气。体育锻炼、节省能源、保护环境,一举多得。

⑦自行车的发明还带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想象力,“千里眼”、“顺风耳”、“嫦娥奔月”等许多神话都可以启发人们借助科学

使之变为现实。二是 15.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说明自行车的?(4分)

解析:①自行车的优点;②自行车的发明(发展);③自行车的设计特点;④自行

车发明带来的启示。

从段落中概括语言,一般情况在段首或段尾,没有的情况下再从段中找。

16.简要说明文章第①自然段的作用。(4分)

解析;通过具体生活场景,写出了汽车带来的诸多问题,引出下文的说明对象——自

行车;运用描写和比喻,语言生动形象,提高文章可读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解释内容1分;结构上引出说明对象1分;语言特点及作用2分。

17.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文章第⑥自然段。(3分) ....

解析: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自行车与马车、汽车等各种车进行比较,突出了

自行车占地少、节能环保的设计特点。 说明方法1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2分。

18.根据文章内容,补全第⑦自然段“自行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第二点启示。(2......分)

解析:示例1:各种发明创造,都要重视生态文明,节约能源,节约占地,保护环境。

示例2:各种发明创造,是在不断地探索与改进中完善起来的。

结合文意,意思对即可。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7分)

(二) 低处的温暖

杜巍

①清晨起床,打开窗子,那么多鸟儿落在电线杆上,它们有的东张西望,有的将头藏到翅膀下,看上去很受气的样子,有些凄凉。原来是一些小麻雀,大自然当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鸟儿,它们在电线杆上排成一条直线,灰头土脸有些木讷,有些傻气,但却有一些天真和可爱。

②天空中有燕子轻盈自在的倩影,有燕子在房梁间的呢喃,一会儿飞向蓝天,一会儿贴地疾驰,一会儿与人擦肩而过,一会儿群燕翻腾。燕子是高贵的,它是不把人放在眼里的,在梁上筑巢,在井边戏水。而麻雀呢,它总是远离人类,警惕心极强,这是与生俱来的,似乎缺少了某种高贵,丧失了某种气度。但低微的动物总是倔强的。还不见那漫天霜雪,就留下了燕子掩面而去的背影,寒雨打湿了枯藤和败柳,西风幽怨唱开了满树霜花,但此刻麻雀还在。它们不畏寒冷,在树林、田野、村庄都可以看到它们三五成群寻食觅水的身影,为沉寂的世界平添了灵性,寒山冷水也不再木然。 ③小时侯,我曾和父亲来到田野。我长久地注视着一块块土地,许多麻雀喜欢在禾苗上飞翔、啄食、栖息、梳理羽毛。它们时不时地停栖在田地里,然后呼啦一下,带着胜利者的姿态飞进远处的丛林,过一会儿又飞回来。为了仅供生存的口粮,它们奔波劳飞,与世无争。

④有时候出于对小动物自私的关爱,我常常到田地里捕麻雀,然后关在笼子里精心地侍奉。到苞谷地里捉虫子,去树叶下翻蚯蚓,一顿顿丰盛的佳肴摆在小麻雀的面前。它却是一副桀骜不驯,不可侵犯的样子,常常用力向笼子撞去,头破血流也不肯....停止。无奈之下只好将它放归自然。现在想来,我犯了大错,它属于天空和大地,牢笼锁不住麻雀飞翔的志向。麻雀的骨气像山,似铁,有不为小恩小惠所折服的钢筋脊

梁。它们在天空中飞翔,映衬在大地上,是一排排刚正的诗行。

⑤我看到八哥人云亦云,看到燕子穿梭于亭台楼阁,它们裁剪了性格的倔强,游刃于市井富梁。而麻雀呢,执著坚韧,即使在身下丢一颗顽石,它的体温也要温暖石头的寒冷,在烂旧的屋檐下爆发出生命的啾声鸟鸣。

⑥麻雀或许就如同生活中的某种人,他们矮小不被重视,他们在生活的最低处,正静听凄风苦雨,对生活的索取极少,平凡而又普通,像普通的萤火之光散落在凄冷的广野,却能温暖那份落寞和孤寂。那些高贵的“燕子”,像群星之灿高居天宇,只能被别人观赏指点。那些低微的麻雀就像无名的英雄,品格是这样伟岸——“他可以拥有鲜花的海洋,接受别人的敬仰,但他只选择做一株草,江河浩荡他只取一瓢饮,阳光万丈他苦守一片阴。”一口口啄尽生活的苦难,一声声啼唱人生的艰辛;失去了高处的璀璨,获得了低处的温暖。

⑦小小的麻雀,羽翼之上背负着尊严和骨气,生活的道路,山不再高远,水不再漫长。

19.文章第②自然段中作者说“低微的动物总是倔强的”,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麻雀的“倔

强”体现在哪些地方。(3分)

解析;不畏寒冷,为沉寂的世界平添了灵性;奔波劳飞,与世无争;桀骜不驯,不可

侵犯(骨气像山,似铁;不为小恩小惠所折服的钢筋脊梁);执著坚韧。 结合问题从段落中寻找特点

20.文章赞美的是麻雀,但作者为什么还多次写了燕子和八哥?(4分)

解析:对比(衬托),用燕子的“高贵”、八哥的“人云亦云”,突出了麻雀虽低

微但倔强,进而突出了像麻雀一样普通平凡的人品格的伟岸。

本题在考察表现手法衬托1分,结合具体内容1分,突出麻雀的倔强1分,普

通人品格伟岸1分。意思对即可。

2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①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一顿顿丰盛的佳肴摆在小麻雀的面前,它却是一副桀骜不驯,不可侵犯的样子。 ....

解析:写出了麻雀的不被驯服,运用拟人修辞,表现了它像山似铁的骨气,不为小

恩小惠所折服的钢筋脊梁。

本题考查修辞句,分析语境义1分,修辞1分,精神品质1分。

②从语言和情感的角度赏析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3分)

一口口啄尽生活的苦难,一声声啼唱人生的艰辛;失去了高处的璀璨,获得了

低处的温暖。

解析:运用对偶、对比、比拟、叠词,赞美了普通而平凡的人苦守生活的艰辛,却温暖了生活的落寞和孤寂,歌颂了他们倔强而高贵的品格。

本题考查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1分(可以包括修辞、表现手法、词语等方面)情感2分。

22.结合文章,说说你对标题“低处的温暖”的理解。(4分)

解析: 既指麻雀低微却倔强、有尊严、有骨气,又指普通而又平凡的人,虽生活在低

处,却温暖了生活的那份落寞和孤寂。

本题考查标题的理解,可以从内容与主题方面来分析。

四、作文(50分)

23.按要求作文。

请以“脚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基础创新书写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

分 分 分 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 名,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脚步

天气闷热,似乎空气中每一点水分都被榨干了。

把自己关在房里,坐在书桌前,分数,分数,还是分数,充斥我的大脑,心头犹如这天气般郁闷:好不容易有了进步,怎么这次模考又回到了原点?看来上重点难啊!

唉!我站起身,拉开窗帘,一束阳光射进屋中,灰尘一下子飞舞起来,这窗子有多久没开了?还是那灰灰的马路?还是那杂乱的瓦砾?定定神,一大片绿色映入眼帘,我吃了一惊。一排排绿绿的青菜,肆意地伸展着,宽厚肥大的叶子,骄傲地迎着阳光。我的心一动,他,成功了?!

一年前,爷爷说窗前的那块地空着也是空着,要种菜。“爷爷,这里菜不好种呀,”我指着窗前告诉他,“紧临马路,瓦砾乱堆,土地干瘪,想种菜,地不好整,不是干死,就是缺肥。况且,家里也不缺你那点儿菜。”“没关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爷爷微微一笑,弯下腰拾起那些瓦砾来。

没过几天,地整好了,栽上一垄青菜,瘦弱,枯瘪,耷拉着脑袋,没有一丝生气。“菜真的不好种,”爷爷看见我,乐呵呵的,“但是栽下去就有希望,它们也是一个个活的生命啊。”我动了动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罢了,随它去吧。

再过几天,菜地被一排芦柴棒围了起来,很精致,好像一件艺术品。爷爷挑来农家肥,浇了一遍。一股臭味扑鼻而来,我赶紧关上窗户,拉紧窗帘,拿出习题,开始了我的象牙塔之旅。

进入初三,成绩一直不够稳定,或上或下,爸说像在大海冲浪,令人心惊肉跳。特别是年前的期末考试,一下子把我送进寒冬,我猫在自己的小屋子里,任由心底打着颤。看着窗外,今冬

的雪特别大,多年未遇,厚厚的,盖住了一切,似要把世界压垮,我想那雪下的菜儿,该也是生气全无,在无力地挣扎着吧。我失落地拉上窗帘,也关上了心窗。

“爷爷,菜不好种吧。”爷爷对我笑笑:“只要尽心尽力,一切都有可能。” 埋头,做最后的努力。

不知什么时候,冬去春来,雁飞燕归,眼前一层层绿,青葱,旺盛,爷爷,他竟成功了。 爷爷笑了,对菜也似乎对我:“不经风雪的磨砺,哪有生命的绿!”

我的心一下子亮了,是啊,大雪使青菜蛰伏,它却积蓄更多力量,待时机成熟,迸发生命的火花。爷爷,相信我,我定会迈出自信的脚步,踏上人生的征途。

作文评分标准:

计分方式:书写分+基础分+创新分

1.书写分:0-5分

2.基础分为35分:切合题意、内容完整、材料真实、文从字顺。

扣题牵强扣2-3分;材料有虚假感扣2-3分;内容不够完整酌情扣分; 病句错字多扣2-3分。以上扣分可累加。

3.创新分:0-10分:

(1)特别重视选材立意:加分区间0-5。

选材大众化、立意平庸0分;有独特的观察思考角度,选材较新颖的加3

分;

选材新颖别致,有自己独特生活体验、情感充沛或有一定哲思的加5分。

(2)构思手法:加分区间0-3分。

平铺直叙0分;恰当地运用倒叙、插叙、寄情于物等手法的加3分。 (3)细节语言:加分区间0-3分。

语言平淡,仅为叙事0分;描写细腻,有生动的细节描写、恰当的景物

托、语言有意蕴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